書接上回,王章提議的這個人就是馮野王。
如果您一直追更的話,一定還記得誰是馮野王?
沒錯,馮野王是漢元帝劉奭的寵妃馮媛的哥哥,馮媛曾在關鍵時刻為元帝擋熊而備受寵愛。
也就是說,他是信都王劉興的舅舅。(劉興是馮媛和元帝的兒子)。
此時馮野王出任琅邪太守。
王章稱讚馮野王正直無私,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謀。
成帝對馮野王很熟悉,他是自己異母兄弟劉興的舅舅,成帝劉驁能不知道嗎?
於是點頭同意。
古語雲:“隔牆有耳”,君臣密謀罷免王鳳之事,就被王鳳安插在皇上身邊,
堂弟之子、侍中王音偷聽到了。王音就悄悄告訴了王鳳。
“大將軍,你禍事臨頭了,京兆尹王章向皇上告了你的狀,皇上想把你罷官,換上馮野王。”
王鳳聞之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幕僚杜欽商量對策。
杜欽,字子夏,今河南南陽人。
他是酷吏杜周之孫,杜延年之子,高官之後,豪門巨戶。
此人足智多謀,可惜小時候淘氣弄瞎了一隻眼。
同村有一個與他同名同姓的人,也瞎了一隻眼。
為了讓人們區別開來,他出門戴一頂小帽,那人出門戴一頂大帽。
此後人稱他為“小冠杜子夏或小瞎杜”。
那人被稱為“大冠杜子夏或大瞎杜。”
杜欽這個人,有他爺爺冷酷的一麵,也有他老爹杜延年正直的一麵,屬於亦正亦邪人物。
王鳳對他很信賴,於是把他召為近侍郎官,成了自己的謀士。
杜欽出主意道:
“大將軍,為今之計就是迅速搬出大將軍府,主動向皇上請辭。”
王鳳吃驚望著杜欽,惱怒道:“杜瞎子,你是不是要害我?
這樣豈不正合了王章和皇上之意?莫非你要我主動為馮野王騰位置?”
“哈哈,大將軍您誤會了,微臣之計乃以退為進。”
“何為以退為進?”
杜欽故作神秘,“將軍附耳過來,王鳳把耳朵貼了過去。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定讓將軍轉危為安!”
王鳳聽罷哈哈大笑道:“好你個杜瞎子,一隻眼果然瞄得準!高,妙計也!”
到了第二天,王鳳依計而行。
他找到姐姐王政君,也就是王太後,哭訴王章要害他,還要奪他的權,讓馮野王來代替自己。
嗚嗚嗚……
王政君一聽火冒三丈,要知道馮媛曾是她的情敵。
馮媛和付婕妤,公孫婕妤,這幾個女人在元帝活著時很受寵,王政君卻孤枕難眠。
嗬嗬!我兒子當皇帝了,你們想奪我弟弟的權,姥姥!
王太後豈能讓她們的兄弟身居高位?
王政君安慰王鳳道:“弟弟,你先回,我一會去找皇上。”
王鳳並沒有回府,而是進見了皇帝:
“皇上,微臣請辭大將軍大司馬之職,我,我幹不下去了!。”
說罷,王鳳脫帽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成帝一下子愣住了,誰這麽快就把消息傳出去了?
就在這時,太後來了,隻見她滿麵怒容,指著成帝的鼻子怒道:
“逆子,吃裏扒外的逆子,廢掉你舅舅,莫非要立你兄弟劉興的舅舅為大將軍大司馬?
人家舅舅就那麽強嗎?你舅舅咋了?還不都是為了你,得罪了許多人。
現在你翅膀硬了,用不著你舅舅了?要廢你舅舅!”
成帝被母親訓斥的一言不發,隻好乖乖認錯,親手扶起了舅舅,並給舅舅戴好帽子。
“舅舅,你多心了,外甥豈能讓您辭職,大將軍大司馬之職還是舅舅您的。”
得了!這下好了!成帝被母親一攪和,廢掉王鳳的事扔到爪哇島上去了,
王鳳依然是大將軍大司馬。
王鳳沒事了,王章可就危險了。很顯然,王鳳不會放過王章的。
王鳳開始放大招,他讓尚書令老李彈劾王章,彈劾他明知道馮野王是諸侯王的舅舅,
卻把外派官員召回朝廷,是故意破壞朝廷製度,是王章想攀附諸侯王,是想抱信都王劉興的大腿。
另外還彈劾王章詆毀皇上名聲,他把皇上比喻成野蠻的單於。
王章明知道張美人侍奉成帝,(張美人就是王鳳小妾的妹妹),卻讓皇上效仿匈奴單於,殺頭胎清腸,居心何在等等。
成帝這家夥耳根子軟,開始恨王章,把案子就交給廷尉去處理。
這意味著皇上不保王章。
廷尉揣摩聖意,於是把王章直接關進了監獄。
王章是寧死不屈的漢子,想到要受這些刀筆吏的侮辱,憤然自殺而死。
其妻兒一家被王鳳流放到了蠻荒之地。
……
王章的慘死,嚇壞了馮野王,驚恐不安的他病倒了。
“野王,要不咱不做官了?回家種地去吧。
再這樣下去,全家都得嚇死!”野王的妻子李氏傷感說道。
野王撐著病體,向皇上請假三個月回去養病,成帝準許。
三個月後,馮野王遲遲不敢回朝,他怕王鳳秋後算賬。
有些事躲是躲不過去的。
王鳳心中暗道:“馮野王,你不是不上朝嗎?我讓你一輩子都別想上朝。”
王鳳授意剛被他提拔為禦史大夫的堂弟王音,彈劾馮野王藐視朝廷,攜帶虎符回家休病假。
王音是王太後的堂弟,他因為王鳳通風報信,被提拔當上了禦史大夫。
成帝接到王音的奏折,不知道還有不許攜帶虎符回家休病假這一說,於是把馮野王交給廷尉處理。
此時王鳳的幕僚杜欽,勸王鳳放過馮野王,說他是馮婕妤的哥哥,有些事不能做的太絕。
王鳳接受杜欽的建議,給廷尉打招呼,這才沒往死裏整馮野王,最後罷免了馮的官職。
馮野王死裏逃生,帶著妻兒連夜離開長安回了老家。
隨後杜欽對王鳳道:“大將軍,王章之死,隻有朝中人知道,為了防止外界說大將軍容不得別人意見,
避免被人提及是大將軍害死了王章,將軍應該上書皇上招賢納士,以傳揚大將軍寬闊的胸懷。
王鳳依言上奏,成帝采納。
老百姓不明就裏,紛紛稱讚王鳳是寬厚長者。
王鳳向成帝提出的所有建議,皆出自謀士杜欽之口。
……
丞相王商被王鳳逼死後,成帝任命其老師張禹為丞相,按照任丞相慣例,必須封侯,
成帝於是封老師張禹為安昌侯。
張禹,今河南省濟源市軹城鎮人。
他是成帝小時候的《論語》老師。
張禹這家夥有豐富的儒家知識,卻不是當丞相的料。
他膽小怕事,不敢對違法之人說不。
王鳳專權他是知道的,卻不敢招惹王氏兄弟,唯有不斷向成帝請辭丞相之位。
張禹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不行,不想幹了,但是成帝不許他辭職。
張禹在丞相位上毫無建樹,惹怒了一個人。!
惹怒了誰?下回分解。
如果您一直追更的話,一定還記得誰是馮野王?
沒錯,馮野王是漢元帝劉奭的寵妃馮媛的哥哥,馮媛曾在關鍵時刻為元帝擋熊而備受寵愛。
也就是說,他是信都王劉興的舅舅。(劉興是馮媛和元帝的兒子)。
此時馮野王出任琅邪太守。
王章稱讚馮野王正直無私,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謀。
成帝對馮野王很熟悉,他是自己異母兄弟劉興的舅舅,成帝劉驁能不知道嗎?
於是點頭同意。
古語雲:“隔牆有耳”,君臣密謀罷免王鳳之事,就被王鳳安插在皇上身邊,
堂弟之子、侍中王音偷聽到了。王音就悄悄告訴了王鳳。
“大將軍,你禍事臨頭了,京兆尹王章向皇上告了你的狀,皇上想把你罷官,換上馮野王。”
王鳳聞之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幕僚杜欽商量對策。
杜欽,字子夏,今河南南陽人。
他是酷吏杜周之孫,杜延年之子,高官之後,豪門巨戶。
此人足智多謀,可惜小時候淘氣弄瞎了一隻眼。
同村有一個與他同名同姓的人,也瞎了一隻眼。
為了讓人們區別開來,他出門戴一頂小帽,那人出門戴一頂大帽。
此後人稱他為“小冠杜子夏或小瞎杜”。
那人被稱為“大冠杜子夏或大瞎杜。”
杜欽這個人,有他爺爺冷酷的一麵,也有他老爹杜延年正直的一麵,屬於亦正亦邪人物。
王鳳對他很信賴,於是把他召為近侍郎官,成了自己的謀士。
杜欽出主意道:
“大將軍,為今之計就是迅速搬出大將軍府,主動向皇上請辭。”
王鳳吃驚望著杜欽,惱怒道:“杜瞎子,你是不是要害我?
這樣豈不正合了王章和皇上之意?莫非你要我主動為馮野王騰位置?”
“哈哈,大將軍您誤會了,微臣之計乃以退為進。”
“何為以退為進?”
杜欽故作神秘,“將軍附耳過來,王鳳把耳朵貼了過去。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定讓將軍轉危為安!”
王鳳聽罷哈哈大笑道:“好你個杜瞎子,一隻眼果然瞄得準!高,妙計也!”
到了第二天,王鳳依計而行。
他找到姐姐王政君,也就是王太後,哭訴王章要害他,還要奪他的權,讓馮野王來代替自己。
嗚嗚嗚……
王政君一聽火冒三丈,要知道馮媛曾是她的情敵。
馮媛和付婕妤,公孫婕妤,這幾個女人在元帝活著時很受寵,王政君卻孤枕難眠。
嗬嗬!我兒子當皇帝了,你們想奪我弟弟的權,姥姥!
王太後豈能讓她們的兄弟身居高位?
王政君安慰王鳳道:“弟弟,你先回,我一會去找皇上。”
王鳳並沒有回府,而是進見了皇帝:
“皇上,微臣請辭大將軍大司馬之職,我,我幹不下去了!。”
說罷,王鳳脫帽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成帝一下子愣住了,誰這麽快就把消息傳出去了?
就在這時,太後來了,隻見她滿麵怒容,指著成帝的鼻子怒道:
“逆子,吃裏扒外的逆子,廢掉你舅舅,莫非要立你兄弟劉興的舅舅為大將軍大司馬?
人家舅舅就那麽強嗎?你舅舅咋了?還不都是為了你,得罪了許多人。
現在你翅膀硬了,用不著你舅舅了?要廢你舅舅!”
成帝被母親訓斥的一言不發,隻好乖乖認錯,親手扶起了舅舅,並給舅舅戴好帽子。
“舅舅,你多心了,外甥豈能讓您辭職,大將軍大司馬之職還是舅舅您的。”
得了!這下好了!成帝被母親一攪和,廢掉王鳳的事扔到爪哇島上去了,
王鳳依然是大將軍大司馬。
王鳳沒事了,王章可就危險了。很顯然,王鳳不會放過王章的。
王鳳開始放大招,他讓尚書令老李彈劾王章,彈劾他明知道馮野王是諸侯王的舅舅,
卻把外派官員召回朝廷,是故意破壞朝廷製度,是王章想攀附諸侯王,是想抱信都王劉興的大腿。
另外還彈劾王章詆毀皇上名聲,他把皇上比喻成野蠻的單於。
王章明知道張美人侍奉成帝,(張美人就是王鳳小妾的妹妹),卻讓皇上效仿匈奴單於,殺頭胎清腸,居心何在等等。
成帝這家夥耳根子軟,開始恨王章,把案子就交給廷尉去處理。
這意味著皇上不保王章。
廷尉揣摩聖意,於是把王章直接關進了監獄。
王章是寧死不屈的漢子,想到要受這些刀筆吏的侮辱,憤然自殺而死。
其妻兒一家被王鳳流放到了蠻荒之地。
……
王章的慘死,嚇壞了馮野王,驚恐不安的他病倒了。
“野王,要不咱不做官了?回家種地去吧。
再這樣下去,全家都得嚇死!”野王的妻子李氏傷感說道。
野王撐著病體,向皇上請假三個月回去養病,成帝準許。
三個月後,馮野王遲遲不敢回朝,他怕王鳳秋後算賬。
有些事躲是躲不過去的。
王鳳心中暗道:“馮野王,你不是不上朝嗎?我讓你一輩子都別想上朝。”
王鳳授意剛被他提拔為禦史大夫的堂弟王音,彈劾馮野王藐視朝廷,攜帶虎符回家休病假。
王音是王太後的堂弟,他因為王鳳通風報信,被提拔當上了禦史大夫。
成帝接到王音的奏折,不知道還有不許攜帶虎符回家休病假這一說,於是把馮野王交給廷尉處理。
此時王鳳的幕僚杜欽,勸王鳳放過馮野王,說他是馮婕妤的哥哥,有些事不能做的太絕。
王鳳接受杜欽的建議,給廷尉打招呼,這才沒往死裏整馮野王,最後罷免了馮的官職。
馮野王死裏逃生,帶著妻兒連夜離開長安回了老家。
隨後杜欽對王鳳道:“大將軍,王章之死,隻有朝中人知道,為了防止外界說大將軍容不得別人意見,
避免被人提及是大將軍害死了王章,將軍應該上書皇上招賢納士,以傳揚大將軍寬闊的胸懷。
王鳳依言上奏,成帝采納。
老百姓不明就裏,紛紛稱讚王鳳是寬厚長者。
王鳳向成帝提出的所有建議,皆出自謀士杜欽之口。
……
丞相王商被王鳳逼死後,成帝任命其老師張禹為丞相,按照任丞相慣例,必須封侯,
成帝於是封老師張禹為安昌侯。
張禹,今河南省濟源市軹城鎮人。
他是成帝小時候的《論語》老師。
張禹這家夥有豐富的儒家知識,卻不是當丞相的料。
他膽小怕事,不敢對違法之人說不。
王鳳專權他是知道的,卻不敢招惹王氏兄弟,唯有不斷向成帝請辭丞相之位。
張禹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不行,不想幹了,但是成帝不許他辭職。
張禹在丞相位上毫無建樹,惹怒了一個人。!
惹怒了誰?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