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挖溝鑿渠
錦繡農女:小侯爺的心尖寵 作者:心心念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子一晃已入六月。
昨晚下了一夜大雨,好在村裏的路大夥都鋪上了石板,雖然因為不夠平整有些積水,但比以前的泥濘小路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柳絮比較關心蓄水和排水問題,一早就讓人去看新挖的堰塘和溝渠。
“小姐,存住了,兩個塘都存了半丈深的水!”
柳絮剛吃完早飯,賀叔就來回稟了。
“存住了就好!溝渠還有一截沒有挖通,讓大夥從另一頭開挖,到時候直接聯通就行了。”
夏季雨水多,之前好在都是陣雨,若是遇上連日大雨,她擔心堰塘的水蔓延出來,到時候好事就變壞事了。
“是,我這就去跟村長說。”
“賀叔,等等。你去的時候順便問問大阿爺京城來人的住所問題。”
不出意外,那些人這兩天應該到了。
賀叔離開後,柳絮陪兩個弟弟玩兒了會兒。
如今每日上午,他們家大人們都一個不在。
徐若蘭要忙作坊的事情,其他人都去了學堂。
葉妙音昨兒和她說了,以後上午的時間給她處理事情,下午要進山習武。
柳絮知道師父還記著自己上次差點被蛇咬的事情,嫌棄她沒危機意識呢。
辰時末,朱家誠來了。
柳家村的活兒,他一向是親自負責的。
朱家靠著柳絮給的抽水馬桶和火炕火牆,如今在整個永順州也算的上有名氣的施工隊了。
連帶著和他合作的那家製陶坊如今規模也擴大了。
除了排水管道,每個月柳家村還要定製一批陶罐,這讓原本瀕臨閉窯的作坊東家對朱家感激不已。
這且不說。朱家誠今日來,一是和柳絮確認一下作坊那邊的事宜,二是邀請柳家人六月初九去參加朱老爺子的六十大壽。
柳絮自然不會拒絕,朱家人人品好,和他們又相識於微末,老爺子大壽哪有不去之理。
“朱伯伯放心,到時候咱們一定到!”
“誒好好!”朱家誠得了回複高興不已。
原本妻子還跟他說,柳家如今門第高了,怕是不會再同他們來往。是他堅持要來請的,他了解的柳家人不是那樣的人。
二人也沒有多說,朱家誠很快就告辭離開了。
因為柳絮要求一個月完工,這個作坊和之前的不一樣,需要埋大量排水管道,他得回去再調些人來。
朱家誠離開後,柳絮看了看天色,便去隔壁地裏瞧了瞧。
有了之前種植的經驗,地裏基本上已經不需要她操心了。
暖棚已經隻剩下支架,草苫子和四周的竹席都已經拆掉了。
除了這裏的十幾畝地,家裏收回來的旱地也全是土豆玉米套種,柳絮估算了一下大概產量,咧了咧嘴。
等秋季時,莊子上也能種上了。
柳誠幾家人這會兒在地裏忙著,下了雨,拔草方便。
見柳絮過來都熱情打招呼。自打來了柳家,他們這日子前所未有的好。對柳家自然也就更忠心了。
“誠叔,這些都追第一道肥了嗎?”
“追了追了,小姐放心,都按吳管事說的做的,那個液態肥也都漚上了。”
吳三貴和柳明這幾日去看莊子上和佃出去的地了。
當初教柳家村的人之後,柳絮讓柳明也去教了那些佃農漚肥。
畢竟,這地裏產量高了,他們雙方都得利。
至於縣城和府城那邊,有許家印和蘭衛東去看著。
如今柳家的田地,全都是按照柳絮的方法在種地,莊子上沒有土豆,就和大豆套種。
有了漚肥的方法,大家也不擔心土地肥力不夠,莊稼減產了。
隻不過,育苗插秧的時候,很多佃農都不願意,覺得東家瞎搞,為此還鬧了好幾天,柳明幾人最後不得不詢問柳絮。
柳絮讓他們轉告佃農,若是不按要求種就不再租給他們。這才將人震住了。
好在如今都長的挺好,雖然瞧著稀拉一些,但苗都挺壯。
佃農們想著,左右東家給了玉米,到時候水稻收成不行,有玉米也不會餓肚子。
縣令大人可是說,這玉米畝產可比其他作物都高,還是和大豆一起套種,今年怎麽著也是個豐收年。
對於佃農們的想法,柳絮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會多說什麽,還不如等到秋收的時候用事實說話。
回到前院,韓朵朵回來了。她現在算是家裏最閑的,幹脆就跑去給孟大夫幫忙。
老爺子每天要抽時間出來給孩子們上課,有了韓朵朵幫忙做一些瑣事,倒也樂在其中。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北境也是熱火朝天。
先前柳絮送去的玉米都已經種上了,讓從京城回來的慕靖鋒欣喜萬分。大將軍表示,這個兒媳婦他認定了。
有了這些玉米,來年北境興許就沒有那麽難了。
知道兒子讓人挖塘蓄水,慕靖鋒全力支持,每日從軍營派出五千士兵在各個軍屯開挖堰塘。
軍戶們聽說了,也加入了進去,短短十日,方圓幾十裏,挖出來的蓄水池塘便有好幾十個。
麵積都不是很大,一個塘占地約莫兩三分,軍戶們則負責挖塘與塘之間的溝渠。有那聰明的,就給自個兒屯長提議,讓屯長請示一下,他們能不能給挖一些溝渠通到自己的田地。
畢竟這是要占用耕地的,所以還得問問上頭。
慕淩軒知道後,很是驚訝,他還說等大的溝渠挖好了,再和他們說這事呢。
如此,他當即同意了,還特意賞了提議那人一袋,約五十斤糧食。這讓那人激動不已,連帶那個屯都一副與有榮焉。
因為是由他們自己提出來,所以大夥的幹勁更足。
青壯們去幫著修大溝渠了,家裏的婦人和半大小子們便動手去挖通向自家地裏的小溝渠。
北境地廣且平,大塊大塊連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幾戶人合挖一條。
等到六月中旬的時候,所有軍屯的塘和渠都修好了,出口在各屯附近的河道邊上。
因為期間也降過兩場大雨,如今的堰塘都蓄了半池水了。這樣既方便了灌溉,洗涮衣物那些也方便多了。
北境的官員聽說了,紛紛跑來了軍營。
昨晚下了一夜大雨,好在村裏的路大夥都鋪上了石板,雖然因為不夠平整有些積水,但比以前的泥濘小路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柳絮比較關心蓄水和排水問題,一早就讓人去看新挖的堰塘和溝渠。
“小姐,存住了,兩個塘都存了半丈深的水!”
柳絮剛吃完早飯,賀叔就來回稟了。
“存住了就好!溝渠還有一截沒有挖通,讓大夥從另一頭開挖,到時候直接聯通就行了。”
夏季雨水多,之前好在都是陣雨,若是遇上連日大雨,她擔心堰塘的水蔓延出來,到時候好事就變壞事了。
“是,我這就去跟村長說。”
“賀叔,等等。你去的時候順便問問大阿爺京城來人的住所問題。”
不出意外,那些人這兩天應該到了。
賀叔離開後,柳絮陪兩個弟弟玩兒了會兒。
如今每日上午,他們家大人們都一個不在。
徐若蘭要忙作坊的事情,其他人都去了學堂。
葉妙音昨兒和她說了,以後上午的時間給她處理事情,下午要進山習武。
柳絮知道師父還記著自己上次差點被蛇咬的事情,嫌棄她沒危機意識呢。
辰時末,朱家誠來了。
柳家村的活兒,他一向是親自負責的。
朱家靠著柳絮給的抽水馬桶和火炕火牆,如今在整個永順州也算的上有名氣的施工隊了。
連帶著和他合作的那家製陶坊如今規模也擴大了。
除了排水管道,每個月柳家村還要定製一批陶罐,這讓原本瀕臨閉窯的作坊東家對朱家感激不已。
這且不說。朱家誠今日來,一是和柳絮確認一下作坊那邊的事宜,二是邀請柳家人六月初九去參加朱老爺子的六十大壽。
柳絮自然不會拒絕,朱家人人品好,和他們又相識於微末,老爺子大壽哪有不去之理。
“朱伯伯放心,到時候咱們一定到!”
“誒好好!”朱家誠得了回複高興不已。
原本妻子還跟他說,柳家如今門第高了,怕是不會再同他們來往。是他堅持要來請的,他了解的柳家人不是那樣的人。
二人也沒有多說,朱家誠很快就告辭離開了。
因為柳絮要求一個月完工,這個作坊和之前的不一樣,需要埋大量排水管道,他得回去再調些人來。
朱家誠離開後,柳絮看了看天色,便去隔壁地裏瞧了瞧。
有了之前種植的經驗,地裏基本上已經不需要她操心了。
暖棚已經隻剩下支架,草苫子和四周的竹席都已經拆掉了。
除了這裏的十幾畝地,家裏收回來的旱地也全是土豆玉米套種,柳絮估算了一下大概產量,咧了咧嘴。
等秋季時,莊子上也能種上了。
柳誠幾家人這會兒在地裏忙著,下了雨,拔草方便。
見柳絮過來都熱情打招呼。自打來了柳家,他們這日子前所未有的好。對柳家自然也就更忠心了。
“誠叔,這些都追第一道肥了嗎?”
“追了追了,小姐放心,都按吳管事說的做的,那個液態肥也都漚上了。”
吳三貴和柳明這幾日去看莊子上和佃出去的地了。
當初教柳家村的人之後,柳絮讓柳明也去教了那些佃農漚肥。
畢竟,這地裏產量高了,他們雙方都得利。
至於縣城和府城那邊,有許家印和蘭衛東去看著。
如今柳家的田地,全都是按照柳絮的方法在種地,莊子上沒有土豆,就和大豆套種。
有了漚肥的方法,大家也不擔心土地肥力不夠,莊稼減產了。
隻不過,育苗插秧的時候,很多佃農都不願意,覺得東家瞎搞,為此還鬧了好幾天,柳明幾人最後不得不詢問柳絮。
柳絮讓他們轉告佃農,若是不按要求種就不再租給他們。這才將人震住了。
好在如今都長的挺好,雖然瞧著稀拉一些,但苗都挺壯。
佃農們想著,左右東家給了玉米,到時候水稻收成不行,有玉米也不會餓肚子。
縣令大人可是說,這玉米畝產可比其他作物都高,還是和大豆一起套種,今年怎麽著也是個豐收年。
對於佃農們的想法,柳絮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會多說什麽,還不如等到秋收的時候用事實說話。
回到前院,韓朵朵回來了。她現在算是家裏最閑的,幹脆就跑去給孟大夫幫忙。
老爺子每天要抽時間出來給孩子們上課,有了韓朵朵幫忙做一些瑣事,倒也樂在其中。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北境也是熱火朝天。
先前柳絮送去的玉米都已經種上了,讓從京城回來的慕靖鋒欣喜萬分。大將軍表示,這個兒媳婦他認定了。
有了這些玉米,來年北境興許就沒有那麽難了。
知道兒子讓人挖塘蓄水,慕靖鋒全力支持,每日從軍營派出五千士兵在各個軍屯開挖堰塘。
軍戶們聽說了,也加入了進去,短短十日,方圓幾十裏,挖出來的蓄水池塘便有好幾十個。
麵積都不是很大,一個塘占地約莫兩三分,軍戶們則負責挖塘與塘之間的溝渠。有那聰明的,就給自個兒屯長提議,讓屯長請示一下,他們能不能給挖一些溝渠通到自己的田地。
畢竟這是要占用耕地的,所以還得問問上頭。
慕淩軒知道後,很是驚訝,他還說等大的溝渠挖好了,再和他們說這事呢。
如此,他當即同意了,還特意賞了提議那人一袋,約五十斤糧食。這讓那人激動不已,連帶那個屯都一副與有榮焉。
因為是由他們自己提出來,所以大夥的幹勁更足。
青壯們去幫著修大溝渠了,家裏的婦人和半大小子們便動手去挖通向自家地裏的小溝渠。
北境地廣且平,大塊大塊連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幾戶人合挖一條。
等到六月中旬的時候,所有軍屯的塘和渠都修好了,出口在各屯附近的河道邊上。
因為期間也降過兩場大雨,如今的堰塘都蓄了半池水了。這樣既方便了灌溉,洗涮衣物那些也方便多了。
北境的官員聽說了,紛紛跑來了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