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珝真不知道那夜的帝後二人聊了些什麽,隻曉得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裏,他們兩個相處時又變回了先前那種輕鬆親近的樣子,而原本要回宮的太後也送來了信件,說是天冷,老人家不好挪動,要等到過完年開春了才能回宮。
皇帝自是不會催促母後,反而是把禦醫院最年輕有出息的林禦醫給太後捎了過去。
除此之外,另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沈楠榴離世整整一個月後,她的死訊才從冷宮裏傳出來。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抑鬱成疾,遂以憂死。
那條寫滿血字的床單不見蹤影,應該是被皇帝或者皇後收起來了,因她是以庶人之身死去,死後皇帝也沒恢複她的位份,入不得妃陵;而溫寶林禁足的這一個月時間裏就一直都病著,才解了禁足便乍然得知沈楠榴離世的消息,頓時又暈過去。
醒來之後撐著病體去求皇後允許沈楠榴的屍身可以返家安葬,卻被皇後拒絕了,隻說是自己已經為沈楠榴找好了安葬之地,叫溫寶林安心養病。
就這樣,宮裏的日子突然平靜下來。
又轉過去一個月,來到了臘月間,京城已然是滿天飛白,鵝毛樣的大雪幾乎隻用了一夜便將整座城池籠罩。
下雪以後的皇帝減少了來後宮的次數。
今年的雪實在是太大了些,京中有幾處老舊的民宅被積雪壓垮,京外各地也陸續傳來消息說是恐有雪災之患,這幾天皇帝連同朝臣們都忙得腳不沾地,在安排如何令遭了大雪的幾處地方安然過冬時,竟然又揪出來幾個偷偷販賣官府庫房存糧的貪官。
按理說秋冬之月,又臨近年關,是不好殺人的,但皇帝脾氣上來哪裏會管這個、
統統叫金吾衛擒拿了,下獄抄家,禍首冒著大雪就拉去刑場上,就著白茫茫的雪地砍了腦袋,飛濺出去的熱血不過片刻便在雪上凝固,變成刺棱棱的冰碴子。
殺完了人,災情也得到妥善的控製,皇帝才覺得自己身心都舒暢了。
他有了空閑,入宮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探望宋淑妃。
宋淑妃自柳禦女落水之後,回去便臥榻養病了,接連幾月都沒能再起來過,天氣越冷,她這病就越叫服侍的宮人們心驚膽戰。
好比是用一根蛛絲險險得懸住了性命,宋淑妃幾次都暈厥過去,幾乎就隻是吊著半口氣了,連白老禦醫都直接搬進樂福宮去住著,隨時準備救命;大皇子三皇子也不上課了,日日到母親病榻邊侍奉湯藥。
臨近過年,宮中處處都已經妝點上了紅燈籠如意結、桃符窗花等喜慶吉祥之物,而樂福宮裏哪怕也已經照著規矩用上了這些節慶的物件,也沒法掩蓋那日漸沉悶肅穆起來的氛圍。
皇帝踏入樂福宮的時候,分明整座宮殿都不計成本地日夜燒著地龍,他卻還是感覺到了一種莫名刺骨的寒冷。
不禁愈發憂心起來。
他來的時候好,宋淑妃醒著,兩個皇子也在一邊陪著母妃說話。
“咳咳......陛下怎麽過來了?”躺在床上的宋淑妃消瘦許多,原本美麗的容顏也日漸枯槁,她下意識就想拉過床簾,把形容不佳的自己給遮擋住。
皇帝卻大步走過來,握住她抬起的那隻手:“怎麽瘦了這麽多,可是底下人伺候得不經心?”
宋淑妃費力地拉起一個笑容:“是臣妾自己用不進飯食,不怪他們。”
“鯉子,你和阿彭累了一早上了,先下去歇個午覺吧。”宋淑妃對著兩個孩子說道。
鯉子是大皇子的小名,三皇子的小名則是叫做阿彭,前者是因為宋淑妃夢見一條大青鯉後被診出有孕,才起了這樣一個小名;後者卻是因為自生下來就體弱多病,而古時有名彭祖的長壽之人,皇帝用寄名法祈禱三皇子能壽數綿長。
兩個皇子都很乖,叫女官護著出去了。
皇帝看著孩子們全都走了,才眉頭一皺問宋淑妃:“芷娘可是有話要與朕說?”
宋淑妃的身體情況他很清楚,心中隱隱有些擔心她這是有了什麽不祥的預感,要交代後事。
宋淑妃虛弱地笑著:“臣妾想請陛下開了重華宮,咳,等過了年,叫鯉子搬過去住。”
大盛的皇嗣,尤其是皇子,在他們十歲之前,都是養在母親身邊的,等過了十歲,才會搬進重華宮中。
大皇子哪怕過了年也才八歲而已,算上虛歲也不過九歲,遠還沒到那年紀。
“怎麽好端端的竟想起這個?”皇帝眉心處擠出一道深深的印子。
宋淑妃抬起手來,把它輕輕撫開,“臣妾的身子不中用啦,就算能熬過今年......也難長久,他們早晚要習慣的,咳咳,與其等到了那個時候再逼著他們一夜長大,不如現在就由我這個當娘的親自來......咳咳咳......”
“......”皇帝沉默地幫著宋淑妃坐起來,輕輕拍著她的後背,等她咳完了之後,又接過宮人手上止咳的湯藥,親自喂她喝下。
宋淑妃勉力吞咽,咽下去三口,又想嘔出來,皇帝便也這樣一點不見嫌惡地攬著她上半身,叫她微微彎腰探出床榻,吐在腳邊的痰盂上。
“不見血絲了,你定是能好的。”皇帝調整了下墊在宋淑妃身後的枕頭,扶著她躺下去,“你說的事情,朕應了,別總想那些個不好的事情嚇唬自己,人沒了心氣,便是沒病都會弱三分的,你安安心心的養病,其他事情就交給朕了。”
宋淑妃露出幾分安心的表情:“臣妾多謝陛下,陛下,臣妾病中模樣著實不佳,怪不好意思見人的,日後陛下還是......多去其他妹妹宮裏,等妾病養好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再去見陛下如何?”
她容顏憔悴病瘦,笑容卻讓皇帝想起宋淑妃還是少女時那嬌俏溫柔的模樣。
又聽見她略帶嗔意地說著:“到了那時陛下可不許把臣妾拒於門外啊。”
“好,隻要你能好起來,朕就都答應你。”皇帝眼中滿是溫柔與情誼,宋淑妃是頭一個伺候他的女子,也是年少時就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宮人,二者早有情誼,等皇帝到了年紀,才被提拔為司寢女官。
礙於她的身份,太後不願意叫她在正室之前誕下子嗣,宋淑妃便吃了許多年的避孕湯藥,那時誰會算得到後來皇帝竟然會有長達七年的“無子”時光?
又有誰能料到,終究還是宋淑妃為皇帝誕下長子?
命運蜿蜒曲折,不到最後,誰也說不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皇帝自是不會催促母後,反而是把禦醫院最年輕有出息的林禦醫給太後捎了過去。
除此之外,另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沈楠榴離世整整一個月後,她的死訊才從冷宮裏傳出來。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抑鬱成疾,遂以憂死。
那條寫滿血字的床單不見蹤影,應該是被皇帝或者皇後收起來了,因她是以庶人之身死去,死後皇帝也沒恢複她的位份,入不得妃陵;而溫寶林禁足的這一個月時間裏就一直都病著,才解了禁足便乍然得知沈楠榴離世的消息,頓時又暈過去。
醒來之後撐著病體去求皇後允許沈楠榴的屍身可以返家安葬,卻被皇後拒絕了,隻說是自己已經為沈楠榴找好了安葬之地,叫溫寶林安心養病。
就這樣,宮裏的日子突然平靜下來。
又轉過去一個月,來到了臘月間,京城已然是滿天飛白,鵝毛樣的大雪幾乎隻用了一夜便將整座城池籠罩。
下雪以後的皇帝減少了來後宮的次數。
今年的雪實在是太大了些,京中有幾處老舊的民宅被積雪壓垮,京外各地也陸續傳來消息說是恐有雪災之患,這幾天皇帝連同朝臣們都忙得腳不沾地,在安排如何令遭了大雪的幾處地方安然過冬時,竟然又揪出來幾個偷偷販賣官府庫房存糧的貪官。
按理說秋冬之月,又臨近年關,是不好殺人的,但皇帝脾氣上來哪裏會管這個、
統統叫金吾衛擒拿了,下獄抄家,禍首冒著大雪就拉去刑場上,就著白茫茫的雪地砍了腦袋,飛濺出去的熱血不過片刻便在雪上凝固,變成刺棱棱的冰碴子。
殺完了人,災情也得到妥善的控製,皇帝才覺得自己身心都舒暢了。
他有了空閑,入宮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探望宋淑妃。
宋淑妃自柳禦女落水之後,回去便臥榻養病了,接連幾月都沒能再起來過,天氣越冷,她這病就越叫服侍的宮人們心驚膽戰。
好比是用一根蛛絲險險得懸住了性命,宋淑妃幾次都暈厥過去,幾乎就隻是吊著半口氣了,連白老禦醫都直接搬進樂福宮去住著,隨時準備救命;大皇子三皇子也不上課了,日日到母親病榻邊侍奉湯藥。
臨近過年,宮中處處都已經妝點上了紅燈籠如意結、桃符窗花等喜慶吉祥之物,而樂福宮裏哪怕也已經照著規矩用上了這些節慶的物件,也沒法掩蓋那日漸沉悶肅穆起來的氛圍。
皇帝踏入樂福宮的時候,分明整座宮殿都不計成本地日夜燒著地龍,他卻還是感覺到了一種莫名刺骨的寒冷。
不禁愈發憂心起來。
他來的時候好,宋淑妃醒著,兩個皇子也在一邊陪著母妃說話。
“咳咳......陛下怎麽過來了?”躺在床上的宋淑妃消瘦許多,原本美麗的容顏也日漸枯槁,她下意識就想拉過床簾,把形容不佳的自己給遮擋住。
皇帝卻大步走過來,握住她抬起的那隻手:“怎麽瘦了這麽多,可是底下人伺候得不經心?”
宋淑妃費力地拉起一個笑容:“是臣妾自己用不進飯食,不怪他們。”
“鯉子,你和阿彭累了一早上了,先下去歇個午覺吧。”宋淑妃對著兩個孩子說道。
鯉子是大皇子的小名,三皇子的小名則是叫做阿彭,前者是因為宋淑妃夢見一條大青鯉後被診出有孕,才起了這樣一個小名;後者卻是因為自生下來就體弱多病,而古時有名彭祖的長壽之人,皇帝用寄名法祈禱三皇子能壽數綿長。
兩個皇子都很乖,叫女官護著出去了。
皇帝看著孩子們全都走了,才眉頭一皺問宋淑妃:“芷娘可是有話要與朕說?”
宋淑妃的身體情況他很清楚,心中隱隱有些擔心她這是有了什麽不祥的預感,要交代後事。
宋淑妃虛弱地笑著:“臣妾想請陛下開了重華宮,咳,等過了年,叫鯉子搬過去住。”
大盛的皇嗣,尤其是皇子,在他們十歲之前,都是養在母親身邊的,等過了十歲,才會搬進重華宮中。
大皇子哪怕過了年也才八歲而已,算上虛歲也不過九歲,遠還沒到那年紀。
“怎麽好端端的竟想起這個?”皇帝眉心處擠出一道深深的印子。
宋淑妃抬起手來,把它輕輕撫開,“臣妾的身子不中用啦,就算能熬過今年......也難長久,他們早晚要習慣的,咳咳,與其等到了那個時候再逼著他們一夜長大,不如現在就由我這個當娘的親自來......咳咳咳......”
“......”皇帝沉默地幫著宋淑妃坐起來,輕輕拍著她的後背,等她咳完了之後,又接過宮人手上止咳的湯藥,親自喂她喝下。
宋淑妃勉力吞咽,咽下去三口,又想嘔出來,皇帝便也這樣一點不見嫌惡地攬著她上半身,叫她微微彎腰探出床榻,吐在腳邊的痰盂上。
“不見血絲了,你定是能好的。”皇帝調整了下墊在宋淑妃身後的枕頭,扶著她躺下去,“你說的事情,朕應了,別總想那些個不好的事情嚇唬自己,人沒了心氣,便是沒病都會弱三分的,你安安心心的養病,其他事情就交給朕了。”
宋淑妃露出幾分安心的表情:“臣妾多謝陛下,陛下,臣妾病中模樣著實不佳,怪不好意思見人的,日後陛下還是......多去其他妹妹宮裏,等妾病養好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再去見陛下如何?”
她容顏憔悴病瘦,笑容卻讓皇帝想起宋淑妃還是少女時那嬌俏溫柔的模樣。
又聽見她略帶嗔意地說著:“到了那時陛下可不許把臣妾拒於門外啊。”
“好,隻要你能好起來,朕就都答應你。”皇帝眼中滿是溫柔與情誼,宋淑妃是頭一個伺候他的女子,也是年少時就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宮人,二者早有情誼,等皇帝到了年紀,才被提拔為司寢女官。
礙於她的身份,太後不願意叫她在正室之前誕下子嗣,宋淑妃便吃了許多年的避孕湯藥,那時誰會算得到後來皇帝竟然會有長達七年的“無子”時光?
又有誰能料到,終究還是宋淑妃為皇帝誕下長子?
命運蜿蜒曲折,不到最後,誰也說不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