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狼騎的騎兵呼嘯而至,隊形聚集成一支巨大的三角箭頭,為了抵禦官兵騎兵傷害最大的連弩,為數不多的手盾全部集中在鋒陣最前方的士兵手中。
阿羅托和圖羅布衝鋒在隊伍中間,兩人的神色格外的平靜,眼中卻閃著凶厲的光,像是被挑釁而大動肝火的凶蠻野獸。
老孔眼睛眯成一線,馬蹄聲和呼嘯在耳邊的風聲,仿佛聽見進攻的號角和戰鼓聲,聲聲急,聲聲咽。聽風旗的隊形也在衝鋒中形成一個密集的小三角箭頭,騎士們努力端穩手中的連弩,透過前方騎士的間隔空隙,指向前方。
連弩聲聲中,衝在前方的血狼騎豎起手盾擋在身前前,卻不料密集的弩箭紛紛射向戰馬,無數戰馬猛然向下一沉,墜入塵埃中。
血狼營的騎士並沒有因為前方戰馬墜地引起混亂,仗著騎術精湛,提韁縱馬,繞過紛亂的戰場,衝鋒毫無遲滯。
兩支隊伍像是兩群滿身傷痕的野獸,猛然撞在一起,沒有任何人躲閃,沒有任何人逃避,就這樣人撞人,馬撞馬迎麵對撞在一起。一時間人仰馬翻,亂做一團。
聽風旗的騎士們抱著必死之心,即使之前還有一絲僥幸,此刻也蕩然無存,兩支連弩一口氣射完,也顧不上查看傷害,戰刀已然出鞘,撲向敵人。
血狼營的騎士更是見慣了生死,隻是強硬的對手,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凶性,他們漠然的眼中隱隱出現細細血絲, 身麵對聽風旗的瘋狂反撲,除卻開始時候連弩造成了短暫的混亂和傷亡,很快就憑借著強橫的身體和強大的力量,更多的兵力,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兩支騎兵都在沉默中奮力砍殺,殘肢斷臂,鮮血橫飛都不被人所注意,全甲的血狼騎在聽風旗眼中,就如殺不死的惡魔,全力劈砍的戰刀,對鎧甲造成的傷害寥寥無幾,何況此刻的聽風旗,早已經是精疲力盡,強弩之末。
老孔射完兩個連弩,才抽刀在手,戰馬就與敵人撞在一起,將老孔撞飛在地,跌得七葷八素的老孔掙紮的爬起來,連滾帶爬的躲過兩隻馬蹄的踐踏,咳得氣都喘不上來。
身邊聽風旗的兄弟越來越少,落在地上的越來越多,老孔費盡全身力氣斬出一刀,砍斷眼前一匹敵騎的戰馬馬蹄,戰馬突然失去平衡,一頭斜斜的砸向地麵,馬上的騎士身手甚是矯健,千鈞一刻從馬背上翻滾出來,還沒有起身,老孔奮力撲向他的懷裏,戰刀從鎧甲下方斜刺地捅進他的身體。騎士掙紮翻滾出去,留下一串血印,蜷縮著身子,再無聲息。
老孔一身血,手裏的刀斷做兩節,刀柄上滑膩膩的全是血,他半躺在地上戰馬的屍首上,胸口劇烈的起伏,用盡全身的力氣,咧著嘴劇烈喘息,像是在笑。笑容凝固在臉上。
混戰前後不過一刻,戰場漸漸的陷入平靜。四百八十一名陷陣營騎士,全部浴血戰場,無一幸存。
淩亂淒烈的戰場上,騎士的屍首和戰馬的屍首擁擠在一起,插在身體上的戰刀,失去令人害怕的鋒利,淩亂的箭矢,橫七豎八的插在地上,屍首上。到處都是血,一眼看去,所有的一切,都泡在一片黑紅血泊裏。
安坐在馬上的血狼營騎士,神色淡然,戰鬥固然慘烈,似乎不能在他們心裏引起絲毫波瀾。
沒有人提出繼續追擊,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短暫的戰鬥,其實也已經耗盡血狼騎所有的精力體力。
有人開始下馬搜檢屍首,更多的騎士對掉落在地的連弩產生興趣,撿起來拿在手中把玩。
阿羅托手裏拿著一把連弩,看的認真,就是這個小小的器物,在這場追逐中,給自己手下精銳的騎士造成最大的傷害。
圖羅布拿著一塊布頭擦拭著臉上的血汙:“大人,傷亡兩百,戰馬兩百匹,我們該撤回去了。”
兩人都知道消滅這小股疲憊之兵,已經是自己的隊伍能辦到最後的事了,也算是為自己撿回了最後一點麵子。
阿羅托遙望著官兵消失的方向,眼神黯然,這一仗,將他驕傲和自信擊成粉末,他怎麽也想不明白,兩千輕騎兵,在糾纏了他五天之後,給他的隊伍造成嚴重損傷後,居然還能逃之夭夭。
阿羅托再回首看向戰場,心裏產生濃濃的陰影,這次的大夏之行,比他想象中要艱難的多,凶險的多。
:“整齊兵馬,撤退吧。”阿羅托無力的下達命令。
小柱子一路上心不在焉,無數次的回首,身後沒有絲毫動靜。他心裏其實很是明白,老孔一行人的斷後,就是飛蛾撲火的送死,卻始終心懷僥幸。
天地一片空曠,沉寂。
隻有沉悶的馬蹄聲,一聲聲的擂在他的心房,像戰鼓的召喚。
兩天後,受李硯命令,出來尋找聽風旗的斥候們終於發現這支疲弱不堪的隊伍。
當小柱子帶著聽風旗兄弟回到大營,狼狽不堪的出現在李硯的麵前,憋了一肚子火氣的李硯頓時散了火氣,隻是短短七八天時間,小柱子已經瘦的不成人形,走起路來直打晃,眼中無神,麵上無光,下巴上的胡須都有些雜亂粗黑。
喝了兩碗濃粥,小柱子才勉強恢複一點力氣。
孫燚的軍帳裏,小柱子詳細的將戰況說了一遍,眾人一言不發,安靜的聽的認真,一直等小柱子講述完畢。
孫燚看著李硯:“大肚哥,你有什麽想法?”
李硯一臉心疼的看著憔悴不堪的小柱子,斬釘截鐵:“繞開衛軍騎兵,先幹西北狼騎,無論如何,不能讓外族的騎兵在大夏的土地上橫行。”
:“奇怪的是,這麽些天過去了,怎麽戰場上還沒有見到西北狼騎的影子?又藏起來了?”劉惜軍皺著眉頭,很是不解。
孫燚琢磨著:“會不會梁公應以為派出去的四千人馬能徹底消滅聽風旗,所以還以為自己沒有暴露?”
李硯默默地點頭:“有這個可能性,按小柱子說的,這支騎兵實力確實非同小可,聽風旗已經是我們騎兵中最精銳的,又依仗這連弩,破甲錐,結果還折損一半人馬,換做其他的騎兵,估計早就全軍覆沒了。”
小柱子虛弱的應道:“確實很強,是我聽風旗這些年見過最強的騎兵,單打獨鬥,正麵對陣,聽風旗,陷陣營都不是對手。”
阿羅托和圖羅布衝鋒在隊伍中間,兩人的神色格外的平靜,眼中卻閃著凶厲的光,像是被挑釁而大動肝火的凶蠻野獸。
老孔眼睛眯成一線,馬蹄聲和呼嘯在耳邊的風聲,仿佛聽見進攻的號角和戰鼓聲,聲聲急,聲聲咽。聽風旗的隊形也在衝鋒中形成一個密集的小三角箭頭,騎士們努力端穩手中的連弩,透過前方騎士的間隔空隙,指向前方。
連弩聲聲中,衝在前方的血狼騎豎起手盾擋在身前前,卻不料密集的弩箭紛紛射向戰馬,無數戰馬猛然向下一沉,墜入塵埃中。
血狼營的騎士並沒有因為前方戰馬墜地引起混亂,仗著騎術精湛,提韁縱馬,繞過紛亂的戰場,衝鋒毫無遲滯。
兩支隊伍像是兩群滿身傷痕的野獸,猛然撞在一起,沒有任何人躲閃,沒有任何人逃避,就這樣人撞人,馬撞馬迎麵對撞在一起。一時間人仰馬翻,亂做一團。
聽風旗的騎士們抱著必死之心,即使之前還有一絲僥幸,此刻也蕩然無存,兩支連弩一口氣射完,也顧不上查看傷害,戰刀已然出鞘,撲向敵人。
血狼營的騎士更是見慣了生死,隻是強硬的對手,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凶性,他們漠然的眼中隱隱出現細細血絲, 身麵對聽風旗的瘋狂反撲,除卻開始時候連弩造成了短暫的混亂和傷亡,很快就憑借著強橫的身體和強大的力量,更多的兵力,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兩支騎兵都在沉默中奮力砍殺,殘肢斷臂,鮮血橫飛都不被人所注意,全甲的血狼騎在聽風旗眼中,就如殺不死的惡魔,全力劈砍的戰刀,對鎧甲造成的傷害寥寥無幾,何況此刻的聽風旗,早已經是精疲力盡,強弩之末。
老孔射完兩個連弩,才抽刀在手,戰馬就與敵人撞在一起,將老孔撞飛在地,跌得七葷八素的老孔掙紮的爬起來,連滾帶爬的躲過兩隻馬蹄的踐踏,咳得氣都喘不上來。
身邊聽風旗的兄弟越來越少,落在地上的越來越多,老孔費盡全身力氣斬出一刀,砍斷眼前一匹敵騎的戰馬馬蹄,戰馬突然失去平衡,一頭斜斜的砸向地麵,馬上的騎士身手甚是矯健,千鈞一刻從馬背上翻滾出來,還沒有起身,老孔奮力撲向他的懷裏,戰刀從鎧甲下方斜刺地捅進他的身體。騎士掙紮翻滾出去,留下一串血印,蜷縮著身子,再無聲息。
老孔一身血,手裏的刀斷做兩節,刀柄上滑膩膩的全是血,他半躺在地上戰馬的屍首上,胸口劇烈的起伏,用盡全身的力氣,咧著嘴劇烈喘息,像是在笑。笑容凝固在臉上。
混戰前後不過一刻,戰場漸漸的陷入平靜。四百八十一名陷陣營騎士,全部浴血戰場,無一幸存。
淩亂淒烈的戰場上,騎士的屍首和戰馬的屍首擁擠在一起,插在身體上的戰刀,失去令人害怕的鋒利,淩亂的箭矢,橫七豎八的插在地上,屍首上。到處都是血,一眼看去,所有的一切,都泡在一片黑紅血泊裏。
安坐在馬上的血狼營騎士,神色淡然,戰鬥固然慘烈,似乎不能在他們心裏引起絲毫波瀾。
沒有人提出繼續追擊,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短暫的戰鬥,其實也已經耗盡血狼騎所有的精力體力。
有人開始下馬搜檢屍首,更多的騎士對掉落在地的連弩產生興趣,撿起來拿在手中把玩。
阿羅托手裏拿著一把連弩,看的認真,就是這個小小的器物,在這場追逐中,給自己手下精銳的騎士造成最大的傷害。
圖羅布拿著一塊布頭擦拭著臉上的血汙:“大人,傷亡兩百,戰馬兩百匹,我們該撤回去了。”
兩人都知道消滅這小股疲憊之兵,已經是自己的隊伍能辦到最後的事了,也算是為自己撿回了最後一點麵子。
阿羅托遙望著官兵消失的方向,眼神黯然,這一仗,將他驕傲和自信擊成粉末,他怎麽也想不明白,兩千輕騎兵,在糾纏了他五天之後,給他的隊伍造成嚴重損傷後,居然還能逃之夭夭。
阿羅托再回首看向戰場,心裏產生濃濃的陰影,這次的大夏之行,比他想象中要艱難的多,凶險的多。
:“整齊兵馬,撤退吧。”阿羅托無力的下達命令。
小柱子一路上心不在焉,無數次的回首,身後沒有絲毫動靜。他心裏其實很是明白,老孔一行人的斷後,就是飛蛾撲火的送死,卻始終心懷僥幸。
天地一片空曠,沉寂。
隻有沉悶的馬蹄聲,一聲聲的擂在他的心房,像戰鼓的召喚。
兩天後,受李硯命令,出來尋找聽風旗的斥候們終於發現這支疲弱不堪的隊伍。
當小柱子帶著聽風旗兄弟回到大營,狼狽不堪的出現在李硯的麵前,憋了一肚子火氣的李硯頓時散了火氣,隻是短短七八天時間,小柱子已經瘦的不成人形,走起路來直打晃,眼中無神,麵上無光,下巴上的胡須都有些雜亂粗黑。
喝了兩碗濃粥,小柱子才勉強恢複一點力氣。
孫燚的軍帳裏,小柱子詳細的將戰況說了一遍,眾人一言不發,安靜的聽的認真,一直等小柱子講述完畢。
孫燚看著李硯:“大肚哥,你有什麽想法?”
李硯一臉心疼的看著憔悴不堪的小柱子,斬釘截鐵:“繞開衛軍騎兵,先幹西北狼騎,無論如何,不能讓外族的騎兵在大夏的土地上橫行。”
:“奇怪的是,這麽些天過去了,怎麽戰場上還沒有見到西北狼騎的影子?又藏起來了?”劉惜軍皺著眉頭,很是不解。
孫燚琢磨著:“會不會梁公應以為派出去的四千人馬能徹底消滅聽風旗,所以還以為自己沒有暴露?”
李硯默默地點頭:“有這個可能性,按小柱子說的,這支騎兵實力確實非同小可,聽風旗已經是我們騎兵中最精銳的,又依仗這連弩,破甲錐,結果還折損一半人馬,換做其他的騎兵,估計早就全軍覆沒了。”
小柱子虛弱的應道:“確實很強,是我聽風旗這些年見過最強的騎兵,單打獨鬥,正麵對陣,聽風旗,陷陣營都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