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下,任何一個想要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官員,最終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除非你早早的心灰意冷,辭官回鄉做個寄情山水的隱士,還有可能得個善終。一旦你要想一直在位,而且還是一心為民,自然會有人收拾你。


    畢竟你是一心為民了,那麽就搞不到什麽好處,沒有好處的情況下就會得罪很多人。


    一方麵你沒錢送禮,而且又對行賄這種事情不屑一顧,甚至是深惡痛絕,就會讓上麵的人對你很有意見。


    另一方麵,你當官隻為民作主,就顯示出其他的同僚都是都是庸才或者是貪官汙吏。


    最多也就是你治下的老百姓會感恩你,但是那些老百姓的感恩什麽都不算,朝廷不會看到,就是到看了也會裝著看不到。


    一旦你有什麽把柄被人抓住了,那麽就會往死裏去整你。


    在這種情況下,沒人會為你說話,甚至很多人都會跟著落井下石。


    當將你趕走之後,他們還會覺得天下終於太平了,少了你這樣一個異類,大家都還能愉快的玩耍。


    洪剛作為洪家三代未來的接班人,雖然平時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而且又是不拘小節。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醉心於家族傳承技藝的人,但是他對於這個時代問題還是能夠看明白。


    至於洪星瑤,他比洪剛所接觸的秘密就更多了,自然也見識到各種陰暗和醜陋的現象。


    見識的越多,內心就越是矛盾。


    如果隻是一個隻知道愚忠,隻會聽命行事的工具人,她也不會有這種矛盾的感覺。偏偏洪星瑤是一個很主見,思想也很開放的人,她對於這個時代的一些問題早就在思考著解決的辦法。


    不過到現在為止,她發現這根本就是無解的。


    甚至,她曾經還冒出過一個大逆不道倒念頭,就是推翻現有的一切,重新建立一個新秩序。


    但是她的出身決定了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她並沒有勇氣去進一步思考。


    畢竟她也明白,自己的家族已經和朝廷深度捆綁了,如果沒有發生能夠改變整個天下格局的大事件,這種可能性是絕對不會存在的。


    然而,當她來到臨江城之後,就發現了自己之前所不敢想的事,或者說是連她都想不到的事,竟然在臨江城出現了。


    臨江城的一切,不就是她曾經所想過的理想社會情況嗎!


    洪星瑤比洪剛要出色的地方,就是在於她能夠從一些現象之中去抽絲剝繭,從而發現事情的真相。


    在她看來,冷鋒能夠將臨江城治理成現在的局麵,除了冷鋒自己的確有才能之外,還在於他敢想敢幹。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並不是這些,因為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缺少像冷鋒這樣有才能的人,也不缺少一些敢想敢幹的勇士。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冷鋒這種地步,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他們沒有冷鋒這種條件。


    臨江城的情況是很特殊的,現在洪星瑤終於明白了,當初冷鋒為什麽會拒絕一個正四品朝廷官員不要,偏偏要回到臨江城當個七品縣令了。


    在許多人看來,冷鋒不是腦子抽筋了,就是思想短路了。很多七品官員,也許努力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做到正四品的地位。


    放著這麽高的起點不要,非要從最底層做起。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官位履曆一說,官員的升級都是看他當下所處的地位。


    但是洪星瑤卻明白了冷鋒的想法,如果當時他答應做一個正四品的官員,肯定會被指派到臨江城之外的地方,甚至是離開建康路。


    哪怕就是留在京城,冷鋒也沒有回到臨江城有這麽多的話語權。


    而且對於朝廷和楊家來說,無論冷鋒是一名正四品的官員,還是一名七品縣令,要想收拾冷鋒完全是沒有任何差別。


    假如冷鋒沒有回到臨江城,而是到其他地方成為四品官員,那麽就完全失去了主場優勢,甚至會被安排一個閑職,或者是被人架空。


    但是冷鋒偏偏不要尋個四品官,而是回到臨江城,隻有明白了其中的真正意義之後,才會知道冷鋒這是以退為進。


    表麵上看,冷鋒不是傻就是蠢,要從一個七品縣令升到正四品官員,就是像楊廣這樣背靠楊這樣的一個大勢力人,也得了好幾年的時間。


    不過此時的洪星瑤已經看明白了冷鋒的想法,不得不對冷鋒的選擇表示讚同。


    在她看來,冷鋒當時就已經想到了今天的局麵,有他親自坐鎮臨江城,就可以占據主動地位。


    而且冷鋒早在京城之時就已經計劃好了,所以在要求回到臨江城當縣令的時候,就已經向朝廷討要了一定的自主權,在臨江城將由他一人說了算。


    不是說,朝廷沒有想到冷鋒是想將臨江城打造成他自己的地盤。


    但是當時朝堂之上的人都是真正的大佬,在他們的眼中,區區臨江城這樣一個小縣城,他們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


    特別是對於興帝來說,如果不是因為冷鋒的原因,他可能連臨江城這個地方都不知道。


    畢竟對於一國之君來說,他們要在意的都大事,像縣令這種七品小官,他根本都不會去過問。


    甚至別說是一個縣令了,就是比縣令還要大一兩級的官員,他都認不全。


    所以在冷鋒提出他要回到臨江城當縣令,並且索要在臨江城擁有自主權的時候,為了安撫冷鋒,興帝就直接答應了他的請求。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這事比起冷鋒不要正四品的官職,隻要一個七品縣令要小的多。


    就算是冷鋒在臨江城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但是隻要朝廷的一道旨意,就可以將他調離出臨江城。


    這樣一來,無論冷鋒在臨江城做了多少事情,在他離開臨江城之後,都會化為泡影。


    這在朝廷的高層眼中看來,冷鋒的年齡還是太嫩了,他的小心思以為朝廷看不出來。


    之所以隨了冷鋒的心意,就是朝廷認為冷鋒根本就跳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特種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點儀式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點儀式感並收藏南宋特種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