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自作多情
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 作者:樊溪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高楠傳令在先,帝瑾王府嚴密戒備,已如銅牆鐵壁。
高位大人輪流看護、親自守著大門,東南西北各留兩位,四麵八方達成一致,果斷謝絕寧奉哲的求見,不予通稟。餘下者,則在督護台公忙,隨時聽候調遣。
出於習慣,莊韶吩咐馬夫,去往帝瑾王府正門。
寧奉哲早已掌握情況,小聲告知:“西側門,由蕭大人和溫大人輪流看守。前有趕棟山之計,他們必定心服口服,見是皇叔,斷不會從中阻攔。因此,我們最好選走西門。”
莊韶信任無疑:“好。”
路上,寧奉哲補充應對之策:“這個時辰,正逢蕭大人換班而來,皇叔見之,便說……”
莊韶馬車,停在帝瑾王府西門。
認出象征方族的圖案,蕭向朔笑迎幾步。
“伯爺……”
正想問好,便見寧奉哲先一步下了馬車,蕭向朔的笑容一瞬凝固。
“寧大人?”
身後卒士瞻視儼然,佩劍淩厲生寒,令人望而生畏。
寧奉哲微微一笑,正式一禮。
“恭請蕭大人安好。”
莊韶隨後走下馬車,主動關心。
“非是公忙時辰,蕭大人何故在此,今日是你負責值守帝瑾王府嗎?”
“值守之日,蕭大人既不巡視四處,也不在客房靜坐,躬先表率、親臨看守,一如手下卒士。一片丹心,一腔赤義,可謂萬世垂範。”
蕭向朔自謙笑笑,擺了擺手。
“多謝伯爺讚許。其實今日,並非是我值守。”
莊韶假意一怔。
“那你怎麽不回府呢?”
蕭向朔如實回答。
“身負重任,這幾日估計都不能回府了。”
說到“重任”二字時,他有意無意睨了寧奉哲一眼。
隨著他的目光,莊韶回眸,也看了看寧奉哲。
“蕭大人口中重任,便是瞞著王爺,擅自謝客?”
麵對伯爺,蕭向朔由衷笑容,萬分親和;轉向寧奉哲,立時換作一臉冷漠。
“有些話,我不必說得太明,伯爺自能領會。請伯爺在客房稍等,我去稟明王爺,再請一見,至於閑雜人等……哪兒來的,便回哪裏去,走好不送!”
按照寧奉哲所教,莊韶學了義兄的口氣,有模有樣地發問。
“此法避繁就簡、幹脆利落,許是幾位高大人商議而定?”
蕭向朔傳意信任,愉悅而笑。
“伯爺明見萬裏。”
莊韶麵露難色,無奈一歎。
“唉,高大人錯解我意。”
蕭向朔不明一怔。
“何出此言?”
莊韶眸中慧色,敏而機智,揮灑自如。
“我施計趕棟山之行,便是為了襄助王爺、將寧大人收入麾下,成全溪兒珍視家人之情,蕭大人誌節忠義、不乏才高識遠,定當一目了然,怎麽沒有轉述告知高大人呢?”
蕭向朔瞠目愕然,周身上下,縈繞皆驚。
“啊?!伯爺竟然還有深意?!”
莊韶做出後知後覺的神情,隨後,幾分自責。
“如此說來,就連蕭大人,都沒看出我的用意?怪不得高大人有所誤解,都怨我寡言少語,沒有及時明言。”
蕭向朔欽佩之心,愈發誠服,目至莊韶,幾乎將他奉為仙人。
“伯爺實在深藏不露,我真是萬萬沒有想到。”
“現在思來,方覺豁然。”
“怪不得伯爺先前斷言,寧大人有意投誠,還說,王爺求賢若渴、精誠所至,或能令其披心相付。”
“伯爺這般明示,我都沒能聽懂,實在愚不可及。”
說著,連忙轉向寧奉哲,拱手一禮。
“方才多有得罪,寧大人請勿見怪。”
寧奉哲謙恭還禮,躬身更低幾分,以示敬意。
“卑職不敢,蕭大人言重。”
蕭向朔示意手下,讓出一條道,拂袖一請。
“既如此,那太好了,伯爺、寧大人,請入客房稍候,我親自前去通稟。”
莊韶笑著點頭。
“有勞蕭大人。”
這時,高冀由正門而入,求見顏瑜。
顏瑜允準一見,禮罷賜座。
“黑衣人的事,有結果了?”
高冀麵如湖水,沉靜深邃。
“是。”
“依王爺吩咐,微臣遍查督護台、駐守盛京所有大人,曆時兩日,終於查問完畢。”
“並未發現箭術超群的黑衣人。”
顏瑜星目嚴峻,眉宇幾分沉重。
“確定查問清楚了?”
高冀篤定回答。
“回稟王爺,微臣確定。”
顏瑜深思熟慮。
“想來,對方藏得太深,尋常查問,不能一探究竟。”
“本王聽小妹妹說過,寧愛卿尤其擅長安排線人、盤問可疑之人,有他在,或能謀尋一些線索。”
話至此處,他移目高璟,問了一句。
“對了,這兩日,他來找過本王嗎?”
高冀眼色示意兒子,讓他謹慎回話。
高璟心裏打鼓,麵露裕如。
“回稟王爺,寧大人未曾來過。”
顏瑜微微點頭。
“想是專心完善計策,無暇其他。”
他轉而吩咐。
“你去一趟寧府,隱跡悄然,將他請來。黑衣人之事,交由他去追查。”
高璟色厲膽薄,順著父親之意,適時表達不滿。
“王爺或許信任太過,真讓寧大人負責此事,督護台機密底細,豈非被他一探而知?”
高冀暗暗滿意,裝模作樣訓斥一句。
“不許妄議王爺的決定。”
繼而,巧向顏瑜進言。
“請恕微臣直言,犬子無狀,話卻有理。非是臣等不願信任寧大人,實是因為他初來乍到,眾心未服,王爺驟然委以重任,底下恐有不平之聲。微臣愚見,暫緩此事,待到時機成熟,再行重用不遲。”
顏瑜一時反應不及。
“你這話,說得不無道理,但是……怎麽聽著怪怪的?”
沒等王爺想通,高璟加重火力,又是一記重錘。
“久久不來一見,既無建樹、亦無計策,可想而知,寧大人投靠之心不誠。”
“趕棟山之舉,顯然就是他的脫身之計,王爺休要被他瞞過。吾等癡癡當真,反惹他人笑話。請王爺細思,寧大人追隨皇上多年,怎就心甘情願離舍而去?”
他了解王爺弱點,暗箭直攻。
“難道王爺自認待人誠懇,心懷蒼生,全然無有缺陷,隻要立身一處,便就有人抱誠來投?”
“難道督護台、州牧台和尹司台願效犬馬之勞,盡皆王爺一人之功?”
“難道秦大人心之所向、無怨無悔,全是因為王爺收了他的愛子為徒、傳授醫術?”
耐心聽他說完,高冀才有一句責怪。
“住口,越發沒有規矩!”
話罷,他緊接寬慰。
“王爺請莫多心,臣等鞍前馬後,確因仰慕王爺仁義,絕無他人之故。”
顏瑜落寞自卑。
“高璟說得對。若無方伯母和小妹妹籌謀,若非你們本身忠肝義膽,何來本王今日輝煌?”
“既是自作多情,就算了吧,以後不提他了。”
高冀、高璟相視一笑。
轉念一想,不由心疼王爺,正想安慰,便聽蕭向朔來報:“王爺,方伯爺和州牧中丞寧大人求見!”
高冀、高璟對眸一眼,震驚不已。
高位大人輪流看護、親自守著大門,東南西北各留兩位,四麵八方達成一致,果斷謝絕寧奉哲的求見,不予通稟。餘下者,則在督護台公忙,隨時聽候調遣。
出於習慣,莊韶吩咐馬夫,去往帝瑾王府正門。
寧奉哲早已掌握情況,小聲告知:“西側門,由蕭大人和溫大人輪流看守。前有趕棟山之計,他們必定心服口服,見是皇叔,斷不會從中阻攔。因此,我們最好選走西門。”
莊韶信任無疑:“好。”
路上,寧奉哲補充應對之策:“這個時辰,正逢蕭大人換班而來,皇叔見之,便說……”
莊韶馬車,停在帝瑾王府西門。
認出象征方族的圖案,蕭向朔笑迎幾步。
“伯爺……”
正想問好,便見寧奉哲先一步下了馬車,蕭向朔的笑容一瞬凝固。
“寧大人?”
身後卒士瞻視儼然,佩劍淩厲生寒,令人望而生畏。
寧奉哲微微一笑,正式一禮。
“恭請蕭大人安好。”
莊韶隨後走下馬車,主動關心。
“非是公忙時辰,蕭大人何故在此,今日是你負責值守帝瑾王府嗎?”
“值守之日,蕭大人既不巡視四處,也不在客房靜坐,躬先表率、親臨看守,一如手下卒士。一片丹心,一腔赤義,可謂萬世垂範。”
蕭向朔自謙笑笑,擺了擺手。
“多謝伯爺讚許。其實今日,並非是我值守。”
莊韶假意一怔。
“那你怎麽不回府呢?”
蕭向朔如實回答。
“身負重任,這幾日估計都不能回府了。”
說到“重任”二字時,他有意無意睨了寧奉哲一眼。
隨著他的目光,莊韶回眸,也看了看寧奉哲。
“蕭大人口中重任,便是瞞著王爺,擅自謝客?”
麵對伯爺,蕭向朔由衷笑容,萬分親和;轉向寧奉哲,立時換作一臉冷漠。
“有些話,我不必說得太明,伯爺自能領會。請伯爺在客房稍等,我去稟明王爺,再請一見,至於閑雜人等……哪兒來的,便回哪裏去,走好不送!”
按照寧奉哲所教,莊韶學了義兄的口氣,有模有樣地發問。
“此法避繁就簡、幹脆利落,許是幾位高大人商議而定?”
蕭向朔傳意信任,愉悅而笑。
“伯爺明見萬裏。”
莊韶麵露難色,無奈一歎。
“唉,高大人錯解我意。”
蕭向朔不明一怔。
“何出此言?”
莊韶眸中慧色,敏而機智,揮灑自如。
“我施計趕棟山之行,便是為了襄助王爺、將寧大人收入麾下,成全溪兒珍視家人之情,蕭大人誌節忠義、不乏才高識遠,定當一目了然,怎麽沒有轉述告知高大人呢?”
蕭向朔瞠目愕然,周身上下,縈繞皆驚。
“啊?!伯爺竟然還有深意?!”
莊韶做出後知後覺的神情,隨後,幾分自責。
“如此說來,就連蕭大人,都沒看出我的用意?怪不得高大人有所誤解,都怨我寡言少語,沒有及時明言。”
蕭向朔欽佩之心,愈發誠服,目至莊韶,幾乎將他奉為仙人。
“伯爺實在深藏不露,我真是萬萬沒有想到。”
“現在思來,方覺豁然。”
“怪不得伯爺先前斷言,寧大人有意投誠,還說,王爺求賢若渴、精誠所至,或能令其披心相付。”
“伯爺這般明示,我都沒能聽懂,實在愚不可及。”
說著,連忙轉向寧奉哲,拱手一禮。
“方才多有得罪,寧大人請勿見怪。”
寧奉哲謙恭還禮,躬身更低幾分,以示敬意。
“卑職不敢,蕭大人言重。”
蕭向朔示意手下,讓出一條道,拂袖一請。
“既如此,那太好了,伯爺、寧大人,請入客房稍候,我親自前去通稟。”
莊韶笑著點頭。
“有勞蕭大人。”
這時,高冀由正門而入,求見顏瑜。
顏瑜允準一見,禮罷賜座。
“黑衣人的事,有結果了?”
高冀麵如湖水,沉靜深邃。
“是。”
“依王爺吩咐,微臣遍查督護台、駐守盛京所有大人,曆時兩日,終於查問完畢。”
“並未發現箭術超群的黑衣人。”
顏瑜星目嚴峻,眉宇幾分沉重。
“確定查問清楚了?”
高冀篤定回答。
“回稟王爺,微臣確定。”
顏瑜深思熟慮。
“想來,對方藏得太深,尋常查問,不能一探究竟。”
“本王聽小妹妹說過,寧愛卿尤其擅長安排線人、盤問可疑之人,有他在,或能謀尋一些線索。”
話至此處,他移目高璟,問了一句。
“對了,這兩日,他來找過本王嗎?”
高冀眼色示意兒子,讓他謹慎回話。
高璟心裏打鼓,麵露裕如。
“回稟王爺,寧大人未曾來過。”
顏瑜微微點頭。
“想是專心完善計策,無暇其他。”
他轉而吩咐。
“你去一趟寧府,隱跡悄然,將他請來。黑衣人之事,交由他去追查。”
高璟色厲膽薄,順著父親之意,適時表達不滿。
“王爺或許信任太過,真讓寧大人負責此事,督護台機密底細,豈非被他一探而知?”
高冀暗暗滿意,裝模作樣訓斥一句。
“不許妄議王爺的決定。”
繼而,巧向顏瑜進言。
“請恕微臣直言,犬子無狀,話卻有理。非是臣等不願信任寧大人,實是因為他初來乍到,眾心未服,王爺驟然委以重任,底下恐有不平之聲。微臣愚見,暫緩此事,待到時機成熟,再行重用不遲。”
顏瑜一時反應不及。
“你這話,說得不無道理,但是……怎麽聽著怪怪的?”
沒等王爺想通,高璟加重火力,又是一記重錘。
“久久不來一見,既無建樹、亦無計策,可想而知,寧大人投靠之心不誠。”
“趕棟山之舉,顯然就是他的脫身之計,王爺休要被他瞞過。吾等癡癡當真,反惹他人笑話。請王爺細思,寧大人追隨皇上多年,怎就心甘情願離舍而去?”
他了解王爺弱點,暗箭直攻。
“難道王爺自認待人誠懇,心懷蒼生,全然無有缺陷,隻要立身一處,便就有人抱誠來投?”
“難道督護台、州牧台和尹司台願效犬馬之勞,盡皆王爺一人之功?”
“難道秦大人心之所向、無怨無悔,全是因為王爺收了他的愛子為徒、傳授醫術?”
耐心聽他說完,高冀才有一句責怪。
“住口,越發沒有規矩!”
話罷,他緊接寬慰。
“王爺請莫多心,臣等鞍前馬後,確因仰慕王爺仁義,絕無他人之故。”
顏瑜落寞自卑。
“高璟說得對。若無方伯母和小妹妹籌謀,若非你們本身忠肝義膽,何來本王今日輝煌?”
“既是自作多情,就算了吧,以後不提他了。”
高冀、高璟相視一笑。
轉念一想,不由心疼王爺,正想安慰,便聽蕭向朔來報:“王爺,方伯爺和州牧中丞寧大人求見!”
高冀、高璟對眸一眼,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