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


    草屋,客堂內。


    張母端來一碗清水,遞到楊翦近前。


    “多謝。”楊翦笑著道謝後,將這碗水接了過,一口幹完。


    “將軍救了村子,乃是村子的恩人,恩人不必客氣。”張母笑著道。


    “此乃軍人之責。”楊翦說道。


    “將軍,真是位好將軍呐。”張父不禁誇讚。


    張母聞言笑著點點頭,隨後轉身離開客堂,去往了廚房。


    張嶷同龔祿更是一臉的崇拜。


    “敢問將軍,是何處人士?”張父看著楊翦,問道。


    “在下乃是荊州人士。”楊翦看著張父,如實道。


    聞言,張父點了點頭。


    “那個,將軍?”張嶷這時開口。


    “何事?”楊翦看向張嶷,笑問。


    “將軍帳下,可收年小者入伍?”張嶷看著楊翦反問。


    “若是收,我兄弟二人願從軍。”龔祿看著楊翦解釋。


    聞言,張父一愣,明顯有些意外。


    “額…年小無妨,想我二弟今年不過十五,便隨我出征,二位看著比我二弟稍大,又有一身本事,從軍未嚐不可。”楊翦想了想,朝張嶷、龔祿說道。


    聽到這話,張嶷同龔祿激動起身。


    學藝多年,如今年少從軍,建立功勳未嚐不是不行。


    他們出身貧寒,出路需自己找,機遇也要自己找。


    而眼下,這機遇就在眼前。


    “嶷兒,你與阿祿?”張父出聲,打斷張嶷、龔祿的思緒。


    “父親,孩兒欲投軍!”張嶷看向張父,拱手道。


    “不錯。”龔祿點頭附和。


    “這…”張父看著眼前兩個孩子,目光緩緩看向楊翦。


    “伯父,二子若願投軍,我自然同意,不過還需伯父讚同才是。”楊翦看著張父道。


    張嶷眼巴巴的看著張父。


    “嗯……罷了。”張父說完,看向張嶷:“嶷兒的決定,便是為父的決定。”


    “多謝父親成全!”張嶷說完,拱手朝向楊翦:“將軍,小子張嶷不才,今日願投軍於將軍帳下,效力劉皇叔,還望將軍不棄!”


    “小子龔祿,亦願投軍於將軍帳下,效力劉皇叔,還望將軍,莫嫌棄我等年少!”龔祿拱手,緊跟其後。


    “二位小英雄如此,本將安能拒之,都先起來!”言罷,楊翦上前將兩位少年扶起,看著二人,眼中盡顯滿意之色。


    張嶷可是位後期人才,往後稍加培養,定能出成績。


    而龔祿乃張嶷之友,相比才能也不差。


    出來剿個賊,這算是意外收獲,不錯不錯!


    “我等多謝將軍!!”張嶷\/龔祿二人起身後,謝道。


    重新落座,閑談一陣後…


    張母重新來到客堂,詢問楊翦,要不要吃些東西。


    楊翦則笑著回絕,稱還要趕路剿賊山。


    得知緣由,張母便不再去勸。


    後麵知曉自己兒子與龔祿已經從軍後。


    張母雖心中不舍。


    可也沒有殘忍的折斷張嶷的羽翼,而是任他飛去…


    等村子裏外都收拾完,楊翦帶著兩位少年離開張村。


    與外麵的程立匯合。


    簡單交談一番後,楊翦領軍繼續出發…


    三日後。


    巴西郡大捷,楊翦所領兵馬,剿滅賊山。


    誅殺近兩萬賊人,皆是無惡不作,一身罪惡之人。


    被賊人抓的孩童、婦人。


    楊翦則是將他們,一一帶出賊山,還了他們一個太平。


    這讓當地百姓,親切的稱呼劉備,乃是仁聖之君。


    寓意:仁者之事,為民著想,乃是一方不可多得的“聖君”。


    其婿楊翦乃武寧君。


    寓意:以武寧邦,武藝高強,可寧一方…


    而隨著巴西郡則患一除。


    其境內小賊,皆不敢拋頭露麵,再出山行凶害人。


    很快,廣漢郡、牂牁郡境內,捷報也傳到了西都。


    山中賊人,被剿滅數萬,救出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此次益州出兵剿賊。


    劉備在益州的聲望、民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收獲頗豐…


    …


    益州。


    西都,一小亭內。


    “哈哈…士元呐,此次出兵剿賊,各方捷報,皆大獲全勝。”劉備笑了笑,朝龐統的方向,說道。


    “主公,此乃好事,主公剛取得益州,剿賊以得民心。”龐統同樣笑著道。


    劉備聞言,緩緩點頭。


    “主公,不知來年,有何打算?”龐統看向劉備,說道。


    “我欲囤糧草,勤練兵馬,以及加強地方管製,嚴建各城,提高城防,不知士元如何看?”劉備想了想,說道。


    “嗯!主公所言,統讚成。如今荊、交、益三州盡在主公治下,如今隻需安穩發展一段時間,待日後時機成熟,便可北上伐曹,以興大漢。”龐統點點頭,讚同此言。


    “安穩發展自然最好,可就怕有些人會使絆,見不得別人好啊。”劉備說道。


    “主公可是擔心以北曹操,與江東孫權?”龐統說道。


    “江東孫權與我等乃是同盟,雖是名義上的,但背信棄義之事,我不信他孫權做的出,倒是曹操,漢中駱峪一戰,曹洪戰死,他定不會善罷甘休啊。”劉備看著龐統道。


    龐統微微點頭,曹操之弟曹洪身死。


    不出半年,曹操恐又會領軍出征,除非曹操能忍。


    否則,來年必有一戰。


    至於江東孫權?此人要說完全沒有野心,那絕不可能。


    隻是時機未到罷了。


    “話雖如此,主公還需謹慎孫權,此人利用製衡之術,與江東世家關係有所改善,與其相比,孫權在這一方麵,要強於其兄孫策。”龐統看著劉備,說道。


    “據說孫策之死,原因是得罪世家,也有死於疾病之說,事實究竟如此,也都隻有江東人士,自知。”劉備看著龐統道。


    “據我所知,孫策之亡,也許是謀害,要知道當時的江東,雖被孫策占據,可治下世家,卻非誠心歸附,後來據說是孫策得罪了江東世家,沒多久,他便死於非命,英年早逝。”龐統看著劉備,猜測道。


    “想他父親孫文台何等人物,孫策也少時成名,可為何二人如此命短呢?”劉備點點頭,忽然有些感慨般的道。


    “命當如此,天命難違。”龐統緩緩說出八個字。


    聞言,劉備緩緩點頭。


    對於龐統剛剛所言的八字,陷入短暫的沉思當中…


    …


    求支持,求催更,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y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yy並收藏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