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若淩雲計劃成功,聖尊能夠回歸,甲子還未必能重新歸來呢,從此以後就變成太華是太華,武盟是武盟,兩者之間的天大麻煩,足夠甲子焦頭爛額,運作得好,武盟分崩離析也不會太久。
現在的關鍵在於,淩雲和顧青衫能否進入劍塚。
所以,江凡也並未真的離開太華山,他扮作鶴童,在後山密切關注一切風吹草動。
不久之後,他得到消息,淩雲成功了。
淩雲的辦法很直接,很粗糙,但很有效。
那日淩雲挾持顧青衫,徑直來到劍塚之外,要求四大長老啟動護法大陣,讓他們進去,並且說明三點理由。一,入了劍塚,女帝不但需要顧及護山神器和顧青衫性命,還要顧及全麵進攻太華帶來的負麵影響,必會停下攻山步伐。第二,顧青衫決不能落在女帝手中,否則山下六千武者再次群龍有首。第三,自己身受重傷,必須要進去休養。
一切都很合理,加上出這麽大禍事,以及四大長老對她如何選擇隊伍終歸沒那麽太放心,並沒過多思考便將兩人悉數關入劍塚,等待甲子歸來之後定奪。
果然,在這消息傳出之後,女帝果然將腳步停在了天劍峰,而並未對整個太華展開全麵攻擊。
再加上江凡已經逃走,女帝最終選擇將天劍峰交給顧青衫的人,不過秦軍卻留下三萬精銳駐紮峰下,似乎心有不甘。
當然,江凡知道目的是為了防範甲子歸山。而秦軍占領天劍峰,他就不敢輕易歸來。原因在於,他不在,女帝就無法以質詢太華掌舵人的名義討伐,這時候反倒他身在泰嶽貫月峰手掌武盟,才更讓女帝忌憚。
江凡也不相信甲子會傻等著,他手裏說不定有什麽意想不到的辦法或底牌。
接下來就要等待,淩雲能否在劍塚之中破開禁製,掌握神器呢。
江凡心裏沒多大底。原因在於三方麵。
第一,淩雲是真的受傷了,和女帝一戰,並未過多造假。她還有餘力做事嗎?
第二,劍塚之內究竟是什麽光景?甲子有沒有在劍塚設置其他不知道的安排?
第三,聖尊真的有辦法破除那護法大陣嗎?動用神器轟擊是不可能的,否則就是玉石俱焚,可顧青衫說過劍塚護法大陣,號稱根本不可能出的來。萬一顧青衫和淩雲也徹底失陷其中,外麵的六千強者可就真的群龍無首了。
意識到這些問題,尤其是最後一點,讓江凡一度有些迷惑,淩雲是真的在配合自己嗎?還是說……自己中計了,她這樣做,不但在劍塚之中可以隨時控製聖尊,還可以將顧青衫一脈封禁,而且還拿回兩把聖劍。若都被甲子掌握……太華名實歸一,無懈可擊了啊。
還有細思極恐的,女帝攻山,盡管有江凡做借口,可當兩人作假之事暴露之後,這反倒能被兩大聖地當做攻擊秦國的借口。
想到這些,江凡開始變得不安,尤其回想起淩雲那不可思議的突兀轉變,他越發覺得沒譜。甚至開始進一步推理想到,淩雲可能是真的抱著想要殺死女帝的想法,勝了更好,敗了就將計就計,從哪看,贏的都是她。
越想越是淌白毛汗。難道因為雲扶搖和漁翁,自己感情用事,被淩雲拿捏了?
中計……會嗎?
他深溪口氣,知道這時候更需要冷靜。細思一番之後,他覺得不太現實。
首先,淩雲站隊甲子,意味著要放棄親情,放棄先天一炁,尤其是放棄後者,極不符合淩雲的性子。
然後,女帝大軍依舊在,西秦並未被戰爭裹挾,而太華泰嶽卻無法立即馳援,一旦女帝下定決心,不管五國,先平定聖地,太華是沒可能頂住的,除非淩雲有不可思議的氣魄,敢於付出整個聖地加上一半的太華門徒。
還有一個最直觀的證明點,他們進去後,太華並未來後山搜尋自己,這說明淩雲沒有把計劃交代給他們。
兩種想法在他腦中不停交織,讓他心煩意亂,江凡忽然發現,的確從來沒有什麽算無遺策,一個失誤往往滿盤皆輸是真的。
思前想後,江凡越發坐立不安,終是忍不住給女帝發了信息。
結果女帝三句短語就讓他安心。
行為意識不同,秦國未參戰,淩雲未盡力。
江凡頓時醍醐灌頂,知道自己是杞人憂天了。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意思卻不簡單。
行為意識,其實本質很簡單,己方和太華兩者認知出發點不同。女帝若非考慮天人聖戰,暫時根本沒必要管太華。現如今站在太華的立場,他們能想到的隻是因為兩大聖地聯手給大秦稱霸製造了麻煩,而並未意識到,女帝和江凡要的是廟堂和江湖皆一統,天下隻有一個聲音,實則為對抗天外。
這樣一來,考慮處理問題的方向和方式就會出現差異。太華會認為隻要解除和江凡的盟約,且與泰嶽劃清界限,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所以,不存在一定要死戰的問題,自然身處其中的淩雲也不會如此想法。
秦未參戰,則因為秦國的目的是將六國以及聖地都拖入戰爭旋渦,換句話說,這對秦國隻是階段性目的,如今的秦國依然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兩人假像直接揭穿,重新合二為一,重新威懾天下。而六國和泰嶽卻已經無法抽身退出戰爭了,所以這時候,他們沒一個希望這樣的秦國出兵。
所以,秦國是完全可以進攻太華的,泰嶽卻未必會管。不必說他們兩者本就有不同理念存在,而是泰嶽要的根本是天下皇權,它要敢管,秦國可以直接攻夏。而太華和夏國比起來,泰嶽更傾向於臣服自己,且擁有大軍和百姓的夏國。
所以說,淩雲除非想要太華覆滅,否則根本不會這麽操作。那麽最後一句,淩雲未盡全力,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想通這一切,江凡終於如釋重負,隨即忍不住嘲笑自己思想上出了個巨大問題,就是在複雜的鬥爭中,不自覺陷入認知旋渦,把俯視變為了平視,導致行為意識混亂起來。
這次也真正提醒了他,時刻要牢記初心,才不至於中途迷亂。
現在的關鍵在於,淩雲和顧青衫能否進入劍塚。
所以,江凡也並未真的離開太華山,他扮作鶴童,在後山密切關注一切風吹草動。
不久之後,他得到消息,淩雲成功了。
淩雲的辦法很直接,很粗糙,但很有效。
那日淩雲挾持顧青衫,徑直來到劍塚之外,要求四大長老啟動護法大陣,讓他們進去,並且說明三點理由。一,入了劍塚,女帝不但需要顧及護山神器和顧青衫性命,還要顧及全麵進攻太華帶來的負麵影響,必會停下攻山步伐。第二,顧青衫決不能落在女帝手中,否則山下六千武者再次群龍有首。第三,自己身受重傷,必須要進去休養。
一切都很合理,加上出這麽大禍事,以及四大長老對她如何選擇隊伍終歸沒那麽太放心,並沒過多思考便將兩人悉數關入劍塚,等待甲子歸來之後定奪。
果然,在這消息傳出之後,女帝果然將腳步停在了天劍峰,而並未對整個太華展開全麵攻擊。
再加上江凡已經逃走,女帝最終選擇將天劍峰交給顧青衫的人,不過秦軍卻留下三萬精銳駐紮峰下,似乎心有不甘。
當然,江凡知道目的是為了防範甲子歸山。而秦軍占領天劍峰,他就不敢輕易歸來。原因在於,他不在,女帝就無法以質詢太華掌舵人的名義討伐,這時候反倒他身在泰嶽貫月峰手掌武盟,才更讓女帝忌憚。
江凡也不相信甲子會傻等著,他手裏說不定有什麽意想不到的辦法或底牌。
接下來就要等待,淩雲能否在劍塚之中破開禁製,掌握神器呢。
江凡心裏沒多大底。原因在於三方麵。
第一,淩雲是真的受傷了,和女帝一戰,並未過多造假。她還有餘力做事嗎?
第二,劍塚之內究竟是什麽光景?甲子有沒有在劍塚設置其他不知道的安排?
第三,聖尊真的有辦法破除那護法大陣嗎?動用神器轟擊是不可能的,否則就是玉石俱焚,可顧青衫說過劍塚護法大陣,號稱根本不可能出的來。萬一顧青衫和淩雲也徹底失陷其中,外麵的六千強者可就真的群龍無首了。
意識到這些問題,尤其是最後一點,讓江凡一度有些迷惑,淩雲是真的在配合自己嗎?還是說……自己中計了,她這樣做,不但在劍塚之中可以隨時控製聖尊,還可以將顧青衫一脈封禁,而且還拿回兩把聖劍。若都被甲子掌握……太華名實歸一,無懈可擊了啊。
還有細思極恐的,女帝攻山,盡管有江凡做借口,可當兩人作假之事暴露之後,這反倒能被兩大聖地當做攻擊秦國的借口。
想到這些,江凡開始變得不安,尤其回想起淩雲那不可思議的突兀轉變,他越發覺得沒譜。甚至開始進一步推理想到,淩雲可能是真的抱著想要殺死女帝的想法,勝了更好,敗了就將計就計,從哪看,贏的都是她。
越想越是淌白毛汗。難道因為雲扶搖和漁翁,自己感情用事,被淩雲拿捏了?
中計……會嗎?
他深溪口氣,知道這時候更需要冷靜。細思一番之後,他覺得不太現實。
首先,淩雲站隊甲子,意味著要放棄親情,放棄先天一炁,尤其是放棄後者,極不符合淩雲的性子。
然後,女帝大軍依舊在,西秦並未被戰爭裹挾,而太華泰嶽卻無法立即馳援,一旦女帝下定決心,不管五國,先平定聖地,太華是沒可能頂住的,除非淩雲有不可思議的氣魄,敢於付出整個聖地加上一半的太華門徒。
還有一個最直觀的證明點,他們進去後,太華並未來後山搜尋自己,這說明淩雲沒有把計劃交代給他們。
兩種想法在他腦中不停交織,讓他心煩意亂,江凡忽然發現,的確從來沒有什麽算無遺策,一個失誤往往滿盤皆輸是真的。
思前想後,江凡越發坐立不安,終是忍不住給女帝發了信息。
結果女帝三句短語就讓他安心。
行為意識不同,秦國未參戰,淩雲未盡力。
江凡頓時醍醐灌頂,知道自己是杞人憂天了。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意思卻不簡單。
行為意識,其實本質很簡單,己方和太華兩者認知出發點不同。女帝若非考慮天人聖戰,暫時根本沒必要管太華。現如今站在太華的立場,他們能想到的隻是因為兩大聖地聯手給大秦稱霸製造了麻煩,而並未意識到,女帝和江凡要的是廟堂和江湖皆一統,天下隻有一個聲音,實則為對抗天外。
這樣一來,考慮處理問題的方向和方式就會出現差異。太華會認為隻要解除和江凡的盟約,且與泰嶽劃清界限,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所以,不存在一定要死戰的問題,自然身處其中的淩雲也不會如此想法。
秦未參戰,則因為秦國的目的是將六國以及聖地都拖入戰爭旋渦,換句話說,這對秦國隻是階段性目的,如今的秦國依然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兩人假像直接揭穿,重新合二為一,重新威懾天下。而六國和泰嶽卻已經無法抽身退出戰爭了,所以這時候,他們沒一個希望這樣的秦國出兵。
所以,秦國是完全可以進攻太華的,泰嶽卻未必會管。不必說他們兩者本就有不同理念存在,而是泰嶽要的根本是天下皇權,它要敢管,秦國可以直接攻夏。而太華和夏國比起來,泰嶽更傾向於臣服自己,且擁有大軍和百姓的夏國。
所以說,淩雲除非想要太華覆滅,否則根本不會這麽操作。那麽最後一句,淩雲未盡全力,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想通這一切,江凡終於如釋重負,隨即忍不住嘲笑自己思想上出了個巨大問題,就是在複雜的鬥爭中,不自覺陷入認知旋渦,把俯視變為了平視,導致行為意識混亂起來。
這次也真正提醒了他,時刻要牢記初心,才不至於中途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