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真愛就是這樣
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 作者:樊溪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奉哲聽懂其意,微微一驚。
“那她,知曉微臣的心思嗎?”
顏瑜搖頭。
“本王由事推想,她不知道。”
寧奉哲不由好奇。
“你為何不告訴她?”
顏瑜微笑說明。
“本王豈能多嘴多舌,替你訴說心聲,萬一你不想告訴她呢?”
寧奉哲低眸,自嘲而笑。
“嗯,確實不想。”
顏瑜道出實情。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吧?”
覺出一點試探之意,寧奉哲泠然視線,陰狠而去。
他沒有回答,隻是反問。
“那你就不嫉妒?怎願舍命相救?”
顏瑜凝眸謹肅,目不斜視。
“本王心覺,真愛就是這樣。”
“愛惜於她,本王不願有一分辜負。”
寧奉哲鼻息嗤笑,尖銳朔風冷酷。
“真愛?”
“愛人者,何來如此純粹無私之心?”
顏瑜打開藥箱,取出幾種傷藥,適量混合。
“愛卿定義,這便是純粹無私麽?本王自己不覺。”
“或許,是因為本王欠她太多,所以總覺得,為她做什麽,都是理所當然。”
“你待她無微不至,想來,無有虧欠之感吧?”
寧奉哲輕吟重複。
“無微不至……”
忽覺一陣心痛,他轉眸窗外,任由山風,吹拂長發。
“就連王爺,都能這般看待微臣,她本該是這世上最懂微臣之人,卻不願托以信任。”
“碌碌一世,終是沒人懂我。”
顏瑜拆了崩開的紗布,敷上新的傷藥。
“或許,本王懂你。”
寧奉哲輕笑,扯出幾許自卑。
“上有顏皇庇佑,下有輔臣忠心,帝瑾王何其風光,你怎會懂低微之悲哀?”
顏瑜停下手邊的事,如玉眉眼,臻至關懷。
“本王明白你所指悲哀。”
“一則,上奉君父,不論如何盡心,都會被他懷疑,好似小人諂媚輕言,你便會有性命之憂;二則,疼惜妹妹,二十多年為她付出,幾乎眾叛親離,終是被她一句偽善,堵得百口莫辯,唯剩心酸。”
“前者,本王感同身受,皇兄那種令人窒息的愛,本王經曆,不比你少。溫情之時,他真的很好,愛卿有所不知,本王曆經兩世,都是孤兒。他的出現,彌補了父愛,恍神之間,本王已經將他視作生父,可是漸漸地,我和他,卻隻餘下傷痛。”
“他一絲絲看不著、摸不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本王渴求,便要付出相應代價。或是拱手江山,或是多番示誠,本王能力有限,他的貪婪卻是無盡。如是索取無度,直至本王無能為力,他還要自哀自憐,將自己視作傀儡,仿佛計殺對方之人,從來不是他,而是本王。”
“有時,本王會有疑惑,他為何不愛我?是不是因為,愛他的人太多,他愛的人亦是漫漫之數,所以權衡利弊之後,便將無用的我放棄了。”
話至此處,早有心痛如絞,深淵煎熬。
“同是天涯淪落人,本王豈能不懂你的心傷?”
“本王知你心中,唯此二人,縱然對不起天下,也不忍傷他們分毫,奈何前者疑心、後者不信。”
“你很可憐,他們都不要你。”
“本王說這話,不為譏諷,隻為表達,他們不信你,我信。”
仿若心房被人輕輕托起,一陣溫暖,猝不及防而來,寧奉哲下意識回避視線,故作無有感知。
“不管我怎麽做,她都不信。”
“她慧眼如炬,怎能看不出我對她,從來不是虛情假意?”
“她何故那般信你,你是怎麽做到的?”
顏瑜轉而拿起紗布,重新包紮傷處,期間,不忘敘話。
“你的心事,礙於禮法,不能向她傾訴。她多是不知,又見一些舉止有異,自然會有疑忌。”
“以你智謀,晦心暗意,除非有所表露,不然,她如何察覺?”
“本王說句公道話,你實在藏得太深。”
寧奉哲微有不悅,直言反駁。
“何謂太深,王爺不是瞧出來了嗎?”
“難道王爺自詡,謀較溪兒,略高一籌?”
天色漸明,朝霞猶如絲綢柔落,彯彯山間輕霧,於顏瑜身後,編織一道金暉,鸞姿鳳態,不言而喻。
“本王知曉你的心思,無關自身謀略,隻因她的幾句分析,引得深思,而後方知。”
“愛卿可還記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
“她無意間注意到一個細節,銅事台後門侍衛陣勢,驟然一轉薄弱,由此得知,你心有不忍。你們之間,兄妹情誼親睦,加上先前愛卿多有招撫之意,她自然而然沒有多想。”
“本王知曉,此舉大有含意。”
“以前,本王亦覺你是偽善,對她或有親情,卻會止步朝局。換句話說,本王以為,你一直都在利用她。直到那一次,她與朝局之間,或者說,她與皇兄之間,你選了她。”
“舍她襄助本王,愛卿將會失去什麽,不必本王多說,你我心知肚明。”
“如是情義,如出一轍,本王即便看不清愛卿,也不會看不清自己。”
寧奉哲沉穩內斂,正色提醒。
“兄妹之情、男女之愛,怎是如出一轍?”
“請王爺慎言。”
顏瑜神態安然。
“礙於禮法罷了,實際並無血緣關係,何故避而不談?”
寧奉哲遙望天穹,失意一歎,無可奈何。
“立身之本,便在於此,怎能無視禮法?”
顏瑜處理最後一處傷口,微笑之間,麵色漸有幾分紅潤。
“本王之意,不是讓你無視禮法。”
“隻要你們不做兄妹,一切便能順理成章,此事好辦。”
說著,拿出兩道瑜旨。
“方才路上,本王便已擬好旨意,滿心期待,隻等這會兒,親手交到愛卿手中。”
寧奉哲聽得一驚,想要跪接瑜旨,卻被顏瑜阻止。
“無需多禮,愛卿直接閱看就行。”
“第一道瑜旨,本王令使小妹妹,脫離寧族、回到本家。愛卿或有不知,賞花宮宴之前,她找到了生父,姓柏。瑜旨公示之後,她便是民籍郡主,柏雲溪,不再是你名義上的三妹。”
“第二道瑜旨,今夜愛卿,護駕有功,乃是本王的救命恩人,當之無愧,受封親王。本王心懷感激,另加賞賜,冊封帝玥王。”
始料未及之下,寧奉哲全身凝固,原本恬淡雅靜的臉龐,覆上一抹驚愕。
“帝……帝玥王?”
包紮完畢,顏瑜收好藥箱,慨然而笑。
“玥旨,一如瑜旨聖旨,但有違逆,便是抗旨不遵。帝玥王,一如帝瑾王,天下臣民,皆以君王謙稱。八台中人,若有心悅誠服者,可以正大光明追隨於你,無需像璃王、宸王那般,暗地行事、不敢宣之於口。另有其他禮儀規矩、帝玥王府所在,隻要本王能想到的,全都寫在瑜旨上了。”
“從今往後,你不再是低微之人,本王有的,你也都有。”
“至於求愛之事,我們地位相當、公平競爭,可好?”
“那她,知曉微臣的心思嗎?”
顏瑜搖頭。
“本王由事推想,她不知道。”
寧奉哲不由好奇。
“你為何不告訴她?”
顏瑜微笑說明。
“本王豈能多嘴多舌,替你訴說心聲,萬一你不想告訴她呢?”
寧奉哲低眸,自嘲而笑。
“嗯,確實不想。”
顏瑜道出實情。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吧?”
覺出一點試探之意,寧奉哲泠然視線,陰狠而去。
他沒有回答,隻是反問。
“那你就不嫉妒?怎願舍命相救?”
顏瑜凝眸謹肅,目不斜視。
“本王心覺,真愛就是這樣。”
“愛惜於她,本王不願有一分辜負。”
寧奉哲鼻息嗤笑,尖銳朔風冷酷。
“真愛?”
“愛人者,何來如此純粹無私之心?”
顏瑜打開藥箱,取出幾種傷藥,適量混合。
“愛卿定義,這便是純粹無私麽?本王自己不覺。”
“或許,是因為本王欠她太多,所以總覺得,為她做什麽,都是理所當然。”
“你待她無微不至,想來,無有虧欠之感吧?”
寧奉哲輕吟重複。
“無微不至……”
忽覺一陣心痛,他轉眸窗外,任由山風,吹拂長發。
“就連王爺,都能這般看待微臣,她本該是這世上最懂微臣之人,卻不願托以信任。”
“碌碌一世,終是沒人懂我。”
顏瑜拆了崩開的紗布,敷上新的傷藥。
“或許,本王懂你。”
寧奉哲輕笑,扯出幾許自卑。
“上有顏皇庇佑,下有輔臣忠心,帝瑾王何其風光,你怎會懂低微之悲哀?”
顏瑜停下手邊的事,如玉眉眼,臻至關懷。
“本王明白你所指悲哀。”
“一則,上奉君父,不論如何盡心,都會被他懷疑,好似小人諂媚輕言,你便會有性命之憂;二則,疼惜妹妹,二十多年為她付出,幾乎眾叛親離,終是被她一句偽善,堵得百口莫辯,唯剩心酸。”
“前者,本王感同身受,皇兄那種令人窒息的愛,本王經曆,不比你少。溫情之時,他真的很好,愛卿有所不知,本王曆經兩世,都是孤兒。他的出現,彌補了父愛,恍神之間,本王已經將他視作生父,可是漸漸地,我和他,卻隻餘下傷痛。”
“他一絲絲看不著、摸不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本王渴求,便要付出相應代價。或是拱手江山,或是多番示誠,本王能力有限,他的貪婪卻是無盡。如是索取無度,直至本王無能為力,他還要自哀自憐,將自己視作傀儡,仿佛計殺對方之人,從來不是他,而是本王。”
“有時,本王會有疑惑,他為何不愛我?是不是因為,愛他的人太多,他愛的人亦是漫漫之數,所以權衡利弊之後,便將無用的我放棄了。”
話至此處,早有心痛如絞,深淵煎熬。
“同是天涯淪落人,本王豈能不懂你的心傷?”
“本王知你心中,唯此二人,縱然對不起天下,也不忍傷他們分毫,奈何前者疑心、後者不信。”
“你很可憐,他們都不要你。”
“本王說這話,不為譏諷,隻為表達,他們不信你,我信。”
仿若心房被人輕輕托起,一陣溫暖,猝不及防而來,寧奉哲下意識回避視線,故作無有感知。
“不管我怎麽做,她都不信。”
“她慧眼如炬,怎能看不出我對她,從來不是虛情假意?”
“她何故那般信你,你是怎麽做到的?”
顏瑜轉而拿起紗布,重新包紮傷處,期間,不忘敘話。
“你的心事,礙於禮法,不能向她傾訴。她多是不知,又見一些舉止有異,自然會有疑忌。”
“以你智謀,晦心暗意,除非有所表露,不然,她如何察覺?”
“本王說句公道話,你實在藏得太深。”
寧奉哲微有不悅,直言反駁。
“何謂太深,王爺不是瞧出來了嗎?”
“難道王爺自詡,謀較溪兒,略高一籌?”
天色漸明,朝霞猶如絲綢柔落,彯彯山間輕霧,於顏瑜身後,編織一道金暉,鸞姿鳳態,不言而喻。
“本王知曉你的心思,無關自身謀略,隻因她的幾句分析,引得深思,而後方知。”
“愛卿可還記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
“她無意間注意到一個細節,銅事台後門侍衛陣勢,驟然一轉薄弱,由此得知,你心有不忍。你們之間,兄妹情誼親睦,加上先前愛卿多有招撫之意,她自然而然沒有多想。”
“本王知曉,此舉大有含意。”
“以前,本王亦覺你是偽善,對她或有親情,卻會止步朝局。換句話說,本王以為,你一直都在利用她。直到那一次,她與朝局之間,或者說,她與皇兄之間,你選了她。”
“舍她襄助本王,愛卿將會失去什麽,不必本王多說,你我心知肚明。”
“如是情義,如出一轍,本王即便看不清愛卿,也不會看不清自己。”
寧奉哲沉穩內斂,正色提醒。
“兄妹之情、男女之愛,怎是如出一轍?”
“請王爺慎言。”
顏瑜神態安然。
“礙於禮法罷了,實際並無血緣關係,何故避而不談?”
寧奉哲遙望天穹,失意一歎,無可奈何。
“立身之本,便在於此,怎能無視禮法?”
顏瑜處理最後一處傷口,微笑之間,麵色漸有幾分紅潤。
“本王之意,不是讓你無視禮法。”
“隻要你們不做兄妹,一切便能順理成章,此事好辦。”
說著,拿出兩道瑜旨。
“方才路上,本王便已擬好旨意,滿心期待,隻等這會兒,親手交到愛卿手中。”
寧奉哲聽得一驚,想要跪接瑜旨,卻被顏瑜阻止。
“無需多禮,愛卿直接閱看就行。”
“第一道瑜旨,本王令使小妹妹,脫離寧族、回到本家。愛卿或有不知,賞花宮宴之前,她找到了生父,姓柏。瑜旨公示之後,她便是民籍郡主,柏雲溪,不再是你名義上的三妹。”
“第二道瑜旨,今夜愛卿,護駕有功,乃是本王的救命恩人,當之無愧,受封親王。本王心懷感激,另加賞賜,冊封帝玥王。”
始料未及之下,寧奉哲全身凝固,原本恬淡雅靜的臉龐,覆上一抹驚愕。
“帝……帝玥王?”
包紮完畢,顏瑜收好藥箱,慨然而笑。
“玥旨,一如瑜旨聖旨,但有違逆,便是抗旨不遵。帝玥王,一如帝瑾王,天下臣民,皆以君王謙稱。八台中人,若有心悅誠服者,可以正大光明追隨於你,無需像璃王、宸王那般,暗地行事、不敢宣之於口。另有其他禮儀規矩、帝玥王府所在,隻要本王能想到的,全都寫在瑜旨上了。”
“從今往後,你不再是低微之人,本王有的,你也都有。”
“至於求愛之事,我們地位相當、公平競爭,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