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素來聽聞江學士學富五車,最善駢文歌賦,所成文者皆字字璣珠句句雋永,工巧新奇,寄意深切......”盯著皇帝的眼神,謝珝真把長劍抓得更緊,“若是沈妹妹能得大人一片祭文,想必她在泉下,也會是欣喜的。”
皇帝依舊看著她,沒有表態。
謝珝真琢磨出些許味道了,吸了一口氣繼續道:“育陽侯府犯下如此重罪,陛下無奈嚴懲,更該以此為例警示世人,皇後娘娘與寧妃娘娘生前一直行善,修建慈幼院敬老堂,安置孤獨無依者。”
“育陽侯忤逆背德,謀害中宮及嬪妃,臣妾想,不如在處置其親族後,將侯府改建為慈幼敬老之處,再命工匠將江學士之祭文刻在碑上,立於堂前,好令日後千年百年,世人來往誦讀,也警醒百官勳貴,引以為戒,不可再犯。”
“善。”皇帝唇角那抹淡笑終於是在一眾人的提心吊膽中落下去了,此刻他麵上隻有摻雜著悲傷的寧靜,“就按照......昭妃所言。”
他又點了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讓他們抓緊時間把這件事情給做好。
謝珝真這才鬆了一口氣,隻是手中長劍依舊抓得很穩,沒有片刻敢鬆懈的。
她原本就站著,對隨意一句話就又把自己位份給升了上去的皇帝屈膝:“臣妾蒙受聖上皇恩,不甚欣喜感激。”
微微垂下頭去,謝珝真暗暗感歎皇後與皇帝不愧是多年的夫妻,皇後對皇帝被逼怒後的種種反應起碼算準了七八成,稍有不準的那些,大概是因為她身為一個正常人無法對腦子生了癲症的皇帝產生共情。
隻是,皇帝對皇後的算計,如今又想清楚了多少呢?
謝珝真暗自琢磨著,不管皇帝猜到皇後在這件事裏插過多少手都沒所謂,隻要他別往皇後和寧妃是想要假死出宮的方向上去想就行,當然,謝珝真必然是不會叫他有機會往這個方向去想的。
還得有幾場硬仗要打啊。
謝珝真在心裏頭又給自己打了一波氣,提足精神。
“既然欣喜感激了,愛卿何不棄了那銳利凶器,到朕身側來呢?”皇帝於理政殿上問策的對象,隻該有朝臣才對,再超格些,無非是聽聽太監的建議。
而謝珝真......一非能與皇帝勢均力敵,互相角力的國母,二非扶持幼子登基,垂簾聽政的太後。
將如何處置一尊侯爵之事問政於她一個小小貴嬪,實在是今日種種事件中,皇帝最為肆意也最荒謬任性的一筆。
何況“後宮不可幹政”這條例,雖沒明文寫在律法上,卻是暗暗刻蝕在絕大部分男人們的心裏了。
當皇帝以此舉表示出想要培養這位一句話之前的“昭貴嬪”,一句話之後的“昭妃”的暗示時,底下的大臣們一個個心頭皆是一驚,著急些的已經下意識舉起手中笏板,準本進諫駁回皇帝不當之舉。
但更謹慎的那些,則是乖順地垂首,微微躬身,在表達自己從身到心全部服從至尊帝王一切意願的同時,還好心地拉了一把身邊心思沒那麽敏感的準備進諫的同僚。
但還是有那種動作實在太快,沒能被幸運拉住的。
“陛下!朝政大事豈可聽從婦人之言......”一個看上去年紀不算太大的禦史衝了出來,沒說兩句,便被一旁同僚衝上前摁著一起跪了下去。
而皇帝抬抬眼皮,指指那小禦史:“殿上喧嘩忤逆上意,與文、曹二人同論,查其三代族親不法事。”
“陛下聖明。”短暫沉寂過後,回過了味兒來的官員們紛紛拜身表示順從。
更有些機靈的小牆頭草,隻在乎權位而非男女之身的官員口中高聲道賀:“恭喜昭妃娘娘!”
無論宮妃還是朝臣,都是賣身給帝王家的,都是與民有別的“官”,無非就看誰能在職責之內伺候皇帝更舒心罷了,皇帝要打理國事,官員幫著治理好了國家,是他的舒心;後妃在內宮侍奉皇帝,綿延子嗣,又參與宗族內務,國家祭祀,一樣是得辦好了,才能讓皇帝舒心。
既然如此,何必非要跟個酸腐老儒生一樣,去糾結那個受皇帝喜愛看重的“官”是男是女呢?
要知道,在你還糾結那“官”是男是女的時候,早就有心思靈活的人去攀附上這株新生的通天大樹,往上爬去踩你的腦袋了啊!
不止一個官員在心底暗暗盤算起了該如何與新出爐的昭妃娘娘結交之事。
而被齊聲恭賀的謝珝真在又一次親身體會了皇帝手中那份毫不講理的“暴力”的同時,也沒忘記繼續維持自己的人設——底下那些官員是如何想的目前還不重要,關鍵是自己現正該為皇後的離世而哀怒悲憤,可千萬不能叫皇帝覺察出異常。
於是謝珝真冷著臉,模仿皇帝先前的模樣,掃了一眼底下的眾臣:“中宮新喪,又有賊人故意汙毀娘娘清名,何來的喜?!”
她說完,又看向將龍椅讓出一個位置,正等著自己坐過去的皇帝,沒有動。
皇帝要她放下劍坐到他身側去,的確是獨一份的愛重,但,暗含在裏頭的意思,是想告訴謝珝真,她想要權,想要利,自己這個皇帝抬抬手就可以給了她,但同時,對謝珝真也有要求。
那就是。
完全成為皇帝權勢中的一部分,拋棄她一切可以逆反,可以自衛的武器。
是接受皇帝完全的庇護,還是借今日皇帝抬她的這一手,正式將屬於謝珝真的勢力探入朝堂,而後接受聞風而至的某部分官員的依附呢?
謝珝真不願意放下劍:“陛下,臣妾不過是一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罷了,便是手持長劍,又能傷得了誰呢?”
“而且,今日之事,實在是嚇得臣妾怕極了啊......”謝珝真雙眼一眨,淚珠滾滾,“隻要一想到竟然有人能越過羽林衛在禁宮之中行那等惡事,臣妾就深恨不能為兩位娘娘手刃那興風作浪的賊子,全賴陛下聖恩,臣妾才能暫緩胸中恨意,沒將這劍刺進這該死之人的胸膛!”
她先是假裝可憐,後又變得凶蠻歹毒。
殿下群臣已經對上頭這對“夫婦”癲亂的精神狀態不抱任何指望。
在皇帝撫掌叫好說這才是他的愛卿的時候,臣眾更是滿心麻木。
唯有眼見抄家滅族之禍臨頭的育陽侯終於反應過來,不顧一切嚎著讓皇帝繼續徹查先帝之死,知道自己一家子必死無疑的他也再顧不上什麽了,開口便是叫罵皇後等人違逆人倫狠毒不賢,而意圖維護的皇帝亦是昏庸。
被罵了的皇帝隻遺憾謝珝真對自己的再一次拒絕,同時又欣喜於她就該是這樣一個與眾不同,十分值得自己去深愛的女人,他收起不大端正的坐姿:“既然你決心要查,那就仔仔細細地查吧,英國公以為如何?”
皇帝依舊看著她,沒有表態。
謝珝真琢磨出些許味道了,吸了一口氣繼續道:“育陽侯府犯下如此重罪,陛下無奈嚴懲,更該以此為例警示世人,皇後娘娘與寧妃娘娘生前一直行善,修建慈幼院敬老堂,安置孤獨無依者。”
“育陽侯忤逆背德,謀害中宮及嬪妃,臣妾想,不如在處置其親族後,將侯府改建為慈幼敬老之處,再命工匠將江學士之祭文刻在碑上,立於堂前,好令日後千年百年,世人來往誦讀,也警醒百官勳貴,引以為戒,不可再犯。”
“善。”皇帝唇角那抹淡笑終於是在一眾人的提心吊膽中落下去了,此刻他麵上隻有摻雜著悲傷的寧靜,“就按照......昭妃所言。”
他又點了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讓他們抓緊時間把這件事情給做好。
謝珝真這才鬆了一口氣,隻是手中長劍依舊抓得很穩,沒有片刻敢鬆懈的。
她原本就站著,對隨意一句話就又把自己位份給升了上去的皇帝屈膝:“臣妾蒙受聖上皇恩,不甚欣喜感激。”
微微垂下頭去,謝珝真暗暗感歎皇後與皇帝不愧是多年的夫妻,皇後對皇帝被逼怒後的種種反應起碼算準了七八成,稍有不準的那些,大概是因為她身為一個正常人無法對腦子生了癲症的皇帝產生共情。
隻是,皇帝對皇後的算計,如今又想清楚了多少呢?
謝珝真暗自琢磨著,不管皇帝猜到皇後在這件事裏插過多少手都沒所謂,隻要他別往皇後和寧妃是想要假死出宮的方向上去想就行,當然,謝珝真必然是不會叫他有機會往這個方向去想的。
還得有幾場硬仗要打啊。
謝珝真在心裏頭又給自己打了一波氣,提足精神。
“既然欣喜感激了,愛卿何不棄了那銳利凶器,到朕身側來呢?”皇帝於理政殿上問策的對象,隻該有朝臣才對,再超格些,無非是聽聽太監的建議。
而謝珝真......一非能與皇帝勢均力敵,互相角力的國母,二非扶持幼子登基,垂簾聽政的太後。
將如何處置一尊侯爵之事問政於她一個小小貴嬪,實在是今日種種事件中,皇帝最為肆意也最荒謬任性的一筆。
何況“後宮不可幹政”這條例,雖沒明文寫在律法上,卻是暗暗刻蝕在絕大部分男人們的心裏了。
當皇帝以此舉表示出想要培養這位一句話之前的“昭貴嬪”,一句話之後的“昭妃”的暗示時,底下的大臣們一個個心頭皆是一驚,著急些的已經下意識舉起手中笏板,準本進諫駁回皇帝不當之舉。
但更謹慎的那些,則是乖順地垂首,微微躬身,在表達自己從身到心全部服從至尊帝王一切意願的同時,還好心地拉了一把身邊心思沒那麽敏感的準備進諫的同僚。
但還是有那種動作實在太快,沒能被幸運拉住的。
“陛下!朝政大事豈可聽從婦人之言......”一個看上去年紀不算太大的禦史衝了出來,沒說兩句,便被一旁同僚衝上前摁著一起跪了下去。
而皇帝抬抬眼皮,指指那小禦史:“殿上喧嘩忤逆上意,與文、曹二人同論,查其三代族親不法事。”
“陛下聖明。”短暫沉寂過後,回過了味兒來的官員們紛紛拜身表示順從。
更有些機靈的小牆頭草,隻在乎權位而非男女之身的官員口中高聲道賀:“恭喜昭妃娘娘!”
無論宮妃還是朝臣,都是賣身給帝王家的,都是與民有別的“官”,無非就看誰能在職責之內伺候皇帝更舒心罷了,皇帝要打理國事,官員幫著治理好了國家,是他的舒心;後妃在內宮侍奉皇帝,綿延子嗣,又參與宗族內務,國家祭祀,一樣是得辦好了,才能讓皇帝舒心。
既然如此,何必非要跟個酸腐老儒生一樣,去糾結那個受皇帝喜愛看重的“官”是男是女呢?
要知道,在你還糾結那“官”是男是女的時候,早就有心思靈活的人去攀附上這株新生的通天大樹,往上爬去踩你的腦袋了啊!
不止一個官員在心底暗暗盤算起了該如何與新出爐的昭妃娘娘結交之事。
而被齊聲恭賀的謝珝真在又一次親身體會了皇帝手中那份毫不講理的“暴力”的同時,也沒忘記繼續維持自己的人設——底下那些官員是如何想的目前還不重要,關鍵是自己現正該為皇後的離世而哀怒悲憤,可千萬不能叫皇帝覺察出異常。
於是謝珝真冷著臉,模仿皇帝先前的模樣,掃了一眼底下的眾臣:“中宮新喪,又有賊人故意汙毀娘娘清名,何來的喜?!”
她說完,又看向將龍椅讓出一個位置,正等著自己坐過去的皇帝,沒有動。
皇帝要她放下劍坐到他身側去,的確是獨一份的愛重,但,暗含在裏頭的意思,是想告訴謝珝真,她想要權,想要利,自己這個皇帝抬抬手就可以給了她,但同時,對謝珝真也有要求。
那就是。
完全成為皇帝權勢中的一部分,拋棄她一切可以逆反,可以自衛的武器。
是接受皇帝完全的庇護,還是借今日皇帝抬她的這一手,正式將屬於謝珝真的勢力探入朝堂,而後接受聞風而至的某部分官員的依附呢?
謝珝真不願意放下劍:“陛下,臣妾不過是一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罷了,便是手持長劍,又能傷得了誰呢?”
“而且,今日之事,實在是嚇得臣妾怕極了啊......”謝珝真雙眼一眨,淚珠滾滾,“隻要一想到竟然有人能越過羽林衛在禁宮之中行那等惡事,臣妾就深恨不能為兩位娘娘手刃那興風作浪的賊子,全賴陛下聖恩,臣妾才能暫緩胸中恨意,沒將這劍刺進這該死之人的胸膛!”
她先是假裝可憐,後又變得凶蠻歹毒。
殿下群臣已經對上頭這對“夫婦”癲亂的精神狀態不抱任何指望。
在皇帝撫掌叫好說這才是他的愛卿的時候,臣眾更是滿心麻木。
唯有眼見抄家滅族之禍臨頭的育陽侯終於反應過來,不顧一切嚎著讓皇帝繼續徹查先帝之死,知道自己一家子必死無疑的他也再顧不上什麽了,開口便是叫罵皇後等人違逆人倫狠毒不賢,而意圖維護的皇帝亦是昏庸。
被罵了的皇帝隻遺憾謝珝真對自己的再一次拒絕,同時又欣喜於她就該是這樣一個與眾不同,十分值得自己去深愛的女人,他收起不大端正的坐姿:“既然你決心要查,那就仔仔細細地查吧,英國公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