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妃的四阿哥還算老實,八阿哥還是個幼兒,乾隆沒找到理由,不過最近三阿哥跟著大阿哥蹦噠的厲害,乾隆就順勢發落了。
富察皇後臨終前做的那些事,看似尋常,可對疑心重的乾隆來說,已經足夠了。
寄歡笑著對係統說:“純貴妃變成蘇貴妃,下一個恐怕就是嘉妃,富察皇後不愧是乾隆的枕邊人,果然是最懂他的人。”
不需要確切的證據,隻需要似是而非,再加上一場死亡,足夠讓乾隆相信富察皇後臨終所言。
而且她想,這一次,令嬪想要無子封妃恐怕沒那麽容易了。
而身為宮裏為數不多的滿軍旗嬪妃,她受寵,顯然更加有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她需要安慰好乾隆這個“悲傷”的帝王,讓他知道,她的“真心”才行。
於是“文藝才女”寄歡上線,開始在書房寫寫畫畫起來。
而乾隆,雖然沒有從失去富察皇後的悲痛中徹底走出來,不過卻已經開始進後宮了,雖然不留宿。
這天乾隆來鹹福宮,又沒讓人通報,直接進了書房,就見寄歡在畫畫,很入神,都沒發現他進來了。
當然了,寄歡不可能沒發現這麽大個進來。
他走近寄歡,然後就見她在畫一幅嬪妃請安圖,還是圓明園的嬪妃請安圖,畫裏人人都在笑,她們的目光集中在坐在上首的富察皇後身上。
乾隆怔怔道:“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疏禾~”
寄歡忙抬頭,看到乾隆,驚訝,然後就要請安,乾隆製止了她的動作。
“愛妃不必多禮。”
“皇上怎麽突然來了,臣妾都沒個準備。”
乾隆答非所問,看著她的畫道:“你是圓明園的場景吧!去年夏天皇後還在,今年卻……愛妃怎麽想起來畫請安圖的。”
“皇上跟皇後娘娘帝後情深,臣妾知道皇上因為皇後娘娘崩逝悲痛不已,便想起了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對臣妾等新入宮的人都很好,情不自禁,便作了此畫,也能有個念想。”
乾隆很自信,自信的覺得他的嬪妃對他的皇後就這麽信服,真的在懷念皇後,所以他認同的點頭。
“皇後確實很好,這幅畫作的不錯,給朕吧!朕雖也能畫,可想到皇後的麵容,總是畫不成。”
寄歡一臉心疼的看向乾隆:“淚咽卻無聲,隻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皇上是太過悲痛,才會如此。”
兩人就著畫,懷念起了富察皇後。
寄歡畫的確實很不錯,畫中皇後雖然有些病弱,不過溫柔大氣,國母氣質盡顯,嬪妃們笑得各有特點,顯得他後宮百花齊放,場麵很是熱鬧和諧。
很符合乾隆對後宮的期許,可以說,畫到了乾隆的心坎上。
乾隆帶了一幅畫從鹹福宮出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後宮。
大方的乾隆拿了她的畫,確實不吝嗇,很多好東西都往鹹福宮裏送。
對此,令嬪坐不住了。
富察皇後去世她沒插手,七阿哥的事她也沒插手,不過是知情的,富察皇後去世,是她盼望的,兩人氣質很相似,她能得寵,有一部分原因是模仿富察皇後。
她開始得寵的時機剛好處於富察皇後病弱不能侍寢的節點上,富察皇後去世,對她而言是最有利的,她當然知道活人爭不過死人,可她也沒想著跟死人爭感情,她要的不過是恩寵罷了。
在她的設想裏,乾隆應該會過來找她,然後跟她一起緬懷富察皇後才對,可奇怪的是,乾隆並沒有對她特殊對待,反而對寄歡是她有些不一樣。
這有種事情脫離她掌控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很不好。
一向穩得住的令嬪娘娘,這下有些穩不住了。
“去打聽鹹福宮的消息,本宮要知道皇上帶走的畫畫的是什麽,柔嬪的一舉一動我也都要知道。”
“娘娘,隻是一個柔嬪,會不會太過大張旗鼓了。”
跟令嬪的感覺不一樣,令嬪的心腹雖然覺得柔嬪有這能耐,可從不把她當大敵,她們自信寄歡在內務府的運作下生不出來孩子,即便她的皇上喜歡,也無濟於事。
令嬪無法跟身邊的說她心中的感覺,皺眉緊鎖:“去做的,本宮這麽做自然有本宮的用意。”
“是,娘娘。”
包衣勢大,可那是整體,令嬪雖然在後宮有些不俗的人脈,可她入場比前輩晚,大部分都不怎麽髒了自己的手,隻做旁觀者,偶爾會順勢而為一下。
想要知道寄歡的一舉一動,這代表著她人手的變動,她的心腹覺得不妥罷了。
可令嬪相信她的直覺,這種直覺讓她一路走到今天。
事實上,令嬪的直覺很準。
乾隆確實喜歡令嬪的氣質,可想到富察皇後臨終之言,他對包衣出身的嬪妃多了幾分懷疑。
這份懷疑讓純貴妃變成了蘇貴妃,兩個兒子一個養子基本上全都廢了,哪怕依舊身處高位,可未來有了限定。
而這份懷疑同樣讓令嬪失去了在這個節點上走進乾隆內心的機會。
寄歡聽著禦前送賞的名單,對此,寄歡淡淡一笑。
“登記造冊,把那幅畫放在書房,擺件你直接更換一些,其餘的放在庫房吧!”
清音疑惑:“娘娘,那些擺件恐怕有些問題。”
“本宮知道,就是要有問題才好啊!”
寄歡雖然信任清音和書香,不過有些事,她們知道的並不全麵。
清音有點很好,她雖然有好奇心,不過她的好奇心不會過度。
“是,娘娘。”
乾隆在發落了蘇貴妃後,實際上心的鬱氣並沒發出來,不出意外,他這段時間應該會暗中調查滿軍旗嬪妃生不出孩子的事。
平日裏她用的東西自然幹幹淨淨,這可不行,乾隆送的賞賜出了問題,這下就有好戲看了。
當他知道有人能利用他的手來害他的嬪妃,這對控製欲極強的乾隆而言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那麽等待包衣嬪妃的下場,雖然不至於消失殆盡,但是恐怕不複之前的“輝煌”了。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滿軍旗嬪妃的好日子。
很快,寄歡身邊的嬤嬤病了一個,內務府送來了一個新的,乾隆親自安排,自然家世“清白”,寄歡這個“不知情”的人探查了一番,雖然沒開始重用這位嬤嬤,倒也沒那麽防備了。
於是在她有意無意的放水和一些隱晦的提醒下,這位嬤嬤很快查到了一批有問題的擺件和首飾,這些東西很隱秘,需要長期使用才有效果,並且都是對身體有害,或者避孕的。
富察皇後臨終前做的那些事,看似尋常,可對疑心重的乾隆來說,已經足夠了。
寄歡笑著對係統說:“純貴妃變成蘇貴妃,下一個恐怕就是嘉妃,富察皇後不愧是乾隆的枕邊人,果然是最懂他的人。”
不需要確切的證據,隻需要似是而非,再加上一場死亡,足夠讓乾隆相信富察皇後臨終所言。
而且她想,這一次,令嬪想要無子封妃恐怕沒那麽容易了。
而身為宮裏為數不多的滿軍旗嬪妃,她受寵,顯然更加有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她需要安慰好乾隆這個“悲傷”的帝王,讓他知道,她的“真心”才行。
於是“文藝才女”寄歡上線,開始在書房寫寫畫畫起來。
而乾隆,雖然沒有從失去富察皇後的悲痛中徹底走出來,不過卻已經開始進後宮了,雖然不留宿。
這天乾隆來鹹福宮,又沒讓人通報,直接進了書房,就見寄歡在畫畫,很入神,都沒發現他進來了。
當然了,寄歡不可能沒發現這麽大個進來。
他走近寄歡,然後就見她在畫一幅嬪妃請安圖,還是圓明園的嬪妃請安圖,畫裏人人都在笑,她們的目光集中在坐在上首的富察皇後身上。
乾隆怔怔道:“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疏禾~”
寄歡忙抬頭,看到乾隆,驚訝,然後就要請安,乾隆製止了她的動作。
“愛妃不必多禮。”
“皇上怎麽突然來了,臣妾都沒個準備。”
乾隆答非所問,看著她的畫道:“你是圓明園的場景吧!去年夏天皇後還在,今年卻……愛妃怎麽想起來畫請安圖的。”
“皇上跟皇後娘娘帝後情深,臣妾知道皇上因為皇後娘娘崩逝悲痛不已,便想起了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對臣妾等新入宮的人都很好,情不自禁,便作了此畫,也能有個念想。”
乾隆很自信,自信的覺得他的嬪妃對他的皇後就這麽信服,真的在懷念皇後,所以他認同的點頭。
“皇後確實很好,這幅畫作的不錯,給朕吧!朕雖也能畫,可想到皇後的麵容,總是畫不成。”
寄歡一臉心疼的看向乾隆:“淚咽卻無聲,隻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皇上是太過悲痛,才會如此。”
兩人就著畫,懷念起了富察皇後。
寄歡畫的確實很不錯,畫中皇後雖然有些病弱,不過溫柔大氣,國母氣質盡顯,嬪妃們笑得各有特點,顯得他後宮百花齊放,場麵很是熱鬧和諧。
很符合乾隆對後宮的期許,可以說,畫到了乾隆的心坎上。
乾隆帶了一幅畫從鹹福宮出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後宮。
大方的乾隆拿了她的畫,確實不吝嗇,很多好東西都往鹹福宮裏送。
對此,令嬪坐不住了。
富察皇後去世她沒插手,七阿哥的事她也沒插手,不過是知情的,富察皇後去世,是她盼望的,兩人氣質很相似,她能得寵,有一部分原因是模仿富察皇後。
她開始得寵的時機剛好處於富察皇後病弱不能侍寢的節點上,富察皇後去世,對她而言是最有利的,她當然知道活人爭不過死人,可她也沒想著跟死人爭感情,她要的不過是恩寵罷了。
在她的設想裏,乾隆應該會過來找她,然後跟她一起緬懷富察皇後才對,可奇怪的是,乾隆並沒有對她特殊對待,反而對寄歡是她有些不一樣。
這有種事情脫離她掌控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很不好。
一向穩得住的令嬪娘娘,這下有些穩不住了。
“去打聽鹹福宮的消息,本宮要知道皇上帶走的畫畫的是什麽,柔嬪的一舉一動我也都要知道。”
“娘娘,隻是一個柔嬪,會不會太過大張旗鼓了。”
跟令嬪的感覺不一樣,令嬪的心腹雖然覺得柔嬪有這能耐,可從不把她當大敵,她們自信寄歡在內務府的運作下生不出來孩子,即便她的皇上喜歡,也無濟於事。
令嬪無法跟身邊的說她心中的感覺,皺眉緊鎖:“去做的,本宮這麽做自然有本宮的用意。”
“是,娘娘。”
包衣勢大,可那是整體,令嬪雖然在後宮有些不俗的人脈,可她入場比前輩晚,大部分都不怎麽髒了自己的手,隻做旁觀者,偶爾會順勢而為一下。
想要知道寄歡的一舉一動,這代表著她人手的變動,她的心腹覺得不妥罷了。
可令嬪相信她的直覺,這種直覺讓她一路走到今天。
事實上,令嬪的直覺很準。
乾隆確實喜歡令嬪的氣質,可想到富察皇後臨終之言,他對包衣出身的嬪妃多了幾分懷疑。
這份懷疑讓純貴妃變成了蘇貴妃,兩個兒子一個養子基本上全都廢了,哪怕依舊身處高位,可未來有了限定。
而這份懷疑同樣讓令嬪失去了在這個節點上走進乾隆內心的機會。
寄歡聽著禦前送賞的名單,對此,寄歡淡淡一笑。
“登記造冊,把那幅畫放在書房,擺件你直接更換一些,其餘的放在庫房吧!”
清音疑惑:“娘娘,那些擺件恐怕有些問題。”
“本宮知道,就是要有問題才好啊!”
寄歡雖然信任清音和書香,不過有些事,她們知道的並不全麵。
清音有點很好,她雖然有好奇心,不過她的好奇心不會過度。
“是,娘娘。”
乾隆在發落了蘇貴妃後,實際上心的鬱氣並沒發出來,不出意外,他這段時間應該會暗中調查滿軍旗嬪妃生不出孩子的事。
平日裏她用的東西自然幹幹淨淨,這可不行,乾隆送的賞賜出了問題,這下就有好戲看了。
當他知道有人能利用他的手來害他的嬪妃,這對控製欲極強的乾隆而言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那麽等待包衣嬪妃的下場,雖然不至於消失殆盡,但是恐怕不複之前的“輝煌”了。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滿軍旗嬪妃的好日子。
很快,寄歡身邊的嬤嬤病了一個,內務府送來了一個新的,乾隆親自安排,自然家世“清白”,寄歡這個“不知情”的人探查了一番,雖然沒開始重用這位嬤嬤,倒也沒那麽防備了。
於是在她有意無意的放水和一些隱晦的提醒下,這位嬤嬤很快查到了一批有問題的擺件和首飾,這些東西很隱秘,需要長期使用才有效果,並且都是對身體有害,或者避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