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齊國用兵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作者:法師小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國上大夫陳逆明攻魯國,暗圖淮泗的策略讓齊相田恒十分心動,當即被其采用。
於是在第二日朝會之上,齊相田恒向年幼的齊侯表示魯國不尊重齊國,多次背棄齊國和魯國的盟約,應當發兵攻打魯國。
齊國朝堂之上的公卿對於齊相攻打魯國的提議都表示了讚同,年幼的齊侯此時也隻能說一句一切皆由國相決定。
於是齊相田恒當即在朝堂之上發號施令,要求齊國立即籌備糧草,並大量征召武士和有戰爭經曆的戰兵。
齊國備戰的動作如火如荼,很快就被魯國得知,魯侯的第一反應就是齊國的目標肯定是自己的魯國。
在魯國君臣的授意下,魯國暗探花費了重金,終於在齊國公卿之中打探出了齊國的戰略目標,正是魯國。
魯侯聞此消息,先是如喪考妣,欲哭無淚,而後一個人在魯宮之中對著齊國方向破口大罵,將齊國君臣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個遍。
罵完之後,魯侯便如同泄氣的皮球一般,無狀地癱坐在座位之上,嘴裏喃喃道:“齊國亡魯之心不死啊!”
但是,不管怎麽說,齊國現在已經大兵壓境,魯國必須得做出應對之策才行。所以,魯侯雖然滿心都是對齊國的怨恨,但還是不得不強打起精神來,開始召集魯國的大臣們商量對策。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魯國最終決定向淮泗諸國求援。
一個月之後,齊國派出大將田陳,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齊魯邊境進發。
魯國這邊自然也是不甘示弱,他們舉全國之力,征召了十萬大軍。除此之外,淮泗諸國也派出了五萬大軍前來支援魯國。
就這樣,在齊魯邊境,齊國十萬大軍和魯國十五萬聯軍形成了對峙之勢。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齊國攻打魯國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晉楚兩國。
在晉國,趙、魏、韓三家對於齊國攻打魯國這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
趙氏之主趙無恤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齊國能夠成功消滅魯國,其國力必將大幅增長。
如此一來,晉國不僅要應對南方楚國的威脅,還需提防東方崛起的強齊。這無疑會讓晉國陷入極為被動的戰略局麵。
然而,魏氏家主魏駒卻持相反觀點。他認為齊國進攻魯國實乃好事一樁。這樣一來,齊國的兵力勢必受到魯國的牽製,無法全力以赴。
無論晉楚之戰結局如何,即使晉國戰敗,也能有足夠的時間體麵地結束這場戰爭,無需擔憂齊國趁火打劫。
相比之下,韓氏家主韓虎則一臉的擔心,齊國作為大國和強國,本可起到威懾楚國的作用。
但一旦齊國的力量被牽製,楚國一定將不再有所顧忌,必定傾盡全力攻擊晉國。
屆時,不管晉國輸贏,韓氏的勢力都將不可避免地被削弱。更糟糕的是,趙氏和魏氏極有可能趁機覬覦韓氏的領土。
楚王宮勤政殿內,氣氛肅穆。
楚王熊章坐在王座上,眼神凝重地看著眼前的幾位理政殿大臣。他們聚集在一起,商討著當前局勢對齊國伐魯的影響。
“剛才寡人收到黑衣衛的急報,十日之前,齊國聚兵十萬陳兵於齊魯邊境,魯國和滕國、邾國、薛國、滕國、莒國、郯國等淮泗諸國組成十五萬聯軍與齊國對峙於兩國邊界。對於齊國的舉動,你們怎麽看?”
楚王熊章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威嚴。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大臣,似乎在等待著他們的回應。
“王上,齊國此舉應該是趁著晉楚大戰之際,魯國無法從晉楚兩國借力之機,想要完成齊國之前未能實現的覆滅魯國之舉。不得不說,齊國選擇了一個極為合適的時機。”
令尹彌生站出來說道,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
楚王熊章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令尹彌生的觀點。
他的眉頭皺起,臉上露出幾分凝重之色:“是啊,齊國田氏一直有亡魯之心,這次恐怕說不定還真能被他得逞了。”
其他大臣們紛紛附和,對令尹彌生的看法表示讚同。
齊國吞並魯國,就像是吃了一顆神丹妙藥,對齊國能起極大的滋補效果,到時候齊國一定能對楚國造成極大的威脅。
“王上,楚國聯合秦、陳、宋、衛五國伐晉,楚國已經是使出了全力,魯國之事實在鞭長莫及啊”,司馬景琰說道。
如今楚國大軍出征在外,司馬景琰負責督辦後勤。
“可有法子幫一下魯國,至少要保全半個魯國,諸卿可有辦法?”楚王熊章麵露沉重之色,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最後落在左尹端木賜身上。
端木賜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稟王上,秦、楚、陳、衛、宋五國正在攻打晉國,齊國邊上能給齊國造成壓力的唯有晉國。而今之際,魯國能夠倚靠的便是淮泗諸國。然而,這些國家實力有限,難以對魯國形成有效支援。”
楚王熊章眉頭緊皺,追問道:“那依愛卿之見,當如何應對?”
端木賜沉聲道:“王上,如今形勢嚴峻,魯國十五萬聯軍若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據城而守,或許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但關鍵在於時間,必須盡快解決晉國這個威脅。”
“因此,楚國目前最要緊的是集中力量,盡可能迅速地擊敗晉國。如此一來,魯國便可得到喘息之機,我們也有能力給予其更多援助。”
楚王熊章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但心中卻不禁長歎一聲。
他深知晉國乃是大國,更是強國,兩國交戰,勝負難料,而且,戰爭勝負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他不可能僅僅因為魯國的困境,就草率地命令前線統帥與晉國決戰。
這不僅會讓楚國軍隊陷入險境,更可能導致整個戰局失控。
“看來隻有放棄魯國了”,熊章暗暗的想道。
“王上,臣有一策或許可以讓齊國心生忌憚”,這時,右尹範蠡起身說道。
聽到範蠡的話,楚王熊章頓時來了精神,連忙說道:“請範卿試言”。
“臣以為,齊國忌憚楚軍戰力,如今彭城郡、東海郡各有軍隊一萬,而且在吳郡入海口尚有三萬水軍,王上可遣一名大將,統領水陸五萬大軍”,範蠡說道。
“一旦魯國堅持不住,我們可以憑借水軍在齊國東萊登陸,若是齊國知道楚軍在東萊跨海而來,必定慌亂,一定會從前線退兵”,範蠡繼續說道。
聽到範蠡的話,楚王熊章的眼神瞬間一亮,但隨即很快又黯淡下去。
“楚國水軍海上訓練不過三年,司馬,以如今楚國水軍的實力,可能與齊國水軍在海上一戰?”,楚王熊章對司馬景琰問道。
司馬景琰聽到熊章的問話後,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一會,才開口道:“王上,據我所知,齊國的水軍規模相當龐大,擁有五萬之眾,其中四萬長期駐守在琅琊一帶。”
“他們的戰船數量多達三百艘,而且這些戰船裝備精良,戰鬥力非常強大。此外,齊國水軍還曾在十幾年前的琅琊台海域一戰中,擊敗了當時被認為是精銳的吳國水軍,這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和經驗都非常出色。”
熊章聽著司馬景琰的描述,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他知道,要想與這樣一支強大的水軍對抗,楚國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和策略。
接著,司馬景琰繼續分析道:“楚國雖然也有水軍五萬,但實際上能夠在海上戰鬥的隻有三萬左右。而且,楚國的戰船數量較少,隻有兩百艘左右,且大部分並不適合在海上航行。”
“因此,從水軍數量、戰船規模以及海戰經驗等方麵來看,楚國的水軍明顯處於劣勢,恐怕難以與齊軍抗衡。”
聽到這裏,熊章露出一臉失望的神色,哪怕先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真當他聽到這個結論的時候,還是有些不甘心。
於是在第二日朝會之上,齊相田恒向年幼的齊侯表示魯國不尊重齊國,多次背棄齊國和魯國的盟約,應當發兵攻打魯國。
齊國朝堂之上的公卿對於齊相攻打魯國的提議都表示了讚同,年幼的齊侯此時也隻能說一句一切皆由國相決定。
於是齊相田恒當即在朝堂之上發號施令,要求齊國立即籌備糧草,並大量征召武士和有戰爭經曆的戰兵。
齊國備戰的動作如火如荼,很快就被魯國得知,魯侯的第一反應就是齊國的目標肯定是自己的魯國。
在魯國君臣的授意下,魯國暗探花費了重金,終於在齊國公卿之中打探出了齊國的戰略目標,正是魯國。
魯侯聞此消息,先是如喪考妣,欲哭無淚,而後一個人在魯宮之中對著齊國方向破口大罵,將齊國君臣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個遍。
罵完之後,魯侯便如同泄氣的皮球一般,無狀地癱坐在座位之上,嘴裏喃喃道:“齊國亡魯之心不死啊!”
但是,不管怎麽說,齊國現在已經大兵壓境,魯國必須得做出應對之策才行。所以,魯侯雖然滿心都是對齊國的怨恨,但還是不得不強打起精神來,開始召集魯國的大臣們商量對策。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魯國最終決定向淮泗諸國求援。
一個月之後,齊國派出大將田陳,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齊魯邊境進發。
魯國這邊自然也是不甘示弱,他們舉全國之力,征召了十萬大軍。除此之外,淮泗諸國也派出了五萬大軍前來支援魯國。
就這樣,在齊魯邊境,齊國十萬大軍和魯國十五萬聯軍形成了對峙之勢。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齊國攻打魯國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晉楚兩國。
在晉國,趙、魏、韓三家對於齊國攻打魯國這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
趙氏之主趙無恤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齊國能夠成功消滅魯國,其國力必將大幅增長。
如此一來,晉國不僅要應對南方楚國的威脅,還需提防東方崛起的強齊。這無疑會讓晉國陷入極為被動的戰略局麵。
然而,魏氏家主魏駒卻持相反觀點。他認為齊國進攻魯國實乃好事一樁。這樣一來,齊國的兵力勢必受到魯國的牽製,無法全力以赴。
無論晉楚之戰結局如何,即使晉國戰敗,也能有足夠的時間體麵地結束這場戰爭,無需擔憂齊國趁火打劫。
相比之下,韓氏家主韓虎則一臉的擔心,齊國作為大國和強國,本可起到威懾楚國的作用。
但一旦齊國的力量被牽製,楚國一定將不再有所顧忌,必定傾盡全力攻擊晉國。
屆時,不管晉國輸贏,韓氏的勢力都將不可避免地被削弱。更糟糕的是,趙氏和魏氏極有可能趁機覬覦韓氏的領土。
楚王宮勤政殿內,氣氛肅穆。
楚王熊章坐在王座上,眼神凝重地看著眼前的幾位理政殿大臣。他們聚集在一起,商討著當前局勢對齊國伐魯的影響。
“剛才寡人收到黑衣衛的急報,十日之前,齊國聚兵十萬陳兵於齊魯邊境,魯國和滕國、邾國、薛國、滕國、莒國、郯國等淮泗諸國組成十五萬聯軍與齊國對峙於兩國邊界。對於齊國的舉動,你們怎麽看?”
楚王熊章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威嚴。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大臣,似乎在等待著他們的回應。
“王上,齊國此舉應該是趁著晉楚大戰之際,魯國無法從晉楚兩國借力之機,想要完成齊國之前未能實現的覆滅魯國之舉。不得不說,齊國選擇了一個極為合適的時機。”
令尹彌生站出來說道,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
楚王熊章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令尹彌生的觀點。
他的眉頭皺起,臉上露出幾分凝重之色:“是啊,齊國田氏一直有亡魯之心,這次恐怕說不定還真能被他得逞了。”
其他大臣們紛紛附和,對令尹彌生的看法表示讚同。
齊國吞並魯國,就像是吃了一顆神丹妙藥,對齊國能起極大的滋補效果,到時候齊國一定能對楚國造成極大的威脅。
“王上,楚國聯合秦、陳、宋、衛五國伐晉,楚國已經是使出了全力,魯國之事實在鞭長莫及啊”,司馬景琰說道。
如今楚國大軍出征在外,司馬景琰負責督辦後勤。
“可有法子幫一下魯國,至少要保全半個魯國,諸卿可有辦法?”楚王熊章麵露沉重之色,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最後落在左尹端木賜身上。
端木賜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稟王上,秦、楚、陳、衛、宋五國正在攻打晉國,齊國邊上能給齊國造成壓力的唯有晉國。而今之際,魯國能夠倚靠的便是淮泗諸國。然而,這些國家實力有限,難以對魯國形成有效支援。”
楚王熊章眉頭緊皺,追問道:“那依愛卿之見,當如何應對?”
端木賜沉聲道:“王上,如今形勢嚴峻,魯國十五萬聯軍若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據城而守,或許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但關鍵在於時間,必須盡快解決晉國這個威脅。”
“因此,楚國目前最要緊的是集中力量,盡可能迅速地擊敗晉國。如此一來,魯國便可得到喘息之機,我們也有能力給予其更多援助。”
楚王熊章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但心中卻不禁長歎一聲。
他深知晉國乃是大國,更是強國,兩國交戰,勝負難料,而且,戰爭勝負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他不可能僅僅因為魯國的困境,就草率地命令前線統帥與晉國決戰。
這不僅會讓楚國軍隊陷入險境,更可能導致整個戰局失控。
“看來隻有放棄魯國了”,熊章暗暗的想道。
“王上,臣有一策或許可以讓齊國心生忌憚”,這時,右尹範蠡起身說道。
聽到範蠡的話,楚王熊章頓時來了精神,連忙說道:“請範卿試言”。
“臣以為,齊國忌憚楚軍戰力,如今彭城郡、東海郡各有軍隊一萬,而且在吳郡入海口尚有三萬水軍,王上可遣一名大將,統領水陸五萬大軍”,範蠡說道。
“一旦魯國堅持不住,我們可以憑借水軍在齊國東萊登陸,若是齊國知道楚軍在東萊跨海而來,必定慌亂,一定會從前線退兵”,範蠡繼續說道。
聽到範蠡的話,楚王熊章的眼神瞬間一亮,但隨即很快又黯淡下去。
“楚國水軍海上訓練不過三年,司馬,以如今楚國水軍的實力,可能與齊國水軍在海上一戰?”,楚王熊章對司馬景琰問道。
司馬景琰聽到熊章的問話後,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一會,才開口道:“王上,據我所知,齊國的水軍規模相當龐大,擁有五萬之眾,其中四萬長期駐守在琅琊一帶。”
“他們的戰船數量多達三百艘,而且這些戰船裝備精良,戰鬥力非常強大。此外,齊國水軍還曾在十幾年前的琅琊台海域一戰中,擊敗了當時被認為是精銳的吳國水軍,這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和經驗都非常出色。”
熊章聽著司馬景琰的描述,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他知道,要想與這樣一支強大的水軍對抗,楚國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和策略。
接著,司馬景琰繼續分析道:“楚國雖然也有水軍五萬,但實際上能夠在海上戰鬥的隻有三萬左右。而且,楚國的戰船數量較少,隻有兩百艘左右,且大部分並不適合在海上航行。”
“因此,從水軍數量、戰船規模以及海戰經驗等方麵來看,楚國的水軍明顯處於劣勢,恐怕難以與齊軍抗衡。”
聽到這裏,熊章露出一臉失望的神色,哪怕先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真當他聽到這個結論的時候,還是有些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