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場很多大佬們,都注意到了趙無咎的舉動。
畢竟,那麽大一隻老虎,隻要眼不瞎都不會裝看不見。
對於趙無咎喝止老虎異動這件事,這些位居高位、天天揣度人心和別人鬥心眼子的朝中重臣,心裏也都想到別的一些東西。
比如,那位親自教導了趙無咎半個多月,讓其再次感受到“學海無涯”和“竹筍炒肉”味道的郭公,就撫著胡須,麵露讚許神色。
這位雖然已經退步了不少,但是仍不失為朝堂上一股勢力的大佬,對趙無咎的評價就一個字。
“善!”
聖人有雲:觀其言,品其行。
趙無咎雖然打了老虎一巴掌,把人家好好的山君當成小狸奴來訓斥,但出發點是不想令它傷人,也不避免了它因傷人而自取死路。
再加上,之前趙無咎箭不容發之際,快速出手打暈那個宮娥……
在郭老夫子看來,他能這麽做就是因為心裏存了“仁”念,這種發乎於本心的仁,恰恰是聖人推崇的品格。
“不愧是老夫的弟子。”
半個多月的耳提麵命,再加上今日觀其言行,不知不覺之間,郭元朗已經將趙無咎看作自己親傳弟子了。
而不再是之前那樣,隻是為了報答“怪道人”李淳風的恩惠,他才勉為其難教上一教的“野小子”。
除了這位郭公,坐在禦座上的聖人天子李隆,對於趙無咎的表現也很滿意。
李隆心道:“不濫殺,不偏私,不遲疑,先教而後誅之,此子禦惡人當亦如此虎矣。”
當然,其他人對於趙無咎,其實也有一些別的看法。
就像那位中書令李異府,他畏虎甚重,本來看到趙無咎拎著老虎走過來就嚇得腿有些發軟,此時又注意到這小子竟然訓虎如訓貓,所以心裏難免升起一股濃重的忌憚。
趙無咎轄製老虎的模樣,讓他想起自己當年拜謁的那位貴人,“越公”楊誅。
然而,無論這些人怎麽想、怎麽看,趙無咎此時弄出來的“小插曲”,也僅僅是個“小插曲”罷了。
真正吸引了所有人的大事,還是莫名其妙就衝入了敬思殿的刺客。
一國之主遭人刺殺,無論放在哪朝哪代,哪怕就是在個蕞爾小國,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件。
“走水了!賊人在放火!”
隨著禁軍的拚命剿殺,那五十多人的刺客,即便各個悍不畏死,可其人數仍在飛快減少。
雖然他們手裏有弩箭這種大殺器,箭上還都淬了見血封喉的劇毒,但是禁軍的衛士們不僅身披魚鱗甲,而且還掀翻了一些長條桌案,以那硬木桌案為大櫓擋在身前,這極大減少了被一箭射中的可能性。
像最早帶隊衝到正宴會場附近百步之內,還向著朝中大佬們射了幾箭,結果隻是射死一個小黃門的那一路刺客,此時更是基本被剿殺殆盡。
數倍於其的禁軍士兵,有人專門舍了兵刃,合力舉起長桌組成一“圍城”,將這路刺客壓縮圍困在了“城中”;其餘的衛士就利用這“圍城”的縫隙,尋隙而擊,或是用大戟不斷勾斫,或是用步槊不斷戳刺。
總而言之,禁軍的衛士在以極高的效率進行著殺戮。以尼瑪為首的那夥賊人得虧身上都穿了藤甲,否則他們連片刻都扛不住,合圍之勢一成就會立刻這軍陣之法活生生地磨死。
所以,眼看要完不成任務了,尼瑪當機立斷就讓所有人先把唧筒裏的麻油噴了個幹淨。有的人直接噴灑到“圍城”的長條桌案上,有的人則向著敬思殿的建築、庭院裏的樹木不斷噴灑麻油。
接著,尼瑪更是親自帶人,搶過幾個倒在地上的大燈燭,四處放火,將燈燭扔向敬思殿的房頂……
一時間,火頭四起,而這也確實給正在剿殺刺客的禁軍衛士們,帶來一些麻煩。
他們麵臨了一個抉擇:是要分出一部分人手去救火,還是繼續全力剿殺這些賊寇?
最終,禁衛的將領還是決定全力剿賊,因為尼瑪等人雖然四處放火,但是敬思殿的規模可不是尋常坊市裏民居可比,想要將其全部引燃那是需要不少工夫。
最多再等半刻鍾,左右衛和其它元從禁軍就會趕到,到時候有了充足人力救火也並非什麽難事。
巧了,當初定計的時候,天竺僧那羅禰婆寐也是這麽想的。
所以,就在禁軍衛士繼續拚盡死力開始剿殺刺客的同時,一個人影直接從尼瑪那隊人裏衝了出來。
原本,此人不顯山不露水,小小的個子混在黑衣刺客之中,一點也不惹人矚目。可誰又能想到,這人其實是所有刺客之中最強的高手,他一出手以“大手印”的功夫擊碎了一張硬木製成的桌板,打破了禁軍衛士的“圍城”。
麵對從四麵八方刺向自己的刀槍劍戟,他隻是身形微動,便以種種不似常人的姿態將其逐一避過。
而且,他還以腳步帶動身體,以八步趕蟬之速飛快地衝破了重圍,逼近至正宴會場數十步之內。
負責護衛正宴會場的那些千牛衛士,刹那間心就提到嗓子眼,握緊了武器就準備跟這個瘦小但卻功夫高超的刺客拚命。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人此時竟然一邊跑一邊拿出一把短弩。
“不動如山!結成人牆擋住此獠,他隻有一發弩箭的機會……”
見此情況,千牛衛長官立刻下令,他生怕因為千牛衛士們貿然上前,導致這人尋得一間隙繼而進到正宴場所,射中某個朝中的大佬。
不過,後麵發生的事情證明他顯然是想錯了,而且還錯了兩處。
第一,那個瘦小幹枯的刺客根本不想要繼續衝擊了,因為在往前進就必定要遭遇各地府兵精銳中的精銳,又或者那些世家大族出身千牛衛士,以及殿前司的高手了。雖然他自詡武藝高強,但那些人裏絕對有比他武道品級更高,甚至十幾招之內就能擊殺他的超級高手。再硬衝下去,便是殊為不值得了。
第二,那把看起來像是短弩的弩箭不止能射一發,它其實是一把連弩。
猶如猴子一般,衝到足夠近的距離之後,他直接以“靈猴勢”站定。
隨即,他一手將短弩放於腰腹之間固定住,另一隻手飛快連續壓下安在弩弓上部的特殊弩機。
轉瞬之間,二十多支弩箭就被這支短弩射了出去。他似乎根本不在乎這弩箭會不會射到人,隻是盡量想要將這些弩箭走弧線軌跡,均勻“潑灑”至正宴會場的每個角落。
畢竟,那麽大一隻老虎,隻要眼不瞎都不會裝看不見。
對於趙無咎喝止老虎異動這件事,這些位居高位、天天揣度人心和別人鬥心眼子的朝中重臣,心裏也都想到別的一些東西。
比如,那位親自教導了趙無咎半個多月,讓其再次感受到“學海無涯”和“竹筍炒肉”味道的郭公,就撫著胡須,麵露讚許神色。
這位雖然已經退步了不少,但是仍不失為朝堂上一股勢力的大佬,對趙無咎的評價就一個字。
“善!”
聖人有雲:觀其言,品其行。
趙無咎雖然打了老虎一巴掌,把人家好好的山君當成小狸奴來訓斥,但出發點是不想令它傷人,也不避免了它因傷人而自取死路。
再加上,之前趙無咎箭不容發之際,快速出手打暈那個宮娥……
在郭老夫子看來,他能這麽做就是因為心裏存了“仁”念,這種發乎於本心的仁,恰恰是聖人推崇的品格。
“不愧是老夫的弟子。”
半個多月的耳提麵命,再加上今日觀其言行,不知不覺之間,郭元朗已經將趙無咎看作自己親傳弟子了。
而不再是之前那樣,隻是為了報答“怪道人”李淳風的恩惠,他才勉為其難教上一教的“野小子”。
除了這位郭公,坐在禦座上的聖人天子李隆,對於趙無咎的表現也很滿意。
李隆心道:“不濫殺,不偏私,不遲疑,先教而後誅之,此子禦惡人當亦如此虎矣。”
當然,其他人對於趙無咎,其實也有一些別的看法。
就像那位中書令李異府,他畏虎甚重,本來看到趙無咎拎著老虎走過來就嚇得腿有些發軟,此時又注意到這小子竟然訓虎如訓貓,所以心裏難免升起一股濃重的忌憚。
趙無咎轄製老虎的模樣,讓他想起自己當年拜謁的那位貴人,“越公”楊誅。
然而,無論這些人怎麽想、怎麽看,趙無咎此時弄出來的“小插曲”,也僅僅是個“小插曲”罷了。
真正吸引了所有人的大事,還是莫名其妙就衝入了敬思殿的刺客。
一國之主遭人刺殺,無論放在哪朝哪代,哪怕就是在個蕞爾小國,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件。
“走水了!賊人在放火!”
隨著禁軍的拚命剿殺,那五十多人的刺客,即便各個悍不畏死,可其人數仍在飛快減少。
雖然他們手裏有弩箭這種大殺器,箭上還都淬了見血封喉的劇毒,但是禁軍的衛士們不僅身披魚鱗甲,而且還掀翻了一些長條桌案,以那硬木桌案為大櫓擋在身前,這極大減少了被一箭射中的可能性。
像最早帶隊衝到正宴會場附近百步之內,還向著朝中大佬們射了幾箭,結果隻是射死一個小黃門的那一路刺客,此時更是基本被剿殺殆盡。
數倍於其的禁軍士兵,有人專門舍了兵刃,合力舉起長桌組成一“圍城”,將這路刺客壓縮圍困在了“城中”;其餘的衛士就利用這“圍城”的縫隙,尋隙而擊,或是用大戟不斷勾斫,或是用步槊不斷戳刺。
總而言之,禁軍的衛士在以極高的效率進行著殺戮。以尼瑪為首的那夥賊人得虧身上都穿了藤甲,否則他們連片刻都扛不住,合圍之勢一成就會立刻這軍陣之法活生生地磨死。
所以,眼看要完不成任務了,尼瑪當機立斷就讓所有人先把唧筒裏的麻油噴了個幹淨。有的人直接噴灑到“圍城”的長條桌案上,有的人則向著敬思殿的建築、庭院裏的樹木不斷噴灑麻油。
接著,尼瑪更是親自帶人,搶過幾個倒在地上的大燈燭,四處放火,將燈燭扔向敬思殿的房頂……
一時間,火頭四起,而這也確實給正在剿殺刺客的禁軍衛士們,帶來一些麻煩。
他們麵臨了一個抉擇:是要分出一部分人手去救火,還是繼續全力剿殺這些賊寇?
最終,禁衛的將領還是決定全力剿賊,因為尼瑪等人雖然四處放火,但是敬思殿的規模可不是尋常坊市裏民居可比,想要將其全部引燃那是需要不少工夫。
最多再等半刻鍾,左右衛和其它元從禁軍就會趕到,到時候有了充足人力救火也並非什麽難事。
巧了,當初定計的時候,天竺僧那羅禰婆寐也是這麽想的。
所以,就在禁軍衛士繼續拚盡死力開始剿殺刺客的同時,一個人影直接從尼瑪那隊人裏衝了出來。
原本,此人不顯山不露水,小小的個子混在黑衣刺客之中,一點也不惹人矚目。可誰又能想到,這人其實是所有刺客之中最強的高手,他一出手以“大手印”的功夫擊碎了一張硬木製成的桌板,打破了禁軍衛士的“圍城”。
麵對從四麵八方刺向自己的刀槍劍戟,他隻是身形微動,便以種種不似常人的姿態將其逐一避過。
而且,他還以腳步帶動身體,以八步趕蟬之速飛快地衝破了重圍,逼近至正宴會場數十步之內。
負責護衛正宴會場的那些千牛衛士,刹那間心就提到嗓子眼,握緊了武器就準備跟這個瘦小但卻功夫高超的刺客拚命。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人此時竟然一邊跑一邊拿出一把短弩。
“不動如山!結成人牆擋住此獠,他隻有一發弩箭的機會……”
見此情況,千牛衛長官立刻下令,他生怕因為千牛衛士們貿然上前,導致這人尋得一間隙繼而進到正宴場所,射中某個朝中的大佬。
不過,後麵發生的事情證明他顯然是想錯了,而且還錯了兩處。
第一,那個瘦小幹枯的刺客根本不想要繼續衝擊了,因為在往前進就必定要遭遇各地府兵精銳中的精銳,又或者那些世家大族出身千牛衛士,以及殿前司的高手了。雖然他自詡武藝高強,但那些人裏絕對有比他武道品級更高,甚至十幾招之內就能擊殺他的超級高手。再硬衝下去,便是殊為不值得了。
第二,那把看起來像是短弩的弩箭不止能射一發,它其實是一把連弩。
猶如猴子一般,衝到足夠近的距離之後,他直接以“靈猴勢”站定。
隨即,他一手將短弩放於腰腹之間固定住,另一隻手飛快連續壓下安在弩弓上部的特殊弩機。
轉瞬之間,二十多支弩箭就被這支短弩射了出去。他似乎根本不在乎這弩箭會不會射到人,隻是盡量想要將這些弩箭走弧線軌跡,均勻“潑灑”至正宴會場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