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咬鉤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 作者:咖啡就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做局這種事,瞄準的無非是局中人的渴望和恐懼。
貪財好色的,愛慕虛榮的,對權力的追求,不甘心失敗的,等等,針對這些風險人群,要做的就是因地製宜,因人而異。
當有了“他能帶給我想要的東西”的印象之時,也就一步步陷了進去。
根據沈小勇和王伍給的信息,了解到王德喜在招生中遇到的困境,編造了一番話術。
在觀察到王德喜的注意力,從曾離轉移到針對招生業務的詢問之後,李樂感覺到放出的誘餌終於有了效果。
“王校長,我們的看法是,教培市場在經過一段無序發展之後,誰能提前用市場經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帶入進來,誰就能在後麵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就像我剛才說的,兜底。什麽是底,就是成本控製,成本穩定控製了,再去開源,可以快速轉化為正向的經營利潤。”
“沒有轉化成正向利潤的招生,實際上就是成本。不知道您覺得對不對?”
王德喜點點頭,“哎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難得田總對行業有這麽深刻的理解,你今年有......”
“二十四。”
曾姑娘聽到,歪頭瞅了兩眼,倒也是,今天這身打扮,加上剛才的談吐,倒是個少年老成的氣質,再說大幾歲都有人信,比班裏那幾個還會演。
王德喜笑道,“年輕有為啊。”
“哪有,還得和王校長您這樣行業裏的老資格多學習。”
“哎,你剛才說的,招生的工作,那個可什麽來著?”
“可持續經營。”
“對,就這個,方不方便再說說?”
“這有什麽?本來就是要把方法和理念傳遞給培訓學校和機構的。”李樂端起茶杯喝了口。
“招生這個動作,需要理解成兩步,一是引流,二是銷售。”
“引流?”王德喜聽到新名詞,疑惑道。
“我們可以把有意向參加的補習的學生,認為是水池,而各個補習班和機構從這個水池中把水引到自己那裏的過程,就是引流。”
“一家可持續經營的機構,首先要解決就是引流的問題。中間涉及到引流的目標人群的選擇、引流渠道、方法......這隻是第一步,但我們好多機構,其實隻是重視了引流,認為人招進來就萬事大吉......”
“而可持續性,在於銷售的轉化。涉及到需求分類,登記的劃分,針對不同人群的活動.....”
“.....二次、三次消費,客戶粘性的提升.....”
李樂又開始侃侃而談,並觀察者王德喜的表情和動作,不住提問,點頭。
這學期社會心理學的課裏,有一個影響理論,社會標簽會影響我們對個體的客觀評價。
李樂這一步,就是活學活用,給自己“貼金”,一個專業、權威的形象,便多了一層光環。
而權威性原則的影響下,人就會不由自主的“迷信“權威。
覺得火候差不多,李樂停了下來。
“王校長,剛才說得,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理解。”
“哎呀,田總,不,得叫田老師,受益匪淺啊。對了,這裏還有個問題......”
忽然一陣手機鈴聲傳來,剛剛已經神遊天外的曾離一激靈,想起自己的角色,伸手,從公文包裏拿出手機,看了李樂一眼。
“嗯。”
曾姑娘給了王德喜一個甜美的微笑,“不好意思。”
“沒事,沒事。”王德喜心神一蕩,趕忙回道。
眼神跟著曾姑娘的腳步出了門。
“咳咳,王校長,王校長?”李樂適時提醒。
“哦,哦,我剛想問什麽來著?對,那個小課包的,怎麽組合.....”
門外,曾離長舒一口氣,接通電話,“喂?”
“李樂,你個狗日滴,有什麽事不能直接說,非得訂個時間讓額打電話,這不是李叔的手機好麽?怎麽在你手裏了?”
話筒裏聲音高亢,曾姑娘一愣,想起李樂的吩咐,笑著回道,“歪?田宇麽?”
“噫?不是李樂?你誰?”
“我曾離,咱們年前吃飯見過的。”
“啊啊啊,燒烤,知道知道,咋是你接的電話?”
“哦,我們在演戲,回頭李樂會給你說清楚的,你等他電話就成。”
電話那頭,安靜了片刻,“這哈慫又想著坑誰伲?掛了啊,拜拜。”
“再見!”
掛上電話,曾姑娘左右瞅瞅,沒看到人,這才又推門進去。
“我們要回到常態化動作上來,市場、銷售、教學、服務,各個環節各司其職。哎,秀秀誰的電話?”
“新西方,於總的助理,讓我們過去。”
“現在?”李樂一攤手。
“嗯,說於總一會兒到。”
李樂歎口氣,看向王德喜,“王校長,你看,這,剛聊出點興致。”
王德喜眼睛一轉,“哎呀,沒關係,沒關係。”
“那這樣,王校長,咱們今天先到這兒,反正我還得在這兒呆幾天,咱們再找個時間?我請您吃飯。”
李樂一伸手,曾姑娘從公文包裏取出兩張名片遞到他手裏。
“這事都忘了,這是我的名片。”
“好好,這兩天,一定會聯係你,咱們再聊。”
。。。。。。
寫字樓一樓大廳,曾離意味深長的看著李樂。
“你這演技,考中戲沒問題。”
“不行,還差點信念感。”
“這就上鉤了?”
李樂搖搖頭,“興趣肯定是有,還得看下麵的鋪墊。走,請你吃開封菜。”
樓上,王德喜捏著名片和宣傳冊,看了半天,叫過小紅。
“你去按這個公司電話打過去。”
“怎麽?你有興趣?”
“你先打,是不是真有這個地方。”
王德喜點上根煙,坐進老板椅裏,琢磨起剛才李樂說的,似乎自己現在的學校,所有的問題都能對得上。
尤其是李樂說的“續命”兩個字,更是讓王德喜原本就日漸加深的危機感,又增強了些。
教培機構的“紅海時代”,轉型,經營方式,競爭模式,哎呀,這人哪裏來的這麽多新鮮名詞,可聽著有那麽有道理。
別管怎麽著,看這人,肚子裏是有點貨。
又想到曾離的一顰一笑,嗬嗬,要是真的,能有合作,豈不是經常能見到?
吃吃飯,喝喝酒,拉拉手,哎呀。
無限遐想中,小紅敲了敲門,“喜哥!”
“哦。”王德喜回過神,掐滅快燒到手的煙頭。
“問了?”
“嗯。”小紅點點頭,“有人接,名字和地址,還有業務也對。”
“有這個人?”
“他那邊叫小田老板、是這個人。說是來燕京調研市場。”
“真麽?”
“嗯,我打了上麵的兩個電話,都對得上。”
“知道了,我再想想。”
kfc裏,曾姑娘捏著根薯條,沾了番茄醬,“你給他們的名片,萬一打電話怎麽辦?”
“有安排。”李樂笑了笑。
陸桐前兩年弄的那個港島的皮包公司,在長安精工發展起來之後,沒什麽正經業務。
倒是參加各種展會給了靈感,弄了個創盈的名字,開始做起會展谘詢相關的業務。
給陸小寧打了招呼,交代一聲,不就有了?反正現在也沒屁眼查什麽的。
至於以後,我特麽知道你王德喜是哪位?
貪財好色的,愛慕虛榮的,對權力的追求,不甘心失敗的,等等,針對這些風險人群,要做的就是因地製宜,因人而異。
當有了“他能帶給我想要的東西”的印象之時,也就一步步陷了進去。
根據沈小勇和王伍給的信息,了解到王德喜在招生中遇到的困境,編造了一番話術。
在觀察到王德喜的注意力,從曾離轉移到針對招生業務的詢問之後,李樂感覺到放出的誘餌終於有了效果。
“王校長,我們的看法是,教培市場在經過一段無序發展之後,誰能提前用市場經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帶入進來,誰就能在後麵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就像我剛才說的,兜底。什麽是底,就是成本控製,成本穩定控製了,再去開源,可以快速轉化為正向的經營利潤。”
“沒有轉化成正向利潤的招生,實際上就是成本。不知道您覺得對不對?”
王德喜點點頭,“哎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難得田總對行業有這麽深刻的理解,你今年有......”
“二十四。”
曾姑娘聽到,歪頭瞅了兩眼,倒也是,今天這身打扮,加上剛才的談吐,倒是個少年老成的氣質,再說大幾歲都有人信,比班裏那幾個還會演。
王德喜笑道,“年輕有為啊。”
“哪有,還得和王校長您這樣行業裏的老資格多學習。”
“哎,你剛才說的,招生的工作,那個可什麽來著?”
“可持續經營。”
“對,就這個,方不方便再說說?”
“這有什麽?本來就是要把方法和理念傳遞給培訓學校和機構的。”李樂端起茶杯喝了口。
“招生這個動作,需要理解成兩步,一是引流,二是銷售。”
“引流?”王德喜聽到新名詞,疑惑道。
“我們可以把有意向參加的補習的學生,認為是水池,而各個補習班和機構從這個水池中把水引到自己那裏的過程,就是引流。”
“一家可持續經營的機構,首先要解決就是引流的問題。中間涉及到引流的目標人群的選擇、引流渠道、方法......這隻是第一步,但我們好多機構,其實隻是重視了引流,認為人招進來就萬事大吉......”
“而可持續性,在於銷售的轉化。涉及到需求分類,登記的劃分,針對不同人群的活動.....”
“.....二次、三次消費,客戶粘性的提升.....”
李樂又開始侃侃而談,並觀察者王德喜的表情和動作,不住提問,點頭。
這學期社會心理學的課裏,有一個影響理論,社會標簽會影響我們對個體的客觀評價。
李樂這一步,就是活學活用,給自己“貼金”,一個專業、權威的形象,便多了一層光環。
而權威性原則的影響下,人就會不由自主的“迷信“權威。
覺得火候差不多,李樂停了下來。
“王校長,剛才說得,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理解。”
“哎呀,田總,不,得叫田老師,受益匪淺啊。對了,這裏還有個問題......”
忽然一陣手機鈴聲傳來,剛剛已經神遊天外的曾離一激靈,想起自己的角色,伸手,從公文包裏拿出手機,看了李樂一眼。
“嗯。”
曾姑娘給了王德喜一個甜美的微笑,“不好意思。”
“沒事,沒事。”王德喜心神一蕩,趕忙回道。
眼神跟著曾姑娘的腳步出了門。
“咳咳,王校長,王校長?”李樂適時提醒。
“哦,哦,我剛想問什麽來著?對,那個小課包的,怎麽組合.....”
門外,曾離長舒一口氣,接通電話,“喂?”
“李樂,你個狗日滴,有什麽事不能直接說,非得訂個時間讓額打電話,這不是李叔的手機好麽?怎麽在你手裏了?”
話筒裏聲音高亢,曾姑娘一愣,想起李樂的吩咐,笑著回道,“歪?田宇麽?”
“噫?不是李樂?你誰?”
“我曾離,咱們年前吃飯見過的。”
“啊啊啊,燒烤,知道知道,咋是你接的電話?”
“哦,我們在演戲,回頭李樂會給你說清楚的,你等他電話就成。”
電話那頭,安靜了片刻,“這哈慫又想著坑誰伲?掛了啊,拜拜。”
“再見!”
掛上電話,曾姑娘左右瞅瞅,沒看到人,這才又推門進去。
“我們要回到常態化動作上來,市場、銷售、教學、服務,各個環節各司其職。哎,秀秀誰的電話?”
“新西方,於總的助理,讓我們過去。”
“現在?”李樂一攤手。
“嗯,說於總一會兒到。”
李樂歎口氣,看向王德喜,“王校長,你看,這,剛聊出點興致。”
王德喜眼睛一轉,“哎呀,沒關係,沒關係。”
“那這樣,王校長,咱們今天先到這兒,反正我還得在這兒呆幾天,咱們再找個時間?我請您吃飯。”
李樂一伸手,曾姑娘從公文包裏取出兩張名片遞到他手裏。
“這事都忘了,這是我的名片。”
“好好,這兩天,一定會聯係你,咱們再聊。”
。。。。。。
寫字樓一樓大廳,曾離意味深長的看著李樂。
“你這演技,考中戲沒問題。”
“不行,還差點信念感。”
“這就上鉤了?”
李樂搖搖頭,“興趣肯定是有,還得看下麵的鋪墊。走,請你吃開封菜。”
樓上,王德喜捏著名片和宣傳冊,看了半天,叫過小紅。
“你去按這個公司電話打過去。”
“怎麽?你有興趣?”
“你先打,是不是真有這個地方。”
王德喜點上根煙,坐進老板椅裏,琢磨起剛才李樂說的,似乎自己現在的學校,所有的問題都能對得上。
尤其是李樂說的“續命”兩個字,更是讓王德喜原本就日漸加深的危機感,又增強了些。
教培機構的“紅海時代”,轉型,經營方式,競爭模式,哎呀,這人哪裏來的這麽多新鮮名詞,可聽著有那麽有道理。
別管怎麽著,看這人,肚子裏是有點貨。
又想到曾離的一顰一笑,嗬嗬,要是真的,能有合作,豈不是經常能見到?
吃吃飯,喝喝酒,拉拉手,哎呀。
無限遐想中,小紅敲了敲門,“喜哥!”
“哦。”王德喜回過神,掐滅快燒到手的煙頭。
“問了?”
“嗯。”小紅點點頭,“有人接,名字和地址,還有業務也對。”
“有這個人?”
“他那邊叫小田老板、是這個人。說是來燕京調研市場。”
“真麽?”
“嗯,我打了上麵的兩個電話,都對得上。”
“知道了,我再想想。”
kfc裏,曾姑娘捏著根薯條,沾了番茄醬,“你給他們的名片,萬一打電話怎麽辦?”
“有安排。”李樂笑了笑。
陸桐前兩年弄的那個港島的皮包公司,在長安精工發展起來之後,沒什麽正經業務。
倒是參加各種展會給了靈感,弄了個創盈的名字,開始做起會展谘詢相關的業務。
給陸小寧打了招呼,交代一聲,不就有了?反正現在也沒屁眼查什麽的。
至於以後,我特麽知道你王德喜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