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撿漏,非彼撿漏。
之前在鬼市的攤位上,趙無咎伸手去挑選肥雞時,感受到係統劫數點有所增加。
本來,他還以為是章鼠兒帶來的那堆東西裏麵,有可能存在“漏”撿。
所以,他這才又是包圓,又是討價還價,把攤子上包括肥雞在內的所有東西都打包帶回了家。
可此時,趙無咎才真正明白了,係統當時提示他要趕緊撿的“漏”,壓根就不是器皿之類的東西。
而是術,是一門技術!
要是回家之後,趙無咎沒有在【齊諧誌怪】這門技藝上投資加點,那他不僅現在肯定會與這個天大的“漏”失之交臂,而隨著時間流逝,未來的他甚至可能真會把它給遺漏掉也說不定。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那個“漏”不是那隻盛著肥雞的老藤筐,就應該是藤筐裏盛著的某隻肥雞。
而如果他真的對那個藤筐,還有那群肥雞展開研究,結果定然是一無所獲。因為藤筐就是藤筐,肥雞也就是普通的肥雞。
真正的門道,在於老藤筐的用料,以及祝姓老者親手將其編織出的形製。
首先,那老藤筐是用葛藤和柳條混編出來的,葛藤選用的是青風藤,柳條則全都選用三年以上的老枝並且還用醋煮過的。
這兩種材料其實都能藥用,且都具有一定的祛病消炎功效。它們編出來的雞籠裝肥雞,就算裝得密集些也不易遭瘟。
至於說形製,祝姓老者把藤筐除了底圈之外的部分,全都編得十分緊密,這是為了遮擋住光線。哪怕在白天,肥雞也會以為自己身處黑夜,很自然就會變得安靜。
而在藤筐底圈,藤條與藤條間的空隙卻被編得有些稀疏,這既是為了促進空氣流通,也可以順著孔洞安上插排和篦板,便於清理肥雞的便溺。
除此之外,這樣設計的雞籠,其實還能用於攜帶那種專為賭鬥而培育出的鬥雞。
隻需要把插排和篦板換成幾根切削出三角截麵的粗枝,將雞的一隻腳爪架在三角截麵上,再好鬥的雄雞也會天性使然地攥爪抓緊粗枝,另一隻腳爪抬至腹部縮起,繼而陷入一動不動的“假寐”狀態。
如果不是學會了《調禽》殘篇,像趙無咎這樣的外行,光憑自己研究就想看出這老藤筐上的的種種巧思,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退一萬步講,就算他真耐著性子抽絲剝繭似地一點點將其拆開來琢磨研究,或許多少也會有所收獲,可問題是他現在也沒那份時間不是?
“歸根結底,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趙無咎心中了然。
他亦因此而作出一個決定,這一半日,他就要去尋尋那祝姓老者家住何處。
要是那人尚還活著的話,那麽趙無咎也願意花些銀錢,買下他養雞用的一應器物,同時也還上自己習得《調禽》殘篇所欠下的因果。
知識是有價值的。這是趙無咎兩世為人始終堅信的一條準則。
隻不過,對於自己那位“師傅”現如今的處境,趙無咎的估計並非真的如此樂觀。
他今晚從鬼市出來的時候,那章鼠兒就帶人企圖尾隨自己,明顯是圖謀不軌。
從這樁事也不能看出,那土耗子絕對是個心黑手狠之輩,剪徑殺人恐怕早就幹慣了。因此,被其戧行搶了飯碗的祝姓老者,下場是什麽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祝姓老者若真遭了不測,就先幫他報仇之後再去拿他的那些遺物,權當給老師傅交束修了。”
趙無咎又想道:“而且,既然當上了東山縣的捕手,整治那隻‘土耗子’也是專業對口。”
心中計定,趙無咎隨即便安然就寢,一覺至天明。
他吃的朝食很是“簡便”,隻是相較常人多了那麽“一”點:整整三張麵餅子,灑上蔥花和稍許鹽沫,他祖母趙楊氏還用葷油煎了一下,趁著上麵還冒著熱氣,就被趙無咎大口大口送入那副饕餮的胃口之中。
好在,有著從鬼市弄來的糧食打底,否則尋常百姓家裏,現下可很難養他這麽一個大肚漢。
吃飽喝足,又向祖母和母親請辭問安,趙無咎這才迎著朝陽走出家門。
因為抵達衙署時辰尚早,代縣尉翟青還沒到,三班衙役裏他也就隻認識昨夜當值的那個“老六”。
別看外表長得人高馬大,可是趙無咎卻並非那種粗心的莽漢,年紀雖小但卻也懂得人情世故。
見了麵,他張口就叫了老六一聲“六叔”。反正他歲數小,這麽稱呼其實也不算是阿諛奉承。
“來啦,無咎。”老六笑嗬嗬地回應,同時也不忘打趣道:“這身緇衣是昨個剛改出來的吧,一看就沒少往上麵添補布料。模樣還成,看著不孬。”
他嬉笑著,將趙無咎引見給了其他幾名同僚,這些夜裏當值的差役都在吃著東西。
這是衙署供給夜間當值差役的一項恩賞。不過,白天當值點卯的差役,若是因為來得匆忙而沒吃朝食,真想要坐下吃點粟米粥和鹹菜,衙署的廚舍也不會舍不得那點東西,拒絕為其提供就是了。
畢竟,吃的都是縣庫裏的糧食,同在一個衙署裏當差,沒必要互相為難。
卯正三刻,衙門口的官街鼓準時敲響。伴隨著持續兩百下的“咚咚”鼓響,城裏的宵禁才算是正式結束。
在此之前,除了夜間巡更當值的差役,又或者像趙無咎那樣需要來衙署點卯,以及諸如求醫、避賊、救火之類的個例情況之外,其他百姓若是擅自走上街道都算犯禁,差役有權對其進行鎖拿。
輕則罰錢三百文,鞭打二十下;重則投入囚牢,不領教幾項刑罰,家裏不掏銀錢大出血一次,絕無法擺脫牢獄之災;而最重的情況,就是被認定為盜賊,打死無算。
就在鼓點敲得越來越急促,兩百下鼓點堪堪敲完之際,代縣尉翟青也正好卡著點,施施然走進了縣衙。
“翟縣尉!”
“翟頭兒!”
見其到來,眾人紛紛站起,向這位頂頭上司行禮問好。
翟青揮揮手,臉上雖然還是那副笑嗬嗬的模樣,但是卻仍舊循例從懷裏掏出本記錄這當值人員名單的小冊子,開始逐人唱名,被念到人名的人也必須立刻大聲應和。
點卯、畫卯,這是公門裏的規矩。
在翟青這裏,旁的什麽都好說,就是這些看似繁縟的規矩一點也不能破。
之前在鬼市的攤位上,趙無咎伸手去挑選肥雞時,感受到係統劫數點有所增加。
本來,他還以為是章鼠兒帶來的那堆東西裏麵,有可能存在“漏”撿。
所以,他這才又是包圓,又是討價還價,把攤子上包括肥雞在內的所有東西都打包帶回了家。
可此時,趙無咎才真正明白了,係統當時提示他要趕緊撿的“漏”,壓根就不是器皿之類的東西。
而是術,是一門技術!
要是回家之後,趙無咎沒有在【齊諧誌怪】這門技藝上投資加點,那他不僅現在肯定會與這個天大的“漏”失之交臂,而隨著時間流逝,未來的他甚至可能真會把它給遺漏掉也說不定。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那個“漏”不是那隻盛著肥雞的老藤筐,就應該是藤筐裏盛著的某隻肥雞。
而如果他真的對那個藤筐,還有那群肥雞展開研究,結果定然是一無所獲。因為藤筐就是藤筐,肥雞也就是普通的肥雞。
真正的門道,在於老藤筐的用料,以及祝姓老者親手將其編織出的形製。
首先,那老藤筐是用葛藤和柳條混編出來的,葛藤選用的是青風藤,柳條則全都選用三年以上的老枝並且還用醋煮過的。
這兩種材料其實都能藥用,且都具有一定的祛病消炎功效。它們編出來的雞籠裝肥雞,就算裝得密集些也不易遭瘟。
至於說形製,祝姓老者把藤筐除了底圈之外的部分,全都編得十分緊密,這是為了遮擋住光線。哪怕在白天,肥雞也會以為自己身處黑夜,很自然就會變得安靜。
而在藤筐底圈,藤條與藤條間的空隙卻被編得有些稀疏,這既是為了促進空氣流通,也可以順著孔洞安上插排和篦板,便於清理肥雞的便溺。
除此之外,這樣設計的雞籠,其實還能用於攜帶那種專為賭鬥而培育出的鬥雞。
隻需要把插排和篦板換成幾根切削出三角截麵的粗枝,將雞的一隻腳爪架在三角截麵上,再好鬥的雄雞也會天性使然地攥爪抓緊粗枝,另一隻腳爪抬至腹部縮起,繼而陷入一動不動的“假寐”狀態。
如果不是學會了《調禽》殘篇,像趙無咎這樣的外行,光憑自己研究就想看出這老藤筐上的的種種巧思,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退一萬步講,就算他真耐著性子抽絲剝繭似地一點點將其拆開來琢磨研究,或許多少也會有所收獲,可問題是他現在也沒那份時間不是?
“歸根結底,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趙無咎心中了然。
他亦因此而作出一個決定,這一半日,他就要去尋尋那祝姓老者家住何處。
要是那人尚還活著的話,那麽趙無咎也願意花些銀錢,買下他養雞用的一應器物,同時也還上自己習得《調禽》殘篇所欠下的因果。
知識是有價值的。這是趙無咎兩世為人始終堅信的一條準則。
隻不過,對於自己那位“師傅”現如今的處境,趙無咎的估計並非真的如此樂觀。
他今晚從鬼市出來的時候,那章鼠兒就帶人企圖尾隨自己,明顯是圖謀不軌。
從這樁事也不能看出,那土耗子絕對是個心黑手狠之輩,剪徑殺人恐怕早就幹慣了。因此,被其戧行搶了飯碗的祝姓老者,下場是什麽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祝姓老者若真遭了不測,就先幫他報仇之後再去拿他的那些遺物,權當給老師傅交束修了。”
趙無咎又想道:“而且,既然當上了東山縣的捕手,整治那隻‘土耗子’也是專業對口。”
心中計定,趙無咎隨即便安然就寢,一覺至天明。
他吃的朝食很是“簡便”,隻是相較常人多了那麽“一”點:整整三張麵餅子,灑上蔥花和稍許鹽沫,他祖母趙楊氏還用葷油煎了一下,趁著上麵還冒著熱氣,就被趙無咎大口大口送入那副饕餮的胃口之中。
好在,有著從鬼市弄來的糧食打底,否則尋常百姓家裏,現下可很難養他這麽一個大肚漢。
吃飽喝足,又向祖母和母親請辭問安,趙無咎這才迎著朝陽走出家門。
因為抵達衙署時辰尚早,代縣尉翟青還沒到,三班衙役裏他也就隻認識昨夜當值的那個“老六”。
別看外表長得人高馬大,可是趙無咎卻並非那種粗心的莽漢,年紀雖小但卻也懂得人情世故。
見了麵,他張口就叫了老六一聲“六叔”。反正他歲數小,這麽稱呼其實也不算是阿諛奉承。
“來啦,無咎。”老六笑嗬嗬地回應,同時也不忘打趣道:“這身緇衣是昨個剛改出來的吧,一看就沒少往上麵添補布料。模樣還成,看著不孬。”
他嬉笑著,將趙無咎引見給了其他幾名同僚,這些夜裏當值的差役都在吃著東西。
這是衙署供給夜間當值差役的一項恩賞。不過,白天當值點卯的差役,若是因為來得匆忙而沒吃朝食,真想要坐下吃點粟米粥和鹹菜,衙署的廚舍也不會舍不得那點東西,拒絕為其提供就是了。
畢竟,吃的都是縣庫裏的糧食,同在一個衙署裏當差,沒必要互相為難。
卯正三刻,衙門口的官街鼓準時敲響。伴隨著持續兩百下的“咚咚”鼓響,城裏的宵禁才算是正式結束。
在此之前,除了夜間巡更當值的差役,又或者像趙無咎那樣需要來衙署點卯,以及諸如求醫、避賊、救火之類的個例情況之外,其他百姓若是擅自走上街道都算犯禁,差役有權對其進行鎖拿。
輕則罰錢三百文,鞭打二十下;重則投入囚牢,不領教幾項刑罰,家裏不掏銀錢大出血一次,絕無法擺脫牢獄之災;而最重的情況,就是被認定為盜賊,打死無算。
就在鼓點敲得越來越急促,兩百下鼓點堪堪敲完之際,代縣尉翟青也正好卡著點,施施然走進了縣衙。
“翟縣尉!”
“翟頭兒!”
見其到來,眾人紛紛站起,向這位頂頭上司行禮問好。
翟青揮揮手,臉上雖然還是那副笑嗬嗬的模樣,但是卻仍舊循例從懷裏掏出本記錄這當值人員名單的小冊子,開始逐人唱名,被念到人名的人也必須立刻大聲應和。
點卯、畫卯,這是公門裏的規矩。
在翟青這裏,旁的什麽都好說,就是這些看似繁縟的規矩一點也不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