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參見惠妃娘娘。”陳佩鸞見過禮後立馬就改口道,“雲樓姐姐!”
“這般著急,是發生什麽事情了?”陳惠妃給了身邊的女官一個眼神,那女官便帶著宮人們迅速地退了下去,“自打你頂替了陶二,站到前朝勳貴裏那個代表申國公府的位置上,可是許久都未曾見你這麽急切過了。”
陳佩鸞自顧自憋著一口氣,要在朝堂上與林翹爭個高低,平日裏行事作風都十分嚴謹、嚴肅、嚴正,甚至有不少人偷偷在背後喊她“三嚴娘子”,過於強硬的態度卻也很好地洗刷了她作為勳貴女眷的一些刻板印象,助她得了理政殿中的一席之地。
然而還沒等陳佩鸞攢夠底氣去林翹跟前做些什麽,後者就請了旨意,代帝後二人巡查九州去了......而且還帶著她那個山民出身的夷人娘子,甚至離京都是偷偷的,好幾天沒在理政殿裏見著人,陳佩鸞才反應過來,被她暗中視為對手的那個人,又一次撇下了自己。
感受到自己被林翹所無視,陳佩鸞愈發鉚足了勁兒地在理政殿裏做事,她很清楚,林翹有謝皇後的這層關係在,不管離開京城多久,再回來時都不可能跌出朝廷的權力中心的,所以她更要趕在林翹回來之前,努力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去,讓林翹下一次再也沒法如以往那般忽視自己的存在!
隻是陳佩鸞萬萬沒能想到,自己努力上進的路子上,竟然會突然橫生出榮樂長公主這麽一大塊絆腳石——她的確與之交好,但榮樂長公主究竟是做了什麽,才會突然讓謝皇後遷怒於自己,先前也沒什麽風聲啊。
因合意樓中發生之事被榮樂長公主、永嘉侯兩方合力封鎖,所以並未大範圍地傳出去,陳佩鸞雖然在理政殿已經有了立足之地,但到底還不是帝後的心腹重臣,因此很多更加隱秘的消息,都得她自己去動用人脈探查才能得知。
陳惠妃——這個與她同出一族,且頗得謝皇後青眼的內宮高位嬪妃自然也是陳佩鸞最用心經營的人脈之一。
在一開始即將被謝皇後閑置的驚慌之後,陳佩鸞也迅速地反應過來,自己或許的確是受到了榮樂長公主的牽連,但這牽連肯定不大,不然謝皇後的態度不會如此溫和,以她從前的行事作風來看,若是自己真被釘死了罪名,那謝皇後最有可能做的,是假裝一無所知,而暗中編織陷阱,等到自己踏了進去,再舉起屠刀收割。
閑置的命令雖是去了自己的職位,但這從另一方麵來看,何嚐不是她對自己隱晦的提醒呢?
想清楚這一點的陳佩鸞心安許多,但她還是選擇來找陳惠妃打探。
“陶二他摔斷了腿,無法跟隨陛下娘娘出巡,我給他上了折子請辭,但是娘娘在聽我念完榮樂殿下的請求留京的折子之後,竟然說是要給我三個月的時間,卸了身上的差事回家休息,順便照顧陶二那條斷腿!”陳佩鸞滿臉憂色。
陳惠妃有些驚訝地稍微抬高了眉尾:“你素日裏做事勤奮慎重,想來娘娘也是看在眼裏的,不然她不會這樣特特給你點出來。”
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以後要在宮裏舒服養老,那陳惠妃當然不可能不去揣摩自己頂頭上司的性子,且她往常雖然表現出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憊懶,但也並不是真的什麽都撒手不管了。
“鸞妹可知數日之前,煜熠殿下出宮一事?”
“自然是知道的。”陳佩鸞眉頭一皺,“煜熠殿下與幾位殿下出京遊玩,那時榮樂殿下也在,莫不是那個時候她做了些什麽,叫娘娘不喜了?”
“我隻聽說英國公在殿下那兒丟了好大的臉,回京直到現在都沒臉出來見人。”
陳佩鸞思考著:“若隻是簡單的冒犯或者一時的衝突的話,以娘娘的胸襟,是斷斷不會太過記恨的。”
經曆過謝皇後初入宮那段時間種種風波的陳惠妃覺得還是不要背後說別人——尤其是自己頂頭上司——的壞話比較好,她按住陳佩鸞不自覺捏在一起的雙手,輕輕安撫著,說:“煜熠殿下在出京之前,曾去了合意樓,本宮為了避嫌,沒過多打聽,隻曉得似乎是合意樓中服侍的人到了殿下跟前出了岔子。”
“而那之後,娘娘宮中出來的那位謝今朝,謝大人,便開始與夏至姑姑一起調動有關民間教派的卷宗。”
“嚇!”陳佩鸞瞬間便意識到了什麽,她兩眼瞪得滾圓,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張了開來,“她竟然摻和這個?!”
“而且......娘娘已經曉得了?”
她不安地重重喘了幾口氣:“那陛下和娘娘還要在這個時候出巡......”
“所以,娘娘在這個時候叫你回家去休息一段時間,除去懷疑之外,其實也是存了要保你的心思。” 陳惠妃柔聲說著,“雖然還不確定到底會不會發生......但那種事情,對於咱們這樣的人家而言,還是躲著些得好,反正陳氏從來隻以文立身,從來不貪圖從龍的功勞,你......”
“不,雲樓姐姐,我不能待在家裏!”陳佩鸞忽然反過來拉住陳惠妃的雙手,她已經不算年輕,雖然保養得很好,但多年的殫精竭慮還是讓她眼角生了不少細紋,然而陳佩鸞那雙並不算出彩的眸子卻亮得驚人。
仿佛有鬼火在裏頭燃燒著。
“姐姐,我雖是陳氏女,如今卻已經是陶氏婦,我是申國公夫人,我用這個名頭站在朝堂上!”
“咱們是親親的姊妹,我也不想瞞您,申國公夫人,究竟隻是申國公的夫人,若我......若我能將這申國公夫人變成申國夫人呢?”陳佩鸞壓低著的嗓音如同鬼魅的囈語,“我這輩子,恐怕是無法稱公封侯了,但一個國夫人的位置,還是能盡力一搏的!”
“我不要留在家中無所事事,我也不是一定要擠進出巡的隊伍裏,有的時候,留在後方,留在亂起之地,我能為娘娘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還請姐姐再幫我這不悌的妹妹一次!”
“這般著急,是發生什麽事情了?”陳惠妃給了身邊的女官一個眼神,那女官便帶著宮人們迅速地退了下去,“自打你頂替了陶二,站到前朝勳貴裏那個代表申國公府的位置上,可是許久都未曾見你這麽急切過了。”
陳佩鸞自顧自憋著一口氣,要在朝堂上與林翹爭個高低,平日裏行事作風都十分嚴謹、嚴肅、嚴正,甚至有不少人偷偷在背後喊她“三嚴娘子”,過於強硬的態度卻也很好地洗刷了她作為勳貴女眷的一些刻板印象,助她得了理政殿中的一席之地。
然而還沒等陳佩鸞攢夠底氣去林翹跟前做些什麽,後者就請了旨意,代帝後二人巡查九州去了......而且還帶著她那個山民出身的夷人娘子,甚至離京都是偷偷的,好幾天沒在理政殿裏見著人,陳佩鸞才反應過來,被她暗中視為對手的那個人,又一次撇下了自己。
感受到自己被林翹所無視,陳佩鸞愈發鉚足了勁兒地在理政殿裏做事,她很清楚,林翹有謝皇後的這層關係在,不管離開京城多久,再回來時都不可能跌出朝廷的權力中心的,所以她更要趕在林翹回來之前,努力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去,讓林翹下一次再也沒法如以往那般忽視自己的存在!
隻是陳佩鸞萬萬沒能想到,自己努力上進的路子上,竟然會突然橫生出榮樂長公主這麽一大塊絆腳石——她的確與之交好,但榮樂長公主究竟是做了什麽,才會突然讓謝皇後遷怒於自己,先前也沒什麽風聲啊。
因合意樓中發生之事被榮樂長公主、永嘉侯兩方合力封鎖,所以並未大範圍地傳出去,陳佩鸞雖然在理政殿已經有了立足之地,但到底還不是帝後的心腹重臣,因此很多更加隱秘的消息,都得她自己去動用人脈探查才能得知。
陳惠妃——這個與她同出一族,且頗得謝皇後青眼的內宮高位嬪妃自然也是陳佩鸞最用心經營的人脈之一。
在一開始即將被謝皇後閑置的驚慌之後,陳佩鸞也迅速地反應過來,自己或許的確是受到了榮樂長公主的牽連,但這牽連肯定不大,不然謝皇後的態度不會如此溫和,以她從前的行事作風來看,若是自己真被釘死了罪名,那謝皇後最有可能做的,是假裝一無所知,而暗中編織陷阱,等到自己踏了進去,再舉起屠刀收割。
閑置的命令雖是去了自己的職位,但這從另一方麵來看,何嚐不是她對自己隱晦的提醒呢?
想清楚這一點的陳佩鸞心安許多,但她還是選擇來找陳惠妃打探。
“陶二他摔斷了腿,無法跟隨陛下娘娘出巡,我給他上了折子請辭,但是娘娘在聽我念完榮樂殿下的請求留京的折子之後,竟然說是要給我三個月的時間,卸了身上的差事回家休息,順便照顧陶二那條斷腿!”陳佩鸞滿臉憂色。
陳惠妃有些驚訝地稍微抬高了眉尾:“你素日裏做事勤奮慎重,想來娘娘也是看在眼裏的,不然她不會這樣特特給你點出來。”
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以後要在宮裏舒服養老,那陳惠妃當然不可能不去揣摩自己頂頭上司的性子,且她往常雖然表現出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憊懶,但也並不是真的什麽都撒手不管了。
“鸞妹可知數日之前,煜熠殿下出宮一事?”
“自然是知道的。”陳佩鸞眉頭一皺,“煜熠殿下與幾位殿下出京遊玩,那時榮樂殿下也在,莫不是那個時候她做了些什麽,叫娘娘不喜了?”
“我隻聽說英國公在殿下那兒丟了好大的臉,回京直到現在都沒臉出來見人。”
陳佩鸞思考著:“若隻是簡單的冒犯或者一時的衝突的話,以娘娘的胸襟,是斷斷不會太過記恨的。”
經曆過謝皇後初入宮那段時間種種風波的陳惠妃覺得還是不要背後說別人——尤其是自己頂頭上司——的壞話比較好,她按住陳佩鸞不自覺捏在一起的雙手,輕輕安撫著,說:“煜熠殿下在出京之前,曾去了合意樓,本宮為了避嫌,沒過多打聽,隻曉得似乎是合意樓中服侍的人到了殿下跟前出了岔子。”
“而那之後,娘娘宮中出來的那位謝今朝,謝大人,便開始與夏至姑姑一起調動有關民間教派的卷宗。”
“嚇!”陳佩鸞瞬間便意識到了什麽,她兩眼瞪得滾圓,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張了開來,“她竟然摻和這個?!”
“而且......娘娘已經曉得了?”
她不安地重重喘了幾口氣:“那陛下和娘娘還要在這個時候出巡......”
“所以,娘娘在這個時候叫你回家去休息一段時間,除去懷疑之外,其實也是存了要保你的心思。” 陳惠妃柔聲說著,“雖然還不確定到底會不會發生......但那種事情,對於咱們這樣的人家而言,還是躲著些得好,反正陳氏從來隻以文立身,從來不貪圖從龍的功勞,你......”
“不,雲樓姐姐,我不能待在家裏!”陳佩鸞忽然反過來拉住陳惠妃的雙手,她已經不算年輕,雖然保養得很好,但多年的殫精竭慮還是讓她眼角生了不少細紋,然而陳佩鸞那雙並不算出彩的眸子卻亮得驚人。
仿佛有鬼火在裏頭燃燒著。
“姐姐,我雖是陳氏女,如今卻已經是陶氏婦,我是申國公夫人,我用這個名頭站在朝堂上!”
“咱們是親親的姊妹,我也不想瞞您,申國公夫人,究竟隻是申國公的夫人,若我......若我能將這申國公夫人變成申國夫人呢?”陳佩鸞壓低著的嗓音如同鬼魅的囈語,“我這輩子,恐怕是無法稱公封侯了,但一個國夫人的位置,還是能盡力一搏的!”
“我不要留在家中無所事事,我也不是一定要擠進出巡的隊伍裏,有的時候,留在後方,留在亂起之地,我能為娘娘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還請姐姐再幫我這不悌的妹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