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
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皇帝趙胤高坐龍椅,麵色陰沉如水,那淩厲的目光掃過下方,讓群臣噤若寒蟬,皆能感受到皇帝此刻的震怒。
“哼!柴贏!違抗聖旨,好大的膽子!”皇帝趙胤怒拍龍椅扶手,那沉悶的聲響如同重錘一般砸在眾人的心上。
禮部尚書鄭尚神色肅穆率先出列,恭敬一禮後,言辭懇切地說道:“皇上,柴贏此舉實乃大逆不道。蠻族有意投降,皇上仁慈,欲以和為貴,收其為我大胤子民,此乃聖明之舉。然柴贏卻違抗聖旨,擅自攻滅蠻族,此等行徑,若不加以嚴懲,日後恐有人效仿,陛下之威何在?朝廷之令何存?我大胤以禮治國,聖旨乃天子之言,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柴贏公然違抗,無疑是對我大胤禮製的嚴重破壞。”說罷,鄭尚微微抬起頭,眼神中滿是堅定,環顧四周,看到群臣中有人微微點頭,有人則麵露沉思之色。
戶部尚書蕭玄緊接著上前,微微頷首,神色凝重開口道道:“陛下,鄭尚書所言極是。柴贏此舉,不僅違抗聖旨,更給我大胤帶來諸多隱患。此番征戰,耗費錢糧無數,如今蠻族已願投降,本可避免更多的開支,可柴贏一意孤行,致使我戶部壓力倍增。且此舉恐引發周邊各族不安,以為我大胤好戰成性,不利於我朝與周邊各族的關係。如今我大胤正致力於發展經濟,穩定外部環境,柴贏此舉無疑是給我大胤的努力帶來了巨大的阻礙。”蕭玄說話時,眉頭緊鎖,臉上的憂慮之色盡顯,周圍的大臣們有的輕輕歎氣,有的則低頭不語,似乎在思考著其中的利弊。
此時,工部尚書範曆邁出一步,目光堅定,神色坦然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柴贏將軍此舉雖有不妥,但也情有可原。柴贏將軍常年征戰在外,對蠻族習性了如指掌。蠻族向來反複無常,今日雖言投降,難保他日不會再次反叛。柴贏將軍為保我大胤邊疆安穩,不得已而為之。且柴贏將軍多年來為我大胤出生入死,戰功赫赫,此次若因一時之過而嚴懲,恐寒了將士們的心。那些在邊疆浴血奮戰的將士們,若看到自己的主帥因忠勇之舉而被嚴懲,他們又該如何想?他們的士氣又將如何?這對我大胤的邊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範曆昂首挺胸,臉上帶著不屈的神情,目光掃過那些武將出身的大臣們,隻見眾人有的微微點頭,有的則露出讚許之色。
兵部尚書李彌也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範尚書言之有理。柴贏將軍乃我大胤猛將,其麾下將士勇猛善戰。此次攻滅蠻族,雖違抗聖旨,但也為我大胤除去一心腹大患。若此時嚴懲柴贏將軍,恐影響我大胤軍心。再者,蠻族之患由來已久,柴贏將軍此舉也是為了永絕後患,為陛下,為我大胤百姓謀福祉。陛下試想,若接受蠻族投降,日後他們再次反叛,那又將給我大胤帶來多少災難?柴贏將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果斷出兵,攻滅蠻族。這正是柴贏將軍的擔當,正是對我大胤的忠誠體現。”李彌神色堅毅,其話語讓一些武將們眼中燃起了希望之光,而文臣們則有的麵露難色,有的則陷入了更深的思索之中。
鄭尚聞言,頓時眉眼一厲,冷哼反駁道:“李尚書、範尚書,你二人此言差矣。柴贏違抗聖旨,此乃不忠之舉。若人人都如柴贏一般,視聖旨如無物,那我大胤朝廷還有何威嚴可言?再者,即便蠻族反複無常,也應按照陛下旨意,先接受其投降,再徐徐圖之。豈能擅自做主,攻滅蠻族?我們大胤乃是禮儀之邦,當以仁德服人,以禮治國。若都像柴贏這般以武力解決問題,那我大胤與蠻夷又有何區別?”鄭尚的臉上滿是憤怒,目光緊緊盯著範曆和李彌,仿佛要將二人的觀點駁斥得體無完膚。
蕭玄也點頭道:“沒錯,柴贏此舉過於魯莽。如今我大胤正值發展之際,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此番舉動,無疑是給我大胤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周邊各族若因此對我大胤產生恐懼和戒備之心,那我們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又將如何進行?這對我大胤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蕭玄的表情嚴肅,其話語讓一些主張和平發展的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範曆毫不退讓,據理力爭道:“鄭尚書、蕭尚書,你們隻看到了柴贏將軍違抗聖旨這一麵,卻未看到蠻族的狼子野心。若接受其投降,日後一旦反叛,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柴贏將軍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果斷出兵,攻滅蠻族。這是為了我大胤的長治久安著想。而且,柴贏將軍為保衛邊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對我大胤的忠誠毋庸置疑。我們不能因為一次違抗聖旨就否定柴贏將軍的所有功績。”範曆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其話語讓一些曾經在邊疆任職過的大臣們感同身受,臉上皆露出了複雜的神情。
李彌這時也開口道:“陛下,柴贏將軍的忠心天地可鑒,絕非有意違抗聖旨,而是為了我大胤的江山社稷。請陛下明察。柴贏將軍身在邊疆,深知蠻族的威脅,此次攻滅蠻族,也是為了給我大胤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環境。若此時嚴懲柴贏將軍,那以後還有誰敢為我大胤奮勇殺敵?”李彌的臉上充滿了期待,目光緊緊地盯著皇帝趙胤,希望皇帝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
朝堂之上,雙方爭論不休,氣氛愈發緊張。皇帝趙胤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目光在四位尚書之間來回掃視,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趙胤深知柴贏的戰功,也明白違抗聖旨的嚴重性,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得不慎重考慮。
禮部尚書鄭尚、戶部尚書蕭玄彈劾柴贏違抗聖旨,擅自攻滅蠻族一事,讓朝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
而此時,吏部尚書盧淩站了出來,微微躬身,神色凝重道:
“陛下,臣有一言。柴贏此次違抗聖旨,擅自行動,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用心。如今邊境兵力在其手中,臣恐其有擁兵自重之嫌。若不加以處置,日後恐成大患。臣建議,召柴贏回京受審,以正國法,以安陛下之心。”盧淩的話語擲地有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一些大臣們交頭接耳,麵露驚色。而那些與柴贏交好的大臣,則眉頭緊鎖,心中擔憂不已。
就在這時,工部尚書範曆再次站出來反駁道:“盧尚書此言差矣。柴贏將軍這幾年來為我大胤出生入死,戰功赫赫,豈會有擁兵自重之心?此次違抗聖旨,實乃為了我大胤的邊疆安穩。蠻族反複無常,若接受其投降,日後必成禍患。柴贏將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果斷出兵,攻滅蠻族。這是他的擔當,是對我大胤的忠誠體現。”範曆的話語激昂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柴贏的信任。
兵部尚書李彌也點頭道:“陛下,範尚書所言極是。柴贏將軍絕非有二心之人。若此時召其回京受審,恐寒了將士們的心,也會讓邊疆局勢變得更加不穩定。如今蠻族雖滅,但餘孽尚存,旁邊還有胡人虎視眈眈。此時召回柴贏將軍,絕非明智之舉。”
然而,盧淩卻並不退讓,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皇帝趙胤:“陛下,臣並非無端猜疑,柴贏手握重兵,此次違抗聖旨,若不加以約束,日後恐難以控製。且自古以來,功高震主者多有危險。柴贏雖有戰功,但也不能因此而放縱。召其回京受審,也是為了給天下一個交代。”
朝廷之上雙方爭論不休,龍椅的皇帝趙胤麵色陰沉,目光看向謝司馬,開口道:
“柴贏之事,謝司馬如何看待?”
一直閉目養神的謝司馬聞言緩緩睜開雙眼,捋了捋胡須,神色沉穩開口道:
“陛下,老臣以為,當下之急,並非爭論柴贏是否擁兵自重。蠻族王庭雖亡,但餘孽未除,旁邊還有胡人虎視眈眈。此時,若召回柴贏,邊疆必定空虛,胡人若趁機入侵,後果不堪設想,臣建議,由柴贏將軍暫時坐鎮邊疆,防備胡人。待局勢穩定後,再做定奪。”
謝司馬的話語讓朝堂上的眾人陷入了沉思。
鄭尚皺著眉頭說道:“謝司馬所言雖有道理,但柴贏違抗聖旨之事不可不查。若任由他在邊疆,誰能保證他不會再次違抗命令?且違抗聖旨之罪,若不懲處,朝廷威嚴何在?我大胤以禮治國,聖旨乃天子之言,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柴贏公然違抗,此風不可長。”鄭尚的神色嚴肅,話語中充滿了對朝廷禮製的維護。
蕭玄也點頭道:“沒錯,鄭尚書所言極是。柴贏此次行為必須受到懲處。若不加以處置,朝廷的威嚴何在?我戶部為此次征戰耗費錢糧無數,如今蠻族已願投降,本可避免更多的開支,可柴贏一意孤行,致使我戶部壓力倍增。且此舉恐引發周邊各族不安,以為我大胤好戰成性,不利於我朝與周邊各族的關係。”蕭玄的臉上滿是憤怒,對柴贏的行為深感不滿。
範曆則反駁道:“鄭尚書、蕭尚書,你們隻看到了柴贏將軍違抗聖旨這一麵,卻未看到為我大胤所做出的貢獻。如今邊疆局勢危急,我等豈能因一時之過而置大局於不顧。柴贏將軍常年征戰在外,對蠻族習性了如指掌。蠻族向來反複無常,今日雖言投降,難保他日不會再次反叛。柴贏將軍為保我大胤邊疆安穩,不得已而為之。若接受其投降,日後一旦反叛,那後果將不堪設想。”範曆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對柴贏的決策充滿了理解。
李彌也說道:“陛下,臣等懇請陛下三思。柴贏將軍隴右出身,對胡人習性也頗為了解。由他坐鎮邊疆,可保我大胤安穩。且柴贏將軍麾下將士勇猛善戰,若此時召回柴贏將軍,恐影響軍心,邊疆防線也可能會因此而鬆動。如今胡人虎視眈眈,我們不能給胡人可乘之機。”李彌的神色焦急,深知邊疆局勢的嚴峻性。
刑部尚書此時也站了出來,微微躬身道:“陛下,柴贏違抗聖旨,按律當嚴懲。但考慮到邊疆局勢,可暫不召回柴贏將軍,待局勢穩定後,再行處置。在此期間,可派遣使者前往邊疆,調查柴贏將軍違抗聖旨的緣由,若確有苦衷,可從輕發落。”刑部尚書的話語較為中立,試圖緩和雙方的爭論。
而吏部尚書盧淩卻再次強調道:“陛下,不可掉以輕心。柴贏將軍手握重兵,若不及時處置,恐生變故。即便如今邊疆局勢危急,也可派遣其他將領前往接替柴贏將軍,以確保朝廷對邊疆的掌控。”盧淩仿佛對柴贏的忠誠度抱有疑慮。
這時,禦史大夫站了出來,麵色冷峻,言辭犀利:“陛下,柴贏違抗聖旨,此乃大罪。其行為不僅違背了陛下的旨意,更是對朝廷權威的公然挑戰。若不嚴懲,何以正國法?何以服眾?且柴贏此次擅自攻滅蠻族,雖有一時之功,但卻可能引發更大的禍端。周邊各族若因此對我大胤心生恐懼,聯合起來對抗我大胤,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柴贏此舉,實乃魯莽之舉,不可不罰。”禦史大夫的話語如同一把利刃,直刺柴贏的行為。
又有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柴贏之罪,還在於他不遵朝廷決策,擅自行動。朝廷商議蠻族投降之事,乃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決定。柴贏卻不顧朝廷大局,僅憑一己之見,便擅自攻滅蠻族。此等行為,若不加以製止,日後其他將領也效仿之,那朝廷的決策又有何用?我大胤的統治又將如何維持?”這位大臣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柴贏破壞朝廷決策機製的擔憂。
一時間,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大臣們各抒己見,互不相讓。皇帝趙胤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
許久,皇帝趙胤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此事朕需再斟酌斟酌,退朝!”
群臣恭敬行禮,緩緩退出朝堂。而關於柴贏的命運,以及邊疆的局勢,也在皇帝趙胤的心中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隨著群臣退出朝堂,一些大臣們仍在私下議論著此事。有人認為柴贏罪不可赦,必須嚴懲;有人則認為柴贏是為了大胤的利益,應該從輕發落。
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皇帝趙胤高坐龍椅,麵色陰沉如水,那淩厲的目光掃過下方,讓群臣噤若寒蟬,皆能感受到皇帝此刻的震怒。
“哼!柴贏!違抗聖旨,好大的膽子!”皇帝趙胤怒拍龍椅扶手,那沉悶的聲響如同重錘一般砸在眾人的心上。
禮部尚書鄭尚神色肅穆率先出列,恭敬一禮後,言辭懇切地說道:“皇上,柴贏此舉實乃大逆不道。蠻族有意投降,皇上仁慈,欲以和為貴,收其為我大胤子民,此乃聖明之舉。然柴贏卻違抗聖旨,擅自攻滅蠻族,此等行徑,若不加以嚴懲,日後恐有人效仿,陛下之威何在?朝廷之令何存?我大胤以禮治國,聖旨乃天子之言,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柴贏公然違抗,無疑是對我大胤禮製的嚴重破壞。”說罷,鄭尚微微抬起頭,眼神中滿是堅定,環顧四周,看到群臣中有人微微點頭,有人則麵露沉思之色。
戶部尚書蕭玄緊接著上前,微微頷首,神色凝重開口道道:“陛下,鄭尚書所言極是。柴贏此舉,不僅違抗聖旨,更給我大胤帶來諸多隱患。此番征戰,耗費錢糧無數,如今蠻族已願投降,本可避免更多的開支,可柴贏一意孤行,致使我戶部壓力倍增。且此舉恐引發周邊各族不安,以為我大胤好戰成性,不利於我朝與周邊各族的關係。如今我大胤正致力於發展經濟,穩定外部環境,柴贏此舉無疑是給我大胤的努力帶來了巨大的阻礙。”蕭玄說話時,眉頭緊鎖,臉上的憂慮之色盡顯,周圍的大臣們有的輕輕歎氣,有的則低頭不語,似乎在思考著其中的利弊。
此時,工部尚書範曆邁出一步,目光堅定,神色坦然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柴贏將軍此舉雖有不妥,但也情有可原。柴贏將軍常年征戰在外,對蠻族習性了如指掌。蠻族向來反複無常,今日雖言投降,難保他日不會再次反叛。柴贏將軍為保我大胤邊疆安穩,不得已而為之。且柴贏將軍多年來為我大胤出生入死,戰功赫赫,此次若因一時之過而嚴懲,恐寒了將士們的心。那些在邊疆浴血奮戰的將士們,若看到自己的主帥因忠勇之舉而被嚴懲,他們又該如何想?他們的士氣又將如何?這對我大胤的邊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範曆昂首挺胸,臉上帶著不屈的神情,目光掃過那些武將出身的大臣們,隻見眾人有的微微點頭,有的則露出讚許之色。
兵部尚書李彌也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範尚書言之有理。柴贏將軍乃我大胤猛將,其麾下將士勇猛善戰。此次攻滅蠻族,雖違抗聖旨,但也為我大胤除去一心腹大患。若此時嚴懲柴贏將軍,恐影響我大胤軍心。再者,蠻族之患由來已久,柴贏將軍此舉也是為了永絕後患,為陛下,為我大胤百姓謀福祉。陛下試想,若接受蠻族投降,日後他們再次反叛,那又將給我大胤帶來多少災難?柴贏將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果斷出兵,攻滅蠻族。這正是柴贏將軍的擔當,正是對我大胤的忠誠體現。”李彌神色堅毅,其話語讓一些武將們眼中燃起了希望之光,而文臣們則有的麵露難色,有的則陷入了更深的思索之中。
鄭尚聞言,頓時眉眼一厲,冷哼反駁道:“李尚書、範尚書,你二人此言差矣。柴贏違抗聖旨,此乃不忠之舉。若人人都如柴贏一般,視聖旨如無物,那我大胤朝廷還有何威嚴可言?再者,即便蠻族反複無常,也應按照陛下旨意,先接受其投降,再徐徐圖之。豈能擅自做主,攻滅蠻族?我們大胤乃是禮儀之邦,當以仁德服人,以禮治國。若都像柴贏這般以武力解決問題,那我大胤與蠻夷又有何區別?”鄭尚的臉上滿是憤怒,目光緊緊盯著範曆和李彌,仿佛要將二人的觀點駁斥得體無完膚。
蕭玄也點頭道:“沒錯,柴贏此舉過於魯莽。如今我大胤正值發展之際,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此番舉動,無疑是給我大胤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周邊各族若因此對我大胤產生恐懼和戒備之心,那我們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又將如何進行?這對我大胤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蕭玄的表情嚴肅,其話語讓一些主張和平發展的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範曆毫不退讓,據理力爭道:“鄭尚書、蕭尚書,你們隻看到了柴贏將軍違抗聖旨這一麵,卻未看到蠻族的狼子野心。若接受其投降,日後一旦反叛,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柴贏將軍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果斷出兵,攻滅蠻族。這是為了我大胤的長治久安著想。而且,柴贏將軍為保衛邊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對我大胤的忠誠毋庸置疑。我們不能因為一次違抗聖旨就否定柴贏將軍的所有功績。”範曆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其話語讓一些曾經在邊疆任職過的大臣們感同身受,臉上皆露出了複雜的神情。
李彌這時也開口道:“陛下,柴贏將軍的忠心天地可鑒,絕非有意違抗聖旨,而是為了我大胤的江山社稷。請陛下明察。柴贏將軍身在邊疆,深知蠻族的威脅,此次攻滅蠻族,也是為了給我大胤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環境。若此時嚴懲柴贏將軍,那以後還有誰敢為我大胤奮勇殺敵?”李彌的臉上充滿了期待,目光緊緊地盯著皇帝趙胤,希望皇帝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
朝堂之上,雙方爭論不休,氣氛愈發緊張。皇帝趙胤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目光在四位尚書之間來回掃視,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趙胤深知柴贏的戰功,也明白違抗聖旨的嚴重性,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得不慎重考慮。
禮部尚書鄭尚、戶部尚書蕭玄彈劾柴贏違抗聖旨,擅自攻滅蠻族一事,讓朝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
而此時,吏部尚書盧淩站了出來,微微躬身,神色凝重道:
“陛下,臣有一言。柴贏此次違抗聖旨,擅自行動,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用心。如今邊境兵力在其手中,臣恐其有擁兵自重之嫌。若不加以處置,日後恐成大患。臣建議,召柴贏回京受審,以正國法,以安陛下之心。”盧淩的話語擲地有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一些大臣們交頭接耳,麵露驚色。而那些與柴贏交好的大臣,則眉頭緊鎖,心中擔憂不已。
就在這時,工部尚書範曆再次站出來反駁道:“盧尚書此言差矣。柴贏將軍這幾年來為我大胤出生入死,戰功赫赫,豈會有擁兵自重之心?此次違抗聖旨,實乃為了我大胤的邊疆安穩。蠻族反複無常,若接受其投降,日後必成禍患。柴贏將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果斷出兵,攻滅蠻族。這是他的擔當,是對我大胤的忠誠體現。”範曆的話語激昂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柴贏的信任。
兵部尚書李彌也點頭道:“陛下,範尚書所言極是。柴贏將軍絕非有二心之人。若此時召其回京受審,恐寒了將士們的心,也會讓邊疆局勢變得更加不穩定。如今蠻族雖滅,但餘孽尚存,旁邊還有胡人虎視眈眈。此時召回柴贏將軍,絕非明智之舉。”
然而,盧淩卻並不退讓,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皇帝趙胤:“陛下,臣並非無端猜疑,柴贏手握重兵,此次違抗聖旨,若不加以約束,日後恐難以控製。且自古以來,功高震主者多有危險。柴贏雖有戰功,但也不能因此而放縱。召其回京受審,也是為了給天下一個交代。”
朝廷之上雙方爭論不休,龍椅的皇帝趙胤麵色陰沉,目光看向謝司馬,開口道:
“柴贏之事,謝司馬如何看待?”
一直閉目養神的謝司馬聞言緩緩睜開雙眼,捋了捋胡須,神色沉穩開口道:
“陛下,老臣以為,當下之急,並非爭論柴贏是否擁兵自重。蠻族王庭雖亡,但餘孽未除,旁邊還有胡人虎視眈眈。此時,若召回柴贏,邊疆必定空虛,胡人若趁機入侵,後果不堪設想,臣建議,由柴贏將軍暫時坐鎮邊疆,防備胡人。待局勢穩定後,再做定奪。”
謝司馬的話語讓朝堂上的眾人陷入了沉思。
鄭尚皺著眉頭說道:“謝司馬所言雖有道理,但柴贏違抗聖旨之事不可不查。若任由他在邊疆,誰能保證他不會再次違抗命令?且違抗聖旨之罪,若不懲處,朝廷威嚴何在?我大胤以禮治國,聖旨乃天子之言,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柴贏公然違抗,此風不可長。”鄭尚的神色嚴肅,話語中充滿了對朝廷禮製的維護。
蕭玄也點頭道:“沒錯,鄭尚書所言極是。柴贏此次行為必須受到懲處。若不加以處置,朝廷的威嚴何在?我戶部為此次征戰耗費錢糧無數,如今蠻族已願投降,本可避免更多的開支,可柴贏一意孤行,致使我戶部壓力倍增。且此舉恐引發周邊各族不安,以為我大胤好戰成性,不利於我朝與周邊各族的關係。”蕭玄的臉上滿是憤怒,對柴贏的行為深感不滿。
範曆則反駁道:“鄭尚書、蕭尚書,你們隻看到了柴贏將軍違抗聖旨這一麵,卻未看到為我大胤所做出的貢獻。如今邊疆局勢危急,我等豈能因一時之過而置大局於不顧。柴贏將軍常年征戰在外,對蠻族習性了如指掌。蠻族向來反複無常,今日雖言投降,難保他日不會再次反叛。柴贏將軍為保我大胤邊疆安穩,不得已而為之。若接受其投降,日後一旦反叛,那後果將不堪設想。”範曆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對柴贏的決策充滿了理解。
李彌也說道:“陛下,臣等懇請陛下三思。柴贏將軍隴右出身,對胡人習性也頗為了解。由他坐鎮邊疆,可保我大胤安穩。且柴贏將軍麾下將士勇猛善戰,若此時召回柴贏將軍,恐影響軍心,邊疆防線也可能會因此而鬆動。如今胡人虎視眈眈,我們不能給胡人可乘之機。”李彌的神色焦急,深知邊疆局勢的嚴峻性。
刑部尚書此時也站了出來,微微躬身道:“陛下,柴贏違抗聖旨,按律當嚴懲。但考慮到邊疆局勢,可暫不召回柴贏將軍,待局勢穩定後,再行處置。在此期間,可派遣使者前往邊疆,調查柴贏將軍違抗聖旨的緣由,若確有苦衷,可從輕發落。”刑部尚書的話語較為中立,試圖緩和雙方的爭論。
而吏部尚書盧淩卻再次強調道:“陛下,不可掉以輕心。柴贏將軍手握重兵,若不及時處置,恐生變故。即便如今邊疆局勢危急,也可派遣其他將領前往接替柴贏將軍,以確保朝廷對邊疆的掌控。”盧淩仿佛對柴贏的忠誠度抱有疑慮。
這時,禦史大夫站了出來,麵色冷峻,言辭犀利:“陛下,柴贏違抗聖旨,此乃大罪。其行為不僅違背了陛下的旨意,更是對朝廷權威的公然挑戰。若不嚴懲,何以正國法?何以服眾?且柴贏此次擅自攻滅蠻族,雖有一時之功,但卻可能引發更大的禍端。周邊各族若因此對我大胤心生恐懼,聯合起來對抗我大胤,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柴贏此舉,實乃魯莽之舉,不可不罰。”禦史大夫的話語如同一把利刃,直刺柴贏的行為。
又有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柴贏之罪,還在於他不遵朝廷決策,擅自行動。朝廷商議蠻族投降之事,乃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決定。柴贏卻不顧朝廷大局,僅憑一己之見,便擅自攻滅蠻族。此等行為,若不加以製止,日後其他將領也效仿之,那朝廷的決策又有何用?我大胤的統治又將如何維持?”這位大臣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柴贏破壞朝廷決策機製的擔憂。
一時間,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大臣們各抒己見,互不相讓。皇帝趙胤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
許久,皇帝趙胤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此事朕需再斟酌斟酌,退朝!”
群臣恭敬行禮,緩緩退出朝堂。而關於柴贏的命運,以及邊疆的局勢,也在皇帝趙胤的心中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隨著群臣退出朝堂,一些大臣們仍在私下議論著此事。有人認為柴贏罪不可赦,必須嚴懲;有人則認為柴贏是為了大胤的利益,應該從輕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