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鄭誌傑又逐步的介紹著廖創興銀行所屬地產公司的諸多物業。


    楊文東也是一個一個的聽著,直到最後一個物業介紹完畢。


    聽完後,楊文東說道:“廖寶珊十幾年的經營,外加有著最方便的融資渠道,累計的地產物業,還真是可觀啊;


    按照市價來算,差不多真的有一個億了吧?”


    鄭誌傑回答說道:“是的,光是在中環的三棟大廈,就價值超過千萬了,還是在港島各地的很多住宅物業、辦公樓物業,單從房價來說,沒有一億,也有七八千萬了。


    不過,我們目前還不知道這其中的負債情況,商業地產上麵抵押了多少,廖創興銀行這筆資料中沒寫。”


    “這個無所謂,反正我們買物業,給錢給廖家就行了。”楊文東說道:“至於原本物業上的負債,反正用的也是廖創興銀行自己的資金,他們也不會承接貸款了,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行了。”


    正常帶有貸款的物業交易,有兩種,要麽帶著負債交易,要麽隻買物業,賣主拿到錢後自己償還債務,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對買主的資金壓力較大。


    但購買廖創興銀行的物業,隻能選擇後者,因為買主的債務也是自己的。


    鄭誌傑點點頭說道:“是的,那楊生您看好哪些物業?”


    “中環的三棟,我都想要,特別是這棟25層大廈,一定要拿下來。”楊文東頓了頓說道:“另外兩棟,盡量拿下,至於其他的一些物業,你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我已經跟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協商好了,他們會提供2800萬港元的貸款,給我們這次行動,再加上長興實業那邊,也會調集部分資金過來。”


    鄭誌傑聽完後,問道:“楊生,再借入這麽多資金購買地產,會不會風險太大了,我們集團在觀塘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地產市場不恢複,甚至繼續下跌,我們這樣恐怕會造成很大損傷。”


    “你覺得地產市場不會轉好嗎?”楊文東問道。


    自己的手下,對自己的要求提出疑問,他反而很開心,因為這才是正常的。


    這個世界上,除了他這個穿越者,誰也不可能有把握保證未來地產市場的走勢,而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也是有義務告知老板一些風險,或者勸諫的。


    鄭誌傑說道:“最近香港工業發展很好,貿易也不錯,加上大量外人湧入,從長久市場來看,地產肯定會越來越好;


    但短期就說不好了,特別因為廖創興銀行的擠兌,都已經開始影響其他銀行了。


    聽說港府已經準備開始籌備銀行法,來限製銀行的一些高風險行為,這樣一來,地產市場的融資就會受到影響,之後必然會再影響地產市場。”


    “分析的很對,不過你太高估港府的效率了。”楊文東笑了笑,說道:“再說,長興實業那邊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我們現在的貸款,在未來它是可以輕鬆償還的。


    特別是等觀塘的工業園建成後,外加我們的船隊更大了,那利潤隻會更多。”


    原先曆史上,廖創興銀行擠兌後,儲戶們如同脫韁之馬,本能的前往其他銀行取錢,害怕出現同樣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一直堅持“自由市場原則”的港府,不得不插手,請了匯豐來穩定局勢。


    所以,廖創興銀行擠兌事件中,也就廖家損傷慘重,其他人影響都不大,這件事很快也就被人遺忘了,地產市場經過幾個月的低穀平穩期,又開始大幅度升值了。


    “好,那我這就準備與廖創興銀行進行溝通。”鄭誌傑點頭答應道。


    既然老板都這麽說了,他也不會再提醒第二遍,更不會違抗老板的意思了。


    楊文東又說道:“這次主要收購廖創興旗下的固定物業,那些正在開發的物業,就別碰了,接手後容易扯不清。


    時間也就這麽點,我們的資金也有限,優先拿下以後可以收租的物業,不需要什麽管理成本。”


    長興地產雖然已經在開發第三個小區住宅項目了,但在地產市場中,還是個孩童,一下子接手太多正在開發的物業,反而會可能出問題。


    而單純收租的物業或者單獨的地皮,那就簡單多了,收購到手後隻需要負責收租以及償還銀行貸款就行了,再關注一下價格,以後合適就賣,不合適就繼續持有。


    同時,這些固定資產,可以為未來提供貸款的抵押,因為等房價進一步上漲之後,現在滿額度貸款的物業,就可以再抵押。


    這也是地產≈金融的根本原因之一。


    “明白,優先港島的物業。”鄭誌傑笑說道:“但我估計,現在他們所在的這棟物業,不到迫不得已,應該不會賣,


    最有可能出售的,就是在建的總部,可這個位置如此優異,競爭的人肯定不少。”


    “那是當然,大家又不是傻子,這樣優質的位置,誰都想要。”楊文東頓了頓說道:“如果競爭者多了,那我們這邊,可以以正常的價格,直接買下來,不用考慮到現在廖創興銀行緊急缺錢。”


    壓的再多,對比一棟位於中環優質位置在未來的升值能力,就都是小兒科了。


    且自己如今也算是香港的名人之一了,也進入了港府及香港頂層商界的注視之下,那更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觀塘的萬人產業園算一個,航運公司也算一個,而中環最核心位置的大廈,也是能算一個的。


    “好,明白,不計較一時得失。”鄭誌傑說道:“這樣的話,廖家估計也會優先考慮我們的。”


    “嗯,那就這樣,伱去跟廖家接觸,有什麽進展立刻告訴我。”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對於商業談判,並非他這個穿越者老板所擅長的;這種事情,他定下戰略目標就行了,具體怎麽執行,自然是職業經理人以及專業的商務律師、財務、金融等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去負責了。


    接下來的幾天,廖創興銀行在香港的多家分行,相繼因為資金匱乏,而不得不關門。


    如此一來,更是引發了進一步的恐慌,存戶們都是心急如焚,到處包圍著還在開業的幾家分行,以及總行。


    市麵之上,謠言四起,有的說廖寶珊已經自殺,也有的說他已經逃離香港,隨著謠言的擴散,甚至還登上了報紙,逼的港府與警署不得不公開證明,廖寶珊仍然還在香港。


    鄭誌傑組成的團隊,也快速的與廖家溝通著,商討著各種物業的價格。


    楊文東也是暫時放下了其他事情,能夠一次性收購大量優質物業,這樣的機會也是多年才有一次的,且因為銀行擠兌,這個地產交易談判時間也不會很長的。


    6月25日:


    廖寶珊發呆的看著樓下烏壓壓的一片人群,臉色鐵青,卻又無可奈何。


    此刻,他也終於想明白了,這一切,都是自己惹出來的,如果不是他不顧風險拿著儲戶的錢去炒作地產,又怎麽會有今天的結局。


    “咚咚咚~”敲門聲音響起,廖寶珊回過頭來,看到來人後,說道:“進來吧。”


    “爹地,你的頭疼怎麽樣了?”廖烈文帶著幾分文件進來後,沒先討論事情,而是關心自己父親的身體。


    “一陣一陣的疼。”廖寶珊反而不在意自己的身體,問道:“那些買主的報價怎麽樣了?”


    雖然不舍得,但廖寶珊也知道,他曾經的這些物業,是保不住了,就算銀行不倒閉,但欠下的那麽多負債,也是需要出售物業來賠償的。


    此刻,他隻想保住廖家的基本產業銀行了,其他也不想了。


    廖烈文說道:“目前想收購我們旗下物業的公司有十幾家,其中連置地、太古、會德豐也看中了我們在中環的物業。


    這些就是他們的報價,部分也還是可以協商的,但按照現在的時間來看,恐怕有點來不及了。”


    “那就不廢話了,誰的價格最高就賣給誰。”廖寶珊也知曉現在時間緊急,他迫切需要錢。


    廖烈文說道:“現在所有報價的人,就屬楊文東的報價最高了,他的價格,基本上就隻比市場正常時候上低一點。”


    “楊文東?”廖寶珊想起了這個自己隻見過一次的少年,隨後看向了手中的資料。


    過了會後道:“這個價格,的確很良心了,隻比市場價格低5%左右,隻是,他能夠在短時間內籌齊這麽多資金嗎?”


    “他們的人回複是可以的,據說是從匯豐和渣打緊急貸款的。”廖烈文回答說道:“至於為什麽這兩家銀行,願意短時間內就提供這麽多貸款,我就不太清楚了。”


    “嗯,那就賣給楊文東,我們現在緊急缺錢,沒時間再跟其他人扯皮了。”廖寶珊也不想再過問太多了。


    “好的。”廖烈文又問道:“爹地,那與港府談的怎麽樣了?現在我們賣物業還錢,也就隻能治標,想要治本,還是得港府那邊來擔保才行啊。”


    之前還有些正常的廖寶珊,聽到這句話後,頓時有些憤恨:“那群鬼佬,是想著借機吞並我們的銀行業務,提出了很多過分要求,一旦我答應了,我廖家就是完全被踢出銀行行業了。”


    廖烈文也知曉現在情況的惡劣,港府自然不會打一家銀行的主意,可港府裏麵的人就難說了,就算因為官職而不能直接參與,但這些人,又怎麽可能不與香港的英資銀行有所聯係?


    隻是目前的情況也輪不到他們家有選擇餘地了,於是還是說道:“可時間約拖下去,對我們越不利。”


    廖寶珊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你那邊先賣物業籌錢,港府那邊的事情交給我。”


    “好的。”廖烈文也知曉自己家族雖然落難,可廖寶珊在香港經營數十年,還是有自己的關係網的。


    兩天後,6約27日:


    楊文東來到了半島酒店的一間高級套房內:


    廖烈文也在這裏,並且將一疊文件交給了楊文東,說道:“楊生,這是我們這次交易涉及的7棟大廈物業,一共價值2300萬,零頭我這邊已經免去了;


    你可以看一下內容。”


    “好。”楊文東點點頭,隨後認真看了一遍合同,看完後又給了自己身邊的律師團隊。


    7棟寫字樓物業,就是楊文東最終與廖家的交易。


    一棟自然是中環未來廖創興銀行大廈的總部,另外6棟,2棟位於金鍾,2棟位於銅鑼灣,1棟位於灣仔,一棟位於跑馬地。


    過了半小時,雙方最後一次審核完最終的合同,楊文東與廖烈文分別在合同上簽字及蓋章。


    廖烈文說道:“楊生,恭喜了,你成為了港島七棟大廈的新主人了。”


    楊文東則道:“廖生放心,我很快會去匯豐那邊,手續走完,你也很快就能收到資金。”


    “好,多謝。”廖烈文點頭說道。


    “廖生,我也希望,貴行能夠早日走出今天的困境。”楊文東點點頭說道:“等貴行恢複正常之後,我們可以繼續合作。”


    雖說自己算不上落井下石,甚至還比其他人提高了收購價格,使得廖家在地產行業虧損的沒那麽嚴重;


    可這種事,並非正常環境下的交易,楊文東也不好真的在被迫賣家產的廖烈文麵前多說什麽歡快之語了。


    廖烈文點點頭說道:“好,希望以後,能夠再跟楊生合作,我行也必然會給你一個非常高的折扣。”


    算不上“患難見真情”,廖烈文也知道楊文東並不算幫自己,但至少沒有太趁人之危,不像其他買家,看著廖創興銀行落難緊急需要資金,就把價格往死裏壓。


    再加上如今楊文東獲得這麽多物業,以及他本身的船運公司及工業企業規模,未來必然會成為香港華人之中最頂尖的存在之一,甚至要超過曾經巔峰時候的廖寶珊了。


    廖創興銀行如果未來還行恢複當初的規模、名譽,也是需要一個知名富豪的合作,來當擔保的。


    “ok。”楊文東說道:“不過貴行還是需要盡量與港府協商,以行政的手段來解決這件事。”


    對於銀行擠兌,再有錢也隻能緩一緩,想解決根本問題,就必須要有恢複信譽度,讓儲戶對銀行有信心。


    要不然,就是一家正常的銀行,也是扛不住擠兌的;香港目前能夠讓儲戶值得相信的,恐怕也就港府或者匯豐、渣打、怡和這樣的頂級英資銀行或者財團來擔保了。


    就是目前的楊文東,財力與知名度與頂級英資財團都差的很多,根本就沒這個能力。


    “明白,多謝楊生的告知。”廖烈文笑著說道。


    ps: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下野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下野魚並收藏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