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暴斃,還是......那般不體麵的死法,我隻能先安撫了寧妃姊妹,再將母後和陛下都尋來,商議該如何處理此事。”皇後說話的聲音越來越輕,疲憊慢慢重新糾纏上了她。


    之所以沒有先通知榮歡長公主,是因為那時候的長公主一家其實與皇帝胡太後並不是一邊的。


    榮歡長公主與先帝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妹,且年紀差了十來歲,先帝對這個妹妹也是素來寵溺,除了長公主的親事沒叫她如願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著長公主心意來的。


    因此,雖然後來長公主也埋怨過先帝行事過於荒唐,害得自己分不清楚兩個孩子,但想想不過多替皇兄養個女兒罷了,便隻怪那早已死了的易尚書心思不純,在易尚書死了之後,長公主從易氏裏頭挑了個孩子過繼到易尚書名下,借由此舉繼續為先帝攥著這一家子。


    不過比起嗣子而言,長公主到底還是更看重與自己有血緣的兩個女孩兒。


    等皇帝皇後以及胡太後三人商量完了,才把榮歡長公主找來。


    榮歡長公主起先並不信先帝會對親侄女或是親女兒做出這種豬狗不如的事情來的,以為是皇帝等人謀害了先帝,卻要把罪名往自家兩個女孩兒身上推。


    但等見了先帝的死狀和兩個女孩兒的模樣,聽了女兒們的哭訴,榮歡長公主的心便不受控製地開始動搖了——寧妃才有孕不久,又受了先帝一腳,早已是血流不止,盡管暗中傳了禦醫來為她之血,她也還是隻撐到母親過來,便因失血過多暈倒。


    剩下那個受了侮辱的女孩兒與母親哭訴完,便要撞牆自盡,當時所幸是給攔下了,但後來還是沒能留住她的性命。


    “......長公主知曉了一切經過之後,便立即改換了立場。”皇後說,“她的權勢均來自於先帝這個親兄長,先帝一死,她又沒法把貴妃之子從牢裏搶出來讓他奪位,儲君繼位是最名正言順的,且先帝又是死在寧妃手中,她將先帝的布置都拿了出來與我等交易,換取寧妃姊妹的生機。”


    “長公主倒也是個果斷的。”謝珝真點點頭。


    本朝公主們大多都愛弄權,和皇帝關係的親密與否是最重要的一項基礎,榮歡長公主養大的女兒殺了先帝,她若是不立刻表明立場倒向皇帝,皇帝照樣能用此罪名誅了她滿府上下,還得捎帶上同樣屬於先帝勢力範圍內的易氏和兩個女兒的夫家。


    除了先帝名聲和麵子都難聽難看以外,皇帝也沒什麽大的損失,反而獲利居多,若不是皇後第一個發現此事,先將事情給瞞了下來,皇帝是很樂意去當這個“孝子”的。


    拿出己方的情報,再帶著自己的那份勢力先行投靠板上釘釘的新君,的確是榮歡長公主那個時候最好的選擇了。


    “隻是事有不測,那時已經被禁足的袁貴妃勾結先帝身邊一個寵宦,趁著宴會人多聲雜,從她宮裏跑了出來,想要求見先帝。”


    可那時先帝已死,死相淒慘,如何能叫袁貴妃去見?


    而且如果隻是袁貴妃一人求見,倒還好打發,但她卻是先躥到宮宴上,不顧死活地鬧了一通,又拉著幾個曾與她站到過一邊的朝臣官眷一起壯聲勢,逼著先帝接見她。


    “事情鬧了開來,若先帝一直不出現,更是要惹人懷疑,長公主就提議叫咱們尋來個與先帝身材相仿的人,扮成他的模樣坐在紗幕後頭,叫他們稍微站遠些隻看見一個人影,又說是先帝才服過丹藥,不得見風,服丹也有忌諱,暫時不能見外人便可。”


    長公主很熟悉先帝說話的語氣和一些小習慣,且先帝雖疏遠了胡太後和被立為儲君的陸曄生,但對這個妹妹一直都是親近的,由她出麵為“先帝”和袁貴妃之間遞話,也最不容易引起懷疑。


    那時還沒想好怎麽處理暴斃的先帝的皇帝也不想擔上個弑父的疑罪之名,又皇後和胡太後可憐兩個女孩兒的遭遇,幫著求了情,他便也點頭應下。


    於是,袁貴妃與部分朝臣官眷便被傳入一座急忙布置好了隔斷的宮殿,假扮先帝的人是胡太後的一個親信,他做完這件事之後便自盡了,死前隻求胡太後能照拂自己的家人。


    起先,因有長公主襄助,很輕鬆就糊弄過去了皇子下獄,自己也失寵的袁貴妃,但後來袁貴妃無論如何也要請先帝再飲一杯自己奉上的酒,說是隻要先帝飲下此杯,自己就也心死安分,不再鬧騰。


    榮歡長公主便說先帝才服食過丹藥,由自己代飲。


    “......那杯酒,長公主本是可以不喝的。”皇後又忍不住地歎息起來,“或許是想多付出一些什麽,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話語權,長公主......咱們明知道那杯酒很可能有問題,卻還是瞧著她喝了......”


    酒中有毒。


    見血封喉。


    長公主雖然隻是略微沾了沾嘴唇,不過幾息,便嘔血倒地。


    藏在紗幕後的“先帝”也“又驚又怒”、“氣血逆流”昏厥過去,被胡太後連忙叫宮人給抬進了內間,又命人將整間宮殿完全封鎖,配合著暗中去調兵的皇帝迅速地掌控住了局麵。


    長公主死訊傳出不久之後,先帝自然也駕崩了。


    接著便是皇帝登基,將曾經攀附袁貴妃母子的那些官宦全部指為謀逆,牢獄中的皇子廢為庶人再賜死,袁貴妃也叫賜了白綾。


    易氏全族及那兩個女孩兒的夫家也曾在先帝的示意下,力挺過袁貴妃母子,因此也一並問罪,隻是問罪之前,先讓寧妃姊妹各自與夫家義絕,把她們給撈了出來。


    那時胡太後和皇帝各自忙著收拾前朝後宮,皇後雖也在旁協助,但比這二人清閑許多,於是主動接過照顧寧妃姊妹的事情,以及操辦長公主喪禮。


    然而,還沒等她收拾完手上的事情,便傳來一個噩耗。


    那個受辱的女孩兒在得知母親中毒身亡之後,精神崩潰,夜深無人時驅走侍奉她的宮人,把自己吊死在了拔步床裏頭。


    她沒有掙紮,沒有出聲,仿佛那痛苦的窒息是她唯一能尋求得到的安寧。


    “我到了後來才知道,她們姊妹中有一個可能是先帝親女的事兒,長公主並未隱瞞過,甚至先帝也是清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顛婆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嚶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嚶三聲並收藏後宮顛婆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