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貫一的指揮室實際上是建造在要塞的最核心部位,周圍還安裝了大量的防禦設施和電子信息幹擾設施,一般的偵測儀器很難偵測到指揮室的位置。
即便偵測到了,也很難攻進去。
但偏偏江遠流的神念強大,隻掃了一遍就找到了指揮室。
而他結合“梵皇戰甲”後的空間穿梭能力,讓指揮室周圍的防禦設施成了擺設。
兩分鍾後,要塞上方的太和艦隊的旗艦太空母艦艦橋發生了大爆炸。
不用說,太空母艦的整個指揮大廳被江遠流摧毀了。
又三分鍾後,要塞下方太和艦隊的太空母艦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江遠流的這種作戰方式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原因在於他對空間法則的領悟和“梵皇戰甲”的隱形加空間穿梭能力。
星海世界領悟了空間法則的修者並不在少數,將空間法則修煉到極高境界的也有一些,但具有強大隱形加空間穿梭能力的武器隻有“梵皇戰甲”一件。
當然,有一天他的“梵皇戰甲”曝光後,他不再可能如現在這樣在敵人的大軍叢中如入無人之境。
至少敵人會加強指揮部的防範,尤其是對隱形和空間係念術的防範。
這個世上不乏防範隱形和空間穿梭的方法,比如高強度能量波動掃描儀、空間幹擾儀、固鎖空間的陣法等。
三名指揮官的喪生,並沒有讓太和軍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畢竟現代軍事指揮體係中,都安排有備用指揮方案。
比如說艦隊司令官出現意外無法指揮時,會由副司令或參謀長指揮。
而且這樣安排時,副司令或參謀長與司令不在同一艘戰艦上。
如今的太和軍就是如此,要塞由副指揮官指揮,兩個艦隊由副司令指揮。
但江遠流的刺殺行動還是起到了巨大的效果。
一來三位副指揮官的指揮水平和威信都要弱上不少,二來三位主指揮官的喪生極大地打擊了太和軍的軍心士氣。
總體看來,刺殺行動讓太和軍的戰鬥力下降了三成以上。
江遠流倒也沒有放鬆警惕,返回星瀾號太空母艦後,指揮艦隊不慌不忙地向太和軍發起攻擊,過程中將他的指揮技巧盡情發揮,在最大化地殺傷敵人同時,盡可能減少己方的損失。
他的這支艦隊中,除了林楠基的黑山第三艦隊、蓋茨比的黑山第十四艦隊,其它都是來自於混亂星海,官兵們異地作戰,缺乏激情,士氣不高。
若是損失太大,恐怕會出現崩潰現象。
隻有穩紮穩打,不斷積累勝勢,才能穩定軍心。
當然,他還有磨練隊伍的意思。
這支艦隊中除了林楠基的黑山第三艦隊,其它艦隊自編成以後,就沒有進行過實戰,更沒有在一起聯合作戰過,相互之間缺乏協同與配合的經驗和技巧。
雖然在星瀾一號基地停留的十幾天中也進行過演習,到底和實戰有很大區別。
如今既然有絕對的勝利把握,倒是一個實戰練兵的好機會。
龐大的艦隊群分為兩個集群,自南北兩端向要塞方向緩緩推進,到達距離要塞十萬公裏左右時,艦隊的主炮開始發威。
數萬道粗大的光束掠過虛空,紮進要塞及上下兩方的太和艦隊群中,引發一陣陣爆炸。
巨大的能量潮汐四處掃蕩,將要塞的一些大炮和防禦工事衝得七零八落。
還有部分戰艦在空中翻滾拋飛,讓太和艦隊的陣型都有些散亂。
發動攻擊的主要是江遠流直接指揮的五個艦隊,林楠基指揮的三個艦隊則以牽製和截斷太和艦隊的後路為主。
以江遠流如今的計算能力,指揮的艦炮射擊精度已經可以達到百米級,加上要塞不像戰艦那樣能夠移動規避,所以聯邦軍的攻擊效果非常好。
太和軍當然不會隻挨打不還擊,要塞內有數萬門近防炮和岸防炮,兩個艦隊也有近七千門主炮。
問題是在指揮係統被摧毀一大半的情況下,這些大炮的射擊威力大幅下降。加上江遠流驚人的戰艦規避指揮能力,太和軍的反擊成果寥寥。
“命令卡米爾艦隊轉換三角攻擊陣型,直插s3085區域,三十五秒鍾後,主炮發射,隨後艦隊上移十二千米。”
“命令赫托斯艦隊呈紡錘陣型,掩護卡米爾艦隊側翼,三十八秒鍾後,炮擊s5629區域,隨即全艦隊下沉七千米。”
“命蓋茨比艦隊航速提升百分之二十,三十八秒鍾後炮擊f5746區域,隨即全艦隊右移八千米。”
“提醒約翰遜艦隊,他們的速度太快了,從現在起降速百分之十五,配合朱姆特艦隊攻擊m3218區域。”
一個個命令如行雲流水一般從江遠流口中發出,各艦隊司令開始的時候對他的命令還有些不解,執行起來不免遲疑。
但在試探性執行之後,發現效果出奇的好,要麽給太和軍以大量殺傷,要麽避開了太和軍的炮火。
於是各艦隊司令對江遠流的命令再無懷疑,執行起來不打折扣,艦隊之間配合越來越嫻熟,攻擊與規避效果越來越好,連帶著官兵的士氣也旺盛起來。
當聯邦艦隊距離要塞三萬公裏的時候,太和軍的機甲部隊出動了,數萬台機甲從要塞和艦隊中衝出,殺奔聯邦艦隊,給後者造成了一些麻煩。
原因在於太和軍的機甲部隊相對於聯邦軍的機甲部隊更加訓練有素,數量也不在後者之下。
其實聯邦軍的艦隊因為主要來源於混亂星海,機甲部隊論單兵戰鬥力還在太和軍之上,這是因為無論海盜還是傭兵,更重視個人武力。
問題是聯邦艦隊整編以後到出征的時間太短,缺乏訓練,機甲部隊之間的配合與作為正規軍的太和軍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好在此時聯邦艦隊的火力已經占據絕對優勢,加上在江遠流的指揮下,炮火對機甲部隊的支援更加有力,雖然太和軍的機甲部隊給他們造成了一定麻煩,最終未能翻盤。
一小時二十分鍾後,戰鬥結束。
此戰聯邦軍共消滅太和軍兩個艦隊,攻克一個小型太空要塞。
擊沉擊傷太和戰艦兩千一百三十三艘,俘虜完好戰艦四千四百九十六艘,殲敵九十二萬餘人,俘虜一百九十餘萬人,繳獲物資無數。
即便偵測到了,也很難攻進去。
但偏偏江遠流的神念強大,隻掃了一遍就找到了指揮室。
而他結合“梵皇戰甲”後的空間穿梭能力,讓指揮室周圍的防禦設施成了擺設。
兩分鍾後,要塞上方的太和艦隊的旗艦太空母艦艦橋發生了大爆炸。
不用說,太空母艦的整個指揮大廳被江遠流摧毀了。
又三分鍾後,要塞下方太和艦隊的太空母艦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江遠流的這種作戰方式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原因在於他對空間法則的領悟和“梵皇戰甲”的隱形加空間穿梭能力。
星海世界領悟了空間法則的修者並不在少數,將空間法則修煉到極高境界的也有一些,但具有強大隱形加空間穿梭能力的武器隻有“梵皇戰甲”一件。
當然,有一天他的“梵皇戰甲”曝光後,他不再可能如現在這樣在敵人的大軍叢中如入無人之境。
至少敵人會加強指揮部的防範,尤其是對隱形和空間係念術的防範。
這個世上不乏防範隱形和空間穿梭的方法,比如高強度能量波動掃描儀、空間幹擾儀、固鎖空間的陣法等。
三名指揮官的喪生,並沒有讓太和軍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畢竟現代軍事指揮體係中,都安排有備用指揮方案。
比如說艦隊司令官出現意外無法指揮時,會由副司令或參謀長指揮。
而且這樣安排時,副司令或參謀長與司令不在同一艘戰艦上。
如今的太和軍就是如此,要塞由副指揮官指揮,兩個艦隊由副司令指揮。
但江遠流的刺殺行動還是起到了巨大的效果。
一來三位副指揮官的指揮水平和威信都要弱上不少,二來三位主指揮官的喪生極大地打擊了太和軍的軍心士氣。
總體看來,刺殺行動讓太和軍的戰鬥力下降了三成以上。
江遠流倒也沒有放鬆警惕,返回星瀾號太空母艦後,指揮艦隊不慌不忙地向太和軍發起攻擊,過程中將他的指揮技巧盡情發揮,在最大化地殺傷敵人同時,盡可能減少己方的損失。
他的這支艦隊中,除了林楠基的黑山第三艦隊、蓋茨比的黑山第十四艦隊,其它都是來自於混亂星海,官兵們異地作戰,缺乏激情,士氣不高。
若是損失太大,恐怕會出現崩潰現象。
隻有穩紮穩打,不斷積累勝勢,才能穩定軍心。
當然,他還有磨練隊伍的意思。
這支艦隊中除了林楠基的黑山第三艦隊,其它艦隊自編成以後,就沒有進行過實戰,更沒有在一起聯合作戰過,相互之間缺乏協同與配合的經驗和技巧。
雖然在星瀾一號基地停留的十幾天中也進行過演習,到底和實戰有很大區別。
如今既然有絕對的勝利把握,倒是一個實戰練兵的好機會。
龐大的艦隊群分為兩個集群,自南北兩端向要塞方向緩緩推進,到達距離要塞十萬公裏左右時,艦隊的主炮開始發威。
數萬道粗大的光束掠過虛空,紮進要塞及上下兩方的太和艦隊群中,引發一陣陣爆炸。
巨大的能量潮汐四處掃蕩,將要塞的一些大炮和防禦工事衝得七零八落。
還有部分戰艦在空中翻滾拋飛,讓太和艦隊的陣型都有些散亂。
發動攻擊的主要是江遠流直接指揮的五個艦隊,林楠基指揮的三個艦隊則以牽製和截斷太和艦隊的後路為主。
以江遠流如今的計算能力,指揮的艦炮射擊精度已經可以達到百米級,加上要塞不像戰艦那樣能夠移動規避,所以聯邦軍的攻擊效果非常好。
太和軍當然不會隻挨打不還擊,要塞內有數萬門近防炮和岸防炮,兩個艦隊也有近七千門主炮。
問題是在指揮係統被摧毀一大半的情況下,這些大炮的射擊威力大幅下降。加上江遠流驚人的戰艦規避指揮能力,太和軍的反擊成果寥寥。
“命令卡米爾艦隊轉換三角攻擊陣型,直插s3085區域,三十五秒鍾後,主炮發射,隨後艦隊上移十二千米。”
“命令赫托斯艦隊呈紡錘陣型,掩護卡米爾艦隊側翼,三十八秒鍾後,炮擊s5629區域,隨即全艦隊下沉七千米。”
“命蓋茨比艦隊航速提升百分之二十,三十八秒鍾後炮擊f5746區域,隨即全艦隊右移八千米。”
“提醒約翰遜艦隊,他們的速度太快了,從現在起降速百分之十五,配合朱姆特艦隊攻擊m3218區域。”
一個個命令如行雲流水一般從江遠流口中發出,各艦隊司令開始的時候對他的命令還有些不解,執行起來不免遲疑。
但在試探性執行之後,發現效果出奇的好,要麽給太和軍以大量殺傷,要麽避開了太和軍的炮火。
於是各艦隊司令對江遠流的命令再無懷疑,執行起來不打折扣,艦隊之間配合越來越嫻熟,攻擊與規避效果越來越好,連帶著官兵的士氣也旺盛起來。
當聯邦艦隊距離要塞三萬公裏的時候,太和軍的機甲部隊出動了,數萬台機甲從要塞和艦隊中衝出,殺奔聯邦艦隊,給後者造成了一些麻煩。
原因在於太和軍的機甲部隊相對於聯邦軍的機甲部隊更加訓練有素,數量也不在後者之下。
其實聯邦軍的艦隊因為主要來源於混亂星海,機甲部隊論單兵戰鬥力還在太和軍之上,這是因為無論海盜還是傭兵,更重視個人武力。
問題是聯邦艦隊整編以後到出征的時間太短,缺乏訓練,機甲部隊之間的配合與作為正規軍的太和軍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好在此時聯邦艦隊的火力已經占據絕對優勢,加上在江遠流的指揮下,炮火對機甲部隊的支援更加有力,雖然太和軍的機甲部隊給他們造成了一定麻煩,最終未能翻盤。
一小時二十分鍾後,戰鬥結束。
此戰聯邦軍共消滅太和軍兩個艦隊,攻克一個小型太空要塞。
擊沉擊傷太和戰艦兩千一百三十三艘,俘虜完好戰艦四千四百九十六艘,殲敵九十二萬餘人,俘虜一百九十餘萬人,繳獲物資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