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秀才家的壯夫郎/我的猛男夫郎 作者:日麗風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執著在這呢,哪裏用得著那麽辛苦地跑那麽遠? 飯後告辭,沈硯北收到了李致遠給的新年回禮——大齊遊記。一本介紹了大齊地理知識外,還包含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書。 沈硯北心裏好笑,卻也好好道了謝。第58章 來信 快活時日過得快, 待寒春二月過後, 天氣漸暖, 新一年的春耕馬上又要開始了。 因去歲跟著沈硯北一起幹而糧食大豐收, 今年沈家村眾人還是跟著沈硯北的步子走。李致遠有言在先,請沈硯北多多幫助百姓, 沈硯北也不藏私,把用童子尿兌水浸泡種子以提高種子發芽率和使幼苗健壯, 從而增加產量的方法告訴大夥。大夥也不遲疑,育苗的時候挑選飽滿的種子按方法浸泡再播種。 水田還是按照稻鴨魚一體養殖的模式進行,旱地則聽取了沈硯北的意見, 采取輪流栽種和間隔栽種的方法種植玉米豆子等農作物。 田地裏一派熱火朝天, 人人臉上都掛著歡喜的笑容,不知疲倦地把一年的希望都播種在地裏。 在沈家村人勞作的時候, 附近好些村子的人跑過來圍觀。隻因縣令李大人讓人在城門口張榜, 告知東江縣所有百姓, 今年把沈家村劃為水稻增產示範村,讓有心想讓自家糧食增產的百姓可到沈家村觀摩, 待這一季稻穀收獲,確切證實糧食增產的方法可行後再把糧食增產的辦法公之於眾。 這告示一出來, 整個東江縣都沸騰了!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隻有把肚子填飽了才能幹別的事!是以收到這個消息後, 沈家村附近村子的人都坐不住了, 紛紛過來瞧瞧。甚至幾個村長都帶了禮物上沈德忠家打探虛實。 一時間沈家村人覺得臉上有光極了!這示範村的名頭可比取得社戲的舉辦資格更讓他們覺得驕傲! 舉辦社戲還得掏錢, 可糧食增產了,那銀子可是進了自己兜裏!與其要那些虛名,晃蕩的銀兩和填飽的肚子更實在! 作為沈家村的種植指導先生沈硯北自然樂得見到這種場麵。錢袋子鼓起來是硬道理,把寶壓在一個人身上,讓他撐起全村的榮光,太不切實際了! “先生,您看這地整得可以了嗎?”徐大叔目光熱切地看著沈硯北,語氣無比恭敬。 沈硯北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可以了,辛苦徐大叔你們了。”以往別人尤其是不熟識的人一般叫他沈秀才,自從沈家村作為示範村,大夥就改了稱呼,無論沈家村人還是別的村子的人,見了他都叫他先生。 真是…… “不辛苦不辛苦!”徐大叔扶著鋤頭嗬嗬笑道。 沒錯,今年沈硯北家雇來種地的還是徐大叔幾人。有了之前合作的基礎,沈硯北家裏的地一直都是徐大叔他們幫忙種的,也是徐大叔他們幫忙收割的。而徐大叔和他兩個兒子更是親眼見證沈硯北家裏的農作物是怎樣長起來的,長成的植株又是如何長得比別人家的齊整和健壯。他們仍清清楚楚地記得每收割一茬稻穀時稻穗那沉甸甸的份量…… “這地您今年打算種啥呢?”徐大叔抬頭掃了眼這二十幾畝旱地好奇問。今年沈硯北突然買了好多畝上等旱地,他們把地整出來後,按照沈硯北的要求澆水施肥,可也不見播種。直到這幾日日頭不錯,沈硯北才讓他們帶上農具來田裏。 “種些特殊的東西。”沈硯北指揮幾人灌水撒土。如今他的酒樓生意越來越好,做菜需要大量的辣椒。他不得不買地大量種植。而辣椒不像玉米黃豆那樣直接種下去就行,得先播種育苗,待植株長到一定程度還要移植定苗。定苗後還要認真打理,注意防病害,長到一定的時候還要追肥等等。 把催出芽的辣椒種子拿出來,沈硯北給幾人示範如何播種:“切記小心不要傷到根係,蓋土的時候不宜過厚。” “是!”幾人應下,拿過辣椒種子開始播種。 待全部播種完,沈硯北便開始留心天氣變化,每日都去育苗的田裏探測泥土的濕度和適當澆水。六日後辣椒苗陸陸續續破土而出,半個月左右辣椒苗抽葉…… 期間沈家的水田已經插上秧,這一回沈硯北還是采取混養的模式,但他沒養魚,而是養了泥鰍。 泥鰍不但好吃,營養價值還很高,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益腎助陽等功效。去歲田裏養魚養鴨,土壤已經很肥厚,正適合養殖對土壤肥度要求較高的泥鰍。 村人們看到沈硯又有整出新花樣,不由滿心期待。 忙忙碌碌間,又是一年清明到。 和去年一樣,沈硯北和顧長封兩人去拜祭了原主的父母。不同的是準備的祭品更加豐厚,兩人的心境也有所改變。 “爹娘,我們來看你們了。”沈硯北跪在墳前,把這一年來沈家的變化簡單地說了下。末了,道:“今年我準備參加秋闈,望爹娘在天之靈保佑我一切順利!” 沈大伯沈大娘,我去年在縣裏和青州各開了個酒樓,生意還算不錯,賺了些小錢,如今算是衣食無憂。眼下村人們都跟著我種田,我這算是給沈家長臉了,可能不能光宗耀祖就看這次秋闈了!你們放心,我會努力爭取的! 跪在他身旁的顧長封神情愧疚:“夫君一直忙碌,我卻沒能幫上什麽忙,還請爹娘見諒……”說罷,神色逐漸嚴肅,正色道:“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好夫郎的,請爹娘不用擔心。” 沈硯北一愣,握住他的手,柔聲道:“亂說什麽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家夫郎可是武林高手,不善農事和經營之道太正常不過了。” 顧長封抿了抿唇沒回話,沈硯北眼神認真:“我現在做的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日後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我做的這些讓你因為沒有幫到我而感到不高興,那我做的這些還有什麽意義呢?” “我希望無論什麽時候,我家夫郎都能夠開開心心的。” “你就是我的全部夢想和最大的動力。” 顧長封瞳仁一顫,沈硯北笑道:“爹娘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看到我們和和美美的,我們現在這樣不就挺好?” “硯北……”顧長封眼眶有些發熱。 “我是一家之主,養家糊口是我的責任,你隻要負責高興就好!”沈硯北轉頭對著沈父沈母的墓碑道,“爹娘,待秋闈後我再來給您二老報喜。” 磕頭起身,沈硯北便拉著顧長封回家。 他得好好和他媳婦深入討論一下剛才的問題,讓他媳婦深刻認識到他對自己的意義…… 清明過後,日照強度和降雨量都有所增加,地裏的辣椒苗終於能夠移植。前一日先把地澆足水,是日傍晚,沈硯北叫了徐大叔幾人來幫忙,忙活了三天才把所有地種完。 接下來觀察辣椒苗移植後的成活率,適當補種,待辣椒苗返青後,沈硯北才鬆了一口氣。青州分店生意好,有一半是辣椒的功勞。可辣椒消耗太大,即便種一茬辣椒能采個三四回也供不應求。 他一個人種太費勁了,待這回辣椒豐收,攢足了種子,他就教村人們種植,以後從村民們手裏收購就可以了! 忙活完地裏的事,沈硯北把心思放回讀書上。這時候蘇青澤來信了,言快到端午了,青州那邊有賽龍舟看,問他們過不過去看熱鬧。 沈硯北思索著秋闈是在中秋節後幾日,還有幾個月呢,現在去青州太早了,結果往下一看,哭笑不得。原來少年特意提起端午竟是想吃他做的粽子! 另外信裏還提到一件對於蘇家而言十分重要的大事——晉陽王趙穆向當今天子討要了清河郡隔壁的瀏陽郡作為封地!皇帝已經應允,這兩個月晉陽王將攜帶家眷奔赴封地。 “晉陽王?王爺?”沈硯北挑了挑眉。原主隻是一個小村莊的秀才並不清楚這個國家的上層社會劃分,隻知道該王爺身份貴重,是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而且這個名為大齊的國家共有十三個郡,郡以下為州,州以下為縣。劃分一郡之地給同父異母的兄弟做封地,這個皇帝也真是夠大方的。 “晉陽王……”顧長封嘴裏低喃了句,忽然一下子怔住,眸光閃爍不止,放在身側的手也用力握緊。 “九月初八是蘇家老太太六十大壽?”沈硯北把信收好,“看來我們得在青州待到九月了。”當初蘇青澤邀請他們去蘇家做客,見他身份低微那老太太就頗有微詞,倒是蘇青澤父母以禮相待。看在蘇青澤的份上這老太太的壽宴他怎麽也得備份厚禮。 “媳婦,你說要準備什麽禮呢?”沈硯北問顧長封,卻發現男人嘴唇緊抿,眸色冷厲,整個人處於一種他從來都沒見過的極力隱忍的憤怒狀態中。 “長封?”沈硯北急忙叫了聲。 聞言,顧長封猛地回過神來,眼中戾色盡褪。他茫然地看著沈硯北:“我……” “我好像想起了一些事……” 沈硯北眉峰輕蹙:“你想起什麽了?” 顧長封遲疑道:“我失憶和晉陽王有關。” 什麽?沈硯北眼睛微睜,有些難以置信:“你認識晉陽王?” 顧長封眸色晦暗:“不認識,可是我是因為晉陽王才失憶的!”剛才聽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他腦海裏突然冒出了一道聲音: “別怪我!” “要怪就怪你自己!長得這麽醜竟然還想勾引晉陽王!”第59章 上考場 女子狠戾的語氣帶著濃濃的嫉恨, 那一瞬間他內心湧起的震驚和憤怒幾乎要將他淹沒。 誰?到底是誰?自己和對方有什麽仇恨, 對方竟恨不得他死? 顧長封心緒繚亂, 額上細汗密布。 與熊瞎子搏鬥滾落山坡撞到頭的那一次, 他曾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可因他內心極度抗拒, 他並未能想起更多。 這道聲音的主人是誰? 為什麽說他勾引晉陽王? 他自知容貌醜陋,且以他這種沉悶的性子上街的次數都不多根本就不可能去做那種不知廉恥的事! 忽然那個曾經見過的混亂場景又再次浮現在腦海裏。 尖叫聲、刀劍相交的鏗鏘聲、受驚馬匹的嘶吼在山林間回蕩, 身上血跡斑斑的他剛一掌把一個黑衣人拍飛,背後突兀一痛,利刃深深刺進皮肉…… 他艱難地回頭, 難以置信的目光中, 隻見一隻潔白如玉的素手正握著把鋒利的匕首,那匕首上豔紅的血沿著刀身滑落…… 誰? 他目光往上挪, 想要看清那雙手的主人, 可是腦子裏像被針紮一樣劇烈地刺痛起來。 “啊——” 顧長封五官猙獰地抱著頭, 痛苦地低吼出聲。 “長封,別想了!別想了!”沈硯北忙抱住他。 對上沈硯北心疼又擔憂的眼, 顧長封狂亂不安的心漸漸安靜下來。 他伸手回抱住沈硯北,那漆黑的眼眸裏滿是堅毅:“硯北, 我想弄清楚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沈硯北微訝,顧長封啞聲道:“我不能逃避一輩子。” 那時候他不想想起來是害怕自己承受不住,可現在的他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殘酷的現實。 沈硯北會一直陪著他。 拍拍他後背, 沈硯北溫聲道:“好, 隨你。”心病還須心藥醫, 他也不想他媳婦日後被這破事折騰。 炎熱的七月,沈家村再次迎來了大豐收。地裏的稻穀彎腰低頭,一望無垠的金色稻浪一浪接一浪地往前湧,收割稻穀的沈家村人渾然不覺酷暑難耐,奮力揮動手裏的鐮刀,人人臉上一派喜色。 其他村子的村人看著那沉甸甸的稻穗無比羨慕,可比起稻穀增產更引人注目的卻是沈家村那如熊熊烈火在地裏燃燒般的奇妙植物。 許多人沒見過辣椒,好奇之下便向沈家村人打探,一問才知道這是沈秀才家種的,名叫辣椒的蔬菜。有去過同福酒樓吃飯點過招牌菜的人認出這就是同福酒樓做菜用的獨家佐料,一時吃驚不已。 有傳言說同福酒樓的東家是沈家村人,沒想到這事竟是真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東家就是之前差點揭不開鍋的沈家村的沈秀才! 想到同福酒樓不但菜肴好吃,而且其出品的醃菜更是風味獨特,讓人胃口大開,供不應求,那些外村人看沈硯北的眼神複雜得不行。 怎麽他們村就沒有那麽聰明又肯幫助村人們致富的好人呢? 沈硯北無暇顧及那些或驚奇或敬佩的目光,指揮雇傭來采收辣椒的人把適合食用的辣椒帶蒂摘下。 二十幾畝地的辣椒采摘下來能堆成一座小山,趁著日頭好沈硯北讓人把辣椒搬到曬場去。這時候村人們的稻穀已經曬幹收起來,正好騰地兒給他曬辣椒。 途中沈硯北又向村民們收購了一大批青瓜豆角蘿卜醃製了一批醃菜。 時間悄悄走到七月底,沈硯北把家裏的農事和酒樓的事宜交代好,便和顧長封周煜租船南上青州。 因為特意練過,沈硯北這次不再像第一次坐船出遠門那樣暈船,一路上也有心情去欣賞大齊的海岸線。 八月十三船到達青雲港,來接人的不是蘇家小廝,而是分店的店小二。出發之前沈硯北就去信給分店掌櫃,讓他安排人接船,把他們捎上的醃菜和辣椒送到酒樓。 沈硯北三人先回宅子安頓。宅子已經請人打掃過,回去便可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