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來不及“另有真愛”,就已經被停職罰俸,在家反省的陶二打了個寒顫,他抬頭看了一眼明亮的天空:“怎麽日頭正中呢,這院子裏竟然也是一股子寒涼氣,難不成真是有.......才會叫夫人突然變得奇怪起來?”
陶二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胳膊,打算等反省結束,就親自去護國寺求點兒開過光的法器回來放家裏鎮著。
他走進出生才半年的兒子房中,親自抱了起來哄了幾下,反而把原本有些犯困的孩子給弄哭了。
陳佩鸞一臉晦氣地走進來沒幾步便聽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她立刻小跑著進了屋子:“你這是做什麽,兒子睡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他抱起來?”
因是成婚後多年才得的孩兒,陳佩鸞對兒子看得比眼珠還要重:“他這時候正該午睡,你若是無事,就讀你的書寫你的字去,少來這兒煩人。”
陶二被她凶得一愣,連連賠罪:“是我不好,我來哄他......”
“你能頂個什麽用!”陳佩鸞怒瞪丈夫,“平時怎麽不曉得和他多親近親近,你但凡往日對他有幾分留意,便不會連兒子什麽時候午睡都不曉得!”
她越說,怨氣越發濃重。
陳佩鸞與陶二之間,的確是女追男。
一方愛他愛得深沉,為了嫁他不惜陷害情敵跪逼父母;一方卻隻認為自己是到了該娶妻的年紀,就如其他勳貴子弟一樣正常娶個相敬如賓的妻子......
“出去吧。”陳佩鸞一看陶二這窩窩囊囊的模樣就來氣。
沒嫁給他的時候,覺得他脾氣好,人溫柔,嫁了才知道他如此沒心氣,還表裏不一。
轟走了陶二,哄好了兒子。
陳佩鸞開始沉下心來,思考起自己接下來該怎麽辦。
她上輩子雖然能力出眾,但隻是藏在陶二身後為他出謀劃策,做他的好賢內助,基本上就隻在內宅打轉,所以對前朝諸事,知道的其實也不全麵。
她隻記得陶二的“真愛”乃是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假扮男子科考的女子,那女子非但參與了科舉,甚至還拿下了狀元之名。
後來,哪怕她女子的身份暴露,也因她文采出眾,迷惑了不少朝臣甚至大儒為其說話、背書,力保其官員身份。
更有......謝皇後弄權,借機,以強勢逼迫朝臣開放女子科舉,更改革先前的科舉製度,在閱卷之前,加了一道糊名、謄抄的程序,讓人際比寒門子弟更廣,也更能以一手好字打動考官惜才之心的勳貴和世家子弟優勢不再。
自那之後,寒門中群英並起,竟是慢慢地將勳貴和世家把持百年的上升通道徹底打開了一個無法逆轉的缺口。
陳佩鸞倒不如勳貴和世家子們那般憤恨科舉的改革,她最深恨的,是自那女子起,就有了無數女子,以讀書、做官為名,與原本隻會在上層互相聯姻的男子產生了聯係,成就不少姻緣。
而因為那些女官身份特殊,她們成婚之後並不會按照慣例住進婆家,反而更多的是帶著家人住進了朝廷特意為她們提供的小家中。
許多大族長覺察出自家宗族掌控力的衰弱,為此跳腳不已,而陳佩鸞隻覺得這些女子讀書、做官果然都是為了更方便勾引男人,通過拿捏男人的心思,讓他們為了弄權的謝後衝鋒陷陣!
不然怎麽會有那麽多年輕一代的男子寧願不要姓氏,也要跟著那些女官離家,簡直跟入贅了一樣,真真是顛倒陰陽,倒反天罡!
叫陳佩鸞最記恨的,是自己百般手段求來的夫君,也是去倒貼女官的那個。
哪怕那女子一直未婚,也從未與陶二單獨有過什麽,陳佩鸞也隻覺得是她手段過於高明,一直吊著陶二這傻子,而陶二竟然還敢辯解他們隻是政務上有所往來?
什麽政務!
非得叫女官去辦嗎?
謝皇後為了拉攏人心撈權撈錢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分明那些差事都是最好攢功勞晉升的,怎麽能叫女官占大頭呢?
這分明是自己給陶二看好的好差事啊!
他們派人的時候就不能顧忌一下陶二是有家室的人嗎?!
分明就是那女官存心要跟自己作對!
陳佩鸞越想越氣,腦袋也一陣陣地疼了起來,她伏在孩子的搖籃邊,麵目猙獰地低語:“她叫什麽來著......好像、好像是姓林,對,姓林的,應該是.....應該就是下一科的狀元!”
“不行......我不能讓她順利科舉,不能讓她欺瞞天下人!”
“我要揭穿她的陰謀!”
“要揭露她的真實麵目!”
陳佩鸞深呼吸了幾下,平複心情:“不,我不能這麽在意他們,他們之間要談情說愛,就讓他們談去,我......我是申國公夫人,是這府裏唯一的主母,我膝下還有嫡子.....嗬嗬,就算那女子有功於社稷又如何,她動搖不了我國公夫人的位置!”
“既然,陶二喜歡她那種不知廉恥的女子,那我就提前尋摸幾個來,納了做妾......等我揭穿她的身份,再、再好心收留她到府中做妾,讓他們真愛團聚,隻是,有那麽多相似的女子在前,她反而再沒了能吸引男人的特殊之處,這份真愛,又能維持到什麽時候呢?”
“就讓她們去爭那個窩囊男人去 ,我隻需坐山觀虎鬥便可,畢竟我可是陶二明媒正娶的妻子,申國公府的主母,幾個妾室......得了男人喜歡又能如何呢?”
陳佩鸞自覺是想到了個絕妙的好主意,她看了一眼熟睡的孩子,回到自己屋中,第一時間找來了心腹嬤嬤,吩咐她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尋幾個女子來。
見嬤嬤麵露難色與驚訝,陳佩鸞便擺出一副委屈模樣:“二爺他在外頭怕是有了新歡了,我必須在他攤牌之前,先提出為他納妾,這樣,我才能不損了主母的顏麵,嬤嬤你拿著我的私房去,務必要多找幾個這樣子的女子,你隻管告訴她們,到了府中,她們隻需要伺候好二爺就成,其他的無論是她們今後生活所需,還是家中有什麽難處,本夫人都能為她們擺平。”
“隻有一點,她們要謹記自己是為妾的,一日為妾,終身是妾,不可生出僭越之心,否則別怪本夫人不客氣!”
不過是幾個拿來給陶二那個真愛女子添堵的玩意兒罷了,可不能叫她們得了男人寵愛便壞了心思,冒犯自己這個主母的威嚴。
陶二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胳膊,打算等反省結束,就親自去護國寺求點兒開過光的法器回來放家裏鎮著。
他走進出生才半年的兒子房中,親自抱了起來哄了幾下,反而把原本有些犯困的孩子給弄哭了。
陳佩鸞一臉晦氣地走進來沒幾步便聽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她立刻小跑著進了屋子:“你這是做什麽,兒子睡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他抱起來?”
因是成婚後多年才得的孩兒,陳佩鸞對兒子看得比眼珠還要重:“他這時候正該午睡,你若是無事,就讀你的書寫你的字去,少來這兒煩人。”
陶二被她凶得一愣,連連賠罪:“是我不好,我來哄他......”
“你能頂個什麽用!”陳佩鸞怒瞪丈夫,“平時怎麽不曉得和他多親近親近,你但凡往日對他有幾分留意,便不會連兒子什麽時候午睡都不曉得!”
她越說,怨氣越發濃重。
陳佩鸞與陶二之間,的確是女追男。
一方愛他愛得深沉,為了嫁他不惜陷害情敵跪逼父母;一方卻隻認為自己是到了該娶妻的年紀,就如其他勳貴子弟一樣正常娶個相敬如賓的妻子......
“出去吧。”陳佩鸞一看陶二這窩窩囊囊的模樣就來氣。
沒嫁給他的時候,覺得他脾氣好,人溫柔,嫁了才知道他如此沒心氣,還表裏不一。
轟走了陶二,哄好了兒子。
陳佩鸞開始沉下心來,思考起自己接下來該怎麽辦。
她上輩子雖然能力出眾,但隻是藏在陶二身後為他出謀劃策,做他的好賢內助,基本上就隻在內宅打轉,所以對前朝諸事,知道的其實也不全麵。
她隻記得陶二的“真愛”乃是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假扮男子科考的女子,那女子非但參與了科舉,甚至還拿下了狀元之名。
後來,哪怕她女子的身份暴露,也因她文采出眾,迷惑了不少朝臣甚至大儒為其說話、背書,力保其官員身份。
更有......謝皇後弄權,借機,以強勢逼迫朝臣開放女子科舉,更改革先前的科舉製度,在閱卷之前,加了一道糊名、謄抄的程序,讓人際比寒門子弟更廣,也更能以一手好字打動考官惜才之心的勳貴和世家子弟優勢不再。
自那之後,寒門中群英並起,竟是慢慢地將勳貴和世家把持百年的上升通道徹底打開了一個無法逆轉的缺口。
陳佩鸞倒不如勳貴和世家子們那般憤恨科舉的改革,她最深恨的,是自那女子起,就有了無數女子,以讀書、做官為名,與原本隻會在上層互相聯姻的男子產生了聯係,成就不少姻緣。
而因為那些女官身份特殊,她們成婚之後並不會按照慣例住進婆家,反而更多的是帶著家人住進了朝廷特意為她們提供的小家中。
許多大族長覺察出自家宗族掌控力的衰弱,為此跳腳不已,而陳佩鸞隻覺得這些女子讀書、做官果然都是為了更方便勾引男人,通過拿捏男人的心思,讓他們為了弄權的謝後衝鋒陷陣!
不然怎麽會有那麽多年輕一代的男子寧願不要姓氏,也要跟著那些女官離家,簡直跟入贅了一樣,真真是顛倒陰陽,倒反天罡!
叫陳佩鸞最記恨的,是自己百般手段求來的夫君,也是去倒貼女官的那個。
哪怕那女子一直未婚,也從未與陶二單獨有過什麽,陳佩鸞也隻覺得是她手段過於高明,一直吊著陶二這傻子,而陶二竟然還敢辯解他們隻是政務上有所往來?
什麽政務!
非得叫女官去辦嗎?
謝皇後為了拉攏人心撈權撈錢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分明那些差事都是最好攢功勞晉升的,怎麽能叫女官占大頭呢?
這分明是自己給陶二看好的好差事啊!
他們派人的時候就不能顧忌一下陶二是有家室的人嗎?!
分明就是那女官存心要跟自己作對!
陳佩鸞越想越氣,腦袋也一陣陣地疼了起來,她伏在孩子的搖籃邊,麵目猙獰地低語:“她叫什麽來著......好像、好像是姓林,對,姓林的,應該是.....應該就是下一科的狀元!”
“不行......我不能讓她順利科舉,不能讓她欺瞞天下人!”
“我要揭穿她的陰謀!”
“要揭露她的真實麵目!”
陳佩鸞深呼吸了幾下,平複心情:“不,我不能這麽在意他們,他們之間要談情說愛,就讓他們談去,我......我是申國公夫人,是這府裏唯一的主母,我膝下還有嫡子.....嗬嗬,就算那女子有功於社稷又如何,她動搖不了我國公夫人的位置!”
“既然,陶二喜歡她那種不知廉恥的女子,那我就提前尋摸幾個來,納了做妾......等我揭穿她的身份,再、再好心收留她到府中做妾,讓他們真愛團聚,隻是,有那麽多相似的女子在前,她反而再沒了能吸引男人的特殊之處,這份真愛,又能維持到什麽時候呢?”
“就讓她們去爭那個窩囊男人去 ,我隻需坐山觀虎鬥便可,畢竟我可是陶二明媒正娶的妻子,申國公府的主母,幾個妾室......得了男人喜歡又能如何呢?”
陳佩鸞自覺是想到了個絕妙的好主意,她看了一眼熟睡的孩子,回到自己屋中,第一時間找來了心腹嬤嬤,吩咐她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尋幾個女子來。
見嬤嬤麵露難色與驚訝,陳佩鸞便擺出一副委屈模樣:“二爺他在外頭怕是有了新歡了,我必須在他攤牌之前,先提出為他納妾,這樣,我才能不損了主母的顏麵,嬤嬤你拿著我的私房去,務必要多找幾個這樣子的女子,你隻管告訴她們,到了府中,她們隻需要伺候好二爺就成,其他的無論是她們今後生活所需,還是家中有什麽難處,本夫人都能為她們擺平。”
“隻有一點,她們要謹記自己是為妾的,一日為妾,終身是妾,不可生出僭越之心,否則別怪本夫人不客氣!”
不過是幾個拿來給陶二那個真愛女子添堵的玩意兒罷了,可不能叫她們得了男人寵愛便壞了心思,冒犯自己這個主母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