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千裏尋夫遭背叛,扭頭就嫁他領導 作者:大肉圓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飯是方玉梅和李大廚一塊做的。
李大廚是正宗的魯菜廚子,家傳淵博,做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大家都忙不上說話光顧著吃了。
方玉梅則是上次得了靈感,回去好好研究了一番怎麽用素膳做出葷菜味。
那道香酥鴨子,竟是用土豆泥和蔬菜碎製成的鴨肉,豆腐皮做的鴨皮,也不知道怎麽調味,皮酥肉爛,竟然還真香了七八分。
銀粉素肉絲和荷葉粉蒸素肉這兩樣油更輕,吃著跟真正的肉相比也不差。
可把顧老爺子美的,甩開膀子吃了個爽。
撐得平日最愛的主食,都隻啃了一個雜糧窩窩頭。
給李大廚看得兩眼淚汪汪,這人跟人差距咋就那麽大?平時他也絞盡腦汁做健康又美味的菜。
回回老爺子都是先上來就要幹飯,吃個半飽才開始夾菜吃。
吃完飯他立刻就跟方玉梅請教。
方玉梅也不藏私,把自己的靈感來、調味配比都告訴了對方。
李大廚感動極了,“你們母女倆都是心胸寬廣的人,上回師蘭同誌也是這樣,半點不藏私直接告訴我木糖醇做點心的用量,還給了我不少靈感。”
方玉梅笑笑說,“剛才您不也用心指點我做飯了?”
她是半道出家的野路子,也就憑著那麽一點點天分。
而李大廚從能走能跑開始就在後廚打轉了,是正兒八經有過係統性學習的,對食材的處理、搭配忌口方麵的積累她遠遠不能及。
中午做飯的時候,李大廚也指出了她一些不足的地方,還認真教她怎麽做更好。
李大廚隻是隨口指點,當時沒管住嘴後來他還後悔了呢。
畢竟方玉梅是客人,他也怕說多了人家嫌他多管閑事。
好在都是明理人。
李大廚心裏舒坦,連連點頭,“誒!就是順手的事,我那還有一本自己寫的經驗冊子,有些亂,不過都是自己總結出來的,你需要的話可以借你看看。”
看大廚的手寫筆記?那可是親徒弟才能得到待遇。
方玉梅激動地脫口而出一個‘好’字,說完才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萬一人家隻是說說而已,可她一聽到這種好東西下意識就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那你先等會,我去宿舍拿回來給你。”李大廚說完,沒一會兒就把東西取來了。
方玉梅認真地將東西接過,再三感謝李大廚。
想了想,她開口說:“我那裏也有一些素菜的記錄,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還有一些沒嚐試過的做法......”
她也想投桃報李,但不確定人家看不看得上。
“你願意借給我?那我肯定要看的。”李大廚興奮道,他覺得方玉梅在做素膳方麵比他更有天分,聞言自然十分樂意。
吃完飯顧鬆平就走了,他事情多,就算假期也是不得閑的。
師蘭幾人則是在顧家玩到下午才打道回府。
依舊是小朱開車送她們回去,順道將方玉梅的筆記本帶回來給李大廚。
難得不上班,到家後師蘭依舊是陪孩子們玩,劉曉珍也難得沒去泡圖書館。
下午太陽不大熱了,葉昭就在院子裏教孩子們練武。
大人都在家,院子門是敞開的,胡同裏的小朋友知道這家人其實挺好,三五作伴地在門口探頭探腦。
師蘭就叫他們進來玩,拿出烤吐司、餅幹的邊角料分給他們吃。
雖然是邊角料,也僅僅是形狀不太好看,味道一樣沒差的,小孩子們嚐了口都舍不得吃,塞在口袋裏說要帶回家分享。
跟其他人家院子住好幾戶人家不同,師蘭家是胡同裏唯一占了整個院子的獨戶。
小朋友們沒來過幾次,也不敢亂跑亂跳,拘謹地站在一邊看雁雲和鴻飛練童子功。
看了一會兒眼熱,也跟著在後麵比劃起來,就是沒學過,有的手腳都不協調,像個僵硬的稻草人在張牙舞爪。
師蘭看著這一幕覺得有點搞笑,幹脆將畫板搬出來,準備隨手畫一幅留作紀念。
“還別說,你家這倆孩子,心性可真好。”劉曉珍在她旁邊站著看孩子們群魔亂舞。
“怎麽說?”師蘭不解。
“這還用問?”劉曉珍杏眼斜她,“多少小朋友在旁邊看著,兄妹倆愣是餘光都不給一個,自顧自幹自己的活。”
換做是她,假如自己在看書的時候有幾個人在一旁盯著,她鐵定是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的。
師蘭鉛筆又放了下去,回憶裏幾秒,“這麽說來,好像還真是這樣!”
兄妹倆玩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地玩,做功課、練武時也非常專心。
小小年紀自製力、專注力竟這麽突出。
天天跟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她竟然沒注意到這個優點。
劉曉珍看她反應就知道她以前沒留意這件事,笑她說:“你這是燈下黑,習慣了就覺得正常。”
“嗯,我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還是不夠。”師蘭煞有其事地點點頭,將這件事放在了心裏,隨後又拿起畫筆開始刷刷刷動手。
劉曉珍一看她已經沉迷在繪畫中了,瞧這專心致誌的模樣,兩小孩的樣子可不就跟她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她心想,師蘭沒注意到,恐怕是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的,所以並不覺得大驚小怪,或者說根本沒有這方麵的認知。
到飯點了,家家戶戶開始站在門口呼兒喚女,小朋友們聽到家人的聲音才頂著一身臭汗停下來。
“小蘭阿姨你是在畫我們嗎?”有膽子大的小朋友好奇地跑到師蘭旁邊,看到她的畫板驚呼出聲。
其他孩子立刻一擁而上,紛紛圍在她後麵,仰著頭看她的畫,“這個有兩個揪揪的是我,我媽媽給我紮的辮子,還有小花呢!”
“這個是我......”大家咋咋唬唬地努力在畫上尋找自己。
直到父母的呼喚聲越來越大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最先過來看師蘭畫板的那個小孩走得最晚。
小身板都跨出垂花門了,又跑回來眼巴巴地問:“小蘭阿姨,我下次還能來你家玩嗎?”
師蘭當然不拒絕這些小朋友自家孩子玩到一塊,她應該還要在這住上好幾年呢,以後等孩子們長大了,都是青梅竹馬。
她笑著回:“當然可以了!隻要我們家大門開著,你們就可以過來玩。”
“好耶~”得到肯定的回答,小朋友才一蹦一跳地走了。
他跑著追上小夥伴們,宣布這個好消息,激動聲音甚至傳回了院子裏。
李大廚是正宗的魯菜廚子,家傳淵博,做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大家都忙不上說話光顧著吃了。
方玉梅則是上次得了靈感,回去好好研究了一番怎麽用素膳做出葷菜味。
那道香酥鴨子,竟是用土豆泥和蔬菜碎製成的鴨肉,豆腐皮做的鴨皮,也不知道怎麽調味,皮酥肉爛,竟然還真香了七八分。
銀粉素肉絲和荷葉粉蒸素肉這兩樣油更輕,吃著跟真正的肉相比也不差。
可把顧老爺子美的,甩開膀子吃了個爽。
撐得平日最愛的主食,都隻啃了一個雜糧窩窩頭。
給李大廚看得兩眼淚汪汪,這人跟人差距咋就那麽大?平時他也絞盡腦汁做健康又美味的菜。
回回老爺子都是先上來就要幹飯,吃個半飽才開始夾菜吃。
吃完飯他立刻就跟方玉梅請教。
方玉梅也不藏私,把自己的靈感來、調味配比都告訴了對方。
李大廚感動極了,“你們母女倆都是心胸寬廣的人,上回師蘭同誌也是這樣,半點不藏私直接告訴我木糖醇做點心的用量,還給了我不少靈感。”
方玉梅笑笑說,“剛才您不也用心指點我做飯了?”
她是半道出家的野路子,也就憑著那麽一點點天分。
而李大廚從能走能跑開始就在後廚打轉了,是正兒八經有過係統性學習的,對食材的處理、搭配忌口方麵的積累她遠遠不能及。
中午做飯的時候,李大廚也指出了她一些不足的地方,還認真教她怎麽做更好。
李大廚隻是隨口指點,當時沒管住嘴後來他還後悔了呢。
畢竟方玉梅是客人,他也怕說多了人家嫌他多管閑事。
好在都是明理人。
李大廚心裏舒坦,連連點頭,“誒!就是順手的事,我那還有一本自己寫的經驗冊子,有些亂,不過都是自己總結出來的,你需要的話可以借你看看。”
看大廚的手寫筆記?那可是親徒弟才能得到待遇。
方玉梅激動地脫口而出一個‘好’字,說完才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萬一人家隻是說說而已,可她一聽到這種好東西下意識就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那你先等會,我去宿舍拿回來給你。”李大廚說完,沒一會兒就把東西取來了。
方玉梅認真地將東西接過,再三感謝李大廚。
想了想,她開口說:“我那裏也有一些素菜的記錄,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還有一些沒嚐試過的做法......”
她也想投桃報李,但不確定人家看不看得上。
“你願意借給我?那我肯定要看的。”李大廚興奮道,他覺得方玉梅在做素膳方麵比他更有天分,聞言自然十分樂意。
吃完飯顧鬆平就走了,他事情多,就算假期也是不得閑的。
師蘭幾人則是在顧家玩到下午才打道回府。
依舊是小朱開車送她們回去,順道將方玉梅的筆記本帶回來給李大廚。
難得不上班,到家後師蘭依舊是陪孩子們玩,劉曉珍也難得沒去泡圖書館。
下午太陽不大熱了,葉昭就在院子裏教孩子們練武。
大人都在家,院子門是敞開的,胡同裏的小朋友知道這家人其實挺好,三五作伴地在門口探頭探腦。
師蘭就叫他們進來玩,拿出烤吐司、餅幹的邊角料分給他們吃。
雖然是邊角料,也僅僅是形狀不太好看,味道一樣沒差的,小孩子們嚐了口都舍不得吃,塞在口袋裏說要帶回家分享。
跟其他人家院子住好幾戶人家不同,師蘭家是胡同裏唯一占了整個院子的獨戶。
小朋友們沒來過幾次,也不敢亂跑亂跳,拘謹地站在一邊看雁雲和鴻飛練童子功。
看了一會兒眼熱,也跟著在後麵比劃起來,就是沒學過,有的手腳都不協調,像個僵硬的稻草人在張牙舞爪。
師蘭看著這一幕覺得有點搞笑,幹脆將畫板搬出來,準備隨手畫一幅留作紀念。
“還別說,你家這倆孩子,心性可真好。”劉曉珍在她旁邊站著看孩子們群魔亂舞。
“怎麽說?”師蘭不解。
“這還用問?”劉曉珍杏眼斜她,“多少小朋友在旁邊看著,兄妹倆愣是餘光都不給一個,自顧自幹自己的活。”
換做是她,假如自己在看書的時候有幾個人在一旁盯著,她鐵定是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的。
師蘭鉛筆又放了下去,回憶裏幾秒,“這麽說來,好像還真是這樣!”
兄妹倆玩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地玩,做功課、練武時也非常專心。
小小年紀自製力、專注力竟這麽突出。
天天跟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她竟然沒注意到這個優點。
劉曉珍看她反應就知道她以前沒留意這件事,笑她說:“你這是燈下黑,習慣了就覺得正常。”
“嗯,我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還是不夠。”師蘭煞有其事地點點頭,將這件事放在了心裏,隨後又拿起畫筆開始刷刷刷動手。
劉曉珍一看她已經沉迷在繪畫中了,瞧這專心致誌的模樣,兩小孩的樣子可不就跟她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她心想,師蘭沒注意到,恐怕是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的,所以並不覺得大驚小怪,或者說根本沒有這方麵的認知。
到飯點了,家家戶戶開始站在門口呼兒喚女,小朋友們聽到家人的聲音才頂著一身臭汗停下來。
“小蘭阿姨你是在畫我們嗎?”有膽子大的小朋友好奇地跑到師蘭旁邊,看到她的畫板驚呼出聲。
其他孩子立刻一擁而上,紛紛圍在她後麵,仰著頭看她的畫,“這個有兩個揪揪的是我,我媽媽給我紮的辮子,還有小花呢!”
“這個是我......”大家咋咋唬唬地努力在畫上尋找自己。
直到父母的呼喚聲越來越大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最先過來看師蘭畫板的那個小孩走得最晚。
小身板都跨出垂花門了,又跑回來眼巴巴地問:“小蘭阿姨,我下次還能來你家玩嗎?”
師蘭當然不拒絕這些小朋友自家孩子玩到一塊,她應該還要在這住上好幾年呢,以後等孩子們長大了,都是青梅竹馬。
她笑著回:“當然可以了!隻要我們家大門開著,你們就可以過來玩。”
“好耶~”得到肯定的回答,小朋友才一蹦一跳地走了。
他跑著追上小夥伴們,宣布這個好消息,激動聲音甚至傳回了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