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遇刺。


    會是......差評在起作用嗎?


    鄧青綏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隻是她比起自己去思考,更習慣聽從長輩們的安排,畢竟也正是這樣的安排,才叫她舒服順遂地長到這麽大。


    鄧賢妃在出事之前,也偶爾會有把英國公府女眷傳召進去說話的時候,隻是她從來都沒有傳召過三姐妹。


    對於鄧青綏而言,成了賢妃娘娘的長姐無疑是陌生的。


    陌生。


    卻又熟悉。


    隻因她在家中時,除了做這個時候大家閨秀們都會做的那些事情,學學琴棋書畫理賬管家之外,所受到的,也可以算是教育的一項的東西,就是聽長輩們說這位賢妃娘娘的事情了。


    不止是這姐妹三個,在這方麵上,連兄弟們也是一樣的,她們都是血脈相連的至親,天生就該相親相愛,力往一處使,彼此幫襯,和睦友好。


    如此,家才能是家,英國公府也才能興盛昌隆,綿延百代。


    而英國公府能一直延續下去的重要條件,除了子嗣和睦之外,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宮裏的二皇子,和賢妃娘娘了。


    鄧青綏知道自己與家中其他姐妹不同,也是因著這個,自己實際上是更受重視些的,但相應的,她也必須在接受了家族給予的優待的同時,為家族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與此同時,長輩們的厚待讓她從小就產生了自己與同齡的妹妹們不同,自己是個大人了的錯覺,因此不管兩個妹妹說的什麽酸話,她都將之合理化為了小孩子的不懂事,以往,在家中是,鄧青綏有長輩們做後台,是能輕鬆彈壓住起肖的鄧青嵐的。


    然而入宮之後,鄧青綏卻隻能看著鄧青嵐越來越失控,失控的妹妹又在鄧青綏漸漸焦躁起來的心緒上再添一筆濃墨,讓她情不自禁地想尋個地方躲起來。


    到了安靜無人的恭房裏之後,鄧青綏又忍不住想起三年前,大嫂如往常一樣從宮中給自己姐妹幾個帶回來一模一樣的賞賜。


    漆成了紅色的木匣裏,裝著兩把宮扇,一串紅珊瑚和綠鬆石的手串,以及零零碎碎的小飾品。


    那時鄧青嵐還故意對比了一下姐妹三人收到的東西,見真是一模一樣,才隻哼了一聲,找不到可以借題發揮的地方。


    但其實。


    鄧青綏收到的東西,的確是與姐妹們不一樣的。


    她的其中一柄宮扇的扇柄是中空的,裏頭藏著一卷密信。


    密信上寫著,一旦鄧賢妃沒有絲毫征兆,或因突發事件生命垂危,意識不清,那,鄧青綏需要立刻使用她的麵板,為皇帝打下一條“差評”,再告知英國公,及早為自家謀求後路。


    此事隻有鄧賢妃與鄧青綏二人知曉,且賢妃在密信中嚴詞囑咐,不可令第三人得知。


    鄧青綏在緊張過後燒了那密信,她也沒做多想,隻當是與以往一樣,需要瞞著別人的事情罷了。


    英國公府可太多要瞞著其他人的事情了。


    正如自己所擁有的麵板,府中長輩們私底下為賢妃娘娘辦下的一些事情一樣,不都是要瞞著自己之外的幾個小輩的嗎?


    鄧青綏,沒有懷疑。


    而直到今日,鄧賢妃如她預料的那樣驟然陷入昏迷命危之際,鄧青綏想也沒想便依照長姐密信上的吩咐行事了。


    但。


    打完了差評之後。


    在淩晨,又一次長輩們特意叫上她而避開了其他姐妹的小會上,鄧青綏發現,家中的長輩們也對賢妃娘娘的突然昏迷十分驚訝,可他們更關注的,並非賢妃的性命,也不像是有危機感的模樣,反而為了該送哪個女兒入宮去取代將死的賢妃而爭吵起來。


    鄧青綏雖然感覺很不舒服,但也還是按照密信中的要求,私底下見了英國公一麵,並且將鄧賢妃的交代對其和盤托出。


    出乎鄧青綏意料,英國公在聽她說完之後,先是凝起了眉頭,目中眼神變換著,問她:“當真是賢妃娘娘交代?”


    他眼中一閃而過的懷疑,讓鄧青綏突然沒了底氣,隻能點頭:“是三年前,賢妃娘娘自宮中賞下的宮扇扇柄裏頭藏的密信所述,因那信上賢妃娘娘不許女兒透露給其他人,才一直瞞著......”


    鄧青綏很驚訝。


    怎麽父親也像是完全不知道長姐安排的模樣?


    那時的鄧青綏隻見英國公目色愈發冷凝:“三年前?”


    他捋著胡子:“也是,青月去了,也有三年了。”


    鄧青綏不知道英國公為何突然提起自己的另一個姐姐。


    隻聽他沒察覺到鄧青綏的訝然一樣,繼續說著:“她尚在家中時,就是與青月最為親厚的,隻可惜後來......世事弄人啊。”


    鄧青月。


    這個名字如今在英國公府裏已經很少有人提起。


    她是賢妃的二妹,鄧青綏的二姐姐,早已嫁人,夫君卻因赴任路上遭遇山匪劫持身亡,守寡且無子的鄧青月被婆家送了回來,然後便是......


    多年清冷的守寡生活,以及,三年前突如其來的死亡。


    就如鄧青綏已經習慣了在一些事情上隱瞞妹妹們一樣,她也習慣了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溫順地接受長輩們對自己的隱瞞。


    她並不知道二姐姐是如何死的。


    但她知道。


    二姐姐是和自己一樣的。


    她們。


    都擁有那從不知何處而來的——“麵板”。


    “四丫頭,先不要輕舉妄動。”英國公對她說,“你大姐姐這些年,性子愈發古怪了,她......記恨咱們呢。”


    英國公歎息著,這讓他顯得有些衰老和無奈:“罷了,你也到這歲數了,家裏的一些事情也不好再繼續瞞你,你是知道的,你身負神物,乃是......陛下所賜,為父的諸多兒女之中,唯有你二姐姐和你,成功獲取了這神物的認同,可以使用。”


    “其實你大姐姐也是可以的,隻是三年前,她因嫉妒陳貴嬪,借助神物之能,出手謀害了四皇子,卻也因神物反噬,徹底失去了使用她那一件神物的能力,後來,更是惹得陛下大怒,牽連你二姐姐葬送性命......”


    皇帝在發現是鄧賢妃害人之後。


    用這對姐妹做了兩個嚐試。


    一個,是試試在麵板被毀壞之後,人是否也會跟著受害;另一個,則是在人死了之後,麵板是否能繼續存在,又或者是否會失控。


    他得到了答案,英國公府得到了暫時的寬恕。


    而鄧賢妃,唯一獲得的是她不得不在自己與從小一起長大的二妹兩條性命之間擇一埋葬的懲罰。


    “此番入宮,你一定要小心啊。”英國公深切地注視著好不容易保下來的女兒,“我等自會在宮外周旋,但若真到了必要關頭,你知道該怎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顛婆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嚶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嚶三聲並收藏後宮顛婆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