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和尚灣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 作者:咖啡就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尚灣,李泉找的那塊地方。
傳說楊繼業率領七郎八虎,在這裏夜戰遼軍,不料烏木倫河突然漲水,幸得旁邊山頭上福慧寺的和尚們冒死開船接引,才避免了水淹七軍的慘敗。
原本在這個河岔的小拐彎處,還有碑亭,記載此事。但年歲久了,早已消失不見。
地方夠大,植保站拉起了圍牆。靠近時,還能聽到狗吠。
“尕三,尕三!!”李泉站在門口,衝裏麵喊了兩聲。
“誰?”院裏傳來人聲。
“耳朵堵驢毛伲,聽不出來?”李泉抬起腳,照著鏽跡斑斑的鐵皮門“哐哐”兩下。
沒一會兒,吱呀呀,大門閃開一條縫。
一個穿著黃色軍大衣,裹著綠頭巾的中年男人探出身子。粗布棉鞋,緬襠黑棉褲。
看到這造型,站在一旁的李樂嚇了一跳,我勒個去,這是哪來的妖孽,發芽的土豆成了精?
男人見到李泉,露出一口大黃牙,“大泉哥。”
“開門,我帶我弟來看一眼。”
“你弟?”男人又把頭朝外抻出一點。
李泉指指李樂,“額三叔家的。”
“喲,這是長安滴那位?”男人一雙泛黃的眼球閃爍,目光在李樂身上已經打了七八個滾。
“淼,這是李禾,叫尕三就行,也是咱本家,一個輩份的。”
“三哥。”李樂嘴角一翹,給了男人一個不遠不近的稱呼。
倒是尕三,一邊擺手,一邊扒開門縫,“可不敢,可不敢,尕三,叫尕三就成。”
哥倆進了院子,李泉扔給尕三兩根煙。
尕三接過來,夾了一支在耳朵上,淅淅索索又從軍大衣口袋裏捏出盒火柴,點上一支塞進嘴裏,閉上眼,悠長地抽上一口,整個人瞬間像是清醒了許多。
“還是卷煙好抽,比煙葉香啊。”
“你貓著去吧,我們自己轉轉看。”
“哎,隨便看,走時候把門帶上就成。”尕三雙手一抄,脖子一縮,叼著煙剛走了兩步,又轉回頭,“大泉哥,要是定下來,可別忘了咱倆說好滴。”
“放心。”
瞧著尕三一步三晃進了那間瞧著四處漏風的門房,李樂小聲道,“哥,這人?”
“他爺和咱爺當年一起出去打鬼子,不過去了另一邊。後來日子不好過,還是咱爺給打了招呼。到他這,從小就是病秧秧,鎮上給安排在這裏看大門。”
“運氣不好啊。”李樂一聽,大概明白了怎麽回事。
“嘿,可別小看尕三,掙得不比其他人少。”
“咋?”
“養狗唄。細犬,一條伢狗百把塊是有的,不過人懶,夠吃喝就趴了。”
“他剛才和你說定下來.......”
“哦,是想萬一把這地方定了,還是給他留個看門看場地的活,再有個地方給他養狗。”
李樂笑了笑,“倒也是,一條好狗頂得上三個保安。”
剛才在梁上,和尚灣這塊地,隻是看了個大概。
進來之後,才發現足夠大。
進門一片空地,十幾輛半掛車開進來不顯擠。
兩排平房,加起來十幾間。平房後麵,一座二層小樓,上下各七間。
再往後,就是原來植保站培育的果樹苗木,一眼望去,得有個七八畝的樣子,一直到河溝邊,不過看起來沒什麽人打理,光禿禿的枝丫胡亂長著,地上雜草叢生。
繞著院子走了一圈,又爬上小樓,沒鎖門的屋子看了幾個。
樓梯上,哥倆一左一右坐了。
“咋樣?”李泉問道。
李樂想了想,“還成,房子不新,挺結實。還有專門扯的電線。水呢?”
“河邊哪能沒水。就是不能直接喝,有打的井,天旱還有水箱。”
“那也夠用了。鎮裏你找過了?咋說的?”
李樂開始朝細處盤算,腦子有些東西開始抖落抖落灰塵,慢慢冒了出來。
這年頭,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高速公路都沒幾條,更不用說什麽講求標準的服務區,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沒有標準,不代表沒有意識。
吃飯、加油、修車、洗車、商店,眼前條件能想到的就是這些。
改版大車店,你想著建個幾十萬一個坑位的廁所,無異於天方夜譚。
“鎮裏的意思是和街麵上那些公家房子一樣,簽租賃合同,三年一簽。”李泉把自己問東西的一點點往外倒。
“果林也能租?”
“哪能呢,隻算前麵的空地和房子,算是空閑的辦公房產和用地。”
“租金說了沒?”
“鎮裏不想分的那麽細,整租,一年一萬五。”
“水電呢?能不能改造,自己添的東西怎麽算?要是平整土地,維修房屋的費用怎麽算?租用期間要是新蓋的房屋有沒有說法?還有,這個地方萬一以後被征用了,租期租金相關投入費用怎麽核?”
“水不要錢,電按電表走字兒算,其他的,我倒是真沒問。”
麵對李樂一堆問題,李泉有些結巴。
爺倆隻是覺得這個事情有搞頭,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沒有這麽細致的考慮。
李樂也看得出來,自家這個哥哥腦子或許有,但經曆經驗還是少了。
見過太多扯皮事情的李樂,習慣了不吝於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防備對方。
於是拉著李泉,一點點開始講起最通俗易懂的合同界麵風險,壁壘,風險管控以及和公家打交道之間的共贏局麵如何建立。
“先不說鎮裏要多少租金,就是這個合同,提前就得把話說清楚。別以為鎮裏就不會耍賴,在錢麵前,白紙黑字都不一定作數。”
“你幹的,別人也幹得,無非是誰能給鎮裏帶來的好處多,沒一些約束,上麵一句話就能讓你的錢打了水漂。”
“投的每一分錢,都要有來處有去處,成本支出得有回報,回報在哪?在利潤、在各種邊界效益。”
“老家這裏,還是熟人環境,官麵上的關係還算比較好操作,可正因為這樣,更得注意分寸尺度。你得讓大家覺得都有好處。過去叫‘小富由己,大富由天’,現在得改改,“小富由己,大富由官”......”
當李樂不自覺的進到一個語境中時,一旁的李泉從剛開始還能搭上幾句話,慢慢的就變成了認真傾聽和好奇。
扭頭瞧見直勾勾看自己的李泉,李樂突然一愣,“這麽看我作甚?”
“淼哇,你這一套套滴,可比我們想的遠多了。”
李樂搖搖頭,剛才說的多了些。
踩滅煙頭,李泉一把拉起李樂,“走,回家吃飯,吃完飯,咱們再重新商議,不急咧。”
傳說楊繼業率領七郎八虎,在這裏夜戰遼軍,不料烏木倫河突然漲水,幸得旁邊山頭上福慧寺的和尚們冒死開船接引,才避免了水淹七軍的慘敗。
原本在這個河岔的小拐彎處,還有碑亭,記載此事。但年歲久了,早已消失不見。
地方夠大,植保站拉起了圍牆。靠近時,還能聽到狗吠。
“尕三,尕三!!”李泉站在門口,衝裏麵喊了兩聲。
“誰?”院裏傳來人聲。
“耳朵堵驢毛伲,聽不出來?”李泉抬起腳,照著鏽跡斑斑的鐵皮門“哐哐”兩下。
沒一會兒,吱呀呀,大門閃開一條縫。
一個穿著黃色軍大衣,裹著綠頭巾的中年男人探出身子。粗布棉鞋,緬襠黑棉褲。
看到這造型,站在一旁的李樂嚇了一跳,我勒個去,這是哪來的妖孽,發芽的土豆成了精?
男人見到李泉,露出一口大黃牙,“大泉哥。”
“開門,我帶我弟來看一眼。”
“你弟?”男人又把頭朝外抻出一點。
李泉指指李樂,“額三叔家的。”
“喲,這是長安滴那位?”男人一雙泛黃的眼球閃爍,目光在李樂身上已經打了七八個滾。
“淼,這是李禾,叫尕三就行,也是咱本家,一個輩份的。”
“三哥。”李樂嘴角一翹,給了男人一個不遠不近的稱呼。
倒是尕三,一邊擺手,一邊扒開門縫,“可不敢,可不敢,尕三,叫尕三就成。”
哥倆進了院子,李泉扔給尕三兩根煙。
尕三接過來,夾了一支在耳朵上,淅淅索索又從軍大衣口袋裏捏出盒火柴,點上一支塞進嘴裏,閉上眼,悠長地抽上一口,整個人瞬間像是清醒了許多。
“還是卷煙好抽,比煙葉香啊。”
“你貓著去吧,我們自己轉轉看。”
“哎,隨便看,走時候把門帶上就成。”尕三雙手一抄,脖子一縮,叼著煙剛走了兩步,又轉回頭,“大泉哥,要是定下來,可別忘了咱倆說好滴。”
“放心。”
瞧著尕三一步三晃進了那間瞧著四處漏風的門房,李樂小聲道,“哥,這人?”
“他爺和咱爺當年一起出去打鬼子,不過去了另一邊。後來日子不好過,還是咱爺給打了招呼。到他這,從小就是病秧秧,鎮上給安排在這裏看大門。”
“運氣不好啊。”李樂一聽,大概明白了怎麽回事。
“嘿,可別小看尕三,掙得不比其他人少。”
“咋?”
“養狗唄。細犬,一條伢狗百把塊是有的,不過人懶,夠吃喝就趴了。”
“他剛才和你說定下來.......”
“哦,是想萬一把這地方定了,還是給他留個看門看場地的活,再有個地方給他養狗。”
李樂笑了笑,“倒也是,一條好狗頂得上三個保安。”
剛才在梁上,和尚灣這塊地,隻是看了個大概。
進來之後,才發現足夠大。
進門一片空地,十幾輛半掛車開進來不顯擠。
兩排平房,加起來十幾間。平房後麵,一座二層小樓,上下各七間。
再往後,就是原來植保站培育的果樹苗木,一眼望去,得有個七八畝的樣子,一直到河溝邊,不過看起來沒什麽人打理,光禿禿的枝丫胡亂長著,地上雜草叢生。
繞著院子走了一圈,又爬上小樓,沒鎖門的屋子看了幾個。
樓梯上,哥倆一左一右坐了。
“咋樣?”李泉問道。
李樂想了想,“還成,房子不新,挺結實。還有專門扯的電線。水呢?”
“河邊哪能沒水。就是不能直接喝,有打的井,天旱還有水箱。”
“那也夠用了。鎮裏你找過了?咋說的?”
李樂開始朝細處盤算,腦子有些東西開始抖落抖落灰塵,慢慢冒了出來。
這年頭,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高速公路都沒幾條,更不用說什麽講求標準的服務區,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沒有標準,不代表沒有意識。
吃飯、加油、修車、洗車、商店,眼前條件能想到的就是這些。
改版大車店,你想著建個幾十萬一個坑位的廁所,無異於天方夜譚。
“鎮裏的意思是和街麵上那些公家房子一樣,簽租賃合同,三年一簽。”李泉把自己問東西的一點點往外倒。
“果林也能租?”
“哪能呢,隻算前麵的空地和房子,算是空閑的辦公房產和用地。”
“租金說了沒?”
“鎮裏不想分的那麽細,整租,一年一萬五。”
“水電呢?能不能改造,自己添的東西怎麽算?要是平整土地,維修房屋的費用怎麽算?租用期間要是新蓋的房屋有沒有說法?還有,這個地方萬一以後被征用了,租期租金相關投入費用怎麽核?”
“水不要錢,電按電表走字兒算,其他的,我倒是真沒問。”
麵對李樂一堆問題,李泉有些結巴。
爺倆隻是覺得這個事情有搞頭,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沒有這麽細致的考慮。
李樂也看得出來,自家這個哥哥腦子或許有,但經曆經驗還是少了。
見過太多扯皮事情的李樂,習慣了不吝於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防備對方。
於是拉著李泉,一點點開始講起最通俗易懂的合同界麵風險,壁壘,風險管控以及和公家打交道之間的共贏局麵如何建立。
“先不說鎮裏要多少租金,就是這個合同,提前就得把話說清楚。別以為鎮裏就不會耍賴,在錢麵前,白紙黑字都不一定作數。”
“你幹的,別人也幹得,無非是誰能給鎮裏帶來的好處多,沒一些約束,上麵一句話就能讓你的錢打了水漂。”
“投的每一分錢,都要有來處有去處,成本支出得有回報,回報在哪?在利潤、在各種邊界效益。”
“老家這裏,還是熟人環境,官麵上的關係還算比較好操作,可正因為這樣,更得注意分寸尺度。你得讓大家覺得都有好處。過去叫‘小富由己,大富由天’,現在得改改,“小富由己,大富由官”......”
當李樂不自覺的進到一個語境中時,一旁的李泉從剛開始還能搭上幾句話,慢慢的就變成了認真傾聽和好奇。
扭頭瞧見直勾勾看自己的李泉,李樂突然一愣,“這麽看我作甚?”
“淼哇,你這一套套滴,可比我們想的遠多了。”
李樂搖搖頭,剛才說的多了些。
踩滅煙頭,李泉一把拉起李樂,“走,回家吃飯,吃完飯,咱們再重新商議,不急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