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仁宮出來,嘉月隻覺得腦袋疼。
她不算什麽都不懂的小白,人情世故,她見過不少,可跟後宮比起來,隻能說,是她見識少了。
隻是一次請安而已,她就能從中感受到波濤洶湧。
不知是真情還是假意的皇後。
看起來柔弱又沉默的年貴妃。
麵相老實的熹妃。
沉默有刺人的齊妃。
看起來溫和的裕嬪。
……
說真的,她隻覺得前路漫漫,不知終點在哪裏。
可人總想要活著,她是醫者,不願意輕賤人的性命,格外愛惜自己的性命。
她知道,自己入了後宮的旋渦,哪怕不是最終贏家,也不能輸家。
回了儲秀宮,嘉月便讓人把弘昭抱過來,然後隨口問了句:“最近宮中都有什麽消息沒有?”
抱春頓了頓,然後道:“奴婢打聽到,壽康宮那邊傳了點消息說,明年開春,恐怕會選秀。”
嘉月聞言沉默了起來。
康熙去世在冬天,還是年底,胤禛登基沒多久就過了新年,如今是雍正元年,如今是秋天,九月底。
“明年初春啊!”
抱春以為她傷心,忙安慰道:“娘娘,新人雖然鮮嫩,可咱們皇上是個念舊情的人,娘娘不必擔心。”
嘉月笑笑:“本宮不擔心皇恩,從前本宮恩寵便平平,如今有了弘昭,不會比從前更差,皇上看重子嗣,對皇嗣的額娘用多一份體麵。
便是有新人,本宮也是不怕的,隻是新人進宮,恐怕要打破如今的局麵,再者,新人不知根底,本宮隻是怕後宮起風波,波及到儲秀宮罷了。”
“娘娘想的有道理,後宮嬪妃人多,確實容易起是非。”
就比如康熙朝前期,康熙掌權初期,對後宮掌控不夠,真真是死了不少孩子和嬪妃。
如今跟後宮老嬤嬤們提起,都一臉諱莫如深。
“左右隻是個傳聞,選秀與否還未可知,別想太多,到時候再說。”
這種事,可不是她能左右的。
不過,想來年貴妃恐怕要難受了。
從記憶中不難看出,胤禛對年貴妃的感情是真的,當然了,在嘉月看來,皇帝的真情也就那樣,不過已經是難得。
而作為被皇恩眷顧的貴妃,隻會難以接受。
嘉月都能得到的消息,翊坤宮的年貴妃自然也能得到。
請安回來,年貴妃聽說了此事,臉色就不太好。
從前在王府,她幾乎獨寵,在她眼中,她跟胤禛,堪比夫妻,胤禛對她是不同的。
選秀意味著新人入宮,那就代表著她恩寵不複從前,畢竟胤禛不可能把官員的女兒選進宮當擺件。
關鍵是,如今胤禛也已經快四十了,年紀不小了,那些重臣可能看在他年紀上未必會把女兒送進宮,可官職不高的,總會想辦法送漂亮的女兒進宮搏一份富貴前程。
她雖然漂亮,有才情,可她也沒自信到覺得普天之下就她最好。
王爺後宮的女人和皇帝後宮的嬪妃,這是兩種質量。
其她人,更是各有各的想法。
而此時,養心殿,胤禛難得沒有看折子,他昨天答應太後同意明年選秀。
子嗣,確實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弘時年紀不小了,十來歲了,資質一般,心性他瞧著也一般,這樣的兒子,做皇位繼承人,他覺得不妥。
至於弘曆和弘晝,都還太小,剛入學,未來如何,還不好說。
弘昭更不用說了,還在吃奶的年紀。
兒子多了雖然爭鬥多,可兒子少,他選不出合適的繼承人,更是大問題。
隻是他想起了年貴妃,喃喃道:“蘇培盛,朕記得內務府新送了一盒品質不錯的南珠,貴妃戴珍珠好看,你給貴妃送過去,還有那副董其昌的關山雪霽圖,想來貴妃也喜歡,一並送去。”
“是,皇上。”
年貴妃那邊收到東西,笑著謝恩,等蘇培盛帶人離開後,她回了屋子,臉上的笑容才垮下來。
“南珠雖然好看,字畫也是本宮所鍾愛的,可皇上這個時候送這些,本宮實在開心不起來,選秀,恐怕不是空穴來風,明年後宮真的要進新人。”
說著,年貴妃眉頭微微一蹙,一縷愁緒湧上心頭,隻覺得分外難受。
看得一旁的心腹宮女聞梅忍不住跟著傷心,隻是聖心難測,貴妃位份再高,也高不過皇帝。
隻得安慰道:“娘娘,皇上登基,根基不穩,選秀不過是為了收攏人心的舉措罷了,皇上對娘娘,奴婢瞧在眼裏,即便有了新人,皇上的心始終在娘娘這裏呢!
這盒南珠和字畫就能說明,畢竟皇上可不曾向皇後送這些,要奴婢說,在皇上心裏,恐怕把娘娘當做妻子來看待呢。”
聞梅的安慰,確實很能撫慰人心,年貴妃出身好,她對胤禛,確實是動了真心了,隻是她漢軍旗出身,再加上跟胤禛有些年齡的差距,注定隻能做側室。
她確實想成為胤禛的妻子,名分上雖然不是,不過胤禛心裏認定的也是好的。
年貴妃嗔了她一眼:“不許胡說,皇後還在呢!”
聞梅知道,她這是好了,當即便笑著道:“奴婢說的可都是實話,娘娘放心,奴婢有分寸,不會在外麵亂說的。”
“你是個有分寸的,那幅畫掛在書房,至於那個南珠,送去內務府,讓他們做一套首飾出來。”
“是,娘娘。”
年貴妃被一份賞賜暫時安慰好了,然後去了一趟養心殿,跟胤禛吃了一頓午膳。
秋天很快過去,冬天來了,雍正元年,也到頭了。
胤禛登基第一個整年,雖然不是第一次過年,但是上次過年,不湊巧,康熙去世沒多久,沒太多喜氣,如今,雖然國庫不豐,可這個年一定要辦的熱鬧,以彰顯新君登基後的新氣象。
前朝如何,嘉月不知道,不過後宮在皇後帶領下,這個年熱熱鬧鬧的過完了。
大年初一晚上,胤禛留宿景仁宮,這意味著,胤禛開始要臨幸嬪妃了。
說真的,雖然還沒輪到她,可這種事,她跑不掉,嘉月難免有些緊張。
她不是什麽不懂的小白,隻是那人是胤禛,一個曆史人物,她覺得哪裏怪怪的。
至於拒絕,她可沒想過這個可能,拒絕恩寵,她又不是嫌自己活的太滋潤了,沒事找死。
心裏歎了口氣,她很快就接受了。
初一去皇後那裏,然後初二就去了年貴妃那裏,接下來,一連好多天,胤禛每天都去翊坤宮留宿。
對此,後宮嬪妃不是沒有怨言,不過她們不敢多言,年貴妃雖然不跋扈,可她是寵妃,誰不想知道得罪寵妃的下場。
至於皇後,皇後對此倒是看的開。
“貴妃得寵,也是好事,本宮記得貴妃一直在調養身體,盼著懷上孩子,她若是能在新人進宮前懷上,對新人,也是好事。
本宮嫁妝單子裏不是有張上好的坐胎藥方,想辦法讓貴妃知道,為皇上開枝散葉,也是本宮的職責所在。”
懷孕了可就不能侍寢了,她不能侍寢,新人可都等著呢!
一旁的心腹嬤嬤點頭:“奴婢會盡快安排下去的,保證貴妃會在新人進宮前懷上。”
皇後漫不經心點頭:“嬤嬤做事,本宮放心。”
至於那坐胎藥,能入她嫁妝,自然是好東西,不過前提是母體能承受的住才行,年貴妃那身子,有本事懷,未必能生下來。
潛邸還是側福晉的年貴妃曾生過一個女兒,不過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
還有去年那胎,也沒養住,雖然有人算計的緣故,可她那胎,即便沒人算計,生下來也未必養的住。
她不算什麽都不懂的小白,人情世故,她見過不少,可跟後宮比起來,隻能說,是她見識少了。
隻是一次請安而已,她就能從中感受到波濤洶湧。
不知是真情還是假意的皇後。
看起來柔弱又沉默的年貴妃。
麵相老實的熹妃。
沉默有刺人的齊妃。
看起來溫和的裕嬪。
……
說真的,她隻覺得前路漫漫,不知終點在哪裏。
可人總想要活著,她是醫者,不願意輕賤人的性命,格外愛惜自己的性命。
她知道,自己入了後宮的旋渦,哪怕不是最終贏家,也不能輸家。
回了儲秀宮,嘉月便讓人把弘昭抱過來,然後隨口問了句:“最近宮中都有什麽消息沒有?”
抱春頓了頓,然後道:“奴婢打聽到,壽康宮那邊傳了點消息說,明年開春,恐怕會選秀。”
嘉月聞言沉默了起來。
康熙去世在冬天,還是年底,胤禛登基沒多久就過了新年,如今是雍正元年,如今是秋天,九月底。
“明年初春啊!”
抱春以為她傷心,忙安慰道:“娘娘,新人雖然鮮嫩,可咱們皇上是個念舊情的人,娘娘不必擔心。”
嘉月笑笑:“本宮不擔心皇恩,從前本宮恩寵便平平,如今有了弘昭,不會比從前更差,皇上看重子嗣,對皇嗣的額娘用多一份體麵。
便是有新人,本宮也是不怕的,隻是新人進宮,恐怕要打破如今的局麵,再者,新人不知根底,本宮隻是怕後宮起風波,波及到儲秀宮罷了。”
“娘娘想的有道理,後宮嬪妃人多,確實容易起是非。”
就比如康熙朝前期,康熙掌權初期,對後宮掌控不夠,真真是死了不少孩子和嬪妃。
如今跟後宮老嬤嬤們提起,都一臉諱莫如深。
“左右隻是個傳聞,選秀與否還未可知,別想太多,到時候再說。”
這種事,可不是她能左右的。
不過,想來年貴妃恐怕要難受了。
從記憶中不難看出,胤禛對年貴妃的感情是真的,當然了,在嘉月看來,皇帝的真情也就那樣,不過已經是難得。
而作為被皇恩眷顧的貴妃,隻會難以接受。
嘉月都能得到的消息,翊坤宮的年貴妃自然也能得到。
請安回來,年貴妃聽說了此事,臉色就不太好。
從前在王府,她幾乎獨寵,在她眼中,她跟胤禛,堪比夫妻,胤禛對她是不同的。
選秀意味著新人入宮,那就代表著她恩寵不複從前,畢竟胤禛不可能把官員的女兒選進宮當擺件。
關鍵是,如今胤禛也已經快四十了,年紀不小了,那些重臣可能看在他年紀上未必會把女兒送進宮,可官職不高的,總會想辦法送漂亮的女兒進宮搏一份富貴前程。
她雖然漂亮,有才情,可她也沒自信到覺得普天之下就她最好。
王爺後宮的女人和皇帝後宮的嬪妃,這是兩種質量。
其她人,更是各有各的想法。
而此時,養心殿,胤禛難得沒有看折子,他昨天答應太後同意明年選秀。
子嗣,確實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弘時年紀不小了,十來歲了,資質一般,心性他瞧著也一般,這樣的兒子,做皇位繼承人,他覺得不妥。
至於弘曆和弘晝,都還太小,剛入學,未來如何,還不好說。
弘昭更不用說了,還在吃奶的年紀。
兒子多了雖然爭鬥多,可兒子少,他選不出合適的繼承人,更是大問題。
隻是他想起了年貴妃,喃喃道:“蘇培盛,朕記得內務府新送了一盒品質不錯的南珠,貴妃戴珍珠好看,你給貴妃送過去,還有那副董其昌的關山雪霽圖,想來貴妃也喜歡,一並送去。”
“是,皇上。”
年貴妃那邊收到東西,笑著謝恩,等蘇培盛帶人離開後,她回了屋子,臉上的笑容才垮下來。
“南珠雖然好看,字畫也是本宮所鍾愛的,可皇上這個時候送這些,本宮實在開心不起來,選秀,恐怕不是空穴來風,明年後宮真的要進新人。”
說著,年貴妃眉頭微微一蹙,一縷愁緒湧上心頭,隻覺得分外難受。
看得一旁的心腹宮女聞梅忍不住跟著傷心,隻是聖心難測,貴妃位份再高,也高不過皇帝。
隻得安慰道:“娘娘,皇上登基,根基不穩,選秀不過是為了收攏人心的舉措罷了,皇上對娘娘,奴婢瞧在眼裏,即便有了新人,皇上的心始終在娘娘這裏呢!
這盒南珠和字畫就能說明,畢竟皇上可不曾向皇後送這些,要奴婢說,在皇上心裏,恐怕把娘娘當做妻子來看待呢。”
聞梅的安慰,確實很能撫慰人心,年貴妃出身好,她對胤禛,確實是動了真心了,隻是她漢軍旗出身,再加上跟胤禛有些年齡的差距,注定隻能做側室。
她確實想成為胤禛的妻子,名分上雖然不是,不過胤禛心裏認定的也是好的。
年貴妃嗔了她一眼:“不許胡說,皇後還在呢!”
聞梅知道,她這是好了,當即便笑著道:“奴婢說的可都是實話,娘娘放心,奴婢有分寸,不會在外麵亂說的。”
“你是個有分寸的,那幅畫掛在書房,至於那個南珠,送去內務府,讓他們做一套首飾出來。”
“是,娘娘。”
年貴妃被一份賞賜暫時安慰好了,然後去了一趟養心殿,跟胤禛吃了一頓午膳。
秋天很快過去,冬天來了,雍正元年,也到頭了。
胤禛登基第一個整年,雖然不是第一次過年,但是上次過年,不湊巧,康熙去世沒多久,沒太多喜氣,如今,雖然國庫不豐,可這個年一定要辦的熱鬧,以彰顯新君登基後的新氣象。
前朝如何,嘉月不知道,不過後宮在皇後帶領下,這個年熱熱鬧鬧的過完了。
大年初一晚上,胤禛留宿景仁宮,這意味著,胤禛開始要臨幸嬪妃了。
說真的,雖然還沒輪到她,可這種事,她跑不掉,嘉月難免有些緊張。
她不是什麽不懂的小白,隻是那人是胤禛,一個曆史人物,她覺得哪裏怪怪的。
至於拒絕,她可沒想過這個可能,拒絕恩寵,她又不是嫌自己活的太滋潤了,沒事找死。
心裏歎了口氣,她很快就接受了。
初一去皇後那裏,然後初二就去了年貴妃那裏,接下來,一連好多天,胤禛每天都去翊坤宮留宿。
對此,後宮嬪妃不是沒有怨言,不過她們不敢多言,年貴妃雖然不跋扈,可她是寵妃,誰不想知道得罪寵妃的下場。
至於皇後,皇後對此倒是看的開。
“貴妃得寵,也是好事,本宮記得貴妃一直在調養身體,盼著懷上孩子,她若是能在新人進宮前懷上,對新人,也是好事。
本宮嫁妝單子裏不是有張上好的坐胎藥方,想辦法讓貴妃知道,為皇上開枝散葉,也是本宮的職責所在。”
懷孕了可就不能侍寢了,她不能侍寢,新人可都等著呢!
一旁的心腹嬤嬤點頭:“奴婢會盡快安排下去的,保證貴妃會在新人進宮前懷上。”
皇後漫不經心點頭:“嬤嬤做事,本宮放心。”
至於那坐胎藥,能入她嫁妝,自然是好東西,不過前提是母體能承受的住才行,年貴妃那身子,有本事懷,未必能生下來。
潛邸還是側福晉的年貴妃曾生過一個女兒,不過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
還有去年那胎,也沒養住,雖然有人算計的緣故,可她那胎,即便沒人算計,生下來也未必養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