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所有競標公司中唯一一個華人,所以我也特別看了下資料,在文件的後麵有他的簡曆。“鄭誌傑接著說道:“這貝津銘是在哈佛大學.”


    楊文東也翻到了文件後麵,找到了那一頁,同時也聽著鄭誌傑的介紹。


    一小會後,楊文東說道:“經曆倒是挺不錯的,在美國都有不少著名建築設計經驗了。”


    貝津銘出生於1917年,大學就讀於麻省理工,後在哈弗攻讀碩博,1948年畢業後去了美國知名建築事務所,參與了多家大型建築的設計。


    1960年出來自己創業,成立了貝津銘建築師事務所,單獨設計了紐約基普斯灣廣場與灣灣的東海大學盧思義教堂。


    鄭誌傑道:“是的,而且也是華人,在灣灣還有過建築經驗,倒也是聽適合我們的。”


    “嗯,行,那這幾家,就讓他們準備為設計投稿吧。”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這個貝津銘,算是我們的優先選擇對象,不過其他家也要考慮。”


    “明白。”鄭誌傑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道:“酒店地皮已經拿下來了,後麵就剩下基建就行了,倒是以後的管理人才,目前還是沒有著落;


    你盡快跟獵頭合作,找到合適的人,不然我們都算是外行人,很多事情也不專業。”


    酒店、超市這種行業看起來簡單,但就是因為什麽人隻要有錢就能參與,反而導致了想真正做好,乃至做出連鎖品牌,難度是非常大的,絕對依賴於管理層的理念及戰略眼光。


    戰略方向與資金,楊文東可以負責,但怎麽管理就需要專業人士了,不然戰略眼光再好,酒店本身的服務做不好,一切就都是白搭了。


    “好的,早在競拍之前,我就已經在跟香港以及一些國際獵頭合作了。”鄭誌傑說道:“他們會跟一些國際酒店的華人高層進行溝通。”


    “嗯,行,盡快催促一下他們。”楊文東點點頭。


    四季酒店的安排,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需要等待合適的職業管理人就行了,好在時間也不算很急,港府給的時間是2年內要開建酒店,完全足夠了。


    12月13日,楊文東帶著蘇依依,來到了觀塘的萬人產業園,這一次,孩子也帶過來了;


    長興的工廠,基本上沒什麽汙染,加上孩子也隻會來前麵的行政樓,倒也不會有什麽麻煩。


    “寶寶,你看,這就是你爹地的工廠。”蘇依依抱著兒子,站在窗戶旁邊,一眼就能看到外界的工業樓:“以後你要好好學習,然後幫你爹地一起管理這麽大的工廠。”


    “等他長大了,這工廠可能就要搬走了。”楊文東笑了笑說道。


    蘇依依好奇問:“什麽意思?”


    楊文東沒有多解釋:“我估計20年後,香港經濟發展迅速,人工成本增加,我們這些產業,就不適合待在香港了。”


    80年代以後,香港的人工成本急劇增加,簡單的工業是必須要轉移走的,特別是眼下自己獨斷專利的產品,到那個時候專利過期,就隻能靠著規模效益降低成本來模仿可口可樂的運營模式了。


    而改開的內地,正好是最佳的去處,人工更低、稅收也可以談,算是自己未來低端產業的完美投資方向了。


    蘇依依也已經懂一些經濟常識,便問道:“類似現在的歐美向其他國家轉移紡織業?”


    “差不多吧?”楊文東點點頭:“你不轉移就是死,低端工廠就跟水一樣,從高處往地處流,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你建的水壩再高也攔不住。”


    二戰之後的大幾十年,低端產業就從歐美轉移到日本再到香港再到內地再到東南亞,估計以後東南亞經濟要是能起來的話,拿去非洲都是有可能的


    “那香港怎麽辦?沒工業了?“蘇依依又問道。


    楊文東聳聳肩說道:“那就隻能往高端產業發展了,比如現在的電子產業、家電產業,就算高端的,今年香港的電子廠可是多了不少家,這就是趨勢了。”


    在前世,家電算是夕陽行業,主要也是因為市場飽和了,可在這個時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產業。


    別說空調冰箱電視,就算是收音機、甚至手電筒,都算有點技術含量的,光是一個燈泡,估計能造出來的國家都不多。


    “也是啊。”蘇依依又問:“你以前好像說過,那我們也要準備進入電子產業嗎?”


    “會的,等香港的電子產業基礎再強一點,我們也會參與的。”楊文東點點頭。


    任誰穿越或者重生,都不會放棄電子產業,就算重生到了21世紀,也不會放過電子產業的衍生產物:互聯網;


    最多就是自己參與經營或者當天使投資者的區別……


    “嗯。”蘇依依點點頭。


    她也知道楊文東的目標並非隻是再不停的賺錢,而是擴大自己的事業,順便能夠在香港帶動大量的就業,幫助底層的港人,擺脫極端的經濟困難。


    如同幾年前的他們幾人一樣,雖然不至於餓死,但的確是活的太痛苦了。


    ……


    過了會,魏澤濤來了,蘇依依就帶著孩子去裏麵的一間房哄睡了,6個月大的孩子,每幾小時就要睡一覺的。


    “坐。”楊文東示意後,二人坐在了靠窗戶的沙發上,隨後問道:“整個產業園的多家工廠,開工都還順利不?”


    “還可以,目前我們也在驗證各家產品的質量,沒什麽問題的話,就可以在下旬進行大規模投產了。”魏澤濤回複說道。


    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商品,但因為都是出口的,量也很大,突然換了一個地方生產,且很多還是新員工,因此還是需要重新驗證質量的。


    而產能也是逐步提高的,這也是為了逐步適應,保證不出質量問題。


    “好。”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雖然目前海外訂單還是比較多比較急的,但也不差這十天半個月,要確保沒有問題再發貨。


    另外針對人員的培訓也要重視,人是所有工業的基礎。”


    這也是為什麽沒有早期就大規模擴大產能的原因,各種資源不足,就容易出問題,現在就好多了,隻需要適應新的工廠就行了。


    如今長興實業的幾款產品,也都算是老產品了,不管是工藝、質量控製都算成熟,基本上也不太需要楊文東這位老板太操心了。


    “明白。”魏澤濤笑說道:“我們招的人,負責工廠管理與質量的,都是有一點學曆的,也容易培養。


    再加上我們的工資與福利都比較好,幾乎所有人都是在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的。”


    “嗯,工資給的高,員工素質自然也越來越強。”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這是好事,伱再告知所有人,未來,我這邊還會有工資更好的崗位,會優先挑選表現最好的人去工作,增加一下所有人的動力。”


    工資給的越高,福利越好,那在招聘的時候,就有著選擇權。


    同樣的人,自然選擇更優秀的或者學曆更高的,這就能從整體上提高工廠群體的能力。


    當然,這也要看產品本身的特性,越複雜的就越需要這樣,越簡單的、比如說搬運工,那自然也不需要,就是長興實業內的普通體力活工人,也隻能說比其他工廠的工資待遇強一點,不至於能跟高學曆人才對比。


    “新崗位?”魏澤濤好奇問道:“是我們即將準備做的塑料袋嗎?”


    “不是,是電子產業,這個暫時不急。”楊文東笑了笑,說道:“正好說說塑料袋的事情,前段時間就說了快與瑞典那家公司達成協議了?”


    前段時間自己主要忙於地王收購,對於其他事情,也隻是大概知曉就行了,其中長興實業派人前往了瑞典,商討購買能夠做塑料袋的一種材料專利,這也是楊文東比較關注的事情。


    “是的。”魏澤濤說道:“對方要價6萬美元,可以將一款能夠做塑料袋的材料專利給我們。”


    “這個價格算貴嗎?”楊文東問道。


    魏澤濤道:“這個比較難定價,瑞典公司之所以願意出售,可能也是因為這款塑料袋材料不算完美,賣出去就是為了回收一點研發資金。


    我們拿回來,就可以直接做塑料袋了,雖然不是很軟,但比起現在香港乃至亞洲市麵上的各種布包、竹籃子要方便多了。”


    “嗯,價值不同,的確不好定價。”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那就再還還價,差不多就購買下來,不過還要跟對方打好關係,如果對方後麵真的研發出了合適的材料,我們可能還需要購買專利或者拿到生產授權。”


    魏澤濤問道:“楊生的意思是投資他們公司嗎?”


    “可以的話就投資,不行那處理好關係也行。”楊文東沒有在意。


    這家公司未來肯定不是什麽巨頭,自己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能夠在香港生產塑料袋。


    一方麵可以給香港本土市民帶來方便,另一個也算是一個能夠帶動數千人就業的產業了。


    “好的。”魏澤濤答應說道:“我盡快讓歐洲那邊先成交,拿到材料專利,再讓台塑那邊研究怎麽生產。”


    “嗯,行。”楊文東想了想,又說道:“老魏,公司到了我們今天這個級別,也是應該需要投入一點時間,來研發一些技術了。”


    “技術?楊生也想跟歐洲那家公司一樣,研究合適的塑料袋材料。”魏澤濤問道。


    “對。”楊文東點點頭:“第一步任務就是研究這種材料,以後也可以擴大規模衍生到其他領域,以目前的趨勢來說,塑料這種原材料,會成為我們集團未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塑料,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太多的行業需要塑料原材料了。


    長興實業的幾款主要產品,除了便利貼,其他的都是塑料,未來做玩具,也是一樣,甚至做電子或者家電產品,也一樣需要大量的塑料。


    瑞典的公司都可以研發材料,那他沒理由不行。


    魏澤濤也知曉楊文東的規劃,同意說道:“對,塑料的確太有用了,不僅僅是我們,香港的很多工業都一樣,甚至現在衣服襪子裏麵,都有化纖塑料成分。”


    “對,我都差點忘了。”楊文東笑了笑。


    棉花做的衣服有很多缺點,現代紡織業,都是需要加入化纖的,而化纖也是石油衍生品,屬於塑料的一種。


    乃至人們以後吃飯的包裝都會變成塑料的,不過目前這個時代還沒有流行外賣。


    魏澤濤又說道:“搞材料研發,倒也可以,隻是香港並沒有這方麵的人才。”


    “香港是沒有,但灣灣有。”楊文東說道:“那邊有相對完善的化工產業,灣灣政府也在推動石油產業,而且那邊的大學也有這種專業。


    加上人工比香港還要低,又是華人,這就是我們投資研發中心的最佳地點了。”


    香港怎麽說也隻是一個城市,很多規劃,就算換一個負責任的港督來,也不可能做到完善。


    化工與石油產業,絕對不是一個小城市能夠搞定的,前世的新加坡,那也是政府大力支持以及特殊位置能夠吸引歐美石油財團的結果。


    香港的條件不足,硬上不劃算,但灣灣那邊就好多了,麵積大很多,人才也多很多,政府也有意推動重工業與化工業。


    “這倒可以,那與台塑合資嗎?”魏澤濤又問道。


    “不合資,我們做我們的,他們做他們的。”楊文東搖搖頭說道:“研發中心合資在一起,隻會影響效率。


    不過,倒是可以再委托他們研發,這樣一來,也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資源。”


    雖然對於這個未來研發成績沒有把握,但自己總是要嚐試的。


    至於台塑那邊,能夠在未來做到亞洲第一,肯定也是有著研發能力的,正好自己可以通過委托模式,來獲得獨有專利。


    “好的,那我就安排人去灣灣考察一下當地的環境與人才能力。”魏澤濤說道。


    “好。”楊文東又說:“地點就選擇在台北,地方要大一點,靠近市區,很多高技術人才也是要住在市區的。”


    ps:月底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下野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下野魚並收藏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