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京神都的這個秋天,乃是多事之秋,但卻算不上有多麽寒冷。
真正寒冷的秋天,還要數塞上之秋。塞上的夜風很冷,來自極北之地的寒風,穿過遠處群山頭上殘破的內長城,直吹得人透體冰涼。
被汗水潤濕後的棉衣貼在前胸和後背上,硬得就像兩塊鐵皮,還令人感到一種透骨的寒冷。
偏偏在這寒冷的秋夜裏,丘林翁還不能輕易停下來更換衣服,作為陰頡利可汗的特使,他的動作是否從容不迫,關係著這支商隊所剩無幾的士氣。
如果他這個特使自己都挺不住了,那底下那些沒經過多少訓練的部族武士們,非得全都鬧將起來不可。
騎著馬沿著商隊來回走了一圈,這個丘林翁看著部落武士們疲憊到昏然欲睡的模樣,眼珠一轉,大聲向所有人吆喝道:
“兒郎們,再挺一挺,明日中午之前咱們就能找到靺鞨人的部落了。
溫暖的氈帳和奶子酒足以暖身子,鮮嫩多汁的烤羊肉足以令你們吃到腰帶崩斷。
不過你們都記好嘍,靺鞨人的女子可凶得很,討回家當婆娘小心天天挨揍!”
望梅而止渴,這是他以前在大周聽到的一個故事,現在正好拿出來一用。
果然,當聽到了氈帳、奶*子酒、烤羊肉,特別是最後的女子,那些部族武士果然精神為之一振,甚至有人還轟然笑應。
丘林翁輕輕揮舞著馬鞭,笑嗬嗬地策馬回到隊首,不過當沒有其他人能看到他顏麵的時候,他臉上的笑意馬上就消失了。
“一群啖狗腸的憊懶貨,吃屎都趕不上口熱乎的。”他心裏怒罵了一句。
他帶著的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他那丘林部的人手,而都是從最近幾個月來歸附陰頡利可汗的那些小部落裏選出來的。
這些人因為缺乏紀律性,所以本質上其實不太適合長途行商。
如果不是他們久居於此地,而且命都比較賤,丘林翁是不會選擇帶他們橫穿一兩百裏的遼澤走商的。
遼澤是一片超大的沼澤泥潭,縱長近千裏,短處也有一兩百裏。全年除了秋冬兩季,其餘時間這地方的土地都過於泥淖,車輛馬匹根本無法在上麵行走。
而且,在冬天的時候,這地方連經過的飛鳥都很有可能凍僵從天上掉下來,更是無法通過。
故而,遼澤隻有在秋天才有可能穿過,這段時間長則幾十日,短的時候甚至隻有十幾日。
草原上的牧民們,為了過冬,一般都隻有兩個法子。
第一種是找一處位於山麓南側的水草豐美之地,讓馬、牛、羊充分貼補秋膘,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凜冬。
然而,這種辦法不適用於太小,又或者太大的部落。
規模太小的部落,憑借自身實力根本占不住那種過冬草場,就算起先占了也會被中等規模的部落搶走。
而規模數萬的大部落,就算能找到並占據草場,可塞上的草場也罕有能支持這種規模部落人吃馬喂的。
所以,除了數千到一萬人左右的、中等規模部落能“安分”貼補秋膘之外,草原上的部落首領大都得為自己部落民找尋別的活路。
他們之中,最多人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組織人手南下越過長城,去和大周的國人去做買賣換來糧食。
隻是,有的部落會用皮子、牛羊來付賬,有的則幹脆就是刀弓來交割。
丘林部便是個中好手。
其好幾代人族長,都是極具智慧之人,他們的眼界比其它很多部落首領都要更長遠。
因此,雖然已經算是比較有實力的部落了,但丘林部做買賣時還是相對守規矩得多:用皮子、牛羊付賬的時候,遠遠比用刀弓的時候多得多。
也正是因為這份智慧,讓丘林部的人得到了長生天騰格裏賜予的饋贈,他們走商深入大周比草原其它部落要遠得多得多。
他們不僅僅能交易到糧食,還能大量交易到其它部落想都不敢想的絲綢、鐵器、陶瓷、香料……
甚至,在草原紛爭迭起之際,丘林部甚至能搖身一變、改頭換麵內附成為了周人以避禍。
沒錯,這個丘林翁,正是趙無咎老家那個投靠綠眉軍、開城獻賊、險些葬送了整個東山縣的林老爺。
現在的他,正是被其喚醒了那個“狼主”陰頡利任命為了“吐屯”,主持商貿溝通之事。
隻不過,這個“吐屯”,其實是為駐節異國或他族地區的監領官之意,用在丘林翁頭上其實不怎麽合適。
陰頡利雖然暗中節製了綠眉軍,禍亂常州、幽州,積蓄實力。同時,他也在塞上又廣納諸胡,強行征討合並了不少的雜胡小部落。但是他並沒有公然稱“可汗”,也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統治疆域。
沒人承認的國家,又豈有派外使駐節異國或他族地區的監領官的道理?
更何況,陰頡利給丘林翁下達的任務,其實是構建商道、聯絡東西,和域外幾個國度建立商貿往來。
這個職責,按官職應該被被封為“特勤”。隻不過,“特勤”還是可汗子弟侄甥之稱呼,這位曾經的林老爺、現在丘林翁不配罷了。
然而,就算再怎麽懊悔、惱恨,現在已經上了賊船,這個丘林翁也隻有跟陰頡利一條路走到黑了。
原因有兩點:
第一,隻有借助陰頡利的勢力,他才有可能向害得他女兒外孫慘死、家財散盡大半的鄭家子複仇,將那兩口肥豬困死於常州內。
第二,他唯一的子嗣後代,他那個大兒子,先是被綠眉賊人俘虜,現在又落到了陰頡利的手裏。
為了不斷子絕孫,為了有人能替自家承祧繼祀,這個丘林翁也隻能是拚了自己這條老命。
其實,從這兩點也能看出來,這人融入了大周一百多年,雖然還記得自家是丘林部,並且繼承了丘林部在草原上的關係網,但是他的想法其實已經和草原人有了很大的區別。
部落、部落名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個過去的稱號,一個工具罷了。
哪怕他善於說十幾種不同胡語方言,哪怕他喝得慣奶*子酒、一天三頓吃得下牛肉幹,可是丘林翁本質上已經成了林老爺,他真正想要的也是讓他這個“林家”能夠延續下去罷了。
林家的家主,遠比什麽丘林部的首領,對於他來得更為重要且實際。
真正寒冷的秋天,還要數塞上之秋。塞上的夜風很冷,來自極北之地的寒風,穿過遠處群山頭上殘破的內長城,直吹得人透體冰涼。
被汗水潤濕後的棉衣貼在前胸和後背上,硬得就像兩塊鐵皮,還令人感到一種透骨的寒冷。
偏偏在這寒冷的秋夜裏,丘林翁還不能輕易停下來更換衣服,作為陰頡利可汗的特使,他的動作是否從容不迫,關係著這支商隊所剩無幾的士氣。
如果他這個特使自己都挺不住了,那底下那些沒經過多少訓練的部族武士們,非得全都鬧將起來不可。
騎著馬沿著商隊來回走了一圈,這個丘林翁看著部落武士們疲憊到昏然欲睡的模樣,眼珠一轉,大聲向所有人吆喝道:
“兒郎們,再挺一挺,明日中午之前咱們就能找到靺鞨人的部落了。
溫暖的氈帳和奶子酒足以暖身子,鮮嫩多汁的烤羊肉足以令你們吃到腰帶崩斷。
不過你們都記好嘍,靺鞨人的女子可凶得很,討回家當婆娘小心天天挨揍!”
望梅而止渴,這是他以前在大周聽到的一個故事,現在正好拿出來一用。
果然,當聽到了氈帳、奶*子酒、烤羊肉,特別是最後的女子,那些部族武士果然精神為之一振,甚至有人還轟然笑應。
丘林翁輕輕揮舞著馬鞭,笑嗬嗬地策馬回到隊首,不過當沒有其他人能看到他顏麵的時候,他臉上的笑意馬上就消失了。
“一群啖狗腸的憊懶貨,吃屎都趕不上口熱乎的。”他心裏怒罵了一句。
他帶著的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他那丘林部的人手,而都是從最近幾個月來歸附陰頡利可汗的那些小部落裏選出來的。
這些人因為缺乏紀律性,所以本質上其實不太適合長途行商。
如果不是他們久居於此地,而且命都比較賤,丘林翁是不會選擇帶他們橫穿一兩百裏的遼澤走商的。
遼澤是一片超大的沼澤泥潭,縱長近千裏,短處也有一兩百裏。全年除了秋冬兩季,其餘時間這地方的土地都過於泥淖,車輛馬匹根本無法在上麵行走。
而且,在冬天的時候,這地方連經過的飛鳥都很有可能凍僵從天上掉下來,更是無法通過。
故而,遼澤隻有在秋天才有可能穿過,這段時間長則幾十日,短的時候甚至隻有十幾日。
草原上的牧民們,為了過冬,一般都隻有兩個法子。
第一種是找一處位於山麓南側的水草豐美之地,讓馬、牛、羊充分貼補秋膘,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凜冬。
然而,這種辦法不適用於太小,又或者太大的部落。
規模太小的部落,憑借自身實力根本占不住那種過冬草場,就算起先占了也會被中等規模的部落搶走。
而規模數萬的大部落,就算能找到並占據草場,可塞上的草場也罕有能支持這種規模部落人吃馬喂的。
所以,除了數千到一萬人左右的、中等規模部落能“安分”貼補秋膘之外,草原上的部落首領大都得為自己部落民找尋別的活路。
他們之中,最多人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組織人手南下越過長城,去和大周的國人去做買賣換來糧食。
隻是,有的部落會用皮子、牛羊來付賬,有的則幹脆就是刀弓來交割。
丘林部便是個中好手。
其好幾代人族長,都是極具智慧之人,他們的眼界比其它很多部落首領都要更長遠。
因此,雖然已經算是比較有實力的部落了,但丘林部做買賣時還是相對守規矩得多:用皮子、牛羊付賬的時候,遠遠比用刀弓的時候多得多。
也正是因為這份智慧,讓丘林部的人得到了長生天騰格裏賜予的饋贈,他們走商深入大周比草原其它部落要遠得多得多。
他們不僅僅能交易到糧食,還能大量交易到其它部落想都不敢想的絲綢、鐵器、陶瓷、香料……
甚至,在草原紛爭迭起之際,丘林部甚至能搖身一變、改頭換麵內附成為了周人以避禍。
沒錯,這個丘林翁,正是趙無咎老家那個投靠綠眉軍、開城獻賊、險些葬送了整個東山縣的林老爺。
現在的他,正是被其喚醒了那個“狼主”陰頡利任命為了“吐屯”,主持商貿溝通之事。
隻不過,這個“吐屯”,其實是為駐節異國或他族地區的監領官之意,用在丘林翁頭上其實不怎麽合適。
陰頡利雖然暗中節製了綠眉軍,禍亂常州、幽州,積蓄實力。同時,他也在塞上又廣納諸胡,強行征討合並了不少的雜胡小部落。但是他並沒有公然稱“可汗”,也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統治疆域。
沒人承認的國家,又豈有派外使駐節異國或他族地區的監領官的道理?
更何況,陰頡利給丘林翁下達的任務,其實是構建商道、聯絡東西,和域外幾個國度建立商貿往來。
這個職責,按官職應該被被封為“特勤”。隻不過,“特勤”還是可汗子弟侄甥之稱呼,這位曾經的林老爺、現在丘林翁不配罷了。
然而,就算再怎麽懊悔、惱恨,現在已經上了賊船,這個丘林翁也隻有跟陰頡利一條路走到黑了。
原因有兩點:
第一,隻有借助陰頡利的勢力,他才有可能向害得他女兒外孫慘死、家財散盡大半的鄭家子複仇,將那兩口肥豬困死於常州內。
第二,他唯一的子嗣後代,他那個大兒子,先是被綠眉賊人俘虜,現在又落到了陰頡利的手裏。
為了不斷子絕孫,為了有人能替自家承祧繼祀,這個丘林翁也隻能是拚了自己這條老命。
其實,從這兩點也能看出來,這人融入了大周一百多年,雖然還記得自家是丘林部,並且繼承了丘林部在草原上的關係網,但是他的想法其實已經和草原人有了很大的區別。
部落、部落名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個過去的稱號,一個工具罷了。
哪怕他善於說十幾種不同胡語方言,哪怕他喝得慣奶*子酒、一天三頓吃得下牛肉幹,可是丘林翁本質上已經成了林老爺,他真正想要的也是讓他這個“林家”能夠延續下去罷了。
林家的家主,遠比什麽丘林部的首領,對於他來得更為重要且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