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嫌疑
規則怪談:但我是錯誤 作者:擱淺的養龜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什麽……”
顧時看著眼前突然出現的大量文字,反應了一下後才明白過來,這是分析小組傳過來的提醒而不是詭異給他的信息。
『規相通親人守言有疑爺動機前挽留後驅離其他安你特例探遺誌求真理』
這……還真是難為他們了。
分析小組非常貼心地用三言組合的方式給自己傳遞了這條信息,小時候學三字經的感覺一下子就上來了,他幾乎不需要思考什麽斷句,隻是瞄了一眼就明白了基本的意思。
“規相通,親人守……這是在說規則不隻是對我有效,對其他親人也是一樣有效嗎?”
顧時其實已經有了這個猜測,看到分析小組得出了和自己一樣的結論,這才敢放下心來。
的確,沒道理規則隻會對解密者一個人起效,那不然其他人在怪談世界裏豈不是就是持續性的“霸體”狀態了嗎。
親人們也要遵守規則,也會因為違反規則而被汙染,所以才會有要觀察親人是否正常的那條規則,這樣子整條邏輯鏈才合理。
不過就目前看來,他們是不知道完整規則的。
“言有疑,爺動機……看來外邊也知道了爺爺臨終前的話,可能是從我這裏知道的,也有可能是從其他解密者那裏知道的。”
這條消息顧時並不是非常在意,他更加在意的是後麵那條。
“前挽留,後驅離……”
顧時思索了一會,才確認前與後所指代的對象分別是規則與遺言。
挽留和驅離,這是兩個不同規則對親屬們的態度嗎?
顧時馬上把所有規則都回想了一遍,結果發現還真是這樣。
詭異的規則希望解密者能夠完整地度過七日的葬禮,爺爺則希望親屬們越少接觸葬禮的事務越好。
這就很奇怪了,先不說詭異的規則,單說爺爺遺言中表露出來的態度,按照父親的話語,爺爺是一個喜歡秩序和規矩,對傳統比較看重的人,那麽他對親屬參加自己葬禮這件事的態度肯定不會是驅離,至少也不該讓父親隨便弄弄。
詭異的規則是建立在葬禮中可能會發生的異常狀況上,那如果按爺爺的意思來,大家不參加葬禮,那不就不會遇到異常狀況了嗎?
還是說,不參加或者不舉辦葬禮,會導致什麽不好的後果嗎……
規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解密者的安全,如果說爺爺的遺言也是為了親人的安全,那麽這其中的不同點會是什麽地方。
但如果爺爺的遺言不是為了親人的安全呢……
“其他安,你特例。”
這個就是在說解密者們的情況了,這麽看來似乎遇到異常情況的人隻有自己。
顧時大概知道這是為什麽,估計就是那個帶著汙染的想法搞的。
如果自己沒竊取到那個想法,估計也就不會這麽早遇到異常情況。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已經明白了葬禮中存在的問題是什麽。
一個帶有滔天恨意的想法,一個思想前後矛盾的逝者。
這已經明明白白地將真相的指針引導向了過去的歲月,而分析小組對此給出的答案是。
“探遺誌,求真理。”
一切的一切都埋藏在了過去的陰影中。
但想要知道爺爺過去的事情,那就隻能等到明天有更多人來的時候去問了。
“口才”加上“想法竊取”,顧時就不信自己問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過在那之前……
“得先找出那個想法的擁有者是誰。”
顧時的目光從靈堂內的其他五人身上一一掃過。
這已經是最小的範圍了,想要找到正確答案那就一個人也不能放過。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他該怎麽去找到這個“複仇者”。
就近開始,依次地竊取他們的想法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且不論他的靈性還支不支持自己這樣揮霍,萬一讓他找到了那個“複仇者”,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因此察覺,然後幹脆卸下偽裝,大殺四方。
竊取想法這樣的行為太過明顯,普通人可能發現不了,但擁有著汙染級別的情緒的東西不可能發現不了。
他得用一種更加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尋找目標,至少現在還不能開始。
剛才顧時借用父親手機的時候看過了時間,當時是十點接近十一點,那麽現在應該已經快到十二點了。
離天亮守夜結束還有至少六個小時,趁這個時間,他再去接觸一下其他幾位嫌疑人吧。
顧時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三外婆。
原因無他,他剛才想到了一點,如果說那個“複仇者”的目的是為了複仇的話,那麽他(她)就可能會主動去做一些破壞秩序的事情。
而這所謂的秩序,自然就是規則了。
即使“複仇者”和其他親屬一樣,不知道葬禮守則,但如果他(她)想要破壞秩序,那麽就有很大概率會觸犯到規則。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顧時隻要先從那些最有可能觸犯規則的人進行排查就行了。
而這個人自然就是堅定地想要守夜,又很容易犯困的三外婆。
而且就算不從這個方向上去考慮,在確認規則對親屬同樣生效後,他就更加不能讓人家觸犯規則了。
如果說之前對三外婆可能會犯困而做的事情隻是一種保險,一種後手,那麽現在他就得把這些後手當作常規手段來用了。
“三外婆,你在做什麽呀?”
顧時走到三外婆旁邊,後者此時正饒有興趣地撕開了一桶泡麵。
“哦阿時啊,來來來,你幫我看看這個東西該怎麽泡?”
三外婆拿走的是一桶湯大人,相比於一般的康大師,前者泡麵的順序上多了一道湯料包,似乎這就把三外婆難住了。
顧時幫她把麵泡好,把湯料包壓在了蓋子上,告訴她要在麵泡好之後再把湯料包放進去。
三外婆連聲誇讚著顧時,一聲聲的讚美差點讓顧時忘記自己原本是來幹嘛的。
“阿時啊,你不吃點什麽嗎?”
三外婆看見顧時拿著瓶礦泉水晃悠了半天,也沒有去吃些什麽東西。
“我還不餓,而且我怕吃飽之後容易犯困。”
顧時擰開瓶蓋喝了口水,隨後有意無意地問道。
“三外婆你現在困嗎?困了要不就去睡會,”
“我還好,剛才睡飽了,現在還不困呢。”
三外婆笑了笑。
“就是不曉得後半夜撐不撐的過去,終歸是沒有你這樣年輕人能熬。”
“能熬就熬,不能熬就去睡嘛,爺爺想必也不會怪的。”
“沒事的,我能熬。”
顧時見三外婆對於守夜這件事情還是那麽的堅持,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和她說下去。
但忽然,他就想到了父親說過,爺爺在說那句奇怪的遺言時,三外婆也是在場的。
會不會……
“三外婆啊。”
顧時小心翼翼地問道。
“我爸跟我說,爺爺去之前,是不是說了一句很奇怪的話?”
三外婆的身形一凝,隨後看了眼顧時,神色複雜地說道。
“啊,是說過是說過……”
“三外婆你是不是擔心爺爺這幾天晚上出意外,所以才一直想要自己守靈看著點?”
“而三外公碰巧也知道這句話,因為爺爺還說過要讓我們小心點,他擔心你們會出問題,所以就一直不怎麽支持三外婆你來守夜,對吧?”
顧時幹脆直接跟三外婆把話全部都攤開了講,畢竟他有著“爺爺的孫子”這樣的一層身份,他是有這個權利去這麽做的。
並且作為晚輩,關心一下長輩的心理狀況,也是很合理的吧。
在三外婆遲遲沒有回答,但最終還是泄了一口氣,全身都感覺蜷縮了一點。
“阿時長大了,當了大學生就是不一樣,什麽都知道了。”
三外婆的眼神中充滿了落寞,眼眶開始微微泛紅,不讓淚水流下來,看來就是她最大的努力了。
“我們也不知道你爺爺為什麽說那樣一句話,你爸爸覺得他是在說瞎話,但我和你三外公總覺得你爺爺是真的會回來,他舍不得我們呀。”
“你爺爺,我們的大哥,他以前最維護我們了,他去之前說這樣的話,肯定也是在維護我們呀。”
“他為什麽會說這樣的話,他生前也沒有得罪什麽人,為什麽會說這樣的話呢?”
三外婆的情緒雖然很激動,但是她並沒有徹底地把情緒爆發出來。
葬禮需要秩序,守夜需要安靜,三外婆的潛意識在控製自己,不讓自己去破壞喪事的安寧。
也就是說,三外婆是不準備破壞葬禮秩序的
“解密”的能力讓顧時能夠很輕易地從他人的言行中推斷出對方這麽做的目的,即使不用想法竊取,顧時也能初步地判斷,三外婆是“複仇者”的可能性基本上趨於零。
還沒等顧時說些什麽,三外婆自己就已經平靜了下來。
這也讓他感到很詫異,老一輩的親屬似乎情緒都非常穩定。
“哎呀,不好意思啊阿時,讓你看笑話了。”
“沒事的沒事的,我理解。”
顧時趕緊把桌子上的餐巾紙盒遞了過去。
三外婆一邊擦著自己濕潤的眼眶,一邊說著。
“哎,你爺爺一走,我們這一家就隻剩下我一個人了,一想到這個就容易傷感。”
顧時剛準備說些什麽安慰三外婆,但突然他就像是被閃電擊中了一樣,想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一個人……那四外婆呢?”
“阿四?阿四她是你四外公的老婆呀,就算你四外公早就沒有了,但她還是一直把我們這邊當自己家。我們包括你爺爺,也都把她當成親妹妹,她對我們也非常的親……”
不對,關鍵點不在於這個……
什麽四外公,什麽有沒有,這都無所謂。
因為關鍵點不是這個……
顧時的目光看向四外婆,又轉回來看向三外婆。
他有一個問題想問三外婆,但是他的直覺卻在警告他不要問出口。
他本來一直認為四外婆也是爺爺的兄弟姐妹,當父親說早就已經離世的四外公才是爺爺的親弟弟後,他也沒有反應過來為什麽一開始他會下意識地認為四外婆是爺爺這一側的親人。
是因為四外婆最開始那激動的情緒嗎?
並不是……
三外婆啊,我想問你一下……
四外婆是外來者的話……
為什麽……你們會長得那麽像呢?
顧時看著眼前突然出現的大量文字,反應了一下後才明白過來,這是分析小組傳過來的提醒而不是詭異給他的信息。
『規相通親人守言有疑爺動機前挽留後驅離其他安你特例探遺誌求真理』
這……還真是難為他們了。
分析小組非常貼心地用三言組合的方式給自己傳遞了這條信息,小時候學三字經的感覺一下子就上來了,他幾乎不需要思考什麽斷句,隻是瞄了一眼就明白了基本的意思。
“規相通,親人守……這是在說規則不隻是對我有效,對其他親人也是一樣有效嗎?”
顧時其實已經有了這個猜測,看到分析小組得出了和自己一樣的結論,這才敢放下心來。
的確,沒道理規則隻會對解密者一個人起效,那不然其他人在怪談世界裏豈不是就是持續性的“霸體”狀態了嗎。
親人們也要遵守規則,也會因為違反規則而被汙染,所以才會有要觀察親人是否正常的那條規則,這樣子整條邏輯鏈才合理。
不過就目前看來,他們是不知道完整規則的。
“言有疑,爺動機……看來外邊也知道了爺爺臨終前的話,可能是從我這裏知道的,也有可能是從其他解密者那裏知道的。”
這條消息顧時並不是非常在意,他更加在意的是後麵那條。
“前挽留,後驅離……”
顧時思索了一會,才確認前與後所指代的對象分別是規則與遺言。
挽留和驅離,這是兩個不同規則對親屬們的態度嗎?
顧時馬上把所有規則都回想了一遍,結果發現還真是這樣。
詭異的規則希望解密者能夠完整地度過七日的葬禮,爺爺則希望親屬們越少接觸葬禮的事務越好。
這就很奇怪了,先不說詭異的規則,單說爺爺遺言中表露出來的態度,按照父親的話語,爺爺是一個喜歡秩序和規矩,對傳統比較看重的人,那麽他對親屬參加自己葬禮這件事的態度肯定不會是驅離,至少也不該讓父親隨便弄弄。
詭異的規則是建立在葬禮中可能會發生的異常狀況上,那如果按爺爺的意思來,大家不參加葬禮,那不就不會遇到異常狀況了嗎?
還是說,不參加或者不舉辦葬禮,會導致什麽不好的後果嗎……
規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解密者的安全,如果說爺爺的遺言也是為了親人的安全,那麽這其中的不同點會是什麽地方。
但如果爺爺的遺言不是為了親人的安全呢……
“其他安,你特例。”
這個就是在說解密者們的情況了,這麽看來似乎遇到異常情況的人隻有自己。
顧時大概知道這是為什麽,估計就是那個帶著汙染的想法搞的。
如果自己沒竊取到那個想法,估計也就不會這麽早遇到異常情況。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已經明白了葬禮中存在的問題是什麽。
一個帶有滔天恨意的想法,一個思想前後矛盾的逝者。
這已經明明白白地將真相的指針引導向了過去的歲月,而分析小組對此給出的答案是。
“探遺誌,求真理。”
一切的一切都埋藏在了過去的陰影中。
但想要知道爺爺過去的事情,那就隻能等到明天有更多人來的時候去問了。
“口才”加上“想法竊取”,顧時就不信自己問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過在那之前……
“得先找出那個想法的擁有者是誰。”
顧時的目光從靈堂內的其他五人身上一一掃過。
這已經是最小的範圍了,想要找到正確答案那就一個人也不能放過。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他該怎麽去找到這個“複仇者”。
就近開始,依次地竊取他們的想法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且不論他的靈性還支不支持自己這樣揮霍,萬一讓他找到了那個“複仇者”,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因此察覺,然後幹脆卸下偽裝,大殺四方。
竊取想法這樣的行為太過明顯,普通人可能發現不了,但擁有著汙染級別的情緒的東西不可能發現不了。
他得用一種更加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尋找目標,至少現在還不能開始。
剛才顧時借用父親手機的時候看過了時間,當時是十點接近十一點,那麽現在應該已經快到十二點了。
離天亮守夜結束還有至少六個小時,趁這個時間,他再去接觸一下其他幾位嫌疑人吧。
顧時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三外婆。
原因無他,他剛才想到了一點,如果說那個“複仇者”的目的是為了複仇的話,那麽他(她)就可能會主動去做一些破壞秩序的事情。
而這所謂的秩序,自然就是規則了。
即使“複仇者”和其他親屬一樣,不知道葬禮守則,但如果他(她)想要破壞秩序,那麽就有很大概率會觸犯到規則。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顧時隻要先從那些最有可能觸犯規則的人進行排查就行了。
而這個人自然就是堅定地想要守夜,又很容易犯困的三外婆。
而且就算不從這個方向上去考慮,在確認規則對親屬同樣生效後,他就更加不能讓人家觸犯規則了。
如果說之前對三外婆可能會犯困而做的事情隻是一種保險,一種後手,那麽現在他就得把這些後手當作常規手段來用了。
“三外婆,你在做什麽呀?”
顧時走到三外婆旁邊,後者此時正饒有興趣地撕開了一桶泡麵。
“哦阿時啊,來來來,你幫我看看這個東西該怎麽泡?”
三外婆拿走的是一桶湯大人,相比於一般的康大師,前者泡麵的順序上多了一道湯料包,似乎這就把三外婆難住了。
顧時幫她把麵泡好,把湯料包壓在了蓋子上,告訴她要在麵泡好之後再把湯料包放進去。
三外婆連聲誇讚著顧時,一聲聲的讚美差點讓顧時忘記自己原本是來幹嘛的。
“阿時啊,你不吃點什麽嗎?”
三外婆看見顧時拿著瓶礦泉水晃悠了半天,也沒有去吃些什麽東西。
“我還不餓,而且我怕吃飽之後容易犯困。”
顧時擰開瓶蓋喝了口水,隨後有意無意地問道。
“三外婆你現在困嗎?困了要不就去睡會,”
“我還好,剛才睡飽了,現在還不困呢。”
三外婆笑了笑。
“就是不曉得後半夜撐不撐的過去,終歸是沒有你這樣年輕人能熬。”
“能熬就熬,不能熬就去睡嘛,爺爺想必也不會怪的。”
“沒事的,我能熬。”
顧時見三外婆對於守夜這件事情還是那麽的堅持,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和她說下去。
但忽然,他就想到了父親說過,爺爺在說那句奇怪的遺言時,三外婆也是在場的。
會不會……
“三外婆啊。”
顧時小心翼翼地問道。
“我爸跟我說,爺爺去之前,是不是說了一句很奇怪的話?”
三外婆的身形一凝,隨後看了眼顧時,神色複雜地說道。
“啊,是說過是說過……”
“三外婆你是不是擔心爺爺這幾天晚上出意外,所以才一直想要自己守靈看著點?”
“而三外公碰巧也知道這句話,因為爺爺還說過要讓我們小心點,他擔心你們會出問題,所以就一直不怎麽支持三外婆你來守夜,對吧?”
顧時幹脆直接跟三外婆把話全部都攤開了講,畢竟他有著“爺爺的孫子”這樣的一層身份,他是有這個權利去這麽做的。
並且作為晚輩,關心一下長輩的心理狀況,也是很合理的吧。
在三外婆遲遲沒有回答,但最終還是泄了一口氣,全身都感覺蜷縮了一點。
“阿時長大了,當了大學生就是不一樣,什麽都知道了。”
三外婆的眼神中充滿了落寞,眼眶開始微微泛紅,不讓淚水流下來,看來就是她最大的努力了。
“我們也不知道你爺爺為什麽說那樣一句話,你爸爸覺得他是在說瞎話,但我和你三外公總覺得你爺爺是真的會回來,他舍不得我們呀。”
“你爺爺,我們的大哥,他以前最維護我們了,他去之前說這樣的話,肯定也是在維護我們呀。”
“他為什麽會說這樣的話,他生前也沒有得罪什麽人,為什麽會說這樣的話呢?”
三外婆的情緒雖然很激動,但是她並沒有徹底地把情緒爆發出來。
葬禮需要秩序,守夜需要安靜,三外婆的潛意識在控製自己,不讓自己去破壞喪事的安寧。
也就是說,三外婆是不準備破壞葬禮秩序的
“解密”的能力讓顧時能夠很輕易地從他人的言行中推斷出對方這麽做的目的,即使不用想法竊取,顧時也能初步地判斷,三外婆是“複仇者”的可能性基本上趨於零。
還沒等顧時說些什麽,三外婆自己就已經平靜了下來。
這也讓他感到很詫異,老一輩的親屬似乎情緒都非常穩定。
“哎呀,不好意思啊阿時,讓你看笑話了。”
“沒事的沒事的,我理解。”
顧時趕緊把桌子上的餐巾紙盒遞了過去。
三外婆一邊擦著自己濕潤的眼眶,一邊說著。
“哎,你爺爺一走,我們這一家就隻剩下我一個人了,一想到這個就容易傷感。”
顧時剛準備說些什麽安慰三外婆,但突然他就像是被閃電擊中了一樣,想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一個人……那四外婆呢?”
“阿四?阿四她是你四外公的老婆呀,就算你四外公早就沒有了,但她還是一直把我們這邊當自己家。我們包括你爺爺,也都把她當成親妹妹,她對我們也非常的親……”
不對,關鍵點不在於這個……
什麽四外公,什麽有沒有,這都無所謂。
因為關鍵點不是這個……
顧時的目光看向四外婆,又轉回來看向三外婆。
他有一個問題想問三外婆,但是他的直覺卻在警告他不要問出口。
他本來一直認為四外婆也是爺爺的兄弟姐妹,當父親說早就已經離世的四外公才是爺爺的親弟弟後,他也沒有反應過來為什麽一開始他會下意識地認為四外婆是爺爺這一側的親人。
是因為四外婆最開始那激動的情緒嗎?
並不是……
三外婆啊,我想問你一下……
四外婆是外來者的話……
為什麽……你們會長得那麽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