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年就是直爽又強壯的漢子,一席話讓他心無隔閡。後麵不僅不會太平,還一定有惡戰。李智也必須解決遊擊隊當前和以後的問題,不僅需要一個懂軍事的人來幫他,萬一他犧牲,夫子山抗日遊擊隊這杆旗子不能倒下去。


    李智簡要寫了一份戰報,以及任命老孟為副隊長的請示,委托縣委同誌,交給一百二十裏外的蒙山軍分區。與軍分區聯絡通信,暫時仍由縣委負責。


    看過報告,司令員吳剛猛拍了桌子:“好,好啊,這條臥龍終於抬頭了!政委,快看看,夫子山打了勝仗!”


    趙文斌正在伏案寫著什麽,聽到吳剛興奮的喊聲,抬起頭來。近期勝仗很多,軍分區由原來一個半營擴充到兩個半營,足足增加了一個營的兵力,今天又讓吳剛如此興奮,看來夫子山打的相當好。趙文斌放下手中筆,接過報告,仔細看了一遍。消滅偽軍將近一個連,繳獲長短槍九十二支,彈藥若幹,的確很好。要知道,夫子山遊擊隊一共才三十幾個人,這叫消滅數倍敵人。


    “我就說嘛,李智這小子行,肯定行!”吳剛興奮地點起自己卷的旱煙。


    “瞧把你美的。”趙文斌笑了笑:“行,算你贏了。”


    起初李智到夫子山時,趙文斌曾建議抽調一個班同去。一個人單打獨鬥,老百姓還不支持,確實非常非常的困難。但吳剛不以為然,就是讓李智一個人去,還說什麽,放心,李智就是一條龍,半年之內,必定拉起一支像樣的隊伍。


    其實那時軍分區也很難,隻有一個營,外加一個獨立連,打過仗的老戰士不多,壓根抽不出能打仗的戰士。若不是上級命令,盡快恢複夫子山抗日遊擊隊,並像釘子一樣釘在山林,吳剛也肯定舍不得讓李智一人去。


    上級意思很明確,安平縣位於津浦鐵路東麵,處於微山湖湖西抗日根據地和蒙山軍分區中間,必須有我們的武裝,為往後兩個軍分區互相策應做好準備。而夫子山戰鬥環境十分惡劣,上一支遊擊隊組建不久,由於戰鬥經驗不足,遭到鬼子和保安軍的絞殺,隻有縣委堅持下來,也減員嚴重。既要重建遊擊隊,還要生存下來,吳剛也隻能忍痛讓李智去了夫子山。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蟄伏發展三個月,第一次主動出擊就有如此斬獲,吳剛很是欣慰,也立即與趙文斌一同研究李智申請,就是任命孟繼先(老孟)為副隊長。


    雖然打了勝仗,但李智提出的問題卻有些棘手。隻有三十多人隊伍,還有兩個副隊長,趙文斌覺得不妥,並不符合當前編製要求。吳剛則說,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李智操持遊擊隊不容易,張大年打仗勇猛,但不懂打仗,當上副隊長實屬瘸子裏麵拔將軍,老孟當過排長,打過鬼子,兩人正好是李智左膀右臂。吳剛還說,隻要能打勝仗,就是再選兩個副隊長也無所謂,不用那麽教條。


    趙文斌覺得有些道理,原則上同意。


    吳剛歎口氣,又說,現在李智處境並不樂觀,鬼子偷襲李莊,想捅遊擊隊刀子,遊擊隊反手給了敵人兩刀,那個叫小林龜山的鬼子豈能善罷甘休?肯定會加倍報複,並想著置遊擊隊於死地,夫子山的艱難才剛剛開始。


    是啊,人怕出名豬怕壯,以前小打小鬧,引不起鬼子足夠重視,現在夫子山遊擊隊就像扔了一顆炸彈,估計安平城內的小林龜山該睡不著覺了。趙文斌拿起旱煙鍋,煙火點燃,吧嗒吧嗒抽了兩口。


    吳剛口述了自己意見,一是對夫子山抗日遊擊隊提出嘉獎,讓他們戒驕戒躁,再立新功。二是密切注意敵人動向,加強戒備,防止被偷襲。三聲告知縣委,如遊擊隊遇到困難,立即報告。交代完畢,吳剛又命令偵察科,嚴密監視安平縣敵人,發現異常,立即報告。


    “還是那句話,李智收拾那一攤子不容易,咱們軍分區該出手時要出手,幫他們一下。”吳剛對趙文斌說道。


    趙文斌點頭,又想起報告提到的栓子,不由問道:“才十七歲,就槍法了得,李智不是在吹牛吧?”


    “吹什麽牛?”吳剛瞪眼說道:“李智有時喜歡吹噓,但具體某位戰士,他有什麽好吹的!”


    趙文斌翻翻白眼:“我也就說說,看你直眉瞪眼的,好像我犯了什麽大錯。”


    “哈哈——”吳剛爽朗地笑了:“我就討厭別人懷疑我的兵,但李智肯定沒吹牛,你不是說過那句話,叫英雄出少年麽,往後讓李智好好培養,我敢打包票,這小夥子前途無量。”


    “發現好兵,你的眼就瞪的跟狼似的,不對啊,我是政委,那也是我的兵!”趙文斌瞪眼說道。


    “哈哈,那你還懷疑自己的兵?”吳剛又笑道。


    趙文斌說不過吳剛,白了一眼,低頭,親筆草擬對夫子山遊擊隊嘉獎令和任命書。


    李智卻沒有高興,坐在西裏山山洞裏,與老孟、張大年大眼瞪小眼。


    有了槍,遊擊隊首要做的便是招兵。之前,不管李智還是老孟,都信誓旦旦地說過,咱有多少槍,就能招多少兵。現實卻打了臉,偷襲馬街據點,伏擊追趕偽軍,如此大的勝仗,很快傳遍整個山林,也會吸引年輕人。不曾想,前來報名參軍的隻有寥寥六人,還是堡壘村的青年。


    痛揍了二狗子,山裏百姓很高興,但就是不願意加入遊擊隊,究其原因,起初王誌先以為,各村都在流傳,鬼子會進山報複,怕連累家裏人,所以都不敢報名。


    這個說法不對,山民連死都不怕,還怕這個?老孟抽著旱煙袋,慢悠悠地否定了王誌先說法。


    的確不是這個原因。自從鬼子來了,山裏百姓都自發組織抵抗這些壞蛋,名字也起的亂七八糟,烏山民團,抗日大刀隊,還有帶有宗教性質的紅槍會、九道派……有的已經被鬼子剿滅,還有的依然活躍。


    劉芳帶著縣委幹事王誌先來了,說了一件讓三人驚掉大牙的事,有一夥子自稱忠義救國軍的家夥,說是他們偷襲馬街據點,伏擊了進山偽軍,很多青年都想參見他們。


    忠義救國軍?從哪來了這麽一夥子人!李智和老孟愣了,張大年跳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怒槍193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笑並收藏怒槍193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