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預警機
重生學霸?我鑄就祖國巔峰科技 作者:太陽黑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需要江辰操心了。
關望飛全權負責技術講解,他專業的知識和清晰的表達能力贏得了眾多客戶的認可。
與此同時,洪福和汪悠悠則負責接待和洽談合作事宜,他們的熱情周到和出色的談判能力使得一切合作事宜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更為令人振奮的是,前來站台的軍方領導還特意見了江辰一麵。
他微笑著拍了拍江辰的肩膀,給予了他極大的勉勵
“加油,小子!我聽郭老說你在軍工方麵有獨特的想法,好好幹!希望下次見麵時,你能為我們提供更好的裝備!”
對於軍方領導的鼓勵和期望,江辰感到非常興奮和振奮。
雷達技術的銷售進展得非常順利。
無論是航運還是航空領域,都對這項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星辰公司提供的技術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很快就得到了客戶的青睞。
特別是在航空管製、交通管製、天氣預報以及災害性天氣的檢測和預警這幾個方麵,客戶的需求更是旺盛。
江辰之前並沒有考慮到這方麵,算是個意外之喜。
以上所述領域均為關鍵領域,存在著迫切的國產化替代需求。
這一局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之前的芯片製裁事件。
該事件如同一麵鏡子,讓高層領導清晰地看到了在核心環節缺乏自主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以及因此可能遭受的針對性打壓。
因此今年所有國字號以及重點領域都掀起了一股國產替換潮,星辰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所有係統全部替換為了星辰智能操作係統,同時國產電腦的各個設備也都要求國產化。
這也大大促進了相關國內企業的發展。
雷達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性無可匹敵,它如同戰場上的千裏眼,為軍事行動提供著至關重要的情報支持。
而星辰的這款有源相控陣雷達更是被視為未來幾十年內的國之重器,其地位在下一代革命性技術出現之前都不可撼動。
在民用行業中,雷達的需求同樣非常旺盛。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雷達在民用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據預測,十幾年後,雷達技術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500億美元。
麵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我們沒理由錯過這個發展機遇。
洪福這段時間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因為公司終於結束了耗資巨大的研發階段,正式邁入了收獲的時期。
每當與一家新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公司未來的現金收入就會隨之增加一分,這讓他的壓力減小了很多。
盡管江辰提醒他,雷達的後續研發工作仍然需要持續投入資金,但相比之前隻投入不產出的情況好太多了。
而且後續的研發周期可以拉長,投入和初期比小太多了。
而現在的這些合作夥伴大多數都是穩定可靠的,隻要星辰公司自身不出什麽大問題,那麽這些合作就意味著一筆筆固定的收入來源。
從官方的角度來看,星辰公司在雷達技術上的突破具有雙重意義。
一方麵,它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高科技領域的空白,顯著增強了國家的國防實力。
另一方麵,它也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領域,同時帶動了一係列下遊製造企業的快速發展。
在部隊中,新雷達的實裝進程是最快的。
畢竟,這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全球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部隊必須盡快熟悉並掌握其運用方法。
後續根據關望飛收集到的使用反饋來看,所有接觸過新雷達的人員都對其讚不絕口,評價極高。
忙完了最後的發布會相關事宜,雷達項目就正式從江辰手裏獨立出去了,一個新的部門隨之成立,歸屬於技術部門管理。
江辰還沒來得及多吸收一些與新項目相關的知識,一個新的消息就傳來了。
之前他委托兩位招商領導幫忙傳遞消息的事有了眉目。
兩大國內飛機製造商都分別傳來了消息,他們都對江辰的項目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並正式邀請他前去參觀,進一步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這頓時讓他喜出望外,看來他可以在軍工領域更進一步了。
沒錯,江辰的想法是加快成飛的殲20項目進程,希望這款被譽為大殺器的先進戰機能夠更早地麵世。
而貴飛則有著不同的想法,他瞄準了一個新的方向預警機。
在成功搞定雷達這款重要的基礎設備之後,他終於將手正式伸向了飛機領域,準備大展拳腳。
從郭老那裏,他得到了國內預警機領域的內部消息。
目前國內隻有一款預警機,即空警200,這款預警機於03年立項,04年完成首飛,06年正式服役。
作為國內首款預警機,它是一款中型機,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
然而,由於研發和服役年份較早,它的技術相對來說已經有些落後,這一點從它采用的平台就可以明顯看出來。
空警200采用的平台是上個世紀70年代誕生的運8類平台,這款平台已經服役超過30多年,是通過對原有載體進行改造而來的。
相比之下,07年剛剛服役的空警2000才是目前的主力預警機,但也僅僅隻實裝了4架。
這是一款大型機,而且它的載體是大毛家的伊爾76運輸機。
這意味著在獲取載體方麵,國內會受到一定的製約,因為自90年代以來,國內一共隻從大毛那裏獲得了不到30架的伊爾76運輸機。
因此,07年立項的運20項目正是為了填補這一空白而準備的,不過目前還處在立項階段,尚未正式投入研發和生產。
考慮到貴飛的規模和實力,江辰決定將它與空警500的項目聯係在一起。
在回複完兩家單位的郵件,並聯係好具體的參觀日期以後,他立刻開始著手收集相關的技術知識。
以便在參觀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了解項目情況,並為後續的商議做好充分準備。
關望飛全權負責技術講解,他專業的知識和清晰的表達能力贏得了眾多客戶的認可。
與此同時,洪福和汪悠悠則負責接待和洽談合作事宜,他們的熱情周到和出色的談判能力使得一切合作事宜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更為令人振奮的是,前來站台的軍方領導還特意見了江辰一麵。
他微笑著拍了拍江辰的肩膀,給予了他極大的勉勵
“加油,小子!我聽郭老說你在軍工方麵有獨特的想法,好好幹!希望下次見麵時,你能為我們提供更好的裝備!”
對於軍方領導的鼓勵和期望,江辰感到非常興奮和振奮。
雷達技術的銷售進展得非常順利。
無論是航運還是航空領域,都對這項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星辰公司提供的技術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很快就得到了客戶的青睞。
特別是在航空管製、交通管製、天氣預報以及災害性天氣的檢測和預警這幾個方麵,客戶的需求更是旺盛。
江辰之前並沒有考慮到這方麵,算是個意外之喜。
以上所述領域均為關鍵領域,存在著迫切的國產化替代需求。
這一局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之前的芯片製裁事件。
該事件如同一麵鏡子,讓高層領導清晰地看到了在核心環節缺乏自主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以及因此可能遭受的針對性打壓。
因此今年所有國字號以及重點領域都掀起了一股國產替換潮,星辰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所有係統全部替換為了星辰智能操作係統,同時國產電腦的各個設備也都要求國產化。
這也大大促進了相關國內企業的發展。
雷達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性無可匹敵,它如同戰場上的千裏眼,為軍事行動提供著至關重要的情報支持。
而星辰的這款有源相控陣雷達更是被視為未來幾十年內的國之重器,其地位在下一代革命性技術出現之前都不可撼動。
在民用行業中,雷達的需求同樣非常旺盛。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雷達在民用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據預測,十幾年後,雷達技術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500億美元。
麵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我們沒理由錯過這個發展機遇。
洪福這段時間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因為公司終於結束了耗資巨大的研發階段,正式邁入了收獲的時期。
每當與一家新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公司未來的現金收入就會隨之增加一分,這讓他的壓力減小了很多。
盡管江辰提醒他,雷達的後續研發工作仍然需要持續投入資金,但相比之前隻投入不產出的情況好太多了。
而且後續的研發周期可以拉長,投入和初期比小太多了。
而現在的這些合作夥伴大多數都是穩定可靠的,隻要星辰公司自身不出什麽大問題,那麽這些合作就意味著一筆筆固定的收入來源。
從官方的角度來看,星辰公司在雷達技術上的突破具有雙重意義。
一方麵,它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高科技領域的空白,顯著增強了國家的國防實力。
另一方麵,它也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領域,同時帶動了一係列下遊製造企業的快速發展。
在部隊中,新雷達的實裝進程是最快的。
畢竟,這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全球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部隊必須盡快熟悉並掌握其運用方法。
後續根據關望飛收集到的使用反饋來看,所有接觸過新雷達的人員都對其讚不絕口,評價極高。
忙完了最後的發布會相關事宜,雷達項目就正式從江辰手裏獨立出去了,一個新的部門隨之成立,歸屬於技術部門管理。
江辰還沒來得及多吸收一些與新項目相關的知識,一個新的消息就傳來了。
之前他委托兩位招商領導幫忙傳遞消息的事有了眉目。
兩大國內飛機製造商都分別傳來了消息,他們都對江辰的項目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並正式邀請他前去參觀,進一步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這頓時讓他喜出望外,看來他可以在軍工領域更進一步了。
沒錯,江辰的想法是加快成飛的殲20項目進程,希望這款被譽為大殺器的先進戰機能夠更早地麵世。
而貴飛則有著不同的想法,他瞄準了一個新的方向預警機。
在成功搞定雷達這款重要的基礎設備之後,他終於將手正式伸向了飛機領域,準備大展拳腳。
從郭老那裏,他得到了國內預警機領域的內部消息。
目前國內隻有一款預警機,即空警200,這款預警機於03年立項,04年完成首飛,06年正式服役。
作為國內首款預警機,它是一款中型機,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
然而,由於研發和服役年份較早,它的技術相對來說已經有些落後,這一點從它采用的平台就可以明顯看出來。
空警200采用的平台是上個世紀70年代誕生的運8類平台,這款平台已經服役超過30多年,是通過對原有載體進行改造而來的。
相比之下,07年剛剛服役的空警2000才是目前的主力預警機,但也僅僅隻實裝了4架。
這是一款大型機,而且它的載體是大毛家的伊爾76運輸機。
這意味著在獲取載體方麵,國內會受到一定的製約,因為自90年代以來,國內一共隻從大毛那裏獲得了不到30架的伊爾76運輸機。
因此,07年立項的運20項目正是為了填補這一空白而準備的,不過目前還處在立項階段,尚未正式投入研發和生產。
考慮到貴飛的規模和實力,江辰決定將它與空警500的項目聯係在一起。
在回複完兩家單位的郵件,並聯係好具體的參觀日期以後,他立刻開始著手收集相關的技術知識。
以便在參觀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了解項目情況,並為後續的商議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