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咎趕緊“解釋”說,此物是他追蹤並與南城門那個縱火者搏殺之後,才發現縱火的是一具人形傀儡。
雖然這個人傀儡確實是人體為基礎造的,但其內部填充的卻是大量的機括,血液、髒腑之類人體該有且必有的東西卻都被掏空了。
除了這些,趙無咎最後隻是提了一句:“我觀這人傀儡的長相,應當是城中馮家的一個族內子弟,名為‘馮二十七’……”
剩下的話,趙無咎沒有明說,可司馬仲達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
司馬仲達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一道道訊息,特別是鄭櫎、鄭楠兄弟二人在林家赴宴時惹出的那場意外的麻煩。席間,馮文宇一個堂堂東山縣豪強,居然不顧身份和戲子伶人一樣表演郭郎戲,這件事在他事發之後趕到林家的時候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如今看來,這馮家的所作所為,似乎並不簡單。
“你且將詳細情況再說一遍。”司馬仲達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趙無咎點了點頭,將他在南城門發現的異常情況以及追蹤馮二十七的經過,詳細地再次敘述了一遍。
他提到了馮二十七的異常行為,以及在關鍵時刻,馮二十七身體發生的詭異變化。
然後,他著重講了這具人傀儡竟然以一己之力,殺了林家經營那個鬼市的七八名看場子的趟子手,並且引得在鬼市裏做買賣那些人狂奔逃命的情形。
“此事確實非同小可,若非我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置信。”趙無咎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司馬仲達的眉頭緊鎖。
他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後,雖然看起來隻是牽扯到了東山縣的兩大豪強——林家和馮家——之間的恩怨。但實際上這兩家人的博弈,其實都與陘陽鄭氏在常州的布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林家本身應當是傾向於支持鄭家,想要借著鄭家得勢,繼而得到一些好處。
隻不過,因為他們家那位縣令女婿“意外”慘死(司馬仲達自動忽略了梅利堅是被他駕車碾死的事實),以及鄭楠在其府中逼死了林老爺的女兒和外孫,所以那個林老爺才倒戈去幫那綠眉軍奪城。
而馮家摻和進這件事……
司馬仲達突然想到一個人,也即之前他看過的一份情報裏寫的:馮文宇那人,有一個在常州府城當校尉的兒子,名曰馮奉先。
“常州府……”
而一想到這地名,司馬仲達隨即就想起了一位人物,那個身為常州刺史的裴氏子。
“……刺史裴鯉。”
司馬仲達漸漸有點明白了,東山馮家人摻和進整件事情裏麵,到底是為了什麽?
除了代表陘陽鄭氏的兩位公子,常州這一畝三分地,確實也有其他人能夠給予像林馮兩家這樣一地豪強無法拒絕的、可以令其以為前驅的誘惑。
何況,常州府現在又不是隻有一個裴刺史,這地方還有一位越公之後——那位姓楊,名玄撼的貴公子,實際上更是一尊了不得的真神!
而且,楊玄撼和裴鯉其實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他們兩個都是當朝太子的兒時好友!
再想一想,為何陘陽鄭氏,要冒險將家族的兩個嫡子安排到常州地界?鄭家還不是想要向當今聖人證明,他們是有實力的,是能夠在改立太子之後幫聖人那位幼子鎮住滿朝華袞悠悠之口的合格外戚。
反之,如果鄭家連嫡子都做不好剿撫一地叛亂這種事,那是不是說明鄭家不配成為合格的外戚?
推而言之,聖人改立幼子為太子這樁事,是不是也要化作一場泡影?
全都對上了!
司馬仲達將一切因果都理順了。
隻是,雖然此時的形勢對於他們確實有些不妙,但終歸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畢竟東山縣城並未易手,而且司馬仲達也說動了大高手高圖澄前去斬殺敵首。
“隻要那位高師能夠陣斬了綠眉叛賊的首領,以及那個反叛的林家老頭,今夜的危局就算是平安度過了……”
司馬仲達看到了此局的勝負手所在。
然而問題卻是:有很多時候,在這樣的時刻,很有可能出現一些意外。
比如說,林老爺心裏迸發出的那股“豪強之怒”,除了明麵上奪取東山縣城北麵的城門,和城外綠眉叛軍合兵一處,他其實還在暗中另有一項特別重要的反抗。
鬼市之中,原本熙熙攘攘的地下市場此刻已變得一片死寂。
在遺留的氣死風燈的映照下,隻見滿地狼藉,攤販們驚慌逃命時遺落的貨物散落一地,葛布、麻片等物被踩踏得破敗不堪。更有那些被丟棄的竹籃、木桶,以及從人們身上撕扯下的衣物,甚至還有因驚恐而掉落的鞋履,一片混亂,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浩劫。
然而,就在這廢墟之間,卻有一個身影在古怪地蹦跳著,其動作之奇特,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人身著生皮子做的胡袍,頭戴羽冠,臉上塗滿了油彩,繪著草原圖騰的神秘圖案。
他的手中拿著一根綴滿鈴鐺的皮鞭,隨著他的跳躍,鈴鐺發出清脆的響聲,似乎在進行著某種古老的儀式。
他的舞動充滿了原始的野性,每一次跳躍都顯得那麽有力,仿佛要將大地踩碎。他的口中念念有詞,發出低沉而富有節奏的吟唱,如同召喚著草原上的神靈。
他的身影在火光的搖曳下顯得更加神秘莫測,他的舞蹈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又似乎在祈求著神靈的庇護。在這片廢墟之中,他的存在顯得格外突兀,卻又似乎與這片土地的脈動緊密相連。
他的動作忽而急促,忽而緩慢,手中的皮鞭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鈴鐺聲隨著他的動作時而急促,時而悠揚。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的寧靜,仿佛周圍的混亂與他無關,他隻在自己的世界中,與神靈對話。
在這個被恐懼和混亂籠罩的夜晚,這個胡人薩滿的出現,就像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悄然逼近。
雖然這個人傀儡確實是人體為基礎造的,但其內部填充的卻是大量的機括,血液、髒腑之類人體該有且必有的東西卻都被掏空了。
除了這些,趙無咎最後隻是提了一句:“我觀這人傀儡的長相,應當是城中馮家的一個族內子弟,名為‘馮二十七’……”
剩下的話,趙無咎沒有明說,可司馬仲達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
司馬仲達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一道道訊息,特別是鄭櫎、鄭楠兄弟二人在林家赴宴時惹出的那場意外的麻煩。席間,馮文宇一個堂堂東山縣豪強,居然不顧身份和戲子伶人一樣表演郭郎戲,這件事在他事發之後趕到林家的時候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如今看來,這馮家的所作所為,似乎並不簡單。
“你且將詳細情況再說一遍。”司馬仲達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趙無咎點了點頭,將他在南城門發現的異常情況以及追蹤馮二十七的經過,詳細地再次敘述了一遍。
他提到了馮二十七的異常行為,以及在關鍵時刻,馮二十七身體發生的詭異變化。
然後,他著重講了這具人傀儡竟然以一己之力,殺了林家經營那個鬼市的七八名看場子的趟子手,並且引得在鬼市裏做買賣那些人狂奔逃命的情形。
“此事確實非同小可,若非我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置信。”趙無咎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司馬仲達的眉頭緊鎖。
他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後,雖然看起來隻是牽扯到了東山縣的兩大豪強——林家和馮家——之間的恩怨。但實際上這兩家人的博弈,其實都與陘陽鄭氏在常州的布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林家本身應當是傾向於支持鄭家,想要借著鄭家得勢,繼而得到一些好處。
隻不過,因為他們家那位縣令女婿“意外”慘死(司馬仲達自動忽略了梅利堅是被他駕車碾死的事實),以及鄭楠在其府中逼死了林老爺的女兒和外孫,所以那個林老爺才倒戈去幫那綠眉軍奪城。
而馮家摻和進這件事……
司馬仲達突然想到一個人,也即之前他看過的一份情報裏寫的:馮文宇那人,有一個在常州府城當校尉的兒子,名曰馮奉先。
“常州府……”
而一想到這地名,司馬仲達隨即就想起了一位人物,那個身為常州刺史的裴氏子。
“……刺史裴鯉。”
司馬仲達漸漸有點明白了,東山馮家人摻和進整件事情裏麵,到底是為了什麽?
除了代表陘陽鄭氏的兩位公子,常州這一畝三分地,確實也有其他人能夠給予像林馮兩家這樣一地豪強無法拒絕的、可以令其以為前驅的誘惑。
何況,常州府現在又不是隻有一個裴刺史,這地方還有一位越公之後——那位姓楊,名玄撼的貴公子,實際上更是一尊了不得的真神!
而且,楊玄撼和裴鯉其實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他們兩個都是當朝太子的兒時好友!
再想一想,為何陘陽鄭氏,要冒險將家族的兩個嫡子安排到常州地界?鄭家還不是想要向當今聖人證明,他們是有實力的,是能夠在改立太子之後幫聖人那位幼子鎮住滿朝華袞悠悠之口的合格外戚。
反之,如果鄭家連嫡子都做不好剿撫一地叛亂這種事,那是不是說明鄭家不配成為合格的外戚?
推而言之,聖人改立幼子為太子這樁事,是不是也要化作一場泡影?
全都對上了!
司馬仲達將一切因果都理順了。
隻是,雖然此時的形勢對於他們確實有些不妙,但終歸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畢竟東山縣城並未易手,而且司馬仲達也說動了大高手高圖澄前去斬殺敵首。
“隻要那位高師能夠陣斬了綠眉叛賊的首領,以及那個反叛的林家老頭,今夜的危局就算是平安度過了……”
司馬仲達看到了此局的勝負手所在。
然而問題卻是:有很多時候,在這樣的時刻,很有可能出現一些意外。
比如說,林老爺心裏迸發出的那股“豪強之怒”,除了明麵上奪取東山縣城北麵的城門,和城外綠眉叛軍合兵一處,他其實還在暗中另有一項特別重要的反抗。
鬼市之中,原本熙熙攘攘的地下市場此刻已變得一片死寂。
在遺留的氣死風燈的映照下,隻見滿地狼藉,攤販們驚慌逃命時遺落的貨物散落一地,葛布、麻片等物被踩踏得破敗不堪。更有那些被丟棄的竹籃、木桶,以及從人們身上撕扯下的衣物,甚至還有因驚恐而掉落的鞋履,一片混亂,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浩劫。
然而,就在這廢墟之間,卻有一個身影在古怪地蹦跳著,其動作之奇特,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人身著生皮子做的胡袍,頭戴羽冠,臉上塗滿了油彩,繪著草原圖騰的神秘圖案。
他的手中拿著一根綴滿鈴鐺的皮鞭,隨著他的跳躍,鈴鐺發出清脆的響聲,似乎在進行著某種古老的儀式。
他的舞動充滿了原始的野性,每一次跳躍都顯得那麽有力,仿佛要將大地踩碎。他的口中念念有詞,發出低沉而富有節奏的吟唱,如同召喚著草原上的神靈。
他的身影在火光的搖曳下顯得更加神秘莫測,他的舞蹈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又似乎在祈求著神靈的庇護。在這片廢墟之中,他的存在顯得格外突兀,卻又似乎與這片土地的脈動緊密相連。
他的動作忽而急促,忽而緩慢,手中的皮鞭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鈴鐺聲隨著他的動作時而急促,時而悠揚。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的寧靜,仿佛周圍的混亂與他無關,他隻在自己的世界中,與神靈對話。
在這個被恐懼和混亂籠罩的夜晚,這個胡人薩滿的出現,就像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