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宮宴開始還有一段時間,謝珝真懶得到裏頭去應付那些滿麵笑容,內裏各懷心思的內外命婦們,她帶著兩個宮人在殿外的回廊上慢悠悠地轉著,專門找那種沒什麽人經過的清淨地,好叫耳朵不那麽受罪。


    轉過一個拐角,謝珝真看見臨時移栽過來的金桂花開得茂盛漂亮,便抬腳走過去,想掰下一枝來賞玩,順便打發打發時間。


    待她走近了,卻隱約聽到有人在樹後說話的聲音,這聲音還有些耳熟,謝珝真想了想,抬手給身後兩個宮女比了個安靜的手勢,又放緩了腳步,悄無聲息地貼在掛了綢緞紙花燈籠裝飾的金桂樹後頭,心裏沒有半點道德負擔的偷聽起來。


    春分立馬會意,朝她們來時的方向走了幾步幫主子把風,一回頭看見蕙珠還站在原地,似乎是沒能反應過來,便又走過去拽了她一下。


    蕙珠心裏揣著事情,險些被春分的舉動給嚇得跳起來,見後者責怪地看著她,蕙珠才反應過來,連忙往另一個方向走過去站好。


    春分沒再說什麽,而是回到自己把風的那個地方——她們早就摸清楚了背後是錢順儀在指使蕙珠,要在今天的宴會上給謝珝真找些麻煩,方便蕙珠借護主之功,一舉奪得謝珝真的信任。


    隻是具體她們要施行何種手段,謝珝真還沒來得及探查清楚,因此今日春分雖麵上平靜,但心裏是打足了精神去注意蕙珠的一舉一動,以免這個蠢貨臨時出了岔子,真害得謝珝真出什麽事。


    謝珝真躲在樹後,逐漸聽清楚了另一麵的幾人說話的聲音。


    “......前日侯爺送了書信回府,說是小許姨娘快要生了,或許能給小儀添個弟弟呢,這親姨母生的弟弟,不知小儀是否更喜歡些,真是可惜了你那姨母是個愛算計的,不惜把她親姐姐和親外甥女送給本夫人,好保她能留在荊郡平安產子......”


    這便是劉小儀的嫡母,荊郡侯夫人劉洪氏?


    謝珝真安靜地聽著,她靠著那次的反複讀檔,早把劉小儀的家庭情況摸得差不多了,知道她與嫡母十分不和,但礙於生母還在嫡母手中,便不得不處處受轄製,生生挨著劉淑儀的欺辱。


    “......說起來,小儀倒是個重情之人,與你那姨母無半分相似之處,本夫人給了你這潑天的富貴,小儀可要懂得感恩啊,你身為庶出,哦不,你這出身跟外室子也沒甚區別了,是最最低賤的那種。”


    謝珝真聽不見劉小儀說話的聲音,卻能想象出這個外表柔弱但十分冷靜隱忍的女子會是一副什麽樣的表情。


    劉小儀垂著腦袋,形狀姣好的眉眼無比順服地半閉著,顯得她乖巧又柔弱,怯生生,像株立在風雨中的白荷:“......妾一日也不曾敢忘夫人的抬舉,必會將夫人的訓誡牢記於心,此生不忘,時時惦念。”


    劉洪氏眯著眼打量這令她厭惡至極的女子,冷聲道:“你記得就好,像你這種出身......嗬,這還是侯爺善心替你和你姨娘掩飾過的了,一個低賤的外室女,若是嫁在世家,隻能嫁世家的家奴!哪怕僥幸嫁給了世家的少爺,也得將名字記在嫡母名下才行。”


    說到這裏,劉洪氏厭惡地皺了皺眉:“本夫人以往是最煩那些個以庶充嫡的東西的,這回若不是為了侯府,為了侯爺,才不會讓你一個賤種記在本夫人名下!”


    劉小儀的雙眼緊緊閉了下去。


    謝珝真則在樹後撇撇嘴,記名嫡女?


    嗬。


    也就像劉洪氏這種迂腐愚昧的世家女才會把這玩意兒當做一回事,在外頭,嫡就是嫡,庶就是庶,一家與一家結親,看的是當爹那個的地位,最不講究對方是從哪個娘肚子裏爬出來的。


    也就那等邊陲小國,什麽新羅、李朝,國小民寡,窮得不如大盛的鄉村,才會格外看重母親身份——因為他們沒那個財力去供養太多貴族,偏男人又管不住褲腰帶,才弄出這麽個畸形扭曲,令人發笑的規矩來。


    “你要知道感恩!”劉洪氏的語氣漸漸嚴肅,放在從前,像劉小儀這樣的庶出女,是不配到她麵前來的,連看上一眼都覺得汙髒,“賤種就要有賤種的本分,別以為本夫人的女兒失寵便是失勢,你就有機會耍手段往上爬了?將你那些個見不得人的小心思收起來,什麽代姐受過有情有義,若真對你嫡姐有些情誼,你便該主動為她攔罪名、受罰,而不是拿著這事情宣揚自己的好名聲!”


    在本朝,世家的能量早已不如往昔,但劉洪氏還是十分高傲,從根底上就看不起劉小儀——哪怕對方現在已經不再是能任由她打罵的家中庶女,而是有品級的後宮嬪妃,與她同處一個階層的命婦。


    看著劉小儀被自己罵得渾身顫抖,卻還要忍著,不敢反抗的模樣,劉洪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她高高抬著下巴:“錦蝶。”搭上一旁侍女的手。


    然後她仿佛突然發現自己說錯話了一般,帶著些驚訝地說:“瞧本夫人這記性,可不能再叫錦蝶了。”


    “也可憐本夫人這婢女,洪家世代的家生子呢,最最忠心不過的世仆老人了,她老子還曾救過侯爺,被賜了姓劉......說起來,她家世出身,比小儀你的還更清白,有臉麵些。”


    謝珝真聽得有些莫名。


    這荊郡侯夫人口裏的“錦蝶”似乎說的並不是劉小儀,而是......她身邊的婢女。


    “為了能給小儀你一個正當的身份,好端端的,錦蝶這個名字都不能再用了,真真委屈。”劉洪氏得意地笑著,“不如劉小儀重新賜這丫頭一個名字吧,你覺得,月圓如何?也算是應了這中秋闔家團圓的吉慶了。”


    原名“劉錦蝶”的婢女對著已經紅了眼眶的劉小儀微微屈膝:“請小儀娘子賜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顛婆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嚶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嚶三聲並收藏後宮顛婆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