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進竹林,遊破廟
冥域:我和鬼媳,陰緣永合 作者:心安自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的。”老板說著,出去了。
我們吃過飯,許宏偉先結賬,然後其他六人轉賬分攤飯錢。
“老板,”黃凱趴在櫃台上,“請問這一帶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多了去了,雞公嶺,破廟,仙女湖都挺好玩的。”老板說道。
站在美食街,能看到南邊山上有一座寶塔,黃凱問道:“老板,南邊山上有個塔,那裏可好玩?”
老板說:“那裏沒什麽,就一個孤零零的古塔,聽說古塔裏有高僧舍利,不知是真是假。”
“古塔能進去嗎?”
“不給進了,門都被文物部門給封上了。”
“破廟呢?”黃凱問道。
“那裏有個破廟,周圍環境很優美,隻是廟裏沒有和尚了。”老板說。
“破廟怎麽走?”
“從這下去,”老板指向南方,“一直走,過了橋,沿大路向東,然後沿著河岸走,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路上注意路標。”
“謝了。”黃凱道聲謝,跟我們說,“老板說破廟好玩,我們幾個去破廟吧。”
“好的。”大夥應承道。
我們沿著美食街向南走去,到了富安鎮中軸河流,穿過一座橋,沿著河岸向東走去。
這裏真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河流兩側是單向公路,公路沿河流彎曲的走勢修築,公路和河流之間是石板鋪設的人行道,人行道每隔百十米,就是一個長凳,長凳上海搭設遮陽棚。人行道上時時有遊客駐足拍照、合影,長凳上有遊客坐下休息、聊天。
河流斜坡是石塊鋪砌,斜坡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通向水麵的台階。由於河道上遊和下遊落差大,河道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攔水壩,水麵保持滿盈盈的。河水是山區流下,清澈見底,時而能看到魚兒在水中遊弋。
環顧四周,遠處環山,山上綠竹翠鬆,鬱鬱蔥蔥。山下富安鎮建築形態各異,充滿藝術感,隨手拍一張照片,都是美輪美奐的人文和自然融洽結合的藝術照。
我們沿著人行道走了幾百米,公路到了盡頭,也到了富安鎮的盡頭,前方是幽靜曲折的山路,山路沿著河流轉向北方。河流變得狹窄,水流越加急促。周圍山坡上,生長著高聳茂密的竹林。
我們行走在山間竹林曲徑,空氣中彌漫著令人陶醉的清新氣息,如同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裏空氣新鮮,就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在這裏,我們渾身細胞都充滿這興奮和愉悅。
雖然我們生活的城市,幹淨,繁華,熱鬧,但是與此處相比,那個世界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叫“塵世”。投身這裏,我們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到了嗎?”陳豔豔問黃凱。
“不知道呀。”黃凱說道。
“不是你問的路嗎?”陳豔豔有點不悅。
“老板隻說要我們注意路標,可到這裏沒見到路標呀。”黃凱說道。
“旅途皆是風景,何必執著終點?”我對陳豔豔說道。
“大師就是大師,字字珠璣。”黃凱說道。
陳豔豔說道:“可是有了目的地,心中就有了期待。”
“是啊,”趙迎春說,“就想去看看破廟是什麽樣子,到底有多破,能不能有意外的發現。”
許宏偉和劉慶麗走在後麵,她們似乎還有些隔閡,許宏偉不停的低眉奉承,討好取悅。
譚一清和鍾磬妍走在前麵,突然,譚一清指著前方說道:“你們快看,那有東西。”
我們沿譚一清的指向看去,果然看見一個路牌,於是我們快步走去。
這裏的是富安鎮河流的上遊,已經變成狹窄的山溝,隻有涓涓細流。
路牌下是一個向左方的岔路,向右是跨在山溝上的小橋,小橋向西是登山台階。路牌指示,向前方是仙女湖,向左方是破廟。
“為什麽叫破廟?應該取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名字。”鍾磬妍說。
“破廟沒有吸引力嗎?”劉慶麗說,“你有此一問,不是證明你已經被它吸引了嗎?”
“是啊。”
對這裏的地形地貌,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什麽時候來過,可又記不清具體來過時間。又好像是曾經夢中出現過這裏。在這裏,我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黃凱拉著陳豔豔向西,過了小橋,走上登山台階,其他人也跟著走上去。
這裏地勢比富安鎮高出很多,竹林漸少,蒼鬆居多。鬆樹林裏,布滿灌木、荊棘和藤蔓,落葉和怪石。
走了片刻,西邊遠處山坡上出現一道斷壁殘垣。那些破舊建築坐落在一座高山山腰的東坡。
“到了。”黃凱回頭對大家說道。
我放眼望去,隻見破廟的院牆隻有半人高,已經不再完整,有些地方,院牆出現一個缺口。院牆裏麵,還能見到大殿的房頂,大殿坐北朝南。
我們沒有從破廟的大門進去,直接從院牆破損的缺口進入破廟。
破廟的規模不是很大,院子裏的石板縫隙,已經鑽出來嫩綠的青草,兩側的廂房已經嚴重破損,有些房頂塌陷下來。好在大殿還很完整。
我們走進大殿,大殿中央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東邊是藥師琉璃光如來,西邊是阿彌陀佛。佛像雖然造的莊嚴肅穆,可現在已經有所破損,失去昔日的光彩。
我跪在佛像前,恭敬虔誠的拜了三拜,然後起來。
“李大師,這裏都這麽破落了,你怎麽還拜?”趙迎春說道。
“念佛一聲,功德無量,禮佛一拜,罪消河沙。”我說。不知道她能不能聽懂。
“李大師說什麽我都信,那我也拜拜。”於是趙迎春跪在佛像前也拜了三拜。
其他人聞言見狀,陸續跪下磕頭禮拜。拜完佛,我們在大殿裏參觀。大殿東西兩間已經空無一物,估計昔日留下的東西,都被人偷走了,真是罪過,地藏經記載,寺院用品不能偷竊,否則會進大地獄。
“寺廟裏看到的任何東西,都不可拿走。切記。”我對大家說道。
我們吃過飯,許宏偉先結賬,然後其他六人轉賬分攤飯錢。
“老板,”黃凱趴在櫃台上,“請問這一帶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多了去了,雞公嶺,破廟,仙女湖都挺好玩的。”老板說道。
站在美食街,能看到南邊山上有一座寶塔,黃凱問道:“老板,南邊山上有個塔,那裏可好玩?”
老板說:“那裏沒什麽,就一個孤零零的古塔,聽說古塔裏有高僧舍利,不知是真是假。”
“古塔能進去嗎?”
“不給進了,門都被文物部門給封上了。”
“破廟呢?”黃凱問道。
“那裏有個破廟,周圍環境很優美,隻是廟裏沒有和尚了。”老板說。
“破廟怎麽走?”
“從這下去,”老板指向南方,“一直走,過了橋,沿大路向東,然後沿著河岸走,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路上注意路標。”
“謝了。”黃凱道聲謝,跟我們說,“老板說破廟好玩,我們幾個去破廟吧。”
“好的。”大夥應承道。
我們沿著美食街向南走去,到了富安鎮中軸河流,穿過一座橋,沿著河岸向東走去。
這裏真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河流兩側是單向公路,公路沿河流彎曲的走勢修築,公路和河流之間是石板鋪設的人行道,人行道每隔百十米,就是一個長凳,長凳上海搭設遮陽棚。人行道上時時有遊客駐足拍照、合影,長凳上有遊客坐下休息、聊天。
河流斜坡是石塊鋪砌,斜坡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通向水麵的台階。由於河道上遊和下遊落差大,河道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攔水壩,水麵保持滿盈盈的。河水是山區流下,清澈見底,時而能看到魚兒在水中遊弋。
環顧四周,遠處環山,山上綠竹翠鬆,鬱鬱蔥蔥。山下富安鎮建築形態各異,充滿藝術感,隨手拍一張照片,都是美輪美奐的人文和自然融洽結合的藝術照。
我們沿著人行道走了幾百米,公路到了盡頭,也到了富安鎮的盡頭,前方是幽靜曲折的山路,山路沿著河流轉向北方。河流變得狹窄,水流越加急促。周圍山坡上,生長著高聳茂密的竹林。
我們行走在山間竹林曲徑,空氣中彌漫著令人陶醉的清新氣息,如同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裏空氣新鮮,就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在這裏,我們渾身細胞都充滿這興奮和愉悅。
雖然我們生活的城市,幹淨,繁華,熱鬧,但是與此處相比,那個世界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叫“塵世”。投身這裏,我們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到了嗎?”陳豔豔問黃凱。
“不知道呀。”黃凱說道。
“不是你問的路嗎?”陳豔豔有點不悅。
“老板隻說要我們注意路標,可到這裏沒見到路標呀。”黃凱說道。
“旅途皆是風景,何必執著終點?”我對陳豔豔說道。
“大師就是大師,字字珠璣。”黃凱說道。
陳豔豔說道:“可是有了目的地,心中就有了期待。”
“是啊,”趙迎春說,“就想去看看破廟是什麽樣子,到底有多破,能不能有意外的發現。”
許宏偉和劉慶麗走在後麵,她們似乎還有些隔閡,許宏偉不停的低眉奉承,討好取悅。
譚一清和鍾磬妍走在前麵,突然,譚一清指著前方說道:“你們快看,那有東西。”
我們沿譚一清的指向看去,果然看見一個路牌,於是我們快步走去。
這裏的是富安鎮河流的上遊,已經變成狹窄的山溝,隻有涓涓細流。
路牌下是一個向左方的岔路,向右是跨在山溝上的小橋,小橋向西是登山台階。路牌指示,向前方是仙女湖,向左方是破廟。
“為什麽叫破廟?應該取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名字。”鍾磬妍說。
“破廟沒有吸引力嗎?”劉慶麗說,“你有此一問,不是證明你已經被它吸引了嗎?”
“是啊。”
對這裏的地形地貌,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什麽時候來過,可又記不清具體來過時間。又好像是曾經夢中出現過這裏。在這裏,我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黃凱拉著陳豔豔向西,過了小橋,走上登山台階,其他人也跟著走上去。
這裏地勢比富安鎮高出很多,竹林漸少,蒼鬆居多。鬆樹林裏,布滿灌木、荊棘和藤蔓,落葉和怪石。
走了片刻,西邊遠處山坡上出現一道斷壁殘垣。那些破舊建築坐落在一座高山山腰的東坡。
“到了。”黃凱回頭對大家說道。
我放眼望去,隻見破廟的院牆隻有半人高,已經不再完整,有些地方,院牆出現一個缺口。院牆裏麵,還能見到大殿的房頂,大殿坐北朝南。
我們沒有從破廟的大門進去,直接從院牆破損的缺口進入破廟。
破廟的規模不是很大,院子裏的石板縫隙,已經鑽出來嫩綠的青草,兩側的廂房已經嚴重破損,有些房頂塌陷下來。好在大殿還很完整。
我們走進大殿,大殿中央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東邊是藥師琉璃光如來,西邊是阿彌陀佛。佛像雖然造的莊嚴肅穆,可現在已經有所破損,失去昔日的光彩。
我跪在佛像前,恭敬虔誠的拜了三拜,然後起來。
“李大師,這裏都這麽破落了,你怎麽還拜?”趙迎春說道。
“念佛一聲,功德無量,禮佛一拜,罪消河沙。”我說。不知道她能不能聽懂。
“李大師說什麽我都信,那我也拜拜。”於是趙迎春跪在佛像前也拜了三拜。
其他人聞言見狀,陸續跪下磕頭禮拜。拜完佛,我們在大殿裏參觀。大殿東西兩間已經空無一物,估計昔日留下的東西,都被人偷走了,真是罪過,地藏經記載,寺院用品不能偷竊,否則會進大地獄。
“寺廟裏看到的任何東西,都不可拿走。切記。”我對大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