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夏口,軍帳之內。


    諸葛亮與楊翦,對案而坐。


    如今曹操連番中計,已經是萬事俱備,就差一場風了。


    “言策,三日前,主公派人來信,提到四日後,會派子龍渡船於附近,前來接應你我,到時候隻要東南風一起,你我便可離開江東。”諸葛亮看著楊翦,十分認真的道。


    “曹操已經中計,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不知軍師心中,可是想到了辦法?”楊翦目光帶著詢問,朝諸葛亮道。


    “言策,昨日我夜觀天象,四日之後,必起大風,且風向自東南而來,席卷江岸兩處,而這日也是火攻的最佳之日。”諸葛亮臉上露出笑容,朝楊翦點頭道。


    “如此,這大都督所缺的東南風一到,便可助他火燒連寨了!一舉得勝來。”楊翦臉上露出喜色,赤壁一戰,馬上就要上演了。


    就在這時,魯肅來到。


    諸葛亮與楊翦見狀,起身將魯肅請入帳內。


    待三人同案而坐。


    魯肅神秘一笑,道:“孔明,言策,在下前來告訴兩位一個好消息。”


    諸葛亮與楊翦一臉問號。


    魯肅見狀,再笑道:“昨日清晨,大都督本與士元先生共商計策。不曾想晌午大都督之友,蔣幹又乘船來此,大都督知曉此人乃是曹操之人,於是將計就計,先是與他發生爭執。


    隨後大都督故意將蔣幹安排在了士元先生附近,結果這蔣幹趁著夜色將士元帶回了曹營。這不,今日士元先生已經回信,曹操已中他的鐵索連環計,如今戰船被鐵鏈牢牢鏈接,待火起時,曹軍戰船必然遭殃!”


    諸葛亮微微點頭,龐統是位大才,他知道此人。


    楊翦就更不用提,鳳雛先生龐統,後世大部分人都知道。


    就是這鐵索連環,會不會影響到文聘以及荊襄水軍呢!


    不行,得潛入曹營,找到文聘。


    於是,等魯肅離開後。


    楊翦看著諸葛亮,道:“軍師,如今戰事在即,文聘將軍恐不知這鐵索連環的厲害,翦想打扮偽裝後,獨自前往曹營尋到文聘將軍,將其中的利害告知他。”


    諸葛亮點點頭,讚同楊翦之言,他也不曾想這龐統一到曹操的水寨,就用如此計策。若是沒有東南風,恐怕此計隻會助曹操順利南下,奪取江東,不過天不順他意。


    而這鳳雛龐統,諸葛亮也有了一些興趣。


    而楊翦有了諸葛亮同意,於是離開軍帳,去收拾自己今晚要帶的東西。


    今夜趁著夜色,獨自一人潛往曹軍水寨,去尋文聘。


    …


    夏口,周瑜軍帳內。


    今日的周瑜十分高興,有了龐統的鐵索連環之策。


    隻待時機一到,便可利用黃老將軍,詐降之由。


    出船直擊曹軍水寨。


    背著雙手,周瑜走出帳外,忽然發現今日沒有起風。


    隨後又抬起頭,看向戰旗,風不是非常大。


    這樣的情況,不禁讓周瑜皺起了眉頭。


    若是這幾天都無風,那麽火勢蔓延將十分的緩慢。


    這讓曹軍是有時間去進行滅火的!


    不行…


    “大都督,您在外麵看什麽呢?”甘寧來到近前,朝周瑜詢問。


    “喔…沒什麽。”周瑜皺著眉,搖搖頭,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甘寧見狀,有些不明所以,大都督近些天,有些奇怪。


    “興霸,你前去孔明先生帳中,請他來我這兒一敘。”周瑜忽然想到了諸葛亮,或許此人會有辦法。


    甘寧拱手離開,待來到地方之後。


    踏進帳內,拱手相邀諸葛亮與楊翦隨他前往周瑜軍帳。


    告知大都督有事相商。


    對此,諸葛亮與楊翦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等三人被帶到了地方,甘寧就主動離開了這裏。


    周瑜恰巧從帳內走出:“孔明先生,言策將軍。”


    “大都督。”


    諸葛亮與楊翦拱手行禮。


    周瑜將兩人扶起,隨後看著諸葛亮:“孔明先生,瑜喚二位來此,是想問一事,不知孔明先生能否相告?”


    諸葛亮看著周瑜,忽然一笑:“不知大都督可是為這東南風所發愁?”


    周瑜露出驚訝之色:“先生竟知瑜心中之想!”


    諸葛亮見狀,隻是笑笑,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自然能夠想到。


    楊翦在旁邊是一直觀察著周瑜,隻見這個周瑜的性格上和自己所知的周瑜有些不同,至於哪裏不同,楊翦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如今計策皆出,可…可火攻之法,還需一場東南大風,否則無風蔓延火勢,又豈能將曹軍淹沒於火海之中?”說完,周瑜臉上露出無奈,看著諸葛亮,想讓他能夠出出主意。


    “這有何難?”說完,諸葛亮看著周瑜又道:“大都督需東南風為引,想在用火攻使曹船火起時,以東南風之勢,將大火蔓延開。那好,四日後,大都督於南屏山高山之巔,設下七星壇一座,亮為大都督將東南風在哪兒做法求來,如何?”


    “孔明先生,此話當真!!”周瑜一臉的不可思議。


    “自然當真!不過具體的事情,我需與大都督細說。”諸葛亮的語氣十分肯定。


    周瑜一臉喜色,隻要有東南風,那麽破曹將指日可待。


    於是將此事答應下來,並立即讓人去往南屏山高山之巔,擺設七星壇,以及後麵諸葛亮所要求的一些東西…


    對於演義裏的求東南風,楊翦還是十分熟悉的。


    按現在來看,此事已經無法避免。


    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對了,子龍接應之地,好像也是南屏山附近。


    軍師這是計中計,退路都想好了!


    …


    是夜。


    一身夜行衣打扮的楊翦從河岸渡口乘上小船。


    借著夜色,慢慢朝著曹軍水寨方向劃去。


    近一個時辰時間,楊翦才成功抵達曹軍水寨的附近。


    為了不打草驚蛇,楊翦並未貿然靠近。


    而是躲在暗中觀察。


    皇天不負有心人,就在曹軍巡查換崗之時。


    楊翦劃動小船,成功靠在了曹軍戰船的視野盲區。


    拿出小船上的早已準備好的抓鉤繩,楊翦朝著曹軍戰船上麵使勁一拋。


    抓鉤繩正好鉤在戰船的揚帆上。


    順著繩子朝上爬,楊翦沒一會,就順利登上戰船。


    隨後找準機會。


    將戰船上一個落單的曹軍士卒。


    用腰間匕首將人殺死後,楊翦麻利的換上曹軍士卒的甲胄。


    並把屍體丟入江中。


    隨著咚!的一聲響。


    附近的巡查士卒,就朝著楊翦這邊尋了過來。


    “這裏發生了什麽,為什麽隻有你一個人在這裏?”曹軍士卒的伍長,看著楊翦質問道。


    “剛剛小人在此放水,與隊伍暫時走散了。”楊翦拱手畢恭畢敬道。


    見楊翦如此說,曹軍伍長便沒有為難楊翦。


    而是讓他趕緊歸隊,不要到處亂跑。


    看著遠去的曹軍伍長,帶著五人離開。


    楊翦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路上凡是遇到的曹軍詢問者。


    楊翦都會如此回答:小人找文聘將軍,有要事要相告文聘將軍。


    有了這個理由,楊翦很順利的潛入在曹營內部。


    沒一會的功夫,楊翦就打聽到了文聘所住的地方。


    來到地方,隻見文聘所居住的地方,門是緊閉著的。


    楊翦左右看看,待發現沒其他人在附近後。


    就來到門前,敲了敲門。


    等文聘將門打開,楊翦不等文聘反應,就直接竄入屋內。


    文聘心中大驚,隨後轉身一打量,驚訝道:“言策將軍?!”


    楊翦笑了笑,找了個地方坐下,才道:“不知文聘將軍,近日可好啊?”


    文聘關上房門,來到楊翦旁邊坐下後,才道:“自從曹操信任我後,這蔡瑁張允兩人一死,荊襄兵馬一部分就歸我所管,另外一部分則是其他將領統領。對了,言策將軍夜晚來此,可是有要事相告於我?”


    楊翦點點頭:“翦夜晚來此,是想告知文聘將軍注意這鐵索連環,船與船以鐵索相連,看似正常,可一旦用火攻,這樣的串聯,隻會自取滅亡,文聘將軍要想辦法將鐵索,在不被人發現情況下命人拆除。”


    聞聽此言,文聘是心中驚訝,若是火攻。


    這裏將絕對會是一片火海,人間煉獄。


    楊翦見文聘如此,於是站起身,道:“話已送到,翦走了,待大戰結束,荊州取回,翦定與文聘將軍一醉方休。”


    文聘點點頭,隨後起身相送楊翦。


    將楊翦親自送出房間,文聘這才重新閉上房門。


    …


    時間流逝,天氣好轉。


    這日。


    夏口,南屏山。


    七星壇最頂端,諸葛亮一身道袍,手持長劍,左右兩邊,各一個孩童,正前方則是一個冒著大火的鼎。


    楊翦同一百來人,或有手持錦旗者,或有手持號角者。


    眾人在此隨時聽命於諸葛亮之令。


    “孔明,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不知何時開始。”魯肅拱手詢問諸葛亮。


    “已經可以了。”諸葛亮點點頭,朝魯肅道。


    “如此,那在下就在下方靜待東南風至了。”魯肅笑著說完,就離開了七星壇。


    看著魯肅離開的背影,諸葛亮緩緩揮舞起手中長劍:


    “道場莊嚴,法令如山!”


    “守壇將士不可擅離方位!”


    “不可交頭接耳!”


    “不可失口亂言!”


    “不可大驚小怪!”


    “不可心生雜念!”


    “違令者!”


    “斬!”


    隨著諸葛亮話音剛落,手持號角者便齊齊吹響號角。


    諸葛亮在七星壇中央位置,再次揮舞起手中長劍。


    看著眼前一幕,楊翦是暗暗點頭,軍師耍的還真是像模像樣。


    “錦旗舞!”


    隨著諸葛亮一聲大喝,左右持旗者,開始左右揮舞錦旗。


    諸葛亮趁此,再次揮舞起手中長劍。


    “號角響!”


    諸葛亮劍指蒼穹,再次一聲大喝。


    左右兩邊手持號角者,齊齊的將號角吹響。


    一遍接著一遍。


    就在眾人都快揮舞不動錦旗,吹不響號角之時。


    “風——!”


    “起——!”


    諸葛亮劍指東南方向,隨之而來的是呼呼大風席卷而來。


    看著錦旗向東南位被風飄起,諸葛亮露出一抹微笑,東南風來了。


    楊翦更是一陣驚訝,這現場看諸葛亮求風,就是不一樣。


    左右其餘人也都麵露驚訝之色,這孔明先生竟真能請來大風!


    與此同時。


    夏口,中軍大帳外。


    周瑜同江東諸將,感受著大風,皆麵露出喜色。


    剛到不久的魯肅,目光則是望向南屏山,七星壇的方向:〖孔明真乃神人也!〗


    就在眾人樂此不疲時。


    周瑜臉色一變,隨後看向甘寧等人:“孔明才智過人,且識天象,瑜不如他。而如此有能之士,可惜不能為江東所用。丁奉、徐盛二位將軍,帶三千步卒,前往南屏山,給本都督直接劫殺諸葛亮!”


    魯肅一驚,開口阻止周瑜,可沒有任何作用。


    丁奉拱手問道:“大都督,那這樊城楊言策呢?”


    周瑜歎氣道:“此人武力不俗,爾等隻需劫殺諸葛亮即可!”


    得到周瑜軍令。


    丁奉與徐盛帶著人就朝南屏山進發。


    等到地方時,南屏山,七星台之上。


    哪兒還有諸葛亮與楊翦的身影,兩人早已逃之夭夭…


    南屏山下。


    一處河岸邊,諸葛亮與楊翦剛剛踏入趙雲接應而來小船。


    “軍師,這逃離之地,可是早就想好的?”楊翦看著諸葛亮,笑問道。


    “言策既已道破,何必要我再言?”諸葛亮看向楊翦,笑著道。


    “也是。”楊翦看著南屏山,七星壇方向點點頭。


    船頭,趙雲一直觀察著江麵周圍的情況。


    “子龍,主公與琦公子的人馬今日可在附近調集好?”這時,諸葛亮望向趙雲,問道。


    “軍師,一切就緒,大家就等著軍師了。”趙雲看向諸葛亮,點點頭。


    聞聽此言,諸葛亮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東南風至,今夜就是曹操的滅頂之災!


    …


    夏口,中軍大帳。


    當周瑜得知諸葛亮與楊翦早已逃離後。


    心中雖然有些氣惱,不過並未責備丁奉與徐盛。


    魯肅則是心中微微鬆了口氣。


    孔明與言策,能夠離開,再好不過,


    否則孫劉聯盟怕是會土崩瓦解。


    將剛剛的事情拋之腦後,周瑜出夏口所有水軍。


    一同前往赤壁。


    周瑜準備在那裏同曹軍,進行最後的江麵決戰…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y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yy並收藏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