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宴不及周歲宴隆重,因此壽寧宮裏除了後宮的嬪妃們,來的多半是宗室女眷和外命婦,謝珝真沒和君悅心說上太久的話,夏至便來稟告說是皇帝皇後伴著太後就要到了。
抱起女兒,謝珝真連忙叫人撤開屏風,再叮囑了君悅心兩句,便朝宮門的方向走,她到的時候,帝後幾人也剛好抵達。
“臣妾參見太後娘娘,陛下,皇後娘娘。”謝珝真抱著繈褓行禮,“元君也給皇祖母和父皇母後請安了。”
皇帝笑著說了聲免禮。
胡太後年紀大了,由皇後攙著,她手裏還握著一把龍頭拐杖,有些顫顫巍巍地往前走了兩步,謝珝真便立刻很有眼色地抱著孩子上前去:“娘娘。”
她把孩子往太後身前一遞,胡太後並沒有伸手去接,她隻是低頭看著繈褓裏可愛的娃娃,便眉開眼笑地誇道:“先前皇帝還與哀家說,這孩子長得又快又好,哀家還不信呢,哎呀呀,如今一見,才曉得是真的。”
“母後您若是見過元君才出生時的那模樣,會更加驚訝呢。”皇後此刻眉眼間的病態去了不少,想是許美人的藥物功效不凡。
而許美人因為昨日不小心動了胎氣,少有落紅,需要靜臥,於是並沒有到場。
謝珝真也沒去管她要謀劃些什麽,隻是通過暗線把鄧賢妃可能有問題的消息告知了她,雖沒明說懷疑鄧賢妃身上很可能有係統的存在,但以許美人的聰慧程度而言,隻要她小心提防,再加上奇藥係統的能力,也是很難被算計了的。
“哦,這話怎麽說?”胡太後來了興趣,笑問道。
皇後看了一眼謝珝真,也是笑著說:“她才生下來的時候,也是小小皺皺的一個,後來沒過多久就長開了,接著便是一天一個模樣,若不是親眼所見,臣妾也難相信世間竟會有長得如此好的孩子。”
“嗯。”胡太後又衝著謝珝真臂彎裏的小娃娃很沒架子地做了個鬼臉,“有這樣康健不凡的女兒,是你們的福氣,也是天佑大盛,才有此祥瑞降生。”
幾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花廳裏走。
依照早早排好的次序,已經坐下了的嬪妃和命婦們紛紛起身,對著這天下間最尊貴的一家子行禮問安。
謝珝真作為小公主生母,順便站在旁邊蹭了一波禮節,她發現哪怕對著外命婦們,胡太後也依舊是一副好脾氣的,尋常富貴人家老太太的模樣,雖形容老邁,但記憶出奇地好,她樂嗬嗬地與宗室裏年紀比較大的幾位夫人打了招呼,問及她們家中子孫輩,那幾個夫人都很是謙卑地表示感謝垂問關懷,又很是直白地把才滿月的小公主誇了又誇。
而太後也表現出一種十分樸素的驕傲。
皇帝和皇後分別坐在太後兩側,他很樂意在這種幾乎全是女子的場麵表現一下自己對母後的孝順,因此便也隻是笑著,並不插嘴。
作為小公主生母,謝珝真難得地越過賢妃等人,坐在了皇帝下手,她抱著孩子,觀察著上頭幾位最尊貴者的言行談吐,十分勤勉地揣測學習,直到李宗上前表示及時已到,滿月宴正式開始,在場眾人才止住了交談。
照這時的民俗。
女子生了孩子,滿月之後是該抱回娘家去的,這叫做“出窩”,隻是天家子孫特殊,滿月宴都是要留在宮裏過的。
而身為外祖母的謝母第一個上前,給抱在女兒懷中的小公主戴上長命鎖,祈禱她福壽安康。
謝母的手微微顫著,謝意出生的時候,別說回門了,連她想給女兒送個紅雞蛋和米酒都送不了,她眼中泛著淚光地說完祝詞,就退下了。
跟在謝母身後上來的,是君悅心,君悅心所代表的是謝珝真這邊的親友,她給小公主準備了一整套的小衣服,是她這些時日專門尋了三代齊全的富德人家,討了他們家裏孩童的舊衣,重新縫製出來的百福衣,這衣裳意義大於實用,小公主是不會上身的。
謝珝真鄭重地謝過好友,決定回去就專門找個匣子把這衣裳好生保存起來。
而後君悅心又把一枚金製的錢幣用紅布抱起來,再用線捆住,塞進小公主的繈褓裏——這是“送庚”禮,君悅心說完了吉祥話,正要轉身,卻見胡太後不知什麽時候站了起來:“小姑娘,你是哪家孩子,瞧著有些麵熟。”
君悅心穿著一身與在場眾位命婦格格不入的胡服,回身行的也是抱拳禮:“啟稟太後娘娘,臣女外祖母是康樂縣主,母親常說臣女像極了外祖母呢。”
“原來是康樂家的孫女啊!”胡太後點點頭,隻是問這一句便不再多言,不想打亂了孫女接下來的滿月儀式流程。
剃了胎發,用紅蛋滾了頭臉,儀式才算結束。
哪怕陸微垣是個精力旺盛的孩子,但到底年紀還小,這一套下來,已經昏昏欲睡,謝珝真便讓夏至把她帶回去歇息。
宴會的主角雖然離開,但宴會也還是要繼續的。
隻不過悄然變成了成年人們的主場。
胡太後尋上了君悅心和葉夫人母女:“康樂家的丫頭,哀家記得你是叫做蓮芯?”
葉夫人穿著一身一品夫人的服飾,常年禮佛讓她眉眼中透著一股慈悲的意味,聞言便起身回答道:“臣婦正是。”
“這麽多年,怎麽也不見你出來走動走動?”胡太後很是關心地詢問道。
葉夫人微笑道:“臣婦性子憊懶,不大愛出門,倒是家裏這兩個魔星,整日整日不著家,空留臣婦一個守在家裏,唉......”
她麵對太後雖足夠恭順,卻並不謙卑。
而胡太後顯然也很喜歡她這種家常態度,幹脆與葉夫人聊了起來:“咱們這些做人娘的,愁的也無非就是孩子的婚姻嫁娶,身子安康與否罷了,你家丫頭和小子瞧著年歲也不小了,怎麽竟然還沒婚配嗎?”
“正是呢。”葉夫人麵上染愁,幽怨地看了一眼女兒。
君悅心連忙一拱手道:“啟稟太後娘娘,臣女自梳守灶不願出嫁,倒是兄長近來這些時候給他說親的不少,連英國公府的小姐都......”
“悅心!”葉夫人嚴厲地打斷了女兒。
胡太後卻仿若未覺這對母女之間的眉眼官司,而是笑嗬嗬地問:“哎呀,還有這事兒,賢妃?”
坐在嬪妃之間,沉默少言仿若不存在一般的鄧賢妃抬起頭來,溫聲道:“君郎將年輕有為,又無妻室,臣妾的父親也是起了愛才之心,便想為鄧氏女兒說一門好親事......”
她說著,看向葉夫人:“可惜咱們兩家無緣......隻是君郎將實在是討父親喜歡,臣妾還曾想過,昭貴嬪與君姑娘是大小一起長大的閨中密友,情誼深厚,不知能不能請她做個媒人,從中周旋一二,好成了這樁婚事,隻是她才生了五公主,臣妾也不好叨擾,便才作罷。”
抱起女兒,謝珝真連忙叫人撤開屏風,再叮囑了君悅心兩句,便朝宮門的方向走,她到的時候,帝後幾人也剛好抵達。
“臣妾參見太後娘娘,陛下,皇後娘娘。”謝珝真抱著繈褓行禮,“元君也給皇祖母和父皇母後請安了。”
皇帝笑著說了聲免禮。
胡太後年紀大了,由皇後攙著,她手裏還握著一把龍頭拐杖,有些顫顫巍巍地往前走了兩步,謝珝真便立刻很有眼色地抱著孩子上前去:“娘娘。”
她把孩子往太後身前一遞,胡太後並沒有伸手去接,她隻是低頭看著繈褓裏可愛的娃娃,便眉開眼笑地誇道:“先前皇帝還與哀家說,這孩子長得又快又好,哀家還不信呢,哎呀呀,如今一見,才曉得是真的。”
“母後您若是見過元君才出生時的那模樣,會更加驚訝呢。”皇後此刻眉眼間的病態去了不少,想是許美人的藥物功效不凡。
而許美人因為昨日不小心動了胎氣,少有落紅,需要靜臥,於是並沒有到場。
謝珝真也沒去管她要謀劃些什麽,隻是通過暗線把鄧賢妃可能有問題的消息告知了她,雖沒明說懷疑鄧賢妃身上很可能有係統的存在,但以許美人的聰慧程度而言,隻要她小心提防,再加上奇藥係統的能力,也是很難被算計了的。
“哦,這話怎麽說?”胡太後來了興趣,笑問道。
皇後看了一眼謝珝真,也是笑著說:“她才生下來的時候,也是小小皺皺的一個,後來沒過多久就長開了,接著便是一天一個模樣,若不是親眼所見,臣妾也難相信世間竟會有長得如此好的孩子。”
“嗯。”胡太後又衝著謝珝真臂彎裏的小娃娃很沒架子地做了個鬼臉,“有這樣康健不凡的女兒,是你們的福氣,也是天佑大盛,才有此祥瑞降生。”
幾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花廳裏走。
依照早早排好的次序,已經坐下了的嬪妃和命婦們紛紛起身,對著這天下間最尊貴的一家子行禮問安。
謝珝真作為小公主生母,順便站在旁邊蹭了一波禮節,她發現哪怕對著外命婦們,胡太後也依舊是一副好脾氣的,尋常富貴人家老太太的模樣,雖形容老邁,但記憶出奇地好,她樂嗬嗬地與宗室裏年紀比較大的幾位夫人打了招呼,問及她們家中子孫輩,那幾個夫人都很是謙卑地表示感謝垂問關懷,又很是直白地把才滿月的小公主誇了又誇。
而太後也表現出一種十分樸素的驕傲。
皇帝和皇後分別坐在太後兩側,他很樂意在這種幾乎全是女子的場麵表現一下自己對母後的孝順,因此便也隻是笑著,並不插嘴。
作為小公主生母,謝珝真難得地越過賢妃等人,坐在了皇帝下手,她抱著孩子,觀察著上頭幾位最尊貴者的言行談吐,十分勤勉地揣測學習,直到李宗上前表示及時已到,滿月宴正式開始,在場眾人才止住了交談。
照這時的民俗。
女子生了孩子,滿月之後是該抱回娘家去的,這叫做“出窩”,隻是天家子孫特殊,滿月宴都是要留在宮裏過的。
而身為外祖母的謝母第一個上前,給抱在女兒懷中的小公主戴上長命鎖,祈禱她福壽安康。
謝母的手微微顫著,謝意出生的時候,別說回門了,連她想給女兒送個紅雞蛋和米酒都送不了,她眼中泛著淚光地說完祝詞,就退下了。
跟在謝母身後上來的,是君悅心,君悅心所代表的是謝珝真這邊的親友,她給小公主準備了一整套的小衣服,是她這些時日專門尋了三代齊全的富德人家,討了他們家裏孩童的舊衣,重新縫製出來的百福衣,這衣裳意義大於實用,小公主是不會上身的。
謝珝真鄭重地謝過好友,決定回去就專門找個匣子把這衣裳好生保存起來。
而後君悅心又把一枚金製的錢幣用紅布抱起來,再用線捆住,塞進小公主的繈褓裏——這是“送庚”禮,君悅心說完了吉祥話,正要轉身,卻見胡太後不知什麽時候站了起來:“小姑娘,你是哪家孩子,瞧著有些麵熟。”
君悅心穿著一身與在場眾位命婦格格不入的胡服,回身行的也是抱拳禮:“啟稟太後娘娘,臣女外祖母是康樂縣主,母親常說臣女像極了外祖母呢。”
“原來是康樂家的孫女啊!”胡太後點點頭,隻是問這一句便不再多言,不想打亂了孫女接下來的滿月儀式流程。
剃了胎發,用紅蛋滾了頭臉,儀式才算結束。
哪怕陸微垣是個精力旺盛的孩子,但到底年紀還小,這一套下來,已經昏昏欲睡,謝珝真便讓夏至把她帶回去歇息。
宴會的主角雖然離開,但宴會也還是要繼續的。
隻不過悄然變成了成年人們的主場。
胡太後尋上了君悅心和葉夫人母女:“康樂家的丫頭,哀家記得你是叫做蓮芯?”
葉夫人穿著一身一品夫人的服飾,常年禮佛讓她眉眼中透著一股慈悲的意味,聞言便起身回答道:“臣婦正是。”
“這麽多年,怎麽也不見你出來走動走動?”胡太後很是關心地詢問道。
葉夫人微笑道:“臣婦性子憊懶,不大愛出門,倒是家裏這兩個魔星,整日整日不著家,空留臣婦一個守在家裏,唉......”
她麵對太後雖足夠恭順,卻並不謙卑。
而胡太後顯然也很喜歡她這種家常態度,幹脆與葉夫人聊了起來:“咱們這些做人娘的,愁的也無非就是孩子的婚姻嫁娶,身子安康與否罷了,你家丫頭和小子瞧著年歲也不小了,怎麽竟然還沒婚配嗎?”
“正是呢。”葉夫人麵上染愁,幽怨地看了一眼女兒。
君悅心連忙一拱手道:“啟稟太後娘娘,臣女自梳守灶不願出嫁,倒是兄長近來這些時候給他說親的不少,連英國公府的小姐都......”
“悅心!”葉夫人嚴厲地打斷了女兒。
胡太後卻仿若未覺這對母女之間的眉眼官司,而是笑嗬嗬地問:“哎呀,還有這事兒,賢妃?”
坐在嬪妃之間,沉默少言仿若不存在一般的鄧賢妃抬起頭來,溫聲道:“君郎將年輕有為,又無妻室,臣妾的父親也是起了愛才之心,便想為鄧氏女兒說一門好親事......”
她說著,看向葉夫人:“可惜咱們兩家無緣......隻是君郎將實在是討父親喜歡,臣妾還曾想過,昭貴嬪與君姑娘是大小一起長大的閨中密友,情誼深厚,不知能不能請她做個媒人,從中周旋一二,好成了這樁婚事,隻是她才生了五公主,臣妾也不好叨擾,便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