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宋菽寫信邀他加盟時,他有一部分是看著麵子加的,畢竟宋家作坊那些工人一年四季的新衣都在他這兒做,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可沒想到,開張不過兩月,商場分號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他的任何一家店鋪。 這真是意外之喜。 “你這商場的法子,真是妙!妙不可言!”汪大前豎起大拇指道。 “汪掌櫃過獎了。”宋菽道。 跟汪大前客套了些時候,又有一些人拿著請柬登門。 福康源的竇掌櫃來時,還提了一壺酒,多虧了與宋記的合作,讓他店鋪的流水翻了翻。 龐六郎常在城中跑生意,與這些掌櫃都很熟,此刻也來幫著宋菽招呼。 楊劍常來恒州城,宋記商場開張後,他也曾來過兩次。可今日一踏進此地,卻發現又更熱鬧了幾分。 “楊公子先請。”尹恆也剛好到門口,大方地讓楊劍先行。 “尹公子比我早到半步,自然是你先請。”楊劍也一派謙讓之姿。 “楊公子和尹公子若是都不願先行,那就在下先進去吧。”比他們落後半步抵達的傅文,昂首挺胸地從他倆之間穿過,又回身拱手致意。 “傅七郎倒真是不客氣。”楊劍也跨進了門裏。 “宋四郎的路演聽著新鮮得很,若不快一點,怕是趕不上了。兩位兄台,小弟先走了。”傅文一拱手,果然走了。 “這傅小公子長大不少,好有氣勢。”尹恆笑。 “還不是跟那宋四郎學的。”說罷,楊劍也走了上去。 路演這種形式,誰也沒見過。 真的親眼目睹後,卻也覺得不過如此,隻是這宋四郎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宋四郎究竟是何目的?他的紙坊要擴張,與咱們有什麽幹係?” “沒準是想要咱們行方便,你看在坐的,誰在恒州之外沒點自己的產業?” “竇掌櫃啊,他的福康源就恒州城這一家。” 路演剛過半,後排有幾人便講起了小話。 “這紙張生意賺錢誰都知道,可他一口氣要那樣擴張,真的行?” “你沒看尹大公子也來了,小將軍也在,有尹家在背後,義成七州有什麽事情做不成的?” “看在尹家的麵子上,行個方便當然沒問題,可也不用把咱們都聚起來聽吧,這看得見賺不到的錢帛,撓得人心癢。” 宋菽在台上不緊不慢,前排幾個熟悉他行事的人,如傅文、楊劍等都聽得很認真。 坐在傅文旁邊泰茂樓的唐掌櫃瞥了後排講小話的人兩眼,那幾個都是開小食肆的,生意上與他的酒樓不能比,眼光果然也差了許多。 這宋四郎哪裏會是把人叫來聽閑話的,他講了這麽多紙坊未來的規劃,無非是需要他們在坐的人幫襯。 宋記有技術,尹家能替他解決許多土地人力的問題,那麽剩下的便是錢了。 招工人,買店鋪,建作坊,這樁樁件件都是錢,宋家又並非多年積累下的大家族,光靠這兩年賺來的,肯定是不夠,而在坐的卻都是恒州城裏有錢的。 他想到這兒,又看了眼鄰桌與他並排的謝婉、沈清等人。 唐掌櫃能令泰茂樓多年位居恒州城眾酒樓之首,眼光與魄力都是不缺的,宋菽所說的藍圖,他很看好。如果真能這樣,將宋記紙坊的生意在義成七州九十四縣全麵鋪開,那規模是空前的。 易安紙坊價貴,主顧多是大戶。所以在很多縣城並不親自開店,而是賣給當地店家,再由那些人售出。而宋記的計劃,則是將這些店家都吸納進自己的體係,如此一來紙價更賤,買紙用紙的人都會大大增加。 恒州城裏早有傳聞,易安紙坊背後的東家乃仲華節度使李有禾。 宋記這一擴張紙坊的計劃,尹家又參與了幾分? 唐掌櫃看了眼坐在圓桌最前的尹恆,還有站在一旁,正望著宋菽出神的宋阿南。不知不覺間,這個初來恒州城的農家子,竟然已經成了城內舉足輕重的人物。 “今天請諸位來,實在是小弟一人力有不逮,想與諸位一同做這生意。”宋菽道,“按照逸之的推算……” 這筆生意將達百萬錢的規模,這在宋菽剛才的演示中,在座的都已經有了估算。可當宋菽真的說出數字時,也還是倒抽一口氣。 三百四十萬錢,結合尹恆提供的各州縣情況,這是嚴卓最後核算出的,運作這個計劃所需的資金。 這些資金將分批投放,有節奏地建立起新的作坊、鋪麵,讓一部分地區先產生效益,最終將宋記紙坊全麵推廣至義成七州的每一個角落! “我將這三百四十萬分成三百四十份,每份價值一萬錢,現在每認購一份,便可在將來分得紙坊利潤的三百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宋菽娓娓道來,還貼心的舉了例子。 後排剛才講小話的人一個個都張大了嘴。 這可是造紙的營生吶! 隔壁州的李有禾穿金戴銀憑得是什麽?還不是這來錢的生意! “今天是第一批,我宣布拿出一百份來,各位若要認購,當場交了錢並與我簽下契約便可。”宋菽道。 他手下的產業不少,倒不必全都讓這些人拿錢,否則自己的股份太少,失去發言權可就不好了。 一百份! 有人快速看了眼在場的,這裏每一個拿出一兩萬錢都不成問題。 尤其像楊公子,唐掌櫃這樣的,就是把這一百份都吃下也輕輕鬆鬆!想擠進這生意裏,必須要快! “宋四郎,不必說了,我要買兩份!” 且不說這是造紙的營生,單說宋四郎曾經做過的那些,有哪樣虧錢了嗎? 沒有! 這回不僅是他,還有尹家在背後,把易安紙坊趕走簡直分分鍾的事。到時候他們宋記的紙就是義成七州獨一份的!不不不,就算是出了義成七州,他們宋記這樣的品質,這樣的價錢,那也是獨一份的! 最初講小話的幾人已經心潮澎湃,自覺把自己劃入了宋記的陣營。 我們宋記,張口就來。 契約上還有諸多條款,都是要簽訂之前說清楚的,宋菽便也不急,逐條解釋起來。尤其是關於分紅的條款,前三年不分這一項,還是讓一些手裏本就不寬裕的小商號有了猶豫。 這一條宋菽也是反複思量過的。這一攤生意太大,意外不得而知,就算頭一年就賺了錢,生意未穩之前,還是不要太急著分錢好,就算是之後的分紅方案,也是要再做討論的。 宋菽獨占了二百四十股,是板上釘釘的大股東,發言權很足,到時根據紙坊的發展情況,都可以再論。 解釋完,便是認購的環節。 一些隻認購一股兩股的,便由龐六郎負責。 買的多的才是宋菽親自接待。唐掌櫃買了二十一股,傅文八股,竇掌櫃等人也多有認購,最讓宋菽意外的,是沈清一口氣認購了十股。 “你這紙坊可得好好賺錢,我能不能在阿耶麵前揚眉吐氣,全看這一遭了!”沈清說,他做生意屢屢失敗,這一次跟著宋四郎,總不能再輸了吧。 讓宋菽意外的是,楊劍一股未買。 吃火鍋時,楊劍坐到宋菽身邊:“看來你是決定要在義成發展了。” 他看了眼宋菽另一邊的宋阿南,還有被幾個大掌櫃圍著敬酒的尹恆:“我手下的生意都收的差不多了,棕綁床坊你若要就都轉給你。冬至前,我便要回關中。” 晚上抬著滿滿一箱錢回家時,宋菽還想著楊劍的話。 一旁宋阿南指揮著手下士兵將裝錢的箱子放好。宋菽目測了一下,這小子似乎又長高了。 “有機會,穿你的盔甲給我看看吧。”宋菽道。 作者有話要說: 暗戳戳得腦補一下盔甲y?(? ? ?w? ? ?)? 謝謝支持,麽麽噠~第74章 第七十四桶金 “將軍, 我們在定州、滄州、易州、趙州、深州、冀州六地的紙坊都遭了禍,尹恆派人以偷稅漏稅之名逮捕了各鋪的掌櫃和賬房。” 溫柔鄉中輕歌曼舞, 李有禾躺在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懷中, 聽聞此言, 懶懶地睜開雙眼。 “偷稅漏稅?”李有禾重複,仿佛沒有聽懂這幾個字。 一旁的幕僚連忙道:“李將軍, 按律義成七州是有商稅的,隻是從前沒提, 大家便當做不知了。” “跟老子收稅,他尹恆算老幾?”李有禾推開少女站起來,提了提褲腰,“格老子滴, 老子的紙坊也敢動, 活他媽膩歪了!” 幕僚縮了縮頭,他這名主子吃喝嫖賭在行,打仗就……這領地還是當初渾水摸魚得來的, 要現在跟尹家幹起來,肯定要吃虧。 “將軍,您別著急,這眼下就要入冬了, 咱們開春後再跟他計較。”幕僚說,“聽說朝廷也在偷摸著備戰, 到時咱們可以趁亂……” 李有禾想了想,覺得有道理, 而且冬天上戰場那寒風冷冽刺骨,是不好受。 “行吧。”他又懶懶得躺回去,大肚子一挺,讓少女給他撓癢癢。 尹恆動作很快,路演結束後的十天內,另外六州州城中的易安紙坊盡數關門封店。又幾日後,州下屬縣城的易安紙坊,也都因各種理由關門歇業了。 易安紙坊一倒,各地立刻陷入紙荒。 蓋了宋記紅章的紙,一夜之間出現在各個州縣。 三娘帶了一批,宋河夫婦又帶一批人,分南北兩路前往各州縣設立分號。 原本的紙坊,以及其他作坊中得用的,許多也都跟了去,連嚴卓也跟著三娘的隊伍,一路往滄州而去。 這一路路途遠,開店建作坊又需體力,宋阿南從北營中點了兩百來人,跟著宋家的隊伍一道出行。 宋菽跟阿南一起,也帶了一隊人,有北營的兵,也有一些宋家的員工。他們從恒州出發,先至定州、易州,抵達滄州後繞回來,再去另外三地,將每一個他們計劃開店鋪或者建作坊的地方都逛一遍。 那些地方宋菽早已經指定了管事,三娘或宋河夫婦也已經有所交代,具體的事倒不用他操心,但這些人畢竟都是新手,每到一地後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卻是必須的。 有時,一地去一次還不夠,他們得住在州城裏,日日跑不同的縣城。 這樣一圈走下來,宋家諸人再回到恒州時,已經要過年了。 “你回家過年?”晚上臨睡前,宋菽問阿南。 在宋家快三年,宋阿南一直是跟著他們過的,如今身份明了,宋菽覺得他還是該回家過。 宋阿南在上鋪,他將自己的被子鋪好,卻沒說話。 “還是想留下過?”宋菽又問。 宋阿南還是沒說話。 他該回家,可又想跟宋菽一起。 “回去吧。”宋菽說,“過完年回來就是了,我也會去尹家拜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