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十不存一
錦繡農女:小侯爺的心尖寵 作者:心心念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絮最終將土豆定價為三十文一斤,這價格比她最初購買種薯時低了一半還多。
不過,此價格僅限於他們幾家,朝廷前來收購的話,自然不會是這個價。
沒個五十文那是下不來的。要知道,當初那兩袋東西,她可是花了二十兩銀子呢!
而且她搭建的暖房暖棚,那也是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
慕淩軒也說了,朝廷帶回去的種子,應該會先在皇莊種植,那些世家也會想盡辦法弄一些到手中,並不會直接發放給百姓。
她收的那點錢,在這些人眼裏不過是九牛一毛。
反正他們幾家是不會出賣她的。
至於村裏,她會按給慕淩軒他們的價錢收購。
柳家村的種子都是她提供的,大家也不會多問什麽。
“玉米就按水稻糧種的價格吧!”柳絮一錘定音。
左右她先前都是白送出去了。
唔,似乎也不算白送,大家要還兩倍種子呢。
算起來北境還要還她六千來斤。
不過……看樣子是別指望了,他們都還要跟她買種子呢。
慕淩軒也想到了這一點,果然,“先前說好了還兩倍,我給你折算成銀子。”
柳絮白了他一眼,沒搭理他。
至於他舅舅要的種子,回頭她勻過去就行,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
對於柳絮的決定,大家都沒說什麽。
慕淩軒直接又要了五萬斤玉米種子,他希望北境的百姓都能種上。
隻有北境繁榮起來,邊關才會更加穩定。
不然就像之前一樣,北寒一旦發動進攻,隻能從內地征兵。
這些人過去,光是適應環境都要好些時日。
想到北寒,慕淩軒皺了皺眉頭,“既然事情定下來了,等從府城回來我和柳叔就要先趕回北境了。”
“你們不等糧種一起?”柳絮驚訝道,她一直以為他們會等到糧種一起走。
慕淩軒搖搖頭,眉間有些凝重,“按照慣例,每年秋收之後,北寒都會發動進攻,哪怕是小打小鬧,百姓也是經受不住的。”
北寒是遊牧一族,每年冬天都會缺糧,為了囤儲糧食,他們會在秋收後在邊境搶糧。
北境的秋收比這邊會晚一點,所以他們要趕回去抓緊時間部署。
柳絮不用想都知道是為什麽,隻是她有些不明白,“那為什麽兩國不開通互市呢?”
“互市?”老青少三個男人都看向了她。
“是啊,就是兩邊通商!北寒之所以秋收進攻是為了糧食吧?那為什麽我們不用糧食換他們的特產呢?比如馬匹、牛羊之類的?”
“把他們喂飽了,不是更有力氣打咱們了?”柳東來表示不樂意。
“哎喲老爹啊,咱們幹嘛要把他們喂飽了?不餓死不就行了?你說讓你不用拚命就能有吃有喝,你還願意去拚命嗎?”
柳東來先是搖搖頭,隨即眼睛一亮,是了,有吃有喝誰還拚命啊,又不是傻子。
這麽簡單的道理,他們怎麽就沒人想到呢?
慕淩軒也想到了,與其讓他們搶了去,還不如主動和他們換一些,這樣一來,邊關百姓受到的傷害就會大大降低了。
“寶兒這個想法可以一試,若是能成,邊關的百姓就能免受戰亂之苦了。”
若此事能成,邊關或許能安定數年或者數十年之久。
要知道,韃子們每次不僅搶糧,還燒殺擄掠。
一旦讓他們摸進一個地方,那裏的人幾乎十不存一。
這也是北境越來越荒涼的原因之一。
老爺子雖然為商,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事兒我給明理去個信,明天你們也可以和逸風提一提。”
慕淩軒頷首,隨即又道:“不過這事怕是有的吵,朝堂上那幫老大人恐怕會阻攔。我和柳叔還是得盡快趕回去。”
對於這點大家都沒有意見。
次日,留了賀叔他們在家收糧,柳家老老小小全都去了府城。
當初徐家讓安叔在府城買了一套三進的宅院,還沒去看過呢,如今正好去認認門。
所以下船以後,他們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直接去常府,而是由安叔帶著去了自家的宅院。
安叔考慮得長遠,宅院買在了府學那條街,方便兩個小少爺日後念書。
整條街環境清幽,綠樹成蔭。
和其他街上的商鋪林立不同,這條街多是住戶。
府學的紅牆碧瓦在不遠處若隱若現,時不時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為這條街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街邊有幾家書店和文具店,來來往往的多是文人雅士和學子。
宅院附近有一條清澈的小河緩緩流過,河水潺潺,岸邊垂柳依依,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寧靜而美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宜居之地。
安叔上前敲門,開門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爺子。
“向大爺,還記得我嗎?”
“哎喲,是徐管家您來了啊?”老大爺一見安叔,臉上就露出了笑意,餘光看到正在下馬車柳絮等人,眼中一亮。
“可是主子們前來?”
“是,今兒主子們來府城辦事!快把大門和角門都打開。”
“誒誒,好!”
等眾人都進了院子後,安叔才跟大家介紹道:
“這是向大爺,當初買這個宅子的時候,他就負責在看院子。老奴瞅著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正好小姐姑爺們也不常來府城住,總得有人守著,就做主將他留下了。”
眾人聞言點點頭,徐若蘭溫和的說道:“平日裏辛苦向叔了!”
“不辛苦不辛苦,這是老奴應該做的!”向大爺連連擺手,一看就是個忠厚老實的。
之後,安叔又給向大爺介紹了諸位主子,當然,隱去了柳東來幾人的身份。
這些等日後時機到了他自然也就知曉了。
等向大爺領著賀磊等人去放馬車,安叔帶著眾人往裏走。
據他說,這院子先前也是一家富戶買來給孩子念書的,後因中了進士需要錢打點,便賣了這處宅院。
雖也是三進,但麵積比縣城那個大了三分之一。
院子建的中規中矩,一看就是書香門第。
府中綠植不少,前院、主院、後院加起來十幾間房,他們一家住進來綽綽有餘。
林嬸沒有來,月娘就帶著下人們將主子們的房間收拾了出來。
柳絮帶著師傅和師姐住去了後院,其他人住在了主院。
慕淩軒被安排在了東廂。
讓賀磊先去常府送了信,明日一早他們再過府。
結果送完信回來,後麵還跟來了常逸飛主仆。
不過,此價格僅限於他們幾家,朝廷前來收購的話,自然不會是這個價。
沒個五十文那是下不來的。要知道,當初那兩袋東西,她可是花了二十兩銀子呢!
而且她搭建的暖房暖棚,那也是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
慕淩軒也說了,朝廷帶回去的種子,應該會先在皇莊種植,那些世家也會想盡辦法弄一些到手中,並不會直接發放給百姓。
她收的那點錢,在這些人眼裏不過是九牛一毛。
反正他們幾家是不會出賣她的。
至於村裏,她會按給慕淩軒他們的價錢收購。
柳家村的種子都是她提供的,大家也不會多問什麽。
“玉米就按水稻糧種的價格吧!”柳絮一錘定音。
左右她先前都是白送出去了。
唔,似乎也不算白送,大家要還兩倍種子呢。
算起來北境還要還她六千來斤。
不過……看樣子是別指望了,他們都還要跟她買種子呢。
慕淩軒也想到了這一點,果然,“先前說好了還兩倍,我給你折算成銀子。”
柳絮白了他一眼,沒搭理他。
至於他舅舅要的種子,回頭她勻過去就行,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
對於柳絮的決定,大家都沒說什麽。
慕淩軒直接又要了五萬斤玉米種子,他希望北境的百姓都能種上。
隻有北境繁榮起來,邊關才會更加穩定。
不然就像之前一樣,北寒一旦發動進攻,隻能從內地征兵。
這些人過去,光是適應環境都要好些時日。
想到北寒,慕淩軒皺了皺眉頭,“既然事情定下來了,等從府城回來我和柳叔就要先趕回北境了。”
“你們不等糧種一起?”柳絮驚訝道,她一直以為他們會等到糧種一起走。
慕淩軒搖搖頭,眉間有些凝重,“按照慣例,每年秋收之後,北寒都會發動進攻,哪怕是小打小鬧,百姓也是經受不住的。”
北寒是遊牧一族,每年冬天都會缺糧,為了囤儲糧食,他們會在秋收後在邊境搶糧。
北境的秋收比這邊會晚一點,所以他們要趕回去抓緊時間部署。
柳絮不用想都知道是為什麽,隻是她有些不明白,“那為什麽兩國不開通互市呢?”
“互市?”老青少三個男人都看向了她。
“是啊,就是兩邊通商!北寒之所以秋收進攻是為了糧食吧?那為什麽我們不用糧食換他們的特產呢?比如馬匹、牛羊之類的?”
“把他們喂飽了,不是更有力氣打咱們了?”柳東來表示不樂意。
“哎喲老爹啊,咱們幹嘛要把他們喂飽了?不餓死不就行了?你說讓你不用拚命就能有吃有喝,你還願意去拚命嗎?”
柳東來先是搖搖頭,隨即眼睛一亮,是了,有吃有喝誰還拚命啊,又不是傻子。
這麽簡單的道理,他們怎麽就沒人想到呢?
慕淩軒也想到了,與其讓他們搶了去,還不如主動和他們換一些,這樣一來,邊關百姓受到的傷害就會大大降低了。
“寶兒這個想法可以一試,若是能成,邊關的百姓就能免受戰亂之苦了。”
若此事能成,邊關或許能安定數年或者數十年之久。
要知道,韃子們每次不僅搶糧,還燒殺擄掠。
一旦讓他們摸進一個地方,那裏的人幾乎十不存一。
這也是北境越來越荒涼的原因之一。
老爺子雖然為商,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事兒我給明理去個信,明天你們也可以和逸風提一提。”
慕淩軒頷首,隨即又道:“不過這事怕是有的吵,朝堂上那幫老大人恐怕會阻攔。我和柳叔還是得盡快趕回去。”
對於這點大家都沒有意見。
次日,留了賀叔他們在家收糧,柳家老老小小全都去了府城。
當初徐家讓安叔在府城買了一套三進的宅院,還沒去看過呢,如今正好去認認門。
所以下船以後,他們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直接去常府,而是由安叔帶著去了自家的宅院。
安叔考慮得長遠,宅院買在了府學那條街,方便兩個小少爺日後念書。
整條街環境清幽,綠樹成蔭。
和其他街上的商鋪林立不同,這條街多是住戶。
府學的紅牆碧瓦在不遠處若隱若現,時不時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為這條街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街邊有幾家書店和文具店,來來往往的多是文人雅士和學子。
宅院附近有一條清澈的小河緩緩流過,河水潺潺,岸邊垂柳依依,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寧靜而美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宜居之地。
安叔上前敲門,開門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爺子。
“向大爺,還記得我嗎?”
“哎喲,是徐管家您來了啊?”老大爺一見安叔,臉上就露出了笑意,餘光看到正在下馬車柳絮等人,眼中一亮。
“可是主子們前來?”
“是,今兒主子們來府城辦事!快把大門和角門都打開。”
“誒誒,好!”
等眾人都進了院子後,安叔才跟大家介紹道:
“這是向大爺,當初買這個宅子的時候,他就負責在看院子。老奴瞅著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正好小姐姑爺們也不常來府城住,總得有人守著,就做主將他留下了。”
眾人聞言點點頭,徐若蘭溫和的說道:“平日裏辛苦向叔了!”
“不辛苦不辛苦,這是老奴應該做的!”向大爺連連擺手,一看就是個忠厚老實的。
之後,安叔又給向大爺介紹了諸位主子,當然,隱去了柳東來幾人的身份。
這些等日後時機到了他自然也就知曉了。
等向大爺領著賀磊等人去放馬車,安叔帶著眾人往裏走。
據他說,這院子先前也是一家富戶買來給孩子念書的,後因中了進士需要錢打點,便賣了這處宅院。
雖也是三進,但麵積比縣城那個大了三分之一。
院子建的中規中矩,一看就是書香門第。
府中綠植不少,前院、主院、後院加起來十幾間房,他們一家住進來綽綽有餘。
林嬸沒有來,月娘就帶著下人們將主子們的房間收拾了出來。
柳絮帶著師傅和師姐住去了後院,其他人住在了主院。
慕淩軒被安排在了東廂。
讓賀磊先去常府送了信,明日一早他們再過府。
結果送完信回來,後麵還跟來了常逸飛主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