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巧不成書,但是搞情報工作不能相信巧合。


    即使剛剛被薯條君的存在,與初步揭開麵紗的薯條旅情況,證明了他們三個穿越過來確實是巧合的“潛伏”三人組,在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薯條旅支援後,也依然堅信著這個用無數血淚證明過的原則。


    隻是這次,由於鳥人們已經將命運的羅盤推動。


    曾經表麵上看劍拔弩張,但是暗地裏分辨,幾乎沒有亂流的舊城中主要勢力的行為,已經變得更加荒誕了。


    命運羅盤轉動前:


    舊城勢力:你以為我們傻嗎?城東頭是俄國人,城西頭是德國人,兩邊的大炮坦克都架著,我們不安分的等著“恭迎王師”,難道現在火拚麽?誰知道另外兩個傻x有沒有引狼入室。


    命運羅盤轉動後:


    以x先生為首的,親德派勢力,所謂“德意誌貴族”派:什麽?我們貴族派的人,居然被一個俄國幫的毛頭小子“綁架”了?


    以“左手摩西”為首的,投機派勢力,所謂維爾紐斯商會:什麽?我們和德國人討價還價的密信,居然遺失在了那幫賣人如喝水的貴族地盤上?還是在一個俄國幫的毛賊手裏丟的?


    本地“流氓混混”形成的,所謂親蘇派勢力,被前兩者稱為“俄國幫”的組織:什麽?啥丟了?又有誰被那那幫貴族商人利用了?


    總之,如果說,之前剛剛進入維爾紐斯舊城時,“潛伏”三人組感覺到的是一種極度虛假的,由上述三個投機勢力默契維持的荒漠,一個幾乎感覺不到暗流湧動的荒漠的話。


    那麽時隔沒多久,結束了與薯條君的通信後,各方勢力突然改變的行動方式,給人均在陰謀漩渦裏遊過泳的“潛伏”三人組,帶來的新感覺就像陷入了深淵,一個由無數離譜臆想的陰謀編織的深淵。


    三人幾乎馬上就意識到,壞菜了,在出事前找到對手的計劃怕是來不及進行了。


    但對手究竟是如何做到,在不觸發他們留在各大勢力核心區域的手段的情況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掀起這麽大的波瀾的呢?


    相互對視後,“潛伏”三人組再次分頭行動,試圖從各自之前留在這些勢力中的手段處,找到一些破局之法。


    “風箏”在換了一身紳士服之後,進入了由“德意誌貴族”派控製的俱樂部。


    俱樂部的門童,在看到“風箏”後,不免有些沮喪的說道,


    “德裏西先生,很不湊巧,出了一些事情,我們沒法繼續營業了。”


    “哦,即使是和我親愛的姑娘們打個招呼也不行嗎?”


    “很抱歉,德裏西先生……”


    “這樣嗎?……那請幫我把這個交給我最愛的安娜”


    “風箏”像一位真正的紳士一樣,取出一個禮物盒子遞給門童。


    而從禮物盒子下麵感受到了熟悉觸感的門童,先正常的回應說,


    “哦,好的,德裏西先生,等到安娜回來,我馬上送給她。”


    然後又小聲的說道,


    “安娜她們恐怕不會回來了,我之前聽到,好像是某個貴族小姐被混混綁架了,所有姑娘們現在都去避難了。”


    聽到想要知道的情況,“風箏”馬上又將一個封信遞給門童,


    “哦,差點忘了,還有重要的……這個一定要,親手轉交給我最愛的安娜。”


    而在門童兩眼冒光的接過信封的時候,可能薯條病毒的感染程度再次上升了,隻是將這個門童當做情報抓手的“風箏”又小聲補了一句,


    “揚,如果安娜回不來了,你就拿著那封信往城北跑,替我送到安娜家裏。”


    聽到“風箏”突然音色變化的小聲嘟囔,靠察言觀色手段吃飯的門童明顯愣了一下,然後馬上輕微點了點頭。


    在“風箏”和門童交談時,“小二”也改頭換麵進入了由“維爾紐斯商會”控製的旅店。


    而相比,隻是從一個重要邊緣人物窺伺核心情況的“風箏”,之前踩點時“群眾路線”走的最多的“小二”,在進入旅館時受到的“歡迎”就熱烈的多了。


    “呦,這不是亞伯嗎?你找到你那一車皮貨物了?”


    “我看啊,他是剛從沙皇的密庫裏又騙到了一把空氣,著急來和我們吹牛逼的!”


    “你們別笑啊,能灰頭土臉的走出去,再趾高氣昂的走進來也是本事啊!哈哈哈!”


    “好了,你們看這是什麽!”


    “小二”掏出了一個,在當前局勢下,還在這裏留駐的投機商人都很熟悉的包裝,輕微晃動著,發出了玻璃碰撞的聲音。


    財帛動人心,之前交談時,能輕易的從“小二”因為水土不服露出的馬腳中擠兌“小二”的投機者們,看向“小二”的眼光馬上就變了。


    或者說,之前看破“小二”猶太商人身份是假的投機者們,現在都覺得“小二”的身份已經不再重要了。


    因為更重要的是之前“小二”吹過的牛皮如果是真的,那他們能分幾杯羹。


    為首的年老者一個眼色,最先出言擠兌“小二”的年輕人,便立即挪來了一把椅子,邀請“小二”坐下。


    之前沒有摸清這些投機商人屁股坐在那裏,但是基本確定這些人見財眼開程度不遜於某些人的“小二”也不含糊,第二次坐在了一眾投機客的中間,然後麻利的打開了包裝,露出了裏麵的深棕色玻璃小瓶。


    “看看!”


    這下已經猜測到貨物是什麽的投機者們眼珠子轉動的聲音,已經可以傳到給“小二”提供了這些道具的“外科醫生”處了。


    “不知,要價幾何?”


    當養氣功夫不到位的年輕投機者,露出了和“小二”曾經麵對的對手一樣的表情和動作之後,“小二”掌握局麵的玄學力量就已經成功生效,


    “諸位,應當知道,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最值錢的是什麽?”


    “你要知道什麽?”


    說實話,即使是最信奉“財帛動人心”的“小二”,也被這幫投機客的直白驚了一下。


    不過雖然內心被這幫人居然連“要加錢”都沒說,就直接準備開始賣的操作震驚了一下,但“小二”表麵上的表情還是風輕雲淡的。


    在將懷裏的另外一個“大殺器”裝好後,


    “在下,想要一些門路。”


    “哦,門路?”


    看著為首的投機者表情變化,“小二”繼續開口,


    “就是你們理解中的門路……”,


    “小二”又摸出一盒讓投機者們眼熱的物品,繼續說道,


    “這個貨的主人,想要借你們商會的橋,見一下,那邊的人”


    “小二”用手勢暗示了一下,也不管這幫猶太商人能不能看懂土匪行裏的黑話手勢。


    “這……”


    為首者的猶豫,讓“小二”感覺,終於要討價還價了嗎?


    但是下一刻,“小二”掏大殺器的動作就停下了,


    “這個,若是上次你掏出這些,我等還能引薦一下,但是現在……”


    隨著為首者臉色的再次變化,周圍投機者的情緒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猶太商人都是這樣的?


    “小二”感覺自己是不是又因為“水土不服”搞錯了什麽,不過劇本到了這裏,他也不能換人設,隻能站起來作勢要走,


    “看來,諸位無法滿足在下的要求了,告辭!”


    “唉!”


    看到“小二”真的起身準備離開,為首者歎了口氣,繼續開口,


    “現在,商會解散了,我們還留在這裏,隻是因為出城的路不好走。”


    臥槽!


    為首的投機者這句話,直接給“小二”幹懵了。


    畢竟,一個小時前“小二”還了解到,“維爾紐斯商會”是控製了維爾紐斯地區各種大宗交易和地下黑市的“龐大組織”,就算是其中90%都是當成是吹牛,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散夥了吧?


    所幸,這時前往“俄國幫”控製地區的“燕雙鷹”即時傳來了,關於三方勢力持火器對峙的消息,才讓“小二”的劇本沒有就此破裂,


    “哦,我怎麽聽聞,你們的管事帶人去鬧事了?”


    聽到“小二”在出門的位置點破這點,投機者們也就不再諱言,幾番拉扯之後。


    “小二”對於猶太商人散裝特性的認識又上升了一截。


    不過,雖然知曉了很多猶太商會內部消息,“小二”也還是想不通,為啥能搞出巧妙的核心層在背後操縱一切架構的商會管事,會短時間內上頭到幹出,解散外圍組織,帶槍與人火拚的不理智決定。


    而有相同感覺的則是,本來想和幾個小混混接頭,現在就在三方對峙現場隱蔽的“燕雙鷹”。


    說實在的青幫袍哥火拚這種場麵,“燕雙鷹”也是吃過見過的。


    但是維爾紐斯老城這三方勢力對峙的發展屬實是讓“燕雙鷹”看不懂了。


    明明剛開始,三方對峙的過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緩和跡象,甚至原本刀槍相向的三方,已經有了坐下來談的操作。


    按照常見劇本,和“燕雙鷹”對於三方動手情況的微妙感知,達成妥協隻是時間問題。


    但不知道突然發生了什麽,在槍都沒走火的情況下,三方的火拚突然開始,又在各自拖走幾個受傷人員後突然結束。


    荒誕的局勢快速發展,讓再次碰頭商量對策的“潛伏”三人組,現在對於“巧合”二字的說法都有些ptsd了。


    因為不僅事件的開端是,三個人各自從三波人嘴裏聽到,但卻都沒有找到一絲證據證實存在的,所謂“小混混綁架了一個貴族小姐”,顯得很荒誕。


    事件的發展,也是極為荒誕的,一個小時前還顯得“力量不俗”的三方勢力,突然就“解散”了各自的外圍力量。


    再加上,明顯就是更大風暴前寧靜的,三方勢力核心力量對峙過程的離奇經過。


    讓相互交換了一些發現細節的“潛伏”三人組,就算真的想用“巧合”來解釋,也無法將其中的邏輯理順。


    這tm!


    “潛伏”三人組,突然覺得,之前看起來不靠譜的薯條君,在掛斷通信前說的最後一句話——“都tm什麽有的沒的,要不都突突了算了”——真有道理。


    (一些解釋:


    1、維爾紐斯舊城區


    作為中世紀伴隨立陶宛大公國建立,興起的前東歐最大城市,其舊城區理所當然的是一個堡壘形製的建築區,這是維爾紐斯城內幾個勢力,在麵臨兵禍時都擠在這裏的原因。


    而且由於維爾紐斯地區人口,算是此時波三小地區少有的密集區,整個城區規模超過100平方公裏(以現代規模推算,不包含周邊衛星城)。


    所以從如此大的城市中,擠到了不到5平方公裏舊城區的幾個勢力,在最初能做到幾乎“相安無事”。


    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原有居民大部分已經踏上逃亡之旅。


    但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雖然城內的三股主要勢力,現在分別站在親俄、親德、投機三種立場下。


    但在戰火真的燒到眉毛前,在整個維爾紐斯地區勢力分野裏,這三股勢力都要算進搖擺投機派。


    因為堅定的親德派——比如“立陶宛自由軍”已經是到前線喜迎王師了。


    堅定的親蘇派——比如蘇聯建立在維爾紐斯的管理機構,相比曆史中的倉皇情況,在薯條旅帶來了足夠的緩衝時間後,也已經帶著機要疏散了。


    2、關於人口數量的嚴謹性解釋


    之前作者提到的此時維爾紐斯城區可能有30萬人的說法,是純粹的個人推測。


    主要依據是據稱1931年維爾紐斯有二十萬人,而二戰中在維爾紐斯的※※隔離區遇難的人數可能超過25萬人,以及現如今維爾紐斯人口近60萬人。


    所以,作者認為,即使由於薯條旅的存在,在戰爭爆發時有更多當地居民在戰火燒到維爾紐斯前就離開了。


    但是由於從立陶宛南部,更靠近波蘭和德國位置的人口密集區逃難過來的戰爭難民更多,維爾紐斯地區的人口還是出現了大規模膨脹,並讓維爾紐斯成了薯條君當前走過的戰場中,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這也是“潛伏”三人組和鳥人控製的德國特務,進入其中,根本不會引起額外注意的關鍵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薯條,蘇聯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練失敗的科學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練失敗的科學家並收藏我,薯條,蘇聯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