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周末的時間,開始期待周末。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區,他們有點距離。這樣算不算是異地戀了呢?
回想起大學時代,同宿舍的一個女孩經曆了長達兩年的異地戀,那種艱辛和痛苦至今仍曆曆在目。因此,她暗自下定決心,絕不涉足異地戀的領域。
異地戀大都以悲劇收場,一是距離遙遠,思念總是不留餘地。二是不能適當處理彼此的情感生活,總想去依賴,而想要依賴的那個人總不在。
如果不曾愛過,你就不會深刻的知道思念一個人是一件多麽痛又多麽幸福的事情。想ta,想見ta,而ta呢,不在…
什麽時候開始想他了呢?或許是從他第一次對她說“晚安”、“早安”或者“等我”的時候吧。這些簡單而溫暖的話語,仿佛一把鑰匙,打開了她內心深處的情感之門。
什麽時候呢?很重要嗎?一個人對著鏡子發呆,想見他,想見他,卻又害怕見到他?怕他會不喜歡自己的模樣,怕他對她的期望過高,達不到他要求,怕他們不能好好交談…
他單休,她雙休,注定了他們的時間不對等…
他可能在忙吧?發過來一條消息,兩個字:等我…
從七點三十分開始等,現在指針已接近十點鍾,一萬個理由給了他,想著他在各種忙,可能他有客人來訪…
“不好意思啊…”又一次讓她等候,這些日子以來,似乎事情確實有些繁多,不是有人前來拜訪,就是被人呼喊出去玩耍,他能夠給予她的時間實在太少。
“剛才在洗衣服。”下班的時候,把衣服泡在了洗衣池裏,放了洗衣粉,洗的時候才知道洗衣粉放多了,然後就又找了些衣服,順便一起洗了,感覺洗了好久了吧,是好久了…
“嗯…”手機響起,音頻閃動,他說他剛才在洗衣服…
瞬間沒有了任何的情緒,他洗衣服洗了三個小時?沒有任何想法,想見他的話,擱在心口,真真的再也無法說出…
“在洗衣服啊?”洗衣服…是我給了你太多的理由,卻忽略了原來不需要理由,你隻是按照正常的秩序生活而已。
“嗯,洗衣粉放多了…”洗了好幾盆…
“喔…洗了三個小時?”破紀錄…還真有人會洗衣服洗三個小時嗎?聽起來那麽不可信呢…應該說他是奇葩嗎?
“勤快…”該說他勤快呢還是勤快呢?
“什麽意思啊?”這句話聽起來不像是誇獎吧?
“沒什麽意思…”明明隻是想找個可以見他的理由,都無情被扼殺。問他有好玩的地方嗎?他說沒;美食?依然沒。
“本來想說去見見你呢?”內心深處渴望見到他,卻又害怕見到他,對他的思念愈發強烈。文字與他相比,似乎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沉醉於文字世界,卻更渴望真實的他。
“問你有好玩的地方嗎?你說沒…”隻是想為自己找一個可以見麵的理由…其實不在意去哪裏,隻要有他,都可以。
“問你有好吃的嗎?你說沒…”吃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吃東西的時候,他可以在身旁陪伴,哪怕買個單也好。
“謝謝你啊…”認識有一周了吧,她挺好的…
“謝什麽?”意外收到某人的感謝?
“我下次去見你…”怎麽好意思讓她來見他呢?
“好啊…”下次吧,隻是從未想過他們之間的下次會是很久之後的某一天…他們總有牽絆,一拖再拖,很久之後。
“下班的時候剪頭發了…”俗話說得好:從頭開始。下班後路過理發廳時,突然決定換一種發型,換一種心情,嚐試一下新的生活方式。
“剪的什麽發型啊?”剪頭發…想象過他的模樣?隻是我們還沒有彼此有過眼緣而已,我路過你,你路過我…
“光頭…”請問這位理發師您是故意的嗎?隻是說換種不一樣的,您也不至於讓我如此不一樣啊?和光頭有區別?
“啊?”她印象中的光頭,都是屬於文藝青年的。而他呢,某某工程師,應該是屬於謙謙君子型的吧?
“為什麽啊?”她忍不住好奇地問道。為什麽要剪光頭呢?想不開…
“方便啊,不用洗頭發了…”他輕鬆地回答道。她竟然相信了這個理由?
“懶…”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詞匯來形容他。
“那你還是不要來了…”光頭啊,怎麽覺得怪怪的呢?
“哦…”
“瞬間有點接受不了。”她依然覺得光頭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不禁開始思考他們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大?
“那待我長發及腰,我們再見可好?”現時下一網絡用語: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發型對她來說很重要?
“做成圍裙可好?”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設定一個相愛的模式,重重的環節,節節相扣,隻是這銜接口?
“不好…”才不要長發及腰再見呢?隻是一個發型而已。
“不好不好…突然我又想見你了。”他自己都能接受的發型,之於她,她又有什麽理由去挑剔呢?她沒這麽膚淺。
“不見…”剛還說不見了呢?這女人,也太陰晴不定了。
“見見嘛,我又不嫌棄你…”如果喜歡就是喜歡,和其他無關,隻關乎他。
“我嫌棄我自己…”都沒法出去見人了,有史以來最短的一次發型……
“我保證不嫌棄你,嘻嘻…”越說了不讓見,越想見見。可以喜歡他美好的一麵,也可以接受最壞的一麵。
“好了,不說這個了…”和她聊天的時候總是感到很自在,無論是隨意地聊聊生活中的瑣事,還是分享一些小秘密,都不會感覺到任何壓力。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讓人心生愉悅。
“好…”溫柔地回應著,時刻提醒自己不去觸及別人的底線。
“那你這周去幹嘛?”她明天好像就休息了…
“去我外婆家…”心中湧起一絲失落,但很快又被壓製下去。這種複雜的情感難道就是愛情嗎?明明渴望見到他,卻不敢過於強求,甚至連一個電話都不敢撥打,到底是害怕什麽呢?
“去吧…”有個親戚串門挺好的…
“嗯。”內心深處默默念叨,如果此刻說出我喜歡你,會不會顯得太過矯情?畢竟我們才剛剛相識不久,對彼此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但正是這份新鮮感和神秘感,讓人越發想要探索對方的世界。
“趕緊睡吧,都這麽晚了。”時針已經指向了十點一刻,夜晚的寧靜逐漸加深。
“嗯,好。”她輕聲回應道。雖然已經過了她平時的作息時間,但她已經習慣了等待他的消息。
“安,好夢…”他發來的晚安信息還伴隨著一個兔斯基揮淚告別的表情,這讓她的嘴角不禁微微揚起。沒有生他的氣,隻是突然好想他,思念無處可逃。
“不要好夢,晚安就好了…”她回複道,她並不喜歡做夢,尤其是那些讓人感到不安或困擾的夢。
“好的,安。”晚安…
“晚安。”和他說晚安…
晚安,好夢。
相愛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或許不愛了。身邊有ta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或許隻剩下自己了。情話綿綿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或許它成了內心最痛的傷。
人生的腳步可以走走停停,生活卻不會。歲月的年輪是向前的,不會有可以回去的時光,更不會有可以倒退的年輪。
如果我為你守候,你會允許我跟隨你的腳步嗎?
如果你遇見我,你會不顧一切的愛上我嗎?
如果我們某一個十字路口錯過,你會不經意回頭嗎?
如果我在你還沒愛上我的時候就已經愛上了你,你是否會嫌棄我過於急切和熱情呢?
如果我終有一天,我選擇了離去,你會挽留嗎?
回想起大學時代,同宿舍的一個女孩經曆了長達兩年的異地戀,那種艱辛和痛苦至今仍曆曆在目。因此,她暗自下定決心,絕不涉足異地戀的領域。
異地戀大都以悲劇收場,一是距離遙遠,思念總是不留餘地。二是不能適當處理彼此的情感生活,總想去依賴,而想要依賴的那個人總不在。
如果不曾愛過,你就不會深刻的知道思念一個人是一件多麽痛又多麽幸福的事情。想ta,想見ta,而ta呢,不在…
什麽時候開始想他了呢?或許是從他第一次對她說“晚安”、“早安”或者“等我”的時候吧。這些簡單而溫暖的話語,仿佛一把鑰匙,打開了她內心深處的情感之門。
什麽時候呢?很重要嗎?一個人對著鏡子發呆,想見他,想見他,卻又害怕見到他?怕他會不喜歡自己的模樣,怕他對她的期望過高,達不到他要求,怕他們不能好好交談…
他單休,她雙休,注定了他們的時間不對等…
他可能在忙吧?發過來一條消息,兩個字:等我…
從七點三十分開始等,現在指針已接近十點鍾,一萬個理由給了他,想著他在各種忙,可能他有客人來訪…
“不好意思啊…”又一次讓她等候,這些日子以來,似乎事情確實有些繁多,不是有人前來拜訪,就是被人呼喊出去玩耍,他能夠給予她的時間實在太少。
“剛才在洗衣服。”下班的時候,把衣服泡在了洗衣池裏,放了洗衣粉,洗的時候才知道洗衣粉放多了,然後就又找了些衣服,順便一起洗了,感覺洗了好久了吧,是好久了…
“嗯…”手機響起,音頻閃動,他說他剛才在洗衣服…
瞬間沒有了任何的情緒,他洗衣服洗了三個小時?沒有任何想法,想見他的話,擱在心口,真真的再也無法說出…
“在洗衣服啊?”洗衣服…是我給了你太多的理由,卻忽略了原來不需要理由,你隻是按照正常的秩序生活而已。
“嗯,洗衣粉放多了…”洗了好幾盆…
“喔…洗了三個小時?”破紀錄…還真有人會洗衣服洗三個小時嗎?聽起來那麽不可信呢…應該說他是奇葩嗎?
“勤快…”該說他勤快呢還是勤快呢?
“什麽意思啊?”這句話聽起來不像是誇獎吧?
“沒什麽意思…”明明隻是想找個可以見他的理由,都無情被扼殺。問他有好玩的地方嗎?他說沒;美食?依然沒。
“本來想說去見見你呢?”內心深處渴望見到他,卻又害怕見到他,對他的思念愈發強烈。文字與他相比,似乎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沉醉於文字世界,卻更渴望真實的他。
“問你有好玩的地方嗎?你說沒…”隻是想為自己找一個可以見麵的理由…其實不在意去哪裏,隻要有他,都可以。
“問你有好吃的嗎?你說沒…”吃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吃東西的時候,他可以在身旁陪伴,哪怕買個單也好。
“謝謝你啊…”認識有一周了吧,她挺好的…
“謝什麽?”意外收到某人的感謝?
“我下次去見你…”怎麽好意思讓她來見他呢?
“好啊…”下次吧,隻是從未想過他們之間的下次會是很久之後的某一天…他們總有牽絆,一拖再拖,很久之後。
“下班的時候剪頭發了…”俗話說得好:從頭開始。下班後路過理發廳時,突然決定換一種發型,換一種心情,嚐試一下新的生活方式。
“剪的什麽發型啊?”剪頭發…想象過他的模樣?隻是我們還沒有彼此有過眼緣而已,我路過你,你路過我…
“光頭…”請問這位理發師您是故意的嗎?隻是說換種不一樣的,您也不至於讓我如此不一樣啊?和光頭有區別?
“啊?”她印象中的光頭,都是屬於文藝青年的。而他呢,某某工程師,應該是屬於謙謙君子型的吧?
“為什麽啊?”她忍不住好奇地問道。為什麽要剪光頭呢?想不開…
“方便啊,不用洗頭發了…”他輕鬆地回答道。她竟然相信了這個理由?
“懶…”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詞匯來形容他。
“那你還是不要來了…”光頭啊,怎麽覺得怪怪的呢?
“哦…”
“瞬間有點接受不了。”她依然覺得光頭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不禁開始思考他們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大?
“那待我長發及腰,我們再見可好?”現時下一網絡用語: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發型對她來說很重要?
“做成圍裙可好?”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設定一個相愛的模式,重重的環節,節節相扣,隻是這銜接口?
“不好…”才不要長發及腰再見呢?隻是一個發型而已。
“不好不好…突然我又想見你了。”他自己都能接受的發型,之於她,她又有什麽理由去挑剔呢?她沒這麽膚淺。
“不見…”剛還說不見了呢?這女人,也太陰晴不定了。
“見見嘛,我又不嫌棄你…”如果喜歡就是喜歡,和其他無關,隻關乎他。
“我嫌棄我自己…”都沒法出去見人了,有史以來最短的一次發型……
“我保證不嫌棄你,嘻嘻…”越說了不讓見,越想見見。可以喜歡他美好的一麵,也可以接受最壞的一麵。
“好了,不說這個了…”和她聊天的時候總是感到很自在,無論是隨意地聊聊生活中的瑣事,還是分享一些小秘密,都不會感覺到任何壓力。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讓人心生愉悅。
“好…”溫柔地回應著,時刻提醒自己不去觸及別人的底線。
“那你這周去幹嘛?”她明天好像就休息了…
“去我外婆家…”心中湧起一絲失落,但很快又被壓製下去。這種複雜的情感難道就是愛情嗎?明明渴望見到他,卻不敢過於強求,甚至連一個電話都不敢撥打,到底是害怕什麽呢?
“去吧…”有個親戚串門挺好的…
“嗯。”內心深處默默念叨,如果此刻說出我喜歡你,會不會顯得太過矯情?畢竟我們才剛剛相識不久,對彼此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但正是這份新鮮感和神秘感,讓人越發想要探索對方的世界。
“趕緊睡吧,都這麽晚了。”時針已經指向了十點一刻,夜晚的寧靜逐漸加深。
“嗯,好。”她輕聲回應道。雖然已經過了她平時的作息時間,但她已經習慣了等待他的消息。
“安,好夢…”他發來的晚安信息還伴隨著一個兔斯基揮淚告別的表情,這讓她的嘴角不禁微微揚起。沒有生他的氣,隻是突然好想他,思念無處可逃。
“不要好夢,晚安就好了…”她回複道,她並不喜歡做夢,尤其是那些讓人感到不安或困擾的夢。
“好的,安。”晚安…
“晚安。”和他說晚安…
晚安,好夢。
相愛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或許不愛了。身邊有ta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或許隻剩下自己了。情話綿綿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或許它成了內心最痛的傷。
人生的腳步可以走走停停,生活卻不會。歲月的年輪是向前的,不會有可以回去的時光,更不會有可以倒退的年輪。
如果我為你守候,你會允許我跟隨你的腳步嗎?
如果你遇見我,你會不顧一切的愛上我嗎?
如果我們某一個十字路口錯過,你會不經意回頭嗎?
如果我在你還沒愛上我的時候就已經愛上了你,你是否會嫌棄我過於急切和熱情呢?
如果我終有一天,我選擇了離去,你會挽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