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的奪嫡,其實有些時候手段還是十分樸素無華的。


    她甚至不需要對四阿哥做什麽,隻需要讓康熙知道實情,然後利用康熙對自己壽命的自信,那麽他很容易就會把目光放在胤禕這個小兒子身上。


    事實上,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康熙兒子看似很多,看似很優秀,可真正進決賽的隻有四阿哥和胤禕。


    安寧看得明白,所以胤禕察覺到四阿哥比別人體弱,詢問她能不能查一查他的具體脈案時,母子倆聯手,做了這出戲。


    長春宮,書房內,隻有安寧和胤禕母子倆。


    “八阿哥這次應該要完,接下來,皇上應該會著重考察你的能力。”


    “兒子明白,若是皇阿瑪的考察兒子都過不了,這大位不爭也罷,上位者,本就是能者居之。”


    “你有這個準備就好。”


    胤禕的野心比安寧想象的還要大,不過他的能力匹配得上他的野心。


    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就如同安寧和胤禕預測的那樣,八阿哥完了。


    怎麽完的呢?


    大約跟大阿哥差不多,一頓訓斥,不過卻比當初對大阿哥說的訓斥更加狠戾,康熙左一句“辛者庫賤婢之子”,右一句“居心叵測,狼子野心,不堪大用”……


    徹底打碎了八阿哥的希望,然後就是被貶成了光頭阿哥,跟大阿哥得了個一樣的待遇,府邸幽禁,無詔不得出。


    八阿哥沒有十分牢靠的功績,康熙隻要想,八阿哥什麽“罪名”都可以,更何況,有些批詞也不算“辱沒”了他。


    這樣的發展,讓眾人始料未及,八阿哥的聲勢浩大,如今看來更多是虛張聲勢,有名無實,他一被幽禁,原先支持他的人跑的比誰都快。


    所謂的八阿哥黨,也被清算了不少。


    大清,一個封建王朝中央集權最高的朝代,康熙又是這個王朝數得著的皇帝,可以說,朝堂也叫他的一言堂。


    八阿哥弄錯了一件事,清朝的奪嫡,跟以前朝代的奪嫡略有不同,以前的朝代,太子需要朝臣支持才能坐上,坐穩,可清朝,想要坐穩太子之位,更多是需要康熙支持。


    努力的方向是錯的,結局在一開始就注定了。


    長春宮。


    “你覺得皇上接下來會把誰抬出來?”


    “十四哥吧!十四哥有將帥之才,西部不安穩,應該很快就會跟大清打起來,皇阿瑪自始自終都放不下平衡二字!”


    說到這裏,胤禕不免有些歎息,小時候他對康熙是百分百崇拜,可長大後,他發現康熙並不是神人,什麽決定都是對的。


    帝王需要平衡朝堂沒問題,可太注重平衡,便是黨爭。


    “接下來的事,如何做,你要仔細斟酌,不可疏忽。”


    “額娘說的是,兒子會仔細的。”


    接下來,十四阿哥果然開始受到重用,而他受到重用的原因則是因為給八阿哥求情,康熙便對外說他有兄弟情義。


    十四阿哥為八阿哥頂撞康熙,八阿哥廢了,那麽此前還存留下來的“八阿哥黨”為了更好的將來,自然會選擇十四阿哥。


    這是必然結果。


    隻是十四阿哥在朝堂上表現的還是太過於稚嫩了,九阿哥不出意外是要全力支持十四阿哥的,可想到胤禕,他便沒那麽用心了。


    再加上他福晉天天在他耳邊說些有的沒的,九阿哥的身影逐漸從奪嫡中隱匿起來,出聲不出力。


    於是,朝堂明麵上就形成了三股勢力,四阿哥的,十四阿哥的,還有胤禕的。


    經過康熙之前的動作,大家都不敢再弄出太大的動靜出來,朝堂出現了短暫的平和期。


    康熙對此很滿意,他身體瞧著還康健,可心終究便老了,沒了少年時的朝氣蓬勃,一心求穩,一心求平和。


    也開始沉溺於虛假的繁榮當中。


    隻是這種平和終究是虛假的,這種平和持續到康熙五十七年。


    康熙五十七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中央發兵救援。


    十月,十四阿哥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將軍王。


    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


    正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主是皇帝,用的是天子出征的規格。


    十二月,十四阿哥統帥西征之師起程時,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並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午門外。


    十四阿哥跪受敕印,謝恩行禮畢,隨敕印出午門,乘騎出天安門,由德勝門前往。


    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並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處。大將軍胤禵望闕叩首行禮,肅隊而行。


    可以說,這一波,十四阿哥的風頭無兩。


    同時,康熙安排鄂爾泰為四川總督,與其競爭的年羹堯敗下陣來。


    年羹堯是四阿哥側福晉的兄長,算是他的人。


    四阿哥府,胤禛怎麽也想不明白,他怎麽就輸了。


    十四阿哥風光不假,可打仗打的是後勤,四川總督負責西部戰區的糧草,可以說,有了這個位置,就是拿捏住了十四的咽喉,即便出事,也不怕他反,糧草不夠,大軍都撐不到回京。


    十四阿哥大將軍王的位置,四阿哥沒覺得有什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徹底絕了他爭的可能。


    他甚至明白,四川總督的位置是誰的,代表了康熙心中的繼承人就是誰的,畢竟康熙若是選他,十四阿哥和胤禕,兩人一個有兵,一個有糧草,會造成朝局動蕩,康熙不會這麽選他了。


    十四阿哥離京,四阿哥還沉浸在短暫的頹廢當中,胤禕上了一份奏折,康熙看了奏折,立馬把人叫了過去。


    “你奏折上說的可是真的?”


    “回皇阿瑪。兒臣不敢欺君,改良的水稻就在兒臣的莊子上,兒臣隻收割了幾畝地,剩下的,皇阿瑪可親自帶人去看。”


    民以食為天,康熙朝人口比之前任何時代人口都要多,經過他調查,這份人口主要是因為土豆,可土豆不好長久儲存,偶爾還會出現中毒事件。


    他在安寧的引導下,在出宮建府後便開始花費了大量銀錢讓人在大清幾個主要糧區,以及滿族老家東北那片地方秘密研究提高水稻,小麥等作物的產量。


    小麥產量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水稻最先出成果,胤禕給康熙看得是通過更加有效堆肥,改變育種方式,合理安排種植密度等方法提高水稻的產量。


    光是這些就花費了胤禕大量的銀錢,若不是安寧把銀耳生意交給他,又給他提供一筆巨款,他還真不一定能夠研究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清穿之大吉大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盼生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盼生輝並收藏綜清穿之大吉大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