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八年,寄歡第二次“懷孕”。
同年,令妃也懷上了。
這時,清音走進來對她道:“娘娘,蘇貴妃病重,恐怕不太好。”
寄歡歎了口氣:“本宮懷著孩子,倒是不能親自去探望了,你準備一些藥材和補品給蘇貴妃送去,也是本宮一點心意了。”
“是,娘娘。”
清音離開後,書香道:“娘娘,奴婢查到,不出意外,蘇貴妃病重是皇後做的。”
“她當初害人家小產的時候就該想到會有這麽一天,一報還一報。”
“是啊!不過咱們要不要推一把,把這事揭露出來。”
如今的皇後雖然還不錯,可身為嬪妃的宮人,爭鬥是刻在骨子裏的。
寄歡搖頭:“不必,若是皇上自己能查出來就查出來,查不出來就算了,蘇貴妃那個人,本宮不喜歡,本宮還是更喜歡安穩一些的後宮。”
帝後不和,後宮肯定爭鬥不斷,她還想盡可能過點安穩日子呢!
“可十三阿哥跟咱們十二阿哥年紀相仿,又是嫡子,皇上又是看重嫡出的人,帝後和諧,咱們十二阿哥恐怕不好出頭。”
書香這麽說也沒錯,身為皇阿哥,前麵有不少兄弟,後麵有嫡出的弟弟,雖然有個得寵的額娘,可乾隆博愛啊,對其他孩子的額娘也沒冷落太多。
寄歡卻不擔心。
如今乾隆種子的質量,要麽跟十一阿哥那般體弱,需要精心養護,即便如此,以後也會子嗣艱難。
十三阿哥雖然是嫡出,可實在不夠機靈。
她“生”的十二阿哥雖然年紀還小,不過她已經能夠看出來他的不一般了,各方麵都不錯,再加上係統規劃的學習計劃,培養成才不成問題。
“咱們皇上雖然看重嫡出,不過看重的是富察皇後的嫡出,如今的皇後,皇上尊重,可要說有多看重,本宮不覺得,皇上對十三阿哥跟二阿哥和七阿哥可差遠了。”
留著這麽個不太聰明的嫡子,乾隆“看重”他未必不是好事,有期待才有失望嘛!
這話她不會跟書香說。
另外就是,皇後是滿軍旗,眼看著蘇貴妃要死了,她不能讓乾隆對滿軍旗印象不好。
“是,娘娘。”
接下來半個月,乾隆先是恢複了蘇貴妃的封號,又接著冊封她為皇貴妃,依舊沒能留下這位潛邸舊人出身的嬪妃。
很快,皇貴妃便去世。
喪禮並不算特別盛大,因為她去世前,容貌憔悴,乾隆雖然給了她位份和生前尊榮體麵,不過這死後的體麵他就不太樂意做了。
三阿哥和六阿哥倒是十分不平,不過他們無權質疑。
大阿哥前兩年便鬱鬱而終了,因為被乾隆訓斥,他想不開,把自己憋屈死了。
前車之鑒,他們隻能默默傷心。
乾隆在純皇貴妃去世後,對她的兩個兒子態度倒是好了不少,畢竟還是親生的,當初他那番話,廢了三阿哥繼位的可能性,六阿哥病弱,不可能繼承大統。
兩個沒威脅的兒子,乾隆十分大方的展示他的慈父心腸。
如今,貴妃之位空出來了,可卻隻有一個。
寄歡自然不願意屈居人下的。
同樣的,另外三人也都差不多的想法。
四人各有各的優勢。
寄歡的優勢在於她得寵且是滿軍旗,乾隆有意捧滿軍旗的態度已經不是秘密了,再加上她有十二阿哥,且十二阿哥聰明伶俐。
嘉妃的優勢在於她的資曆深,孩子多,有三個阿哥,不過她最近幾年不得寵,乾隆雖然看重子嗣,可對不得寵的嬪妃則沒那麽大方。
然後就是五阿哥的額娘愉妃了,她的優勢很明顯,五阿哥年紀見長,十分聰慧,乾隆貌似對他寄予厚望,雖然愉妃不得寵,不過她兒子得寵。
最後就是令妃了,她恩寵一直沒斷過,這一點跟寄歡很相似,不過她沒兒子,再加上她還是包衣出身,她的可能性不高。
四妃,兩個都是包衣出身。
可皇後是滿軍旗,舒貴妃也是滿軍旗。
若是另一個貴妃還是滿軍旗,未免太捧滿軍旗了,按照乾隆喜歡玩平衡的手段,寄歡覺得,若是她不插手,蒙軍旗的愉妃更加有可能。
不過要讓她放棄,那是不可能的。
她摸摸肚子,在係統模擬下,她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不過她絲毫沒覺得不適,是仿生皮膚做的,也不重,不會對內髒和骨骼造成負擔。
她知道該怎麽做了。
“書香,本宮記得,嘉妃的人還沒處理吧!”
“是的,娘娘。”
“暫時不用處理了,就當作不知道,稍微放鬆一點警惕。”
“可娘娘懷著孩子,萬一她要對小阿哥不利可怎麽辦?”
“不用擔心,私下盯緊一點就是,她做什麽,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
“是,娘娘。”
書香知道,大概寄歡有什麽打算了。
寄歡算是有打算,嘉妃謀害她的肚子,她需要讓乾隆知道,包衣嬪妃的不死之心。
陳嬤嬤在舒貴妃身邊多年,嘉妃也該蹦噠到頭了。
在寄歡的默許下,嘉妃安排的人很快接觸到了寄歡的飲食,不過寄歡平日裏吃東西不固定,經常隨意把東西賞下去,所以這個過程必然會很慢。
這天,乾隆過來看她。
兩人先是在書房探討了一番詩詞書畫,然後一起用午膳。
剛吃兩口,寄歡忍不住捂住肚子。
“皇上,肚子疼……”
乾隆趕緊道:“李玉,快去叫太醫。”
說著,乾隆把寄歡抱進寢殿。
很快,太醫來了,經過一番診斷,然後給出的結論是。
“回皇上,柔妃娘娘應該食用了馬齒筧,導致胎像不穩,依微臣看,估計用了有一段時間了。”
一旁的書香忙道:“不可能,娘娘自從懷孕,飲食用度都是專門檢查過的,不可能……”
太醫打斷她的話:“馬齒筧是好發現,不過馬齒筧汁就不容易被發現了,若不是臣有些方麵的經驗,這個方法,確實容易被忽視,隻會讓人誤以為是尋常的胎像不穩,皇上,可否讓臣檢查一番娘娘所食用的東西。”
乾隆點頭:“李玉,你帶太醫去檢查。”
“是,皇上。”
經過檢查,太醫確實在飯菜裏發現了馬齒筧汁,量不大。
太醫給開了藥,穩住了寄歡的胎,太醫還說,寄歡的胎需要臥床休養,不可妄動。
同年,令妃也懷上了。
這時,清音走進來對她道:“娘娘,蘇貴妃病重,恐怕不太好。”
寄歡歎了口氣:“本宮懷著孩子,倒是不能親自去探望了,你準備一些藥材和補品給蘇貴妃送去,也是本宮一點心意了。”
“是,娘娘。”
清音離開後,書香道:“娘娘,奴婢查到,不出意外,蘇貴妃病重是皇後做的。”
“她當初害人家小產的時候就該想到會有這麽一天,一報還一報。”
“是啊!不過咱們要不要推一把,把這事揭露出來。”
如今的皇後雖然還不錯,可身為嬪妃的宮人,爭鬥是刻在骨子裏的。
寄歡搖頭:“不必,若是皇上自己能查出來就查出來,查不出來就算了,蘇貴妃那個人,本宮不喜歡,本宮還是更喜歡安穩一些的後宮。”
帝後不和,後宮肯定爭鬥不斷,她還想盡可能過點安穩日子呢!
“可十三阿哥跟咱們十二阿哥年紀相仿,又是嫡子,皇上又是看重嫡出的人,帝後和諧,咱們十二阿哥恐怕不好出頭。”
書香這麽說也沒錯,身為皇阿哥,前麵有不少兄弟,後麵有嫡出的弟弟,雖然有個得寵的額娘,可乾隆博愛啊,對其他孩子的額娘也沒冷落太多。
寄歡卻不擔心。
如今乾隆種子的質量,要麽跟十一阿哥那般體弱,需要精心養護,即便如此,以後也會子嗣艱難。
十三阿哥雖然是嫡出,可實在不夠機靈。
她“生”的十二阿哥雖然年紀還小,不過她已經能夠看出來他的不一般了,各方麵都不錯,再加上係統規劃的學習計劃,培養成才不成問題。
“咱們皇上雖然看重嫡出,不過看重的是富察皇後的嫡出,如今的皇後,皇上尊重,可要說有多看重,本宮不覺得,皇上對十三阿哥跟二阿哥和七阿哥可差遠了。”
留著這麽個不太聰明的嫡子,乾隆“看重”他未必不是好事,有期待才有失望嘛!
這話她不會跟書香說。
另外就是,皇後是滿軍旗,眼看著蘇貴妃要死了,她不能讓乾隆對滿軍旗印象不好。
“是,娘娘。”
接下來半個月,乾隆先是恢複了蘇貴妃的封號,又接著冊封她為皇貴妃,依舊沒能留下這位潛邸舊人出身的嬪妃。
很快,皇貴妃便去世。
喪禮並不算特別盛大,因為她去世前,容貌憔悴,乾隆雖然給了她位份和生前尊榮體麵,不過這死後的體麵他就不太樂意做了。
三阿哥和六阿哥倒是十分不平,不過他們無權質疑。
大阿哥前兩年便鬱鬱而終了,因為被乾隆訓斥,他想不開,把自己憋屈死了。
前車之鑒,他們隻能默默傷心。
乾隆在純皇貴妃去世後,對她的兩個兒子態度倒是好了不少,畢竟還是親生的,當初他那番話,廢了三阿哥繼位的可能性,六阿哥病弱,不可能繼承大統。
兩個沒威脅的兒子,乾隆十分大方的展示他的慈父心腸。
如今,貴妃之位空出來了,可卻隻有一個。
寄歡自然不願意屈居人下的。
同樣的,另外三人也都差不多的想法。
四人各有各的優勢。
寄歡的優勢在於她得寵且是滿軍旗,乾隆有意捧滿軍旗的態度已經不是秘密了,再加上她有十二阿哥,且十二阿哥聰明伶俐。
嘉妃的優勢在於她的資曆深,孩子多,有三個阿哥,不過她最近幾年不得寵,乾隆雖然看重子嗣,可對不得寵的嬪妃則沒那麽大方。
然後就是五阿哥的額娘愉妃了,她的優勢很明顯,五阿哥年紀見長,十分聰慧,乾隆貌似對他寄予厚望,雖然愉妃不得寵,不過她兒子得寵。
最後就是令妃了,她恩寵一直沒斷過,這一點跟寄歡很相似,不過她沒兒子,再加上她還是包衣出身,她的可能性不高。
四妃,兩個都是包衣出身。
可皇後是滿軍旗,舒貴妃也是滿軍旗。
若是另一個貴妃還是滿軍旗,未免太捧滿軍旗了,按照乾隆喜歡玩平衡的手段,寄歡覺得,若是她不插手,蒙軍旗的愉妃更加有可能。
不過要讓她放棄,那是不可能的。
她摸摸肚子,在係統模擬下,她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不過她絲毫沒覺得不適,是仿生皮膚做的,也不重,不會對內髒和骨骼造成負擔。
她知道該怎麽做了。
“書香,本宮記得,嘉妃的人還沒處理吧!”
“是的,娘娘。”
“暫時不用處理了,就當作不知道,稍微放鬆一點警惕。”
“可娘娘懷著孩子,萬一她要對小阿哥不利可怎麽辦?”
“不用擔心,私下盯緊一點就是,她做什麽,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
“是,娘娘。”
書香知道,大概寄歡有什麽打算了。
寄歡算是有打算,嘉妃謀害她的肚子,她需要讓乾隆知道,包衣嬪妃的不死之心。
陳嬤嬤在舒貴妃身邊多年,嘉妃也該蹦噠到頭了。
在寄歡的默許下,嘉妃安排的人很快接觸到了寄歡的飲食,不過寄歡平日裏吃東西不固定,經常隨意把東西賞下去,所以這個過程必然會很慢。
這天,乾隆過來看她。
兩人先是在書房探討了一番詩詞書畫,然後一起用午膳。
剛吃兩口,寄歡忍不住捂住肚子。
“皇上,肚子疼……”
乾隆趕緊道:“李玉,快去叫太醫。”
說著,乾隆把寄歡抱進寢殿。
很快,太醫來了,經過一番診斷,然後給出的結論是。
“回皇上,柔妃娘娘應該食用了馬齒筧,導致胎像不穩,依微臣看,估計用了有一段時間了。”
一旁的書香忙道:“不可能,娘娘自從懷孕,飲食用度都是專門檢查過的,不可能……”
太醫打斷她的話:“馬齒筧是好發現,不過馬齒筧汁就不容易被發現了,若不是臣有些方麵的經驗,這個方法,確實容易被忽視,隻會讓人誤以為是尋常的胎像不穩,皇上,可否讓臣檢查一番娘娘所食用的東西。”
乾隆點頭:“李玉,你帶太醫去檢查。”
“是,皇上。”
經過檢查,太醫確實在飯菜裏發現了馬齒筧汁,量不大。
太醫給開了藥,穩住了寄歡的胎,太醫還說,寄歡的胎需要臥床休養,不可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