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欲壑難填(46),百巧玲
做個兼職而已怎麽加入第四天災了 作者:是煙雨十三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諾並沒有立即返回馬車,
而是借著巡夜借口在營地內溜達起來。
一來是回收蜂鳥偵察機,
二來是瞅瞅其他牛鬼蛇神有無動作。
“如今有擅長隱匿追蹤的狼人小隊幫忙,
想揪出藏在商隊裏的玩家、江湖人士不算難事。
另外還有龐天德這支午都衛存在,明裏暗裏我相當於掌控了兩股助力。
比起初來乍到時的孤軍奮戰,情況改善許多。”
秦諾一邊轉悠一邊思量眼下局勢。
盡管時值深夜,
他的這種舉動卻沒有引起旁人懷疑。
畢竟商隊對外宣稱,接下走鏢大單的是福安鏢局,
於情於理都該承擔起治安護衛職業。
花費小半個時辰在營地轉悠一圈,
不出意料沒任何發現後,
秦諾調轉方向原路返回。
本以為今夜會就此過去,
結果在路過一輛精巧馬車時,有道聲音叫住了他。
“雷鏢頭,安好。”
說話者腔調柔柔糯糯,
如輕風吹過麥田,如綿紗拂略臉頰,
聽起來愉悅舒心,生不起半點厭惡。
轉頭望去,
馬車布簾掀開,裏麵探出一張及笄之年的雪膚玉顏。
眉目如畫,流波婉轉,
不知是今晚表演累得還是舟車勞頓乏得,
未施粉黛的麵頰上帶著些許倦怠慵懶,令人不禁心生憐惜疼愛。
“噢,是你啊,這麽晚還沒睡?”
秦諾看清對方相貌,
麵不改色心不跳淡定道。
眼前這素顏朝天,比尋常女兒家還要柔媚幾分之人,
正是沈金山特意攜帶隨行,
昨晚今夜擾得各大商號東家,
心神蕩漾的評彈班子旦角兒—百巧玲。
據說是從東南一帶重情買回,
不光擅長評話評彈、京韻大鼓,
單弦牌子曲、戲曲表演同樣非常拿手。
吳儂軟語的獨特腔調,與窄肩細腰的綢緞身段,
在這高門大戶皆熱衷研究攪屎棍的奇妙時代,想不紅都難。
今晚宴席上便有很多人私下評論,
百巧玲很有可能成為繼九歲紅、幼歲青之後的第三大名角兒。
或許是第二,
因為幼歲青已經被打上新月教細作標簽,現在正被官府衙門20萬白銀懸賞呢。
無論抓住與否,都不可能重新登台獻藝了。
聽到秦諾詢問,
百巧玲眉目含笑,不急不緩吐字道:
“夙夜燥悶,奴家想出來透透氣兒,等四下涼快些再睡。”
說話間他掏出香帕擦了擦額頭細汗,
小手還將領口稍微往外拉開那麽丁點,
露出一抹驚心動魄的雪白。
男人不化妝還能長這麽禍水,
你怕是生錯性別了吧。
秦諾站定原地,
以從野生生物學家角度肆無忌憚盯了會兒,
直至對麵百巧玲不好意思別過臉去,
這才平靜繼續道:“噢,那你去透氣吧。
記得披件衣服,防止蚊蟲叮咬。
野生品種攜帶的病原體比較多,
可能會傳染上黃熱、瘧疾、絲蟲、流行性乙型腦炎。
我這裏有薔薇水,你要的話可以便宜賣你兩瓶。”
“啊?”
心裏正盤算如何與這位雷鏢頭月下散步,
從而拉近彼此關係的百巧玲,聞言麵色一怔。
薄薄雙唇張開,
醞釀許久的措辭言語瞬間卡在喉間,
完全沒法接話了。
“你不要啊?
那算了,自己小心點。”
秦諾見對方半天不搭腔,
暗道一聲可惜便擺擺手大步流星離開,
腳步之快,呼吸間已然踏出十多米之遠。
待其背影逐漸化為小點,直至消失在遠處,
百巧玲方才似夢初覺,
有些羞惱地放下布簾,坐回車中。
“這個雷振憶,不好對付。
莫非是察覺到什麽故意裝瘋賣傻,
亦或者本身不好美色?
不可能,他能盡心竭力幫助一個鄉野丫頭,
若不貪圖這些,何故如此。”
幽幽燭光下,
百巧玲臉上嬌媚柔弱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陰鬱。
“除非寧無雙給予了天大好處,
才能讓一位武林高手這般鞍前馬後。
財富、地位...福安鏢局給不了,
所以隻能是美色、武學二者之一。”
他思索著伸手從貼身衣衫中取出個小香囊,
解開細繩,蔥白手指往裏輕輕一勾,
掌中便多了張卷成筒狀的小紙條。
紙條展開,放在燭火旁緩緩熏烤,
上麵旋即浮現出密密麻麻,猶如小蝌蚪的成行文字。
“雷振憶,宗寶二十三年大萍鄉生人,
符寶十一年童生,
符寶十四年秋闈未能上榜...”
百巧玲仔細瀏覽其中內容,靈活心思快速轉動,
“按照戶籍黃冊上所描述,
雷振憶不過是個讀了幾年私塾,
懂些莊家把式的普通百姓,
並未提及他有離開大萍鄉,外出求學經曆。
家中條件在當地尚算富裕,
然父母因病早亡後不出三年就被人騙光家財,落了個窮困潦倒境地。
不得已背井離鄉,
來到伏城投靠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寧家。
疑點,很大的疑點。”
他來來回回細看三遍,將上麵內容記牢後,
暗暗催動內勁,
紙條當即化為了一團飛灰。
“雷振憶,雷鏢頭...”
百巧玲轉動眼眸,看著布簾:“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雷振憶,
隻要不阻撓我們的計劃,
那大家便井水不犯河水。
不然,你這絕頂高手怕是沒法活著回到伏城。”
呼——
一口氣息吹出,燭光熄滅,
周圍重新回到昏暗寂靜氛圍。
夜已深,人未眠,
兩名守在精舍長廊的小太監,
小心翼翼將鳳炬光亮吹滅,
然後取來裝有鯨魚油脂的小銀壺,逐個替換其中燃料。
他們腳步很輕,幾乎沒有絲毫聲音,
甚至於呼吸頻率都在刻意控製,
生怕弄出半點動靜。
就在他們好不容易更換掉所有鳳炬,
準備將銀壺放回原處時,
其中一名小太監估計是站得久了,腿腳發酸,
竟一個趔趄跌倒下來。
哐啷啷——
銀壺滾落在地,碰撞出巨大動靜,
如晴天霹靂,在空曠長廊中回蕩起嫋嫋餘音。
刺耳、擾心、震魄,
兩名小太監登時麵如死灰,
感覺心髒都要從嗓子眼跳出來。
“你們怎麽回事?!”
一名身紫衣長衫的年老太監,
以近乎平移的方式出現在二人跟前,低聲責問道。
“老祖宗饒命,我們,我們...”
“趕緊打掃幹淨。
陛下已經被驚醒了,
我先進去伺候,待會再責罰你們。”
“是,是,兒子們明白。”
而是借著巡夜借口在營地內溜達起來。
一來是回收蜂鳥偵察機,
二來是瞅瞅其他牛鬼蛇神有無動作。
“如今有擅長隱匿追蹤的狼人小隊幫忙,
想揪出藏在商隊裏的玩家、江湖人士不算難事。
另外還有龐天德這支午都衛存在,明裏暗裏我相當於掌控了兩股助力。
比起初來乍到時的孤軍奮戰,情況改善許多。”
秦諾一邊轉悠一邊思量眼下局勢。
盡管時值深夜,
他的這種舉動卻沒有引起旁人懷疑。
畢竟商隊對外宣稱,接下走鏢大單的是福安鏢局,
於情於理都該承擔起治安護衛職業。
花費小半個時辰在營地轉悠一圈,
不出意料沒任何發現後,
秦諾調轉方向原路返回。
本以為今夜會就此過去,
結果在路過一輛精巧馬車時,有道聲音叫住了他。
“雷鏢頭,安好。”
說話者腔調柔柔糯糯,
如輕風吹過麥田,如綿紗拂略臉頰,
聽起來愉悅舒心,生不起半點厭惡。
轉頭望去,
馬車布簾掀開,裏麵探出一張及笄之年的雪膚玉顏。
眉目如畫,流波婉轉,
不知是今晚表演累得還是舟車勞頓乏得,
未施粉黛的麵頰上帶著些許倦怠慵懶,令人不禁心生憐惜疼愛。
“噢,是你啊,這麽晚還沒睡?”
秦諾看清對方相貌,
麵不改色心不跳淡定道。
眼前這素顏朝天,比尋常女兒家還要柔媚幾分之人,
正是沈金山特意攜帶隨行,
昨晚今夜擾得各大商號東家,
心神蕩漾的評彈班子旦角兒—百巧玲。
據說是從東南一帶重情買回,
不光擅長評話評彈、京韻大鼓,
單弦牌子曲、戲曲表演同樣非常拿手。
吳儂軟語的獨特腔調,與窄肩細腰的綢緞身段,
在這高門大戶皆熱衷研究攪屎棍的奇妙時代,想不紅都難。
今晚宴席上便有很多人私下評論,
百巧玲很有可能成為繼九歲紅、幼歲青之後的第三大名角兒。
或許是第二,
因為幼歲青已經被打上新月教細作標簽,現在正被官府衙門20萬白銀懸賞呢。
無論抓住與否,都不可能重新登台獻藝了。
聽到秦諾詢問,
百巧玲眉目含笑,不急不緩吐字道:
“夙夜燥悶,奴家想出來透透氣兒,等四下涼快些再睡。”
說話間他掏出香帕擦了擦額頭細汗,
小手還將領口稍微往外拉開那麽丁點,
露出一抹驚心動魄的雪白。
男人不化妝還能長這麽禍水,
你怕是生錯性別了吧。
秦諾站定原地,
以從野生生物學家角度肆無忌憚盯了會兒,
直至對麵百巧玲不好意思別過臉去,
這才平靜繼續道:“噢,那你去透氣吧。
記得披件衣服,防止蚊蟲叮咬。
野生品種攜帶的病原體比較多,
可能會傳染上黃熱、瘧疾、絲蟲、流行性乙型腦炎。
我這裏有薔薇水,你要的話可以便宜賣你兩瓶。”
“啊?”
心裏正盤算如何與這位雷鏢頭月下散步,
從而拉近彼此關係的百巧玲,聞言麵色一怔。
薄薄雙唇張開,
醞釀許久的措辭言語瞬間卡在喉間,
完全沒法接話了。
“你不要啊?
那算了,自己小心點。”
秦諾見對方半天不搭腔,
暗道一聲可惜便擺擺手大步流星離開,
腳步之快,呼吸間已然踏出十多米之遠。
待其背影逐漸化為小點,直至消失在遠處,
百巧玲方才似夢初覺,
有些羞惱地放下布簾,坐回車中。
“這個雷振憶,不好對付。
莫非是察覺到什麽故意裝瘋賣傻,
亦或者本身不好美色?
不可能,他能盡心竭力幫助一個鄉野丫頭,
若不貪圖這些,何故如此。”
幽幽燭光下,
百巧玲臉上嬌媚柔弱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陰鬱。
“除非寧無雙給予了天大好處,
才能讓一位武林高手這般鞍前馬後。
財富、地位...福安鏢局給不了,
所以隻能是美色、武學二者之一。”
他思索著伸手從貼身衣衫中取出個小香囊,
解開細繩,蔥白手指往裏輕輕一勾,
掌中便多了張卷成筒狀的小紙條。
紙條展開,放在燭火旁緩緩熏烤,
上麵旋即浮現出密密麻麻,猶如小蝌蚪的成行文字。
“雷振憶,宗寶二十三年大萍鄉生人,
符寶十一年童生,
符寶十四年秋闈未能上榜...”
百巧玲仔細瀏覽其中內容,靈活心思快速轉動,
“按照戶籍黃冊上所描述,
雷振憶不過是個讀了幾年私塾,
懂些莊家把式的普通百姓,
並未提及他有離開大萍鄉,外出求學經曆。
家中條件在當地尚算富裕,
然父母因病早亡後不出三年就被人騙光家財,落了個窮困潦倒境地。
不得已背井離鄉,
來到伏城投靠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寧家。
疑點,很大的疑點。”
他來來回回細看三遍,將上麵內容記牢後,
暗暗催動內勁,
紙條當即化為了一團飛灰。
“雷振憶,雷鏢頭...”
百巧玲轉動眼眸,看著布簾:“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雷振憶,
隻要不阻撓我們的計劃,
那大家便井水不犯河水。
不然,你這絕頂高手怕是沒法活著回到伏城。”
呼——
一口氣息吹出,燭光熄滅,
周圍重新回到昏暗寂靜氛圍。
夜已深,人未眠,
兩名守在精舍長廊的小太監,
小心翼翼將鳳炬光亮吹滅,
然後取來裝有鯨魚油脂的小銀壺,逐個替換其中燃料。
他們腳步很輕,幾乎沒有絲毫聲音,
甚至於呼吸頻率都在刻意控製,
生怕弄出半點動靜。
就在他們好不容易更換掉所有鳳炬,
準備將銀壺放回原處時,
其中一名小太監估計是站得久了,腿腳發酸,
竟一個趔趄跌倒下來。
哐啷啷——
銀壺滾落在地,碰撞出巨大動靜,
如晴天霹靂,在空曠長廊中回蕩起嫋嫋餘音。
刺耳、擾心、震魄,
兩名小太監登時麵如死灰,
感覺心髒都要從嗓子眼跳出來。
“你們怎麽回事?!”
一名身紫衣長衫的年老太監,
以近乎平移的方式出現在二人跟前,低聲責問道。
“老祖宗饒命,我們,我們...”
“趕緊打掃幹淨。
陛下已經被驚醒了,
我先進去伺候,待會再責罰你們。”
“是,是,兒子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