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
朱雀音吊著一隻胳膊,上頭纏滿了繃帶,她正和君悅心一起坐在一個小土坡上,空氣中傳來草葉被焚燒過的氣味。
“你家那個娘娘,真的能讓咱們當官嗎?”朱雀音有些不自信地問道。
君悅心叼著一根草葉子,點點頭:“當然,她啊,除了年輕的時候腦子進水了一次之外,都是想做什麽就能做到什麽的。”
她比出征前黑了些,眼角處也多出一抹淡淡的傷疤,隻是那如劍的眉毛依舊驕傲地飛揚著:“咱們隻管等著好消息就是......算算日子,也該到封後大典了,可惜趕不及回去。”
她偏偏腦袋,看了眼表情有些悵然的朱雀音:“等大軍開拔,你和眾位姐妹也是要一同入京,正式受賞的,就在這兩日了,有什麽要收拾要準備的,提前交代好了才行。”
朱雀音手裏攥著一把缺了口的砍刀,緊了緊指頭:“我還沒出過月午呢,這次去京城,想來能漲不少見識,可惜......阿嬸她們是看不到了。”
燕雲衣和她那一輩的女兵在此役中戰死了不少。
含著淚水,朱雀音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走到才燒過荒,埋了陣亡者的墓地前,將那把傷痕累累的砍刀用力插進土地裏去:“你是個挺好的人,我願意相信你,相信你說的,我們的功勞不會再被埋沒,這些戰死者的家人也能如漢人士兵們的家人一樣得到撫恤,我也想代表月午族人去拜見那位娘娘。”
她回過身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那位娘娘在許久之前已經幫過我們一次了......”
朱雀音打量著君悅心的神色,道:“我有個很好的朋友,她,額......她幫我遞了折子進京,才讓我娘的官位沒叫那丁家人占據了,我不是一開始就想要瞞著你的,是我後來接到了她的信才知道她竟然和那位娘娘是親戚......”
見君悅心並沒有生氣,朱雀音鬆了一口氣:“隻是接到信的時候戰事緊張,一直沒找到好時機跟你說來著。”
而君悅心噗嗤一聲笑了:“其實我早就知道,我認識林翹那小......家夥,但見了你之後你一直沒提她,我還以為是你害羞了來著。”
朱雀音猛地睜大了雙眼,臉色有些泛紅了:“......漢人就是心眼子多.......”
她還給林翹送了定情的刀具呢,不曉得那臭丫頭在京城裏對著這些可以算是長輩的人物是怎麽說自己的......
朱雀音越想就越覺得羞澀,跺跺腳:“不說這個了,我們這次上京,會遇到那個不講理的何夫人嗎?”
開戰之前,何夫人跑到寨子裏來罵人的行為君悅心沒浪費,直接參了她丈夫一本泄露軍機,雖然沒引發太嚴重的後果,但姚將軍與何夫人這夫妻兩個,還是吃了很大的虧。
姚將軍被安國侯做主連夜從南征的隊伍中踢了出去,而後京中的何老將軍也來信將這對夫妻倆臭罵一頓後勒令他們返回京城——老將軍的信件和姚將軍被停職的處分是同一時間同一個使者送到的,因此不算他擅離職守,而是回家思過。
這夫妻倆在西南也算是得意了不少年的,卻因為此事灰溜溜地滾回了京城,成了西南諸縣官宦圈子裏的一則笑話。
“也許會吧。”君悅心也不確定何夫人現在還有沒有臉出門。
朱雀音用沒受傷的那隻手攥了個拳頭朝空氣揮了幾下:“阿嬸她們是因為援軍沒及時趕到才會......那天負責支援她們的那個家夥,從前都是跟在姓姚的身後,狗腿得不得了,這次有機會上京,我一定要搞清楚他們有沒有在背後做什麽!”
站在小土坡上,君悅心對朱雀音的憤憤之言不置可否,她懶散地叼著草葉子,幹脆在地上直接伸了雙腿坐下,眼角的餘光卻一直注意著一個方向——隔著被清理過的樹木,不遠處就是大軍駐紮的營地。
這段時間,屬於西南本地的軍隊已經陸續回到原駐地,隻留下精心挑選過的一隊人馬跟著入京受賞,而自中原調來的軍隊也會如此,在挑選過後,部分入京,部分在大軍回京的路上回歸原屬地,現在正是大勝過後人心最為鬆散的時刻。
君悅心暗中關注安國侯那一家子很長時間了,不過這“一家子”裏不止是安國侯父子二人,還包括了董二夫人借著安國侯府二老爺的關係安插過來的一個小伍長。
這小伍長尋了好久都沒能找到機會對安國侯下手,在君悅心的持續觀察下,發現他幾乎已經放棄了把這父子兩個一起送走的打算,而是開始針對起了更好下手的兒子。
阮賀此人實屬廢物,才一到西南境內就病了,等他一邊養病一邊趕路,終於追上大軍的腳步的時候,君悅心都已經帶著人殺進新南國國王的宮殿,把他一家子全給綁回來了。
而等到阮賀終於稍微適應了環境養好了病,正式以安國侯世子兼隨行軍師之一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時候,大家都已經開始給戰場收尾了。
他在這場戰爭裏沒有起到半點作用,唯一還能有利用價值的地方,就是他的那條小命。
安國侯在這個時代,算是難得的“好男人”,雖然在對子女的教養上沒負什麽責任心,但他後院裏隻有一個妻子,而無通房妾室,甚至出去應酬都不會去煙花地,雖兩個孩子,尤其是兒子眼看著要扶不起來了,想的也是叫女兒的孩子繼承自己的爵位,而不是趁著還有力氣納妾再生幾個。
在西南戰事正酣的時候,京城裏的阮湘娥已經嫁給了何家的小公子。
永嘉侯府接下了安國侯府假借給曾素秋賠罪名義送來的投誠禮,謝珝真便命人打探了一下安國侯對於自己兩個孩子的安排,在王成王公公的不懈努力和精密操作之下,終於得知了安國侯離京前對女兒的安排。
對此,謝珝真認為安國侯的思維到底還是有些不開闊了——與其去期盼女兒那個不知道會不會降生的外孫子,巴望著何家能信守諾言,還不如直接叫女兒繼承了爵位呢。
也好......充作元君將來登基為帝路上的又一個“先例”,又一塊磚石!
朱雀音吊著一隻胳膊,上頭纏滿了繃帶,她正和君悅心一起坐在一個小土坡上,空氣中傳來草葉被焚燒過的氣味。
“你家那個娘娘,真的能讓咱們當官嗎?”朱雀音有些不自信地問道。
君悅心叼著一根草葉子,點點頭:“當然,她啊,除了年輕的時候腦子進水了一次之外,都是想做什麽就能做到什麽的。”
她比出征前黑了些,眼角處也多出一抹淡淡的傷疤,隻是那如劍的眉毛依舊驕傲地飛揚著:“咱們隻管等著好消息就是......算算日子,也該到封後大典了,可惜趕不及回去。”
她偏偏腦袋,看了眼表情有些悵然的朱雀音:“等大軍開拔,你和眾位姐妹也是要一同入京,正式受賞的,就在這兩日了,有什麽要收拾要準備的,提前交代好了才行。”
朱雀音手裏攥著一把缺了口的砍刀,緊了緊指頭:“我還沒出過月午呢,這次去京城,想來能漲不少見識,可惜......阿嬸她們是看不到了。”
燕雲衣和她那一輩的女兵在此役中戰死了不少。
含著淚水,朱雀音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走到才燒過荒,埋了陣亡者的墓地前,將那把傷痕累累的砍刀用力插進土地裏去:“你是個挺好的人,我願意相信你,相信你說的,我們的功勞不會再被埋沒,這些戰死者的家人也能如漢人士兵們的家人一樣得到撫恤,我也想代表月午族人去拜見那位娘娘。”
她回過身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那位娘娘在許久之前已經幫過我們一次了......”
朱雀音打量著君悅心的神色,道:“我有個很好的朋友,她,額......她幫我遞了折子進京,才讓我娘的官位沒叫那丁家人占據了,我不是一開始就想要瞞著你的,是我後來接到了她的信才知道她竟然和那位娘娘是親戚......”
見君悅心並沒有生氣,朱雀音鬆了一口氣:“隻是接到信的時候戰事緊張,一直沒找到好時機跟你說來著。”
而君悅心噗嗤一聲笑了:“其實我早就知道,我認識林翹那小......家夥,但見了你之後你一直沒提她,我還以為是你害羞了來著。”
朱雀音猛地睜大了雙眼,臉色有些泛紅了:“......漢人就是心眼子多.......”
她還給林翹送了定情的刀具呢,不曉得那臭丫頭在京城裏對著這些可以算是長輩的人物是怎麽說自己的......
朱雀音越想就越覺得羞澀,跺跺腳:“不說這個了,我們這次上京,會遇到那個不講理的何夫人嗎?”
開戰之前,何夫人跑到寨子裏來罵人的行為君悅心沒浪費,直接參了她丈夫一本泄露軍機,雖然沒引發太嚴重的後果,但姚將軍與何夫人這夫妻兩個,還是吃了很大的虧。
姚將軍被安國侯做主連夜從南征的隊伍中踢了出去,而後京中的何老將軍也來信將這對夫妻倆臭罵一頓後勒令他們返回京城——老將軍的信件和姚將軍被停職的處分是同一時間同一個使者送到的,因此不算他擅離職守,而是回家思過。
這夫妻倆在西南也算是得意了不少年的,卻因為此事灰溜溜地滾回了京城,成了西南諸縣官宦圈子裏的一則笑話。
“也許會吧。”君悅心也不確定何夫人現在還有沒有臉出門。
朱雀音用沒受傷的那隻手攥了個拳頭朝空氣揮了幾下:“阿嬸她們是因為援軍沒及時趕到才會......那天負責支援她們的那個家夥,從前都是跟在姓姚的身後,狗腿得不得了,這次有機會上京,我一定要搞清楚他們有沒有在背後做什麽!”
站在小土坡上,君悅心對朱雀音的憤憤之言不置可否,她懶散地叼著草葉子,幹脆在地上直接伸了雙腿坐下,眼角的餘光卻一直注意著一個方向——隔著被清理過的樹木,不遠處就是大軍駐紮的營地。
這段時間,屬於西南本地的軍隊已經陸續回到原駐地,隻留下精心挑選過的一隊人馬跟著入京受賞,而自中原調來的軍隊也會如此,在挑選過後,部分入京,部分在大軍回京的路上回歸原屬地,現在正是大勝過後人心最為鬆散的時刻。
君悅心暗中關注安國侯那一家子很長時間了,不過這“一家子”裏不止是安國侯父子二人,還包括了董二夫人借著安國侯府二老爺的關係安插過來的一個小伍長。
這小伍長尋了好久都沒能找到機會對安國侯下手,在君悅心的持續觀察下,發現他幾乎已經放棄了把這父子兩個一起送走的打算,而是開始針對起了更好下手的兒子。
阮賀此人實屬廢物,才一到西南境內就病了,等他一邊養病一邊趕路,終於追上大軍的腳步的時候,君悅心都已經帶著人殺進新南國國王的宮殿,把他一家子全給綁回來了。
而等到阮賀終於稍微適應了環境養好了病,正式以安國侯世子兼隨行軍師之一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時候,大家都已經開始給戰場收尾了。
他在這場戰爭裏沒有起到半點作用,唯一還能有利用價值的地方,就是他的那條小命。
安國侯在這個時代,算是難得的“好男人”,雖然在對子女的教養上沒負什麽責任心,但他後院裏隻有一個妻子,而無通房妾室,甚至出去應酬都不會去煙花地,雖兩個孩子,尤其是兒子眼看著要扶不起來了,想的也是叫女兒的孩子繼承自己的爵位,而不是趁著還有力氣納妾再生幾個。
在西南戰事正酣的時候,京城裏的阮湘娥已經嫁給了何家的小公子。
永嘉侯府接下了安國侯府假借給曾素秋賠罪名義送來的投誠禮,謝珝真便命人打探了一下安國侯對於自己兩個孩子的安排,在王成王公公的不懈努力和精密操作之下,終於得知了安國侯離京前對女兒的安排。
對此,謝珝真認為安國侯的思維到底還是有些不開闊了——與其去期盼女兒那個不知道會不會降生的外孫子,巴望著何家能信守諾言,還不如直接叫女兒繼承了爵位呢。
也好......充作元君將來登基為帝路上的又一個“先例”,又一塊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