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劃分荊南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一九零年,東漢初平元年正月。
關東群雄會盟,討伐董卓。
孫堅北上途中,殺荊州刺史王睿,董卓為了牽製關東聯軍,委劉表為荊州刺史,令其為自己的外援。
也就在大半年後,劉表單騎入宜城。
在蒯越、蒯良、蔡瑁的輔助下,殺荊州宗賊,掌控荊州。
可如今,交州各地官吏的心思。可不在關東群雄討伐董卓的戰事上。
雖然那是影響天下大勢走向的關鍵,但畢竟離自己太遠。
和他們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近在眼前。
清遠縣令士頌,這個十二歲的半大孩子,居然也敢舉兵北上,聲稱要討伐桂陽郡太守。
要知道,桂陽,零陵二郡。向來都是張羨父子的地盤,他們父子手上,少說也有兵馬三、四萬人。
士頌不過幾千人馬,也敢北上尥蹶子,那不是找死。
所有人都認定,張家必然會趁機南下,攻入交州。
新任的南海郡太守士祗,也是如此心思。
他心想早就知道自己五弟絕非常人,日後家主的位置,隻有他能和士徽爭上一爭。
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別人張家,不過是打劫了個商隊而已。他居然帶著人馬,明目張膽地殺過去了。去年不是很聰明,知道交錢交糧食免事嗎?
心裏埋怨歸埋怨,該做的事情,士祗還是要做的。
他首先當然是通知在交趾郡的父親,然後立刻集合南海郡內新招募的三千郡兵,準備糧草,隨時準備接應士頌的敗軍。
不過,等來的消息,卻是士頌一戰擊殺張懌六千多人馬,讓他有些迷糊了。
再接著,便是士頌同張家和談成功,張家表了士頌為桂陽郡太守。
聽到這個消息,士祗回頭看了看自己準備接應士頌的郡兵,自嘲的笑了。
心說自己還是小看了五弟啊。
士徽,你以為你是嫡出的兒子,就一定能成為我們的家主嗎?笑話,看看我們的五弟吧,日後我們士家的家主之位,必定是我們庶出子弟的。
士祗把馬鞭一揮,笑著下令道:“準備好了的糧車,全部都運到清遠去,讓清遠縣的人給五弟運到桂陽去,五弟那邊應該用的著。”
桂陽郡治所,郴城。
和張羨停戰後,士頌忙裏忙外,組織桂陽郡百姓架橋修路。
也借著這個由頭,把自己賺的點錢,加上張家在桂陽郡的積攢,都分發了下去,好歹用錢“買”來了桂陽民心。
不久,便傳來了中原戰事的消息。
反董卓聯軍氣勢正盛,已對洛陽形成威脅。
加上白波軍在河東大敗了董卓的女婿牛輔,由於擔心被夾擊,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士頌正在清點士祗送來的糧草,他笑著對身邊的馬玄說道:“顧徽隻怕是要來了吧。”
馬玄微微一笑,沒有回答,他已經看到了顧徽的身影向這邊走來。
“士大人,和這批糧草一起送到的,還有士交趾派人帶來的家書兩封。”顧徽說完將書信遞了過去。
在士頌接信的時候,顧徽才低聲問道:“士公子,最近有中原戰事的消息傳來,也不知真假,不知道公子怎麽看?”
士頌接過信,搖頭笑道:“我隻知道,如今陛下還在董卓手中,關東眾諸侯,卻未必西進。就算日後董卓死了,關東諸侯一樣會內鬥不止,打不到長安。”
“亂世將臨,顧徽明白,隻是公子和在下打賭,關東軍打不過董卓,但現在,明顯是關東軍占優啊?”顧徽笑道。
“戰還沒有打完,你且看著吧,關東軍根本無法撼動董卓的統治。”
“最後,肯定還是關東諸侯聯軍自己瓦解,開始內鬥,說不定,不少人反而會去巴結董卓。”這既曆史發展的趨勢,也是利益使然,更是最基本的人性。
對此,士頌是深信不疑。
見顧徽沒有繼續糾纏,士頌走到一旁,打開書信。
一封來自父親士燮,一封來自母親歐夫人,兩封信的內容,都有些讓他意外。
士燮的信,開頭便是責怪士頌魯莽。
好在現在形勢尚好,建議他保持停戰的局麵,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一來穩定桂陽民情,招募新軍。以便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
另外,士燮已經集結了五千交州軍,準備交付給士壹之子士匡,由他率領進入桂陽郡。到士頌帳下聽令,幫助士頌坐穩這個桂陽太守。
讓士頌一定不要輕舉妄動,等他日後集合好了交州大軍,再和零陵張羨交戰。
另外還特別說明,桂陽郡是他士頌的,自己絕對不會插手管理。
而且士頌原來管理的清遠縣,仍舊劃歸士頌管理,他也不會收回。
最後又多番叮囑士頌,要多多留意,招募荊南士族,選取賢能任用。
看完士燮的信後,士頌本能覺得有些反常。
自己這便宜老爹居然想的如此周到。二哥私下做主,運來糧草支援自己,他沒有怪罪,反而還給自己派來了援兵,這倒真是讓他沒有想到。
本來還以為士燮會責罰自己,但是說到底,那人畢竟是自己在這個時代的生父。
士頌把士燮的信又讀了一遍,想要在信中找到“父愛”來證明自己的想法。隻是他嘴角上的笑容,怎麽看都好像是在譏諷。
看完士燮的信後,士頌也準備感受下來自“母親”的關愛。
但歐氏的信讓他也撇起了嘴巴,雖然在意料之外,但想想自己這位母親大人,這信倒也合情合理。
歐氏通篇沒有一句關心他的話。反正自己身邊,多的是歐氏的人,自己的狀況,肯定會被這些人傳給她。
歐氏在信裏,先是諷刺士頌。
說他根本就沒準備殺孫家滿門報仇,因為以他的實力,去年都可以打敗張羨父子了,偏偏要等到現在才動手,就好像專門想要避開孫堅一樣。
然後,歐夫人囑咐士頌早點滅了張羨,不要用士匡的兵。更不要等到士燮集合交州兵來支援,士匡的兵,最好也在平定荊南後,立刻讓他們回到交州。
“董卓亂政,諸侯割據之勢將成。荊南四郡之地,乃吾兒立業之基,斷斷不可分權於士家他人,若有欲分荊南權勢者,吾自當為吾兒除去。”
也不知道歐氏後麵準備幹什麽,但是士頌知道,若是士燮想要安排人來荊南為官,不管是誰,隻怕都會死於非命。以歐氏在士頌手下的人脈,安排刺客殺人簡直不要太容易。
自己的想法完全都在歐氏的掌握中,常常讓士頌不寒而栗。更要命的是,自己根本猜不到歐氏的想法,長時間下來,這已經成為了士頌的心病。
“怎麽就攤上了這麽個媽呢?”他正準備再從歐氏的信裏,找些線索。
負責訓練桂陽新軍的鮑隆,來到了他的麵前,身後還帶著一獵戶打扮的人。
按士頌的吩咐,鮑隆從商隊護衛軍中選出了五百人,加上原來張懌所部降兵中篩選出來的人,成立了桂陽新軍。
當然了,桂陽郡內也是在招募新兵的。
看樣子,本就是桂陽郡人士的鮑隆,是把自己以前的獵戶兄弟們都叫了過來。
“鮑將軍,桂陽新軍的招募進展如何?”
雖然士頌當上桂陽太守了,但鮑隆還是不願意改口叫主公,而是習慣稱士頌為自家公子。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他是士頌的家將一般:“回公子,鮑隆在桂陽郡內,也是有些朋友的,新招募了一千多人,大多都是山上的獵戶,畢竟大家夥在山上不用交稅。”
士頌看的出來鮑隆也算是個忠厚之人,根本沒有和他計較稱謂這些小事。
倒是對他身後的壯漢打量了一番,這人體格健壯,皮膚有些赤紅,背著一柄點鋼叉。士頌心中猜到幾分,笑著問道:“這位猛士是你新招募的高手?”
鮑隆回答的很直接:“公子,他叫陳應,善使飛叉,乃是小人故交,武藝不在小人之下,特地來舉薦給公子。”
又一員荊南五虎啊,這人是和鮑隆合稱桂陽雙壁的飛叉將陳應,也算是三國時代的小名人了。
而且,這人士頌是認可的。
說起來,鮑隆和陳應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桂陽太守趙範手下,忠心侍主,從頭到尾跟著趙範。就算對手是常山趙子龍,也沒有說叛主投降,而是為了趙範硬剛趙雲,就衝這點,士頌還是願意用這兩個人的。
士頌笑著將陳應打量了一番,和自己想象中的飛叉將出入不大,笑著說道:“既然是鮑將軍舉薦,想來武藝不俗,不如就在鮑將軍的桂陽新軍中擔任副都尉吧。”
沒有想到在士頌這裏會這麽順利,鮑隆陳應立刻拜謝,表示定然好好訓練軍士,不辜負士頌的信任。
待兩人退下後,馬玄走到士頌邊上說道:“桂陽新軍三千有餘,若是能按公子的練兵之法訓練半年,加上鮑隆和那位新來的陳應將軍,其戰力應不在清遠軍三營之下,隻是,我們的時間不夠啊。”
士頌也很無奈,說道:“是啊,董卓派劉表為荊州牧,幫他牽製關東諸侯。再怎麽說,劉表畢竟是朝廷委任,又是漢室宗親。再等半年,劉表肯定在荊州站住腳,那時候發難,有太多變數了。不知道叔常先生有何計教我。”
馬玄建言道:“自孫堅北上討董後,豪強蘇代當上了長沙太守,隻怕與張羨有些往來。公子若是誘張羨率軍來攻桂陽,殲滅其主力,阻斷其歸路,張羨必然北投長沙。”
“張羨既走,零陵無主之地,唾手可得。”
“孫堅帶走了長沙精銳,公子以討伐張羨的名義,北攻長沙,蘇代根本擋不住。”
“至於武陵太守曹寅,懦弱無用之人。長沙既定,主公以橫掃三郡的威勢,必能迫其投降。那時,荊南之勢可成。”
士頌笑道:“叔常所言,正合我意。我本就打算以荊南四郡為根基。若是劉表能治理好荊州江北各郡,那我就先安心發展荊南,若是他治理不好江北各郡,那就由我來代勞。”
馬玄擔心士頌心太急,連忙勸說道:“主公不可急,且先占據荊南,穩固四郡。且積草屯糧,擴軍招兵,待我馬家在江北為主公造勢,讓劉表承認主公劃江而治荊南的地位。待有數萬悍勇甲兵後,再渡江北上,才是穩妥之策。”
“就依先生,隻是如今得快些把荊南四郡拿到手才是!至於如何誘張羨背棄停戰之約,率領全軍離開零陵來攻我,進入我的埋伏,還真的費些心思啊。”士頌托起下巴,作出思考狀。
馬玄笑道:“主公成竹在胸,何必瞞著馬玄呢?”
“哦?叔常你怎麽知道我有辦法?”士頌倒是有些吃驚了。
馬玄卻笑而不語,隻是用手指向了遠處正在修路的原張氏宗兵。
士頌嘿嘿一笑,說道:“沒辦法啊,我們趕時間,隻能借他們家少將軍用一用了,畢竟白養了他幾個月了,他也該為我出出力了。”
說完,士頌和馬玄相視而笑。
關東群雄會盟,討伐董卓。
孫堅北上途中,殺荊州刺史王睿,董卓為了牽製關東聯軍,委劉表為荊州刺史,令其為自己的外援。
也就在大半年後,劉表單騎入宜城。
在蒯越、蒯良、蔡瑁的輔助下,殺荊州宗賊,掌控荊州。
可如今,交州各地官吏的心思。可不在關東群雄討伐董卓的戰事上。
雖然那是影響天下大勢走向的關鍵,但畢竟離自己太遠。
和他們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近在眼前。
清遠縣令士頌,這個十二歲的半大孩子,居然也敢舉兵北上,聲稱要討伐桂陽郡太守。
要知道,桂陽,零陵二郡。向來都是張羨父子的地盤,他們父子手上,少說也有兵馬三、四萬人。
士頌不過幾千人馬,也敢北上尥蹶子,那不是找死。
所有人都認定,張家必然會趁機南下,攻入交州。
新任的南海郡太守士祗,也是如此心思。
他心想早就知道自己五弟絕非常人,日後家主的位置,隻有他能和士徽爭上一爭。
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別人張家,不過是打劫了個商隊而已。他居然帶著人馬,明目張膽地殺過去了。去年不是很聰明,知道交錢交糧食免事嗎?
心裏埋怨歸埋怨,該做的事情,士祗還是要做的。
他首先當然是通知在交趾郡的父親,然後立刻集合南海郡內新招募的三千郡兵,準備糧草,隨時準備接應士頌的敗軍。
不過,等來的消息,卻是士頌一戰擊殺張懌六千多人馬,讓他有些迷糊了。
再接著,便是士頌同張家和談成功,張家表了士頌為桂陽郡太守。
聽到這個消息,士祗回頭看了看自己準備接應士頌的郡兵,自嘲的笑了。
心說自己還是小看了五弟啊。
士徽,你以為你是嫡出的兒子,就一定能成為我們的家主嗎?笑話,看看我們的五弟吧,日後我們士家的家主之位,必定是我們庶出子弟的。
士祗把馬鞭一揮,笑著下令道:“準備好了的糧車,全部都運到清遠去,讓清遠縣的人給五弟運到桂陽去,五弟那邊應該用的著。”
桂陽郡治所,郴城。
和張羨停戰後,士頌忙裏忙外,組織桂陽郡百姓架橋修路。
也借著這個由頭,把自己賺的點錢,加上張家在桂陽郡的積攢,都分發了下去,好歹用錢“買”來了桂陽民心。
不久,便傳來了中原戰事的消息。
反董卓聯軍氣勢正盛,已對洛陽形成威脅。
加上白波軍在河東大敗了董卓的女婿牛輔,由於擔心被夾擊,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士頌正在清點士祗送來的糧草,他笑著對身邊的馬玄說道:“顧徽隻怕是要來了吧。”
馬玄微微一笑,沒有回答,他已經看到了顧徽的身影向這邊走來。
“士大人,和這批糧草一起送到的,還有士交趾派人帶來的家書兩封。”顧徽說完將書信遞了過去。
在士頌接信的時候,顧徽才低聲問道:“士公子,最近有中原戰事的消息傳來,也不知真假,不知道公子怎麽看?”
士頌接過信,搖頭笑道:“我隻知道,如今陛下還在董卓手中,關東眾諸侯,卻未必西進。就算日後董卓死了,關東諸侯一樣會內鬥不止,打不到長安。”
“亂世將臨,顧徽明白,隻是公子和在下打賭,關東軍打不過董卓,但現在,明顯是關東軍占優啊?”顧徽笑道。
“戰還沒有打完,你且看著吧,關東軍根本無法撼動董卓的統治。”
“最後,肯定還是關東諸侯聯軍自己瓦解,開始內鬥,說不定,不少人反而會去巴結董卓。”這既曆史發展的趨勢,也是利益使然,更是最基本的人性。
對此,士頌是深信不疑。
見顧徽沒有繼續糾纏,士頌走到一旁,打開書信。
一封來自父親士燮,一封來自母親歐夫人,兩封信的內容,都有些讓他意外。
士燮的信,開頭便是責怪士頌魯莽。
好在現在形勢尚好,建議他保持停戰的局麵,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一來穩定桂陽民情,招募新軍。以便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
另外,士燮已經集結了五千交州軍,準備交付給士壹之子士匡,由他率領進入桂陽郡。到士頌帳下聽令,幫助士頌坐穩這個桂陽太守。
讓士頌一定不要輕舉妄動,等他日後集合好了交州大軍,再和零陵張羨交戰。
另外還特別說明,桂陽郡是他士頌的,自己絕對不會插手管理。
而且士頌原來管理的清遠縣,仍舊劃歸士頌管理,他也不會收回。
最後又多番叮囑士頌,要多多留意,招募荊南士族,選取賢能任用。
看完士燮的信後,士頌本能覺得有些反常。
自己這便宜老爹居然想的如此周到。二哥私下做主,運來糧草支援自己,他沒有怪罪,反而還給自己派來了援兵,這倒真是讓他沒有想到。
本來還以為士燮會責罰自己,但是說到底,那人畢竟是自己在這個時代的生父。
士頌把士燮的信又讀了一遍,想要在信中找到“父愛”來證明自己的想法。隻是他嘴角上的笑容,怎麽看都好像是在譏諷。
看完士燮的信後,士頌也準備感受下來自“母親”的關愛。
但歐氏的信讓他也撇起了嘴巴,雖然在意料之外,但想想自己這位母親大人,這信倒也合情合理。
歐氏通篇沒有一句關心他的話。反正自己身邊,多的是歐氏的人,自己的狀況,肯定會被這些人傳給她。
歐氏在信裏,先是諷刺士頌。
說他根本就沒準備殺孫家滿門報仇,因為以他的實力,去年都可以打敗張羨父子了,偏偏要等到現在才動手,就好像專門想要避開孫堅一樣。
然後,歐夫人囑咐士頌早點滅了張羨,不要用士匡的兵。更不要等到士燮集合交州兵來支援,士匡的兵,最好也在平定荊南後,立刻讓他們回到交州。
“董卓亂政,諸侯割據之勢將成。荊南四郡之地,乃吾兒立業之基,斷斷不可分權於士家他人,若有欲分荊南權勢者,吾自當為吾兒除去。”
也不知道歐氏後麵準備幹什麽,但是士頌知道,若是士燮想要安排人來荊南為官,不管是誰,隻怕都會死於非命。以歐氏在士頌手下的人脈,安排刺客殺人簡直不要太容易。
自己的想法完全都在歐氏的掌握中,常常讓士頌不寒而栗。更要命的是,自己根本猜不到歐氏的想法,長時間下來,這已經成為了士頌的心病。
“怎麽就攤上了這麽個媽呢?”他正準備再從歐氏的信裏,找些線索。
負責訓練桂陽新軍的鮑隆,來到了他的麵前,身後還帶著一獵戶打扮的人。
按士頌的吩咐,鮑隆從商隊護衛軍中選出了五百人,加上原來張懌所部降兵中篩選出來的人,成立了桂陽新軍。
當然了,桂陽郡內也是在招募新兵的。
看樣子,本就是桂陽郡人士的鮑隆,是把自己以前的獵戶兄弟們都叫了過來。
“鮑將軍,桂陽新軍的招募進展如何?”
雖然士頌當上桂陽太守了,但鮑隆還是不願意改口叫主公,而是習慣稱士頌為自家公子。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他是士頌的家將一般:“回公子,鮑隆在桂陽郡內,也是有些朋友的,新招募了一千多人,大多都是山上的獵戶,畢竟大家夥在山上不用交稅。”
士頌看的出來鮑隆也算是個忠厚之人,根本沒有和他計較稱謂這些小事。
倒是對他身後的壯漢打量了一番,這人體格健壯,皮膚有些赤紅,背著一柄點鋼叉。士頌心中猜到幾分,笑著問道:“這位猛士是你新招募的高手?”
鮑隆回答的很直接:“公子,他叫陳應,善使飛叉,乃是小人故交,武藝不在小人之下,特地來舉薦給公子。”
又一員荊南五虎啊,這人是和鮑隆合稱桂陽雙壁的飛叉將陳應,也算是三國時代的小名人了。
而且,這人士頌是認可的。
說起來,鮑隆和陳應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桂陽太守趙範手下,忠心侍主,從頭到尾跟著趙範。就算對手是常山趙子龍,也沒有說叛主投降,而是為了趙範硬剛趙雲,就衝這點,士頌還是願意用這兩個人的。
士頌笑著將陳應打量了一番,和自己想象中的飛叉將出入不大,笑著說道:“既然是鮑將軍舉薦,想來武藝不俗,不如就在鮑將軍的桂陽新軍中擔任副都尉吧。”
沒有想到在士頌這裏會這麽順利,鮑隆陳應立刻拜謝,表示定然好好訓練軍士,不辜負士頌的信任。
待兩人退下後,馬玄走到士頌邊上說道:“桂陽新軍三千有餘,若是能按公子的練兵之法訓練半年,加上鮑隆和那位新來的陳應將軍,其戰力應不在清遠軍三營之下,隻是,我們的時間不夠啊。”
士頌也很無奈,說道:“是啊,董卓派劉表為荊州牧,幫他牽製關東諸侯。再怎麽說,劉表畢竟是朝廷委任,又是漢室宗親。再等半年,劉表肯定在荊州站住腳,那時候發難,有太多變數了。不知道叔常先生有何計教我。”
馬玄建言道:“自孫堅北上討董後,豪強蘇代當上了長沙太守,隻怕與張羨有些往來。公子若是誘張羨率軍來攻桂陽,殲滅其主力,阻斷其歸路,張羨必然北投長沙。”
“張羨既走,零陵無主之地,唾手可得。”
“孫堅帶走了長沙精銳,公子以討伐張羨的名義,北攻長沙,蘇代根本擋不住。”
“至於武陵太守曹寅,懦弱無用之人。長沙既定,主公以橫掃三郡的威勢,必能迫其投降。那時,荊南之勢可成。”
士頌笑道:“叔常所言,正合我意。我本就打算以荊南四郡為根基。若是劉表能治理好荊州江北各郡,那我就先安心發展荊南,若是他治理不好江北各郡,那就由我來代勞。”
馬玄擔心士頌心太急,連忙勸說道:“主公不可急,且先占據荊南,穩固四郡。且積草屯糧,擴軍招兵,待我馬家在江北為主公造勢,讓劉表承認主公劃江而治荊南的地位。待有數萬悍勇甲兵後,再渡江北上,才是穩妥之策。”
“就依先生,隻是如今得快些把荊南四郡拿到手才是!至於如何誘張羨背棄停戰之約,率領全軍離開零陵來攻我,進入我的埋伏,還真的費些心思啊。”士頌托起下巴,作出思考狀。
馬玄笑道:“主公成竹在胸,何必瞞著馬玄呢?”
“哦?叔常你怎麽知道我有辦法?”士頌倒是有些吃驚了。
馬玄卻笑而不語,隻是用手指向了遠處正在修路的原張氏宗兵。
士頌嘿嘿一笑,說道:“沒辦法啊,我們趕時間,隻能借他們家少將軍用一用了,畢竟白養了他幾個月了,他也該為我出出力了。”
說完,士頌和馬玄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