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這事兒,得加錢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 作者:咖啡就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一米九的大個兒站在一起,讓惠慶的辦公桌前暗下去一塊兒。
“我把你們初始理論的闡述,調整了一下順序,還有幾句話,似是而非的改了改,論文麽,一個論字,不止是自己論,別人也會拿著當標靶評頭論足的。事關核心觀點、核心結論、核心證據。畏畏縮縮反而顯得心虛,要自信,明白麽?”
“明白了。”倆大個兒互相看了眼,點點頭。
惠慶繼續道,“第一個,社會網絡理論,是做為核心理論的,開篇名義,放在最後就不合適。還有這兩句,社會關係是由個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信息互動方式,方法,手段,相互連接構成的。”
“節點、中心性、度數、連邊這幾個用於描述社會網絡結構和特點的概念的解釋.....”
“第二個,數字社會理論。林教授那邊給加了兩句,關注數字技術之和人類群體間的互動和影響,包含了個體與社會不同階層、經濟、政治、倫理等方麵的關係,虛擬社會言論對現實社會公眾輿論和現實結果的影響,數字經濟、數字貨幣、數字金融體係對現實產業、經濟格局的影響。”
“第三個是費先生點撥的。”
“我滴個娘嘞,他老人家也看了?”張曼曼愣了一下。
“你以為呢,老師又不是老古董,幫小孩子提點兩句,還是會的。”
“惠老師,您說,您說。”
“這裏。”惠慶翻到一頁指了指,“社會構建裏講到的一點,人們的文化心理是在社會中相互影響和塑造的,尤其適用於網絡社交平台、虛擬社群、網絡遊戲空間、社交工具等等這些應用,它對揭示虛擬空間的社交現象和行為,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需要對社群心理有足夠的了解。”
“而且,老師說到之後網絡社會學的重點研究方向,網絡技術應用條件下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社交行為和人際關係,數字經濟,包含數字貨幣、大數據、物聯、智能相關產業。還有虛擬社群,包含個人媒體、意見引導、封閉的私域和開放的廣域信息傳播,以及信息繭房的營造。”
“嘶~~~~老爺子,真厲害啊。”李樂聽完,嘬了嘬牙花子,想起一句話,最後,我們終將發現,都是在先哲的腳印裏爬行。
“這話,你到他跟前說去。”惠慶彈了彈手裏的論文,“行了,這個東西很新,大家都在摸索,能夠概括和提前預設出三個理論結構,已經很不錯了。”
“有些東西不必求全,先寫出來,然後再加以補充和完善,理工科的成果和理論可能具有獨占性,但社科類的,基本上都是長時間集體行為的結果,沒人能一個人包攬所有。”
“知道了。”
“格式、字體再按照要求審一審,然後去打出來,裝個好看點的皮皮。誒,具體規則看了麽?”
“看了。”李樂點點頭,“不過,上麵說,得有本校兩名副高以上的老師推薦,這個,林教書不是咱們學校的,那另一位,您說,我們找誰?”
“傻了麽不是?”惠慶看了眼張曼曼,“這不有一個麽?”
“哦,對,楊老師。”
“還有一個原因。”
“啥?”
“記著,背著自己的導師發論文,你就是發了sci,核心期刊,都是一個大忌,輕則留下壞印象,畢業之路艱難,重則,清理門戶。”
“那要是把導師放一作呢?”
“去練一身肌肉,比你導師壯就完事了。”惠慶難得說個笑話,可有些冷。
“那我這,楊老師那,我......”
“你這隻是寫,又沒上交。我早給說過了,你們回頭找他去。這圈子裏,有些潛規則,別亂碰。”惠慶又說道。
“哦,謝謝惠老師,謝謝惠老師。”張曼曼一摸腦門,剛才白毛汗都嚇出來了。
“行了,你們去吧。”惠慶開始攆人。
等兩人走到門口,“李樂,等一下。”
“你先去吧,正好讓楊老師也給提提意見。”
李樂轉回身,“把門關上。”
“哦。”
“給,清樣到了。”
走到桌前,就見惠慶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大信封,扔到桌上,信封左下角印著四個紅色的大字,“社會學人”。
李樂瞧見,笑了笑。
。。。。。。
既然出門在外,就要學著對自己好點,所以替惠慶參加遠在千裏之外的學術會議,李樂買了張靠窗的機票。
向空姐姐要了張毛毯,原本準備舒舒服服睡到鵬城,可還沒進入狀態,就聽到身旁和身後的座位上,傳來劈裏啪啦,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聲響。
歪脖瞅了眼,旁邊這小胖哥們正在用肚子抵著小桌板,瘋狂打字,改著屁屁踢。
扭回頭,從縫隙裏瞧見身後的那位大姐,咬牙切齒,麵露寒光的戳著鍵盤,好像麵對前男友一般,隨時準備給屏幕來個九陰白骨爪。
小李廚子歎口氣,毛毯裹了裹,身子一斜,閉眼。
可一個長期和鍵盤打交道的,這種聲音不是催眠曲,而是催命曲。
身旁的小哥和身後大姐此起彼伏,長短間距,你方停手我又來的交替中,李樂徹底的,睡不著了。
艸,大家都是牛馬,跟誰沒有似的。起身,拿包,掏出筆電,“哐”的朝小桌板上一扔,打不過就加入,李樂也開始碼字。
“誒,盆友,你也去開會?”
“何以見得?”
“飛機上還寫論文的,多了不敢說,最少六成有同一個目標,參加會議。”
“哦,那你也是?”李樂瞅了眼小胖的顯示器,一堆柱狀、線形圖,還有一串自己認不得分子式和符號。
“命苦哇。”
“嗬嗬。你這做的是poster?”
“可不,會上要用的。”
“那不挺好?”
“哎,這不是為了增加會議的重要程度麽?現在都覺得,看一個會議的含金量,得看有沒有oral,poster或者workshop。”
“還有這說法?”
“當然。”小胖看了看李樂,“你是新人?”
“算是。”
“給你普及一下,學術會議其實應該叫學術圈會議,做學問的人未必都去,但參會的人,大概率都在一個圈子裏。而會議,分幾種,一種是頂級的,大佬眾多,小牛成群,往來無白丁。既可領略大神風采,又能探究學術風向和前沿,真能學到東西那種。另一種就是灌了水的會議,說白了就是混圈子用的。”
“幾個大佬找個讚助商,攢個局,三天裏開個半天會,剩下的時間就是喝茅五瀘,歡樂喜重逢,再安排幾個best paper,小牛們排著隊給大佬敬酒獻花獻身,加聯係方式拓展人脈,學生或者圈子裏的新人,花錢隨便蹭個會議論文交個差,你好我好大家好,主打輕鬆愉快。”
“當然,也有純玩兒的,啥都不幹,就是有讚助,人家掏錢請你來玩兒,要的是個名聲。”
“謔,還有這多說法呢?”李樂想著讓這人多說點,啟動捧哏技能。
“可不,道道多著呢?你知道這些學術會議裏最複雜的是哪個麽?”
“金融?”
“不對。”
“計算機?”
“不~~~對。”
“那是啥?您給說說?”
“醫藥啊。”小胖趁著扶手,朝上挪了挪,“那才是牛鬼蛇神滿天飛呢,最特麽腐敗的就是他們這幫搞醫藥的。”
“嘿嘿,學到了。誒,老哥,我是第一次,有沒有注意事項?比如流程啥的?”
小胖見李樂“虛心好學”,有意為人師一把,笑道,“流程千篇一律。根據我多年經驗,記住以下幾點就成。”
“您說,您說。”
“第一,想問啥問啥,把人惹生氣了都不要緊。尤其那些大神,每次都有無數人找他們套磁,誰特麽記得你個小蝦米。記住,搞學術的,記憶力和魚差不多。不過你也別真挑刺兒去,對著罵大街可不行。”
“那肯定不能。”李樂嗬嗬著。
“第二,拉關係,別想著找那些大人物,你有那個醜國時間,還不如找些有本事和發展前途的同齡人、年輕人多聊聊。這才是你潛在的競爭對手,合作夥伴,過個幾年,大家都認識了,有些事就好辦了。這才是人脈。”
“嘿,有道理啊,還有麽?”
“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旅遊旅遊,千萬別不好意思。我就後悔了,前年去了趟亞馬遜雨林,太拘束,那地方,這輩子不一定能再去了啊。”
“倒也是,再去可就得自己掏錢了。”
“可不是這個理兒?”小胖遺憾的歎口氣,想了想,又說道,“如果有你的個人報告或者演講,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高級別的,那個可能真的有人會記一輩子。”
“嗯,真的謝謝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哪裏,我這也是自己的總結,有用就好。”小胖搓搓手,“不和你說了,我還趕東西。”
“您忙,您忙。”
李樂轉過身,摁開自己的筆電,心道,真有意思。
年底的燕京開始迎接西伯利亞寒流的洗禮,而遠在南方的鵬城,依舊溫暖如春。
和小胖道個別,萍水相逢,都沒留聯係方式的想法。
拎著棉衣的李樂剛從通道出來,就瞧見廖楠趴在欄杆上,衝自己揮手。
“等久了吧。”
“還成,我掐著點來的,走吧,先吃飯。”
“先去會場簽到,我把東西放下。”
“也成。誒,地方在哪兒?”
“東華假日。”
。。。。。。
到了酒店,去會務組簽到,拿了房卡打開門,李樂才發現是個單人間。
拉開窗簾看了外麵,李樂心說倒也對,惠老師麽,別看年齡不大,位置在那擺著呢。
下了樓,上了廖楠的別克賽歐。
“又不是沒錢,你也換個大點兒的。你看曹尚,三天兩頭換。”
“他是玩兒車的,咱不和他比,代步工具,要那麽好幹嘛?現在創業期,能省就省。等以後掙到錢了,條件到了,換個紅空那邊的雙牌車。”
“雙牌車啊,也好,那邊沒有強製報廢,就是不能出粵省。”李樂想起在倫敦開的小雅各布家開的那輛e-type。
“不過條件是內地資產五千萬,在那邊投資一千萬。你現在有了?”
“沒有吧。”李樂含糊道。
廖楠知道這孫子肯定沒說實話,懶得拆穿他,“走,去公司那邊,請你吃那家的煲仔飯,啫啫煲,”
“好吃?”
“肯定啊,為了這口啫啫煲,才把公司搬過去的。”
“那是得嚐嚐。”
科技園裏一家小館子,李樂排隊等了二十分鍾,才吃上廖楠說的煲仔飯和啫啫煲。
“咋樣?”
“挺好,給個八分吧。”
“就知道你嘴刁,能給八分就不錯了。”
“誒,這中午都這麽排隊麽?”李樂指指門口。
“可不。前些年都是工廠多,人都在廠裏吃。這兩年又有不少公司在這邊開了起來,人氣兒就旺了,趕上中午飯點兒,都下樓來吃飯,可不得排隊。”
“公司那邊呢?”
“訂的快餐,十五塊錢標準,兩葷一素。一早報數,不願意吃的,自己掏錢外麵吃去。加班另算。”
李樂點點頭,“也行。上次給你說的,那個加班的打車費什麽的,算了麽?”
“算了了,一月一報,打工資裏。”
“該給給,都是外地過來打工的,都不容易。”
“我也不容易,你咋不關心關心我?”
“你是老板,關心你相當於和資本家共情。”
“你丫就一甩手掌櫃的,還有臉說。”
“更正一下,投資人。”
“切!!吃飽了麽?吃飽了走人。”
廖楠一路拐彎抹角,來到科技園邊上的一棟四鄰不靠的五層小樓。
看到門口立著一溜牌子裏的“ng動畫科技”,李樂咂咂嘴,“你也取個好名字,ng,ng.什麽破玩意兒。”
“你懂個得兒。”
“幾樓?”
“三樓。”
“渲染機房呢?”
“在那棟。這邊的電不行。”廖楠手一伸,示意路邊另一座三層小樓。
“回頭瞧瞧去。”
上了三樓,還沒進公司大門,就聽到裏麵一個熟悉的大嗓門伴著略微結巴的聲音喊道,“這個意思,就,就對了。”
“不是,薑導,廖總說了,要是這樣,得......”
“得怎怎麽著?”
“得加錢!!”
“加就加!他們有錢。”
手搭在門把手上的李樂,轉頭瞧廖楠,“這人啥時候來的?”
“不道啊?”
“我把你們初始理論的闡述,調整了一下順序,還有幾句話,似是而非的改了改,論文麽,一個論字,不止是自己論,別人也會拿著當標靶評頭論足的。事關核心觀點、核心結論、核心證據。畏畏縮縮反而顯得心虛,要自信,明白麽?”
“明白了。”倆大個兒互相看了眼,點點頭。
惠慶繼續道,“第一個,社會網絡理論,是做為核心理論的,開篇名義,放在最後就不合適。還有這兩句,社會關係是由個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信息互動方式,方法,手段,相互連接構成的。”
“節點、中心性、度數、連邊這幾個用於描述社會網絡結構和特點的概念的解釋.....”
“第二個,數字社會理論。林教授那邊給加了兩句,關注數字技術之和人類群體間的互動和影響,包含了個體與社會不同階層、經濟、政治、倫理等方麵的關係,虛擬社會言論對現實社會公眾輿論和現實結果的影響,數字經濟、數字貨幣、數字金融體係對現實產業、經濟格局的影響。”
“第三個是費先生點撥的。”
“我滴個娘嘞,他老人家也看了?”張曼曼愣了一下。
“你以為呢,老師又不是老古董,幫小孩子提點兩句,還是會的。”
“惠老師,您說,您說。”
“這裏。”惠慶翻到一頁指了指,“社會構建裏講到的一點,人們的文化心理是在社會中相互影響和塑造的,尤其適用於網絡社交平台、虛擬社群、網絡遊戲空間、社交工具等等這些應用,它對揭示虛擬空間的社交現象和行為,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需要對社群心理有足夠的了解。”
“而且,老師說到之後網絡社會學的重點研究方向,網絡技術應用條件下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社交行為和人際關係,數字經濟,包含數字貨幣、大數據、物聯、智能相關產業。還有虛擬社群,包含個人媒體、意見引導、封閉的私域和開放的廣域信息傳播,以及信息繭房的營造。”
“嘶~~~~老爺子,真厲害啊。”李樂聽完,嘬了嘬牙花子,想起一句話,最後,我們終將發現,都是在先哲的腳印裏爬行。
“這話,你到他跟前說去。”惠慶彈了彈手裏的論文,“行了,這個東西很新,大家都在摸索,能夠概括和提前預設出三個理論結構,已經很不錯了。”
“有些東西不必求全,先寫出來,然後再加以補充和完善,理工科的成果和理論可能具有獨占性,但社科類的,基本上都是長時間集體行為的結果,沒人能一個人包攬所有。”
“知道了。”
“格式、字體再按照要求審一審,然後去打出來,裝個好看點的皮皮。誒,具體規則看了麽?”
“看了。”李樂點點頭,“不過,上麵說,得有本校兩名副高以上的老師推薦,這個,林教書不是咱們學校的,那另一位,您說,我們找誰?”
“傻了麽不是?”惠慶看了眼張曼曼,“這不有一個麽?”
“哦,對,楊老師。”
“還有一個原因。”
“啥?”
“記著,背著自己的導師發論文,你就是發了sci,核心期刊,都是一個大忌,輕則留下壞印象,畢業之路艱難,重則,清理門戶。”
“那要是把導師放一作呢?”
“去練一身肌肉,比你導師壯就完事了。”惠慶難得說個笑話,可有些冷。
“那我這,楊老師那,我......”
“你這隻是寫,又沒上交。我早給說過了,你們回頭找他去。這圈子裏,有些潛規則,別亂碰。”惠慶又說道。
“哦,謝謝惠老師,謝謝惠老師。”張曼曼一摸腦門,剛才白毛汗都嚇出來了。
“行了,你們去吧。”惠慶開始攆人。
等兩人走到門口,“李樂,等一下。”
“你先去吧,正好讓楊老師也給提提意見。”
李樂轉回身,“把門關上。”
“哦。”
“給,清樣到了。”
走到桌前,就見惠慶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大信封,扔到桌上,信封左下角印著四個紅色的大字,“社會學人”。
李樂瞧見,笑了笑。
。。。。。。
既然出門在外,就要學著對自己好點,所以替惠慶參加遠在千裏之外的學術會議,李樂買了張靠窗的機票。
向空姐姐要了張毛毯,原本準備舒舒服服睡到鵬城,可還沒進入狀態,就聽到身旁和身後的座位上,傳來劈裏啪啦,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聲響。
歪脖瞅了眼,旁邊這小胖哥們正在用肚子抵著小桌板,瘋狂打字,改著屁屁踢。
扭回頭,從縫隙裏瞧見身後的那位大姐,咬牙切齒,麵露寒光的戳著鍵盤,好像麵對前男友一般,隨時準備給屏幕來個九陰白骨爪。
小李廚子歎口氣,毛毯裹了裹,身子一斜,閉眼。
可一個長期和鍵盤打交道的,這種聲音不是催眠曲,而是催命曲。
身旁的小哥和身後大姐此起彼伏,長短間距,你方停手我又來的交替中,李樂徹底的,睡不著了。
艸,大家都是牛馬,跟誰沒有似的。起身,拿包,掏出筆電,“哐”的朝小桌板上一扔,打不過就加入,李樂也開始碼字。
“誒,盆友,你也去開會?”
“何以見得?”
“飛機上還寫論文的,多了不敢說,最少六成有同一個目標,參加會議。”
“哦,那你也是?”李樂瞅了眼小胖的顯示器,一堆柱狀、線形圖,還有一串自己認不得分子式和符號。
“命苦哇。”
“嗬嗬。你這做的是poster?”
“可不,會上要用的。”
“那不挺好?”
“哎,這不是為了增加會議的重要程度麽?現在都覺得,看一個會議的含金量,得看有沒有oral,poster或者workshop。”
“還有這說法?”
“當然。”小胖看了看李樂,“你是新人?”
“算是。”
“給你普及一下,學術會議其實應該叫學術圈會議,做學問的人未必都去,但參會的人,大概率都在一個圈子裏。而會議,分幾種,一種是頂級的,大佬眾多,小牛成群,往來無白丁。既可領略大神風采,又能探究學術風向和前沿,真能學到東西那種。另一種就是灌了水的會議,說白了就是混圈子用的。”
“幾個大佬找個讚助商,攢個局,三天裏開個半天會,剩下的時間就是喝茅五瀘,歡樂喜重逢,再安排幾個best paper,小牛們排著隊給大佬敬酒獻花獻身,加聯係方式拓展人脈,學生或者圈子裏的新人,花錢隨便蹭個會議論文交個差,你好我好大家好,主打輕鬆愉快。”
“當然,也有純玩兒的,啥都不幹,就是有讚助,人家掏錢請你來玩兒,要的是個名聲。”
“謔,還有這多說法呢?”李樂想著讓這人多說點,啟動捧哏技能。
“可不,道道多著呢?你知道這些學術會議裏最複雜的是哪個麽?”
“金融?”
“不對。”
“計算機?”
“不~~~對。”
“那是啥?您給說說?”
“醫藥啊。”小胖趁著扶手,朝上挪了挪,“那才是牛鬼蛇神滿天飛呢,最特麽腐敗的就是他們這幫搞醫藥的。”
“嘿嘿,學到了。誒,老哥,我是第一次,有沒有注意事項?比如流程啥的?”
小胖見李樂“虛心好學”,有意為人師一把,笑道,“流程千篇一律。根據我多年經驗,記住以下幾點就成。”
“您說,您說。”
“第一,想問啥問啥,把人惹生氣了都不要緊。尤其那些大神,每次都有無數人找他們套磁,誰特麽記得你個小蝦米。記住,搞學術的,記憶力和魚差不多。不過你也別真挑刺兒去,對著罵大街可不行。”
“那肯定不能。”李樂嗬嗬著。
“第二,拉關係,別想著找那些大人物,你有那個醜國時間,還不如找些有本事和發展前途的同齡人、年輕人多聊聊。這才是你潛在的競爭對手,合作夥伴,過個幾年,大家都認識了,有些事就好辦了。這才是人脈。”
“嘿,有道理啊,還有麽?”
“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旅遊旅遊,千萬別不好意思。我就後悔了,前年去了趟亞馬遜雨林,太拘束,那地方,這輩子不一定能再去了啊。”
“倒也是,再去可就得自己掏錢了。”
“可不是這個理兒?”小胖遺憾的歎口氣,想了想,又說道,“如果有你的個人報告或者演講,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高級別的,那個可能真的有人會記一輩子。”
“嗯,真的謝謝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哪裏,我這也是自己的總結,有用就好。”小胖搓搓手,“不和你說了,我還趕東西。”
“您忙,您忙。”
李樂轉過身,摁開自己的筆電,心道,真有意思。
年底的燕京開始迎接西伯利亞寒流的洗禮,而遠在南方的鵬城,依舊溫暖如春。
和小胖道個別,萍水相逢,都沒留聯係方式的想法。
拎著棉衣的李樂剛從通道出來,就瞧見廖楠趴在欄杆上,衝自己揮手。
“等久了吧。”
“還成,我掐著點來的,走吧,先吃飯。”
“先去會場簽到,我把東西放下。”
“也成。誒,地方在哪兒?”
“東華假日。”
。。。。。。
到了酒店,去會務組簽到,拿了房卡打開門,李樂才發現是個單人間。
拉開窗簾看了外麵,李樂心說倒也對,惠老師麽,別看年齡不大,位置在那擺著呢。
下了樓,上了廖楠的別克賽歐。
“又不是沒錢,你也換個大點兒的。你看曹尚,三天兩頭換。”
“他是玩兒車的,咱不和他比,代步工具,要那麽好幹嘛?現在創業期,能省就省。等以後掙到錢了,條件到了,換個紅空那邊的雙牌車。”
“雙牌車啊,也好,那邊沒有強製報廢,就是不能出粵省。”李樂想起在倫敦開的小雅各布家開的那輛e-type。
“不過條件是內地資產五千萬,在那邊投資一千萬。你現在有了?”
“沒有吧。”李樂含糊道。
廖楠知道這孫子肯定沒說實話,懶得拆穿他,“走,去公司那邊,請你吃那家的煲仔飯,啫啫煲,”
“好吃?”
“肯定啊,為了這口啫啫煲,才把公司搬過去的。”
“那是得嚐嚐。”
科技園裏一家小館子,李樂排隊等了二十分鍾,才吃上廖楠說的煲仔飯和啫啫煲。
“咋樣?”
“挺好,給個八分吧。”
“就知道你嘴刁,能給八分就不錯了。”
“誒,這中午都這麽排隊麽?”李樂指指門口。
“可不。前些年都是工廠多,人都在廠裏吃。這兩年又有不少公司在這邊開了起來,人氣兒就旺了,趕上中午飯點兒,都下樓來吃飯,可不得排隊。”
“公司那邊呢?”
“訂的快餐,十五塊錢標準,兩葷一素。一早報數,不願意吃的,自己掏錢外麵吃去。加班另算。”
李樂點點頭,“也行。上次給你說的,那個加班的打車費什麽的,算了麽?”
“算了了,一月一報,打工資裏。”
“該給給,都是外地過來打工的,都不容易。”
“我也不容易,你咋不關心關心我?”
“你是老板,關心你相當於和資本家共情。”
“你丫就一甩手掌櫃的,還有臉說。”
“更正一下,投資人。”
“切!!吃飽了麽?吃飽了走人。”
廖楠一路拐彎抹角,來到科技園邊上的一棟四鄰不靠的五層小樓。
看到門口立著一溜牌子裏的“ng動畫科技”,李樂咂咂嘴,“你也取個好名字,ng,ng.什麽破玩意兒。”
“你懂個得兒。”
“幾樓?”
“三樓。”
“渲染機房呢?”
“在那棟。這邊的電不行。”廖楠手一伸,示意路邊另一座三層小樓。
“回頭瞧瞧去。”
上了三樓,還沒進公司大門,就聽到裏麵一個熟悉的大嗓門伴著略微結巴的聲音喊道,“這個意思,就,就對了。”
“不是,薑導,廖總說了,要是這樣,得......”
“得怎怎麽著?”
“得加錢!!”
“加就加!他們有錢。”
手搭在門把手上的李樂,轉頭瞧廖楠,“這人啥時候來的?”
“不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