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知青
規則怪談:但我是錯誤 作者:擱淺的養龜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時慢慢地走到屏風後麵,由於周圍的環境音過於嘈雜,他的動作並沒有引起那幾位老人的注意。
顧時先確認了一下屏風後麵的情況,看到靈床遺體還有長明燈都一切正常後,才把心思放到那幾位身上。
到來的老人總共有五位,雖然長途跋涉給他們的臉上附加上了一層疲倦,但身體看起來還算有精神,沒有那陣垂垂老矣的遲暮感。
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說什麽,隻是那麽站在靈床前,俯首含眸地注視著爺爺的遺體。
“瞻仰遺容……不是血緣親屬的人瞻仰遺容真的沒問題嗎……”
如果是在最開始,顧時肯定會因為這樣違背的事情開始警覺。但是在知道爺爺的遺言與規則的衝突之後,似乎對於規則的部分違背也就顯得不是那麽尖銳了。
更何況,規則裏本來就存在著一條:
『要注意逝者為大』
老朋友來看望自己最後一程,應該也是一種順應逝者為大的行為吧……
不過還是注意著點為好……
顧時整理了一下思路,把想要問的話都想好後,他便開口問道。
“你好?”
聽到身旁有人說話,幾位老人馬上就從那種默哀的狀態中脫離了出來,抬頭看向突然出現在他們旁邊的顧時。
麵對著幾位老人疑惑的目光,顧時清了清嗓子,說道。
“我是爺爺的孫子,請問你們是……?”
“哦哦!你就是阿生的孫子吧!”
站在中間的老人在聽到顧時的自我介紹後,連聲叫著。
他的聲音很響亮,跟剛才那副低頭默哀的樣子完全不符。
阿生?阿生是爺爺的名字嗎?
顧時正暗自想著,那幾位老人就已經湊了過來,看上去蠻欣慰地打量著顧時,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哎呀,長得真俊,真精神,跟以前的阿生一樣一樣得!”
“要不然說人家是孫子呢,你瞅瞅,跟年輕的阿生一個模樣。”
“哎,有那麽個大孫子留下來,阿生也算是福氣。”
幾個老人圍著顧時不停地聊著,看上去也很是開心,如果不是其中幾位的眼睛有明顯泛紅的樣子,顧時都以為他們是來參加什麽喜事的。
“嘿嘿,過獎過獎……”
顧時撓著頭,趕緊主動轉移話題,否則他們就沒完沒了了。
“那個,您幾位是爺爺以前在插隊的時候認識的老朋友嗎?”
“呀!大孫子,這你都知道?”
“我也是聽起家裏人說過爺爺以前有插隊的經曆,碰巧您幾位聽起來就像是東北那邊的,就過來問了一下。哦對了,叫我阿時就好。”
“真聰明的大孫子,阿生也是能安心合眼了……”
簡單地表述了來意後,幾位老人才恍然大悟地點著頭。
“是這樣子滴,咱們確實是阿生以前插隊的村裏的幾個朋友,阿生回城後也保持著聯係。這不,咱幾個就來送阿生最後一程。”
“謝謝,想必爺爺也會很高興的。來!請坐。”
顧時趕緊拉過幾張椅子,招呼著幾位老人坐下,便又引起幾聲嘖嘖讚賞。
“能讓幾位這麽大老遠地過來,你們跟爺爺的關係肯定老好了吧。”
為了拉近關係,顧時還特地試著用了用平時在網上聽到過的東北方言,也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那是!咱幾個以前在村裏最鐵了!”
看起來還是十分有用的,至少幾位老人都很受用,並因此打開了話匣子。
“老張,你也不害臊!人家老李才是跟阿生關係最鐵的,人家那可是當年一塊過來的知青嘞!”
一個坐在後邊的老太太嗆著前邊說話的老人,引起一陣哄笑。
“……這幾位能不能聲音小一點啊,我的血壓都快上來了。”
『葬禮現場需保持肅穆,嚴禁大聲喧嘩,這是對逝者的尊重。』
顧時用餘光注意著屏風後麵的情況,留意著一切可能出現的異常。
就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不過,這條規則也有點奇怪……”
葬禮現場要保持肅穆,那哀樂和法事之類的事情該怎麽辦?這些事情可都是會有很大響聲的
而且,這和第一條規則之間也有著衝突,要保持肅穆不就不能放聲號哭了嗎?
連親屬都不能哭喊的葬禮,這算是什麽葬禮?
是規則本身存在問題嗎?
還是說,規則要求保持肅穆和禁止大聲喧嘩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單純地禁止響聲,而是別的什麽東西……
顧時暫時把這段思緒收到一邊,轉而繼續投入到和幾位老人的溝通中。
剛才他們在說什麽來著?
“您幾位裏麵還有同樣是知青的嗎?我還以為都是當地人來著。”
“有的嘞。”
為首的老人,也就是那個被同伴稱作老張的那位,指了指身後的兩個老人。
“老李,老陳,他們都是以前一塊來的知青,後來沒有回去,留在了咱們村。”
顧時看向那兩位老人,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有一種受過教育的氣質。
他本來還想接著問為什麽他們不回城,但就是怕對方是因為家庭變故之類的原因才選擇留在鄉下,便沒有主動開口。
不過,雖然他沒問,但同行的幾位老人倒是興致勃勃地接著話茬道。
“嘿,老李,當時不回去是不是感覺賺到了,沒想到翠芳讓你小子哄到手了。”
被當作笑談的老李也頂著臉回嗆道。
“那還不是你們幾個都太沒用了,我能娶到阿芳是我的本事,說明我受歡迎,討人喜歡!”
“嗬,神氣!”
“咦~你別當我們不知道,當時生產隊裏最受歡迎的分明是阿生!”
“就是就是,如果不是阿生沒那個心思哪還有你的份兒!”
幾個老人倒是聊嗨了,顧時坐在這裏是越聽越尷尬。
還好,坐在首位的老張明顯是幾個人當中的主心骨,他見顧時坐在位置上也不說話,連忙插嘴打斷道。
“行了行了,人阿生的大孫子擱這坐著呢,你們還聊那些事情,害不害臊!”
“別介啊,老張,這不是讓阿時知道知道他爺爺以前有多光榮嘛!”
老人們又笑了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過去的那段經曆似乎確實是一段值得稱道的往事。
不過,聽他們說到現在,貌似爺爺在插隊的時候混得還挺不錯的呀?為什麽爺爺回來後卻要對此絕口不提呢?
“嘿嘿,張爺爺沒事的,正巧我也想多知道知道爺爺以前的事情。”
一說起這個,幾個老人馬上又來了興致。
“哎呀,阿時啊,你問老張沒用,他什麽時候認識的你爺爺呀,問我問我,我來跟你講。”
“屁!以前生產隊裏我是會計,每個社員和知青我都認得,你算老幾呀?”
“認得又咋樣?關係又不熟那還不是一樣色嗎?”
“都別吵吵啦!我是保管員,阿生是赤腳大夫的時候,他要的東西都是跟我來聊的,分明是我和他處的多!”
顧時已經快無語了,這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而就在顧時準備不禮貌地先打斷一下幾位老人的爭執,至少統一一個話題再繼續聊的時候。
“那也是阿生還是赤腳大夫的時候呀,那件事情之後,就是我和他……”
留村的前知青老陳理直氣壯地正要說些什麽,卻突然止住了嘴。
與此同時,其他的老人也都忽然不說話了,紛紛用一種警告的眼神盯著老陳。
屏風後麵莫名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裏。
顧時先確認了一下屏風後麵的情況,看到靈床遺體還有長明燈都一切正常後,才把心思放到那幾位身上。
到來的老人總共有五位,雖然長途跋涉給他們的臉上附加上了一層疲倦,但身體看起來還算有精神,沒有那陣垂垂老矣的遲暮感。
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說什麽,隻是那麽站在靈床前,俯首含眸地注視著爺爺的遺體。
“瞻仰遺容……不是血緣親屬的人瞻仰遺容真的沒問題嗎……”
如果是在最開始,顧時肯定會因為這樣違背的事情開始警覺。但是在知道爺爺的遺言與規則的衝突之後,似乎對於規則的部分違背也就顯得不是那麽尖銳了。
更何況,規則裏本來就存在著一條:
『要注意逝者為大』
老朋友來看望自己最後一程,應該也是一種順應逝者為大的行為吧……
不過還是注意著點為好……
顧時整理了一下思路,把想要問的話都想好後,他便開口問道。
“你好?”
聽到身旁有人說話,幾位老人馬上就從那種默哀的狀態中脫離了出來,抬頭看向突然出現在他們旁邊的顧時。
麵對著幾位老人疑惑的目光,顧時清了清嗓子,說道。
“我是爺爺的孫子,請問你們是……?”
“哦哦!你就是阿生的孫子吧!”
站在中間的老人在聽到顧時的自我介紹後,連聲叫著。
他的聲音很響亮,跟剛才那副低頭默哀的樣子完全不符。
阿生?阿生是爺爺的名字嗎?
顧時正暗自想著,那幾位老人就已經湊了過來,看上去蠻欣慰地打量著顧時,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哎呀,長得真俊,真精神,跟以前的阿生一樣一樣得!”
“要不然說人家是孫子呢,你瞅瞅,跟年輕的阿生一個模樣。”
“哎,有那麽個大孫子留下來,阿生也算是福氣。”
幾個老人圍著顧時不停地聊著,看上去也很是開心,如果不是其中幾位的眼睛有明顯泛紅的樣子,顧時都以為他們是來參加什麽喜事的。
“嘿嘿,過獎過獎……”
顧時撓著頭,趕緊主動轉移話題,否則他們就沒完沒了了。
“那個,您幾位是爺爺以前在插隊的時候認識的老朋友嗎?”
“呀!大孫子,這你都知道?”
“我也是聽起家裏人說過爺爺以前有插隊的經曆,碰巧您幾位聽起來就像是東北那邊的,就過來問了一下。哦對了,叫我阿時就好。”
“真聰明的大孫子,阿生也是能安心合眼了……”
簡單地表述了來意後,幾位老人才恍然大悟地點著頭。
“是這樣子滴,咱們確實是阿生以前插隊的村裏的幾個朋友,阿生回城後也保持著聯係。這不,咱幾個就來送阿生最後一程。”
“謝謝,想必爺爺也會很高興的。來!請坐。”
顧時趕緊拉過幾張椅子,招呼著幾位老人坐下,便又引起幾聲嘖嘖讚賞。
“能讓幾位這麽大老遠地過來,你們跟爺爺的關係肯定老好了吧。”
為了拉近關係,顧時還特地試著用了用平時在網上聽到過的東北方言,也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那是!咱幾個以前在村裏最鐵了!”
看起來還是十分有用的,至少幾位老人都很受用,並因此打開了話匣子。
“老張,你也不害臊!人家老李才是跟阿生關係最鐵的,人家那可是當年一塊過來的知青嘞!”
一個坐在後邊的老太太嗆著前邊說話的老人,引起一陣哄笑。
“……這幾位能不能聲音小一點啊,我的血壓都快上來了。”
『葬禮現場需保持肅穆,嚴禁大聲喧嘩,這是對逝者的尊重。』
顧時用餘光注意著屏風後麵的情況,留意著一切可能出現的異常。
就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不過,這條規則也有點奇怪……”
葬禮現場要保持肅穆,那哀樂和法事之類的事情該怎麽辦?這些事情可都是會有很大響聲的
而且,這和第一條規則之間也有著衝突,要保持肅穆不就不能放聲號哭了嗎?
連親屬都不能哭喊的葬禮,這算是什麽葬禮?
是規則本身存在問題嗎?
還是說,規則要求保持肅穆和禁止大聲喧嘩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單純地禁止響聲,而是別的什麽東西……
顧時暫時把這段思緒收到一邊,轉而繼續投入到和幾位老人的溝通中。
剛才他們在說什麽來著?
“您幾位裏麵還有同樣是知青的嗎?我還以為都是當地人來著。”
“有的嘞。”
為首的老人,也就是那個被同伴稱作老張的那位,指了指身後的兩個老人。
“老李,老陳,他們都是以前一塊來的知青,後來沒有回去,留在了咱們村。”
顧時看向那兩位老人,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有一種受過教育的氣質。
他本來還想接著問為什麽他們不回城,但就是怕對方是因為家庭變故之類的原因才選擇留在鄉下,便沒有主動開口。
不過,雖然他沒問,但同行的幾位老人倒是興致勃勃地接著話茬道。
“嘿,老李,當時不回去是不是感覺賺到了,沒想到翠芳讓你小子哄到手了。”
被當作笑談的老李也頂著臉回嗆道。
“那還不是你們幾個都太沒用了,我能娶到阿芳是我的本事,說明我受歡迎,討人喜歡!”
“嗬,神氣!”
“咦~你別當我們不知道,當時生產隊裏最受歡迎的分明是阿生!”
“就是就是,如果不是阿生沒那個心思哪還有你的份兒!”
幾個老人倒是聊嗨了,顧時坐在這裏是越聽越尷尬。
還好,坐在首位的老張明顯是幾個人當中的主心骨,他見顧時坐在位置上也不說話,連忙插嘴打斷道。
“行了行了,人阿生的大孫子擱這坐著呢,你們還聊那些事情,害不害臊!”
“別介啊,老張,這不是讓阿時知道知道他爺爺以前有多光榮嘛!”
老人們又笑了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過去的那段經曆似乎確實是一段值得稱道的往事。
不過,聽他們說到現在,貌似爺爺在插隊的時候混得還挺不錯的呀?為什麽爺爺回來後卻要對此絕口不提呢?
“嘿嘿,張爺爺沒事的,正巧我也想多知道知道爺爺以前的事情。”
一說起這個,幾個老人馬上又來了興致。
“哎呀,阿時啊,你問老張沒用,他什麽時候認識的你爺爺呀,問我問我,我來跟你講。”
“屁!以前生產隊裏我是會計,每個社員和知青我都認得,你算老幾呀?”
“認得又咋樣?關係又不熟那還不是一樣色嗎?”
“都別吵吵啦!我是保管員,阿生是赤腳大夫的時候,他要的東西都是跟我來聊的,分明是我和他處的多!”
顧時已經快無語了,這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而就在顧時準備不禮貌地先打斷一下幾位老人的爭執,至少統一一個話題再繼續聊的時候。
“那也是阿生還是赤腳大夫的時候呀,那件事情之後,就是我和他……”
留村的前知青老陳理直氣壯地正要說些什麽,卻突然止住了嘴。
與此同時,其他的老人也都忽然不說話了,紛紛用一種警告的眼神盯著老陳。
屏風後麵莫名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