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日。
荊郡侯請罪的折子終於是被快馬加鞭地送到皇帝的桌案上了。
謝珝真這些日子已經將自己能逛的地方逛了個遍,倍覺無聊之時,想起自己還可以去打擾皇帝,把這份百無聊賴的心情分享給他。
她一向都是敢想敢做的,很少猶豫,這個念頭才一冒出來,謝珝真就叫了夏至把桌上的點心裝進盒子,帶著一起往禦前去了。
大盛皇宮占地麵積很是寬闊,從內宮出來,走到皇帝辦公的理政殿最少也要半個多時辰,但謝珝真身子比一般孕婦強健不少,她平日裏也愛走動,因此就這麽挺著肚子一路走過去,軟轎步輦跟在後頭,半點兒應有的作用都沒起。
到了理政殿前,竟然又剛好遇到那位王宦官。
謝珝真熟稔地與他打過招呼,說明來意後,王宦官便殷勤地入內通報去了,而謝珝真看著他分明年紀不算大,卻微微佝僂的背影,覺得這人出現在自己跟前的次數實在是過於頻繁,搞不好有什麽不一樣的目的......
沒過多久,王宦官便一臉笑意地出來請謝珝真進去。
謝珝真照舊禮貌地謝過,也不再多言,邁著穩健的步子入了理政殿。
她進去的時候,皇帝剛好正在看荊郡侯請罪的折子,知道是謝珝真進來,也不避諱地朝她招了招手,示意謝珝真坐到自己身邊來。
謝珝真端著糕點,毫不客氣地挨著皇帝坐下了:“陛下忙了這麽久了,用點點心墊墊肚子吧。”
她沒去看皇帝手中奏折的內容,但謝珝真能看得出皇帝的心情還不算差,這折子裏頭的內容應當是很合他心意的。
也不知寫了些什麽......
雖然很好奇,但謝珝真告訴自己要守著分寸,起碼目前為止,皇帝還沒有寬容到能讓自己挨著大盛朝政的邊,她將點心放在桌上,又抬手摸摸一旁的茶盞:“深秋天寒,這茶水都放冷了,怎麽不新上熱乎的來?”
她才說完,李宗便踏出一步來,躬著身子請罪:“是奴婢照顧不周。”
皇帝把手上的折子合攏了往旁邊一丟,打斷李宗的請罪之語,擺著手無所謂地說道:“是朕想喝冷茶,才不許他們換的。”
“您也不怕喝了冷茶腸胃疼......”謝珝真撇撇嘴,“換熱的來。”
她撚起一塊盤子上的糕點,用哄小孩子吃飯的語氣哄著皇帝:“這芸豆糕要配熱茶吃才最好,陛下若是騰不開手,那就讓妾來喂您。”
“就你道理多,李宗,也給才人倒杯熱水。”皇帝笑道,低下頭就著謝珝真的手咬了一口芸豆糕,雙眼微微彎起。
謝珝真也跟著露出個滿足的笑臉。
她早就發現了皇帝有些偏愛甜食,這芸豆糕的甜度對於謝珝真而言有些偏高了,吃到嘴裏膩乎得難受,但皇帝很愛這一口,雖然沒明著說出來,但每次到了壽寧宮,都會主動撿兩塊來吃。
對此,謝珝真隻當自己不知道,每天她屋裏的點心都是要換著種類擺的,這些甜口的點心她也不愛碰,最後都落到了宮人們的嘴裏。
皇帝吃了兩口糕點,才想起來問她:“怎麽今日想起來找朕了?”
雖當初是謝珝真主動勾搭的皇帝,但她很少會主動給皇帝獻殷勤,反而耍小脾氣的時候更多,皇帝兩日前才吃過她出自禦膳房的愛心煲湯,這沒過多久,就又吃上了她親手送來的芸豆糕,心下受用的同時,也有些疑惑起來。
謝珝真當然不會告訴皇帝自己這是太無聊了沒事做才想起的他,而是嬌聲軟語地說道:“古人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妾這也有半日沒見陛下了,也算是過了一個秋了吧?”
皇帝昨晚才陪她在壽寧宮歇了的,早上他起來上朝的時候,謝珝真還在睡......皇帝想了想,自顧地為謝珝真這兩日的殷勤態度找到個看上去十分合理的借口:“你這是想朕了,還是想朕的馬場?”
謝珝真無辜地眨眼:“陛下這話說的,原來是要送我們娘倆一人一座馬場麽?”
皇帝知道她素來大膽直率,隻是這話太過率直,連他也叫噎住了下,才哭笑不得地點點美人鼻尖:“怎麽半日不見,朕的謝才人就成了個財迷模樣?”
“這世上但凡是人,哪裏會有嫌自己錢多的?”謝珝真玩笑地答道,她並不是真的要繼續向皇帝討要財物——這才要過一次呢,再要,那就不是率真誠懇,而是得寸進尺了。
她靠上皇帝結實的肩頭:“陛下待妾好,妾當然也要好好兒地待陛下。”
“朕知道你好意。”皇帝當然從不缺人關心,他是先帝幼子,雖生母早逝,但太後將他當做親子撫養,事事躬親;先帝也喜愛這個年紀最小卻也最聰慧的兒子,喜愛到越過了皇帝幾個年長的哥哥,直接將整個大盛都交到他手上。
他生來便是皇室貴胄,眾星捧月,就連關懷他的權利,也成了皇帝給予親近之人的賞賜。
帝妃溫存片刻。
皇帝突然想起了什麽,拿過剛剛放下的折子給謝珝真。
謝珝真有些始料未及,她訝異地挑著細長的眉:“這是什麽。”
“你看一看。”
她盡量讓自己的神態保持著自然,從皇帝手裏接過折子,輕輕打開。
折子裏頭滿是荊郡侯自責請罪的話語。
他把許小儀被改名換姓,送入宮中參選的事情全部推到了劉洪氏頭上,更是聲稱自己對許母遭遇一無所知,認下了自己的失察之過,卻又句句都在說自己遠在荊郡,不知京都侯府中真實情況,希望皇帝能看在他家世代忠誠的份上,饒恕他的罪過。
為此,他願意以爵位抵罪,向許小儀致歉。
荊郡侯為人不怎麽樣,文采卻還是有的。
這折子內容引經據典,文筆華麗,謝珝真有些艱難地讀完:“以爵位抵罪,倒也算是誠心悔過了。”
謝珝真小心觀察著皇帝的神色,見自己說了這句話之後,他並無不滿,反而有些認同的樣子,就知道皇帝很滿意荊郡侯識時務的態度。
真的削去爵位是不可能的,皇帝多半會看在荊郡侯識時務的份上,收回他的封地,再罰些銀子,斥責一頓,這件事便算是了結了。
至於被荊郡侯推出來頂鍋的劉洪氏,下場隻怕不會多麽美好。
謝珝真倒是很想看他們夫妻一起倒黴,可惜......她略作斟酌,假作輕快地說:“隻是可憐了許娘子,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許小儀,到老了還要遭那橫禍,荊郡侯但凡有心,就該善待人家才是。”
她狡黠一笑:“不過比起善待,許小儀她們隻怕更想要一張切結書呢,許小儀孝順母親,應該是不大願意隻自己一個得到荊郡侯歉意的。”
瞧著她小狐狸一樣的笑容,皇帝突然明白了謝珝真所思所想:荊郡侯半字不提為他生下女兒,受苦最多的許母,真是看碟下菜,前倨後恭,叫她——不爽。
荊郡侯請罪的折子終於是被快馬加鞭地送到皇帝的桌案上了。
謝珝真這些日子已經將自己能逛的地方逛了個遍,倍覺無聊之時,想起自己還可以去打擾皇帝,把這份百無聊賴的心情分享給他。
她一向都是敢想敢做的,很少猶豫,這個念頭才一冒出來,謝珝真就叫了夏至把桌上的點心裝進盒子,帶著一起往禦前去了。
大盛皇宮占地麵積很是寬闊,從內宮出來,走到皇帝辦公的理政殿最少也要半個多時辰,但謝珝真身子比一般孕婦強健不少,她平日裏也愛走動,因此就這麽挺著肚子一路走過去,軟轎步輦跟在後頭,半點兒應有的作用都沒起。
到了理政殿前,竟然又剛好遇到那位王宦官。
謝珝真熟稔地與他打過招呼,說明來意後,王宦官便殷勤地入內通報去了,而謝珝真看著他分明年紀不算大,卻微微佝僂的背影,覺得這人出現在自己跟前的次數實在是過於頻繁,搞不好有什麽不一樣的目的......
沒過多久,王宦官便一臉笑意地出來請謝珝真進去。
謝珝真照舊禮貌地謝過,也不再多言,邁著穩健的步子入了理政殿。
她進去的時候,皇帝剛好正在看荊郡侯請罪的折子,知道是謝珝真進來,也不避諱地朝她招了招手,示意謝珝真坐到自己身邊來。
謝珝真端著糕點,毫不客氣地挨著皇帝坐下了:“陛下忙了這麽久了,用點點心墊墊肚子吧。”
她沒去看皇帝手中奏折的內容,但謝珝真能看得出皇帝的心情還不算差,這折子裏頭的內容應當是很合他心意的。
也不知寫了些什麽......
雖然很好奇,但謝珝真告訴自己要守著分寸,起碼目前為止,皇帝還沒有寬容到能讓自己挨著大盛朝政的邊,她將點心放在桌上,又抬手摸摸一旁的茶盞:“深秋天寒,這茶水都放冷了,怎麽不新上熱乎的來?”
她才說完,李宗便踏出一步來,躬著身子請罪:“是奴婢照顧不周。”
皇帝把手上的折子合攏了往旁邊一丟,打斷李宗的請罪之語,擺著手無所謂地說道:“是朕想喝冷茶,才不許他們換的。”
“您也不怕喝了冷茶腸胃疼......”謝珝真撇撇嘴,“換熱的來。”
她撚起一塊盤子上的糕點,用哄小孩子吃飯的語氣哄著皇帝:“這芸豆糕要配熱茶吃才最好,陛下若是騰不開手,那就讓妾來喂您。”
“就你道理多,李宗,也給才人倒杯熱水。”皇帝笑道,低下頭就著謝珝真的手咬了一口芸豆糕,雙眼微微彎起。
謝珝真也跟著露出個滿足的笑臉。
她早就發現了皇帝有些偏愛甜食,這芸豆糕的甜度對於謝珝真而言有些偏高了,吃到嘴裏膩乎得難受,但皇帝很愛這一口,雖然沒明著說出來,但每次到了壽寧宮,都會主動撿兩塊來吃。
對此,謝珝真隻當自己不知道,每天她屋裏的點心都是要換著種類擺的,這些甜口的點心她也不愛碰,最後都落到了宮人們的嘴裏。
皇帝吃了兩口糕點,才想起來問她:“怎麽今日想起來找朕了?”
雖當初是謝珝真主動勾搭的皇帝,但她很少會主動給皇帝獻殷勤,反而耍小脾氣的時候更多,皇帝兩日前才吃過她出自禦膳房的愛心煲湯,這沒過多久,就又吃上了她親手送來的芸豆糕,心下受用的同時,也有些疑惑起來。
謝珝真當然不會告訴皇帝自己這是太無聊了沒事做才想起的他,而是嬌聲軟語地說道:“古人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妾這也有半日沒見陛下了,也算是過了一個秋了吧?”
皇帝昨晚才陪她在壽寧宮歇了的,早上他起來上朝的時候,謝珝真還在睡......皇帝想了想,自顧地為謝珝真這兩日的殷勤態度找到個看上去十分合理的借口:“你這是想朕了,還是想朕的馬場?”
謝珝真無辜地眨眼:“陛下這話說的,原來是要送我們娘倆一人一座馬場麽?”
皇帝知道她素來大膽直率,隻是這話太過率直,連他也叫噎住了下,才哭笑不得地點點美人鼻尖:“怎麽半日不見,朕的謝才人就成了個財迷模樣?”
“這世上但凡是人,哪裏會有嫌自己錢多的?”謝珝真玩笑地答道,她並不是真的要繼續向皇帝討要財物——這才要過一次呢,再要,那就不是率真誠懇,而是得寸進尺了。
她靠上皇帝結實的肩頭:“陛下待妾好,妾當然也要好好兒地待陛下。”
“朕知道你好意。”皇帝當然從不缺人關心,他是先帝幼子,雖生母早逝,但太後將他當做親子撫養,事事躬親;先帝也喜愛這個年紀最小卻也最聰慧的兒子,喜愛到越過了皇帝幾個年長的哥哥,直接將整個大盛都交到他手上。
他生來便是皇室貴胄,眾星捧月,就連關懷他的權利,也成了皇帝給予親近之人的賞賜。
帝妃溫存片刻。
皇帝突然想起了什麽,拿過剛剛放下的折子給謝珝真。
謝珝真有些始料未及,她訝異地挑著細長的眉:“這是什麽。”
“你看一看。”
她盡量讓自己的神態保持著自然,從皇帝手裏接過折子,輕輕打開。
折子裏頭滿是荊郡侯自責請罪的話語。
他把許小儀被改名換姓,送入宮中參選的事情全部推到了劉洪氏頭上,更是聲稱自己對許母遭遇一無所知,認下了自己的失察之過,卻又句句都在說自己遠在荊郡,不知京都侯府中真實情況,希望皇帝能看在他家世代忠誠的份上,饒恕他的罪過。
為此,他願意以爵位抵罪,向許小儀致歉。
荊郡侯為人不怎麽樣,文采卻還是有的。
這折子內容引經據典,文筆華麗,謝珝真有些艱難地讀完:“以爵位抵罪,倒也算是誠心悔過了。”
謝珝真小心觀察著皇帝的神色,見自己說了這句話之後,他並無不滿,反而有些認同的樣子,就知道皇帝很滿意荊郡侯識時務的態度。
真的削去爵位是不可能的,皇帝多半會看在荊郡侯識時務的份上,收回他的封地,再罰些銀子,斥責一頓,這件事便算是了結了。
至於被荊郡侯推出來頂鍋的劉洪氏,下場隻怕不會多麽美好。
謝珝真倒是很想看他們夫妻一起倒黴,可惜......她略作斟酌,假作輕快地說:“隻是可憐了許娘子,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許小儀,到老了還要遭那橫禍,荊郡侯但凡有心,就該善待人家才是。”
她狡黠一笑:“不過比起善待,許小儀她們隻怕更想要一張切結書呢,許小儀孝順母親,應該是不大願意隻自己一個得到荊郡侯歉意的。”
瞧著她小狐狸一樣的笑容,皇帝突然明白了謝珝真所思所想:荊郡侯半字不提為他生下女兒,受苦最多的許母,真是看碟下菜,前倨後恭,叫她——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