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有人想生生不出來,有人生了不好好珍惜
主母重生退婚,攝政王哭著求入贅 作者:棠葉滿山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蛇捕了一批又一批。
那段時間士兵們白天抓蛇,晚上做夢都是蛇。
張大夫窩在蛇堆裏,隻盼望能找出瘟疫來源,再去想藥方。
京城的增援很快趕到,眾位禦醫一起鑽研。
皇天不負有心人,半月後有所進展。一個月後摸索出試驗的藥,能夠緩解疫情。
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相信不久便能配出對症的藥方。
得此喜訊,百姓們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京中收到消息,皇帝稍稍鬆口氣。
而在此期間,京城裏的人也沒閑著。
永安侯閉門思過幾天時。
上官府。
幻霜快步進屋:“姑娘,聽雨讓人送來的信。”
“拿來我看看。”上官海桐拿過信拆開,看完內容後沉思。
瞧見信的內容,幻霜驚訝:“侯府夫人已將管家權交給柳姑娘和七姑娘。好消息啊。”
上官海桐若有所思:“信上說,李思蓉可能身懷有孕……”
“她成親已近兩月,有身孕不奇怪吧?”幻霜不懂主子為什麽在意這點。
太巧了。
上官海桐慢慢踱步,李善齊閉門思過,李思蓉身懷有孕。
柳心音特意在信上提及,怕是已有成算。永安侯府剛失一子,又要再起波瀾。
柳心音與她上輩子便是盟友。
這輩子她早早派幻霜和聽雨接觸,傳遞一些消息。
前世柳心音敢弑夫,今生亦不會手軟。可能還會捎帶上別的……
幻霜折好信:“姑娘,我們怎麽回?”
永安侯府……
李……
上官海桐想起兩個人來:“李家老四和老五快回京述職,提醒她當心。”
幻霜點頭,立刻寫信送去。
李家老四李元南,李家老五李元北。兩人為同母兄弟,相差兩歲。
容貌相似,默契十足。
最擅偽裝的兩兄弟,上一世費了她好大功夫才除掉。
永安侯府。
聽雨從後門進來,左右觀察後回到院子。
柳心音麵無表情刺繡,聽到腳步聲頭也沒抬:“回來了。”
“夫人。”聽雨將袖中藏著的書信拿出,小聲說,“那邊叮囑有行動盡快。”
接過信,柳心音快速掃完。確實要盡快,在老四和老五回來前解決。
聽雨端來蠟燭,柳心音燒掉信。
看著信一點點成灰,她丟開繡繃:“香安排好了嗎?”
“好了。”聽雨回話。有了管家權,很多事做起來十分方便。
柳心音冷哼一聲:“李宗允,我要讓你嚐嚐眾叛親離的滋味。行動吧。”
聽雨頷首,下去準備。
這時,外麵的小丫頭進屋稟報:“夫人,兩位姨娘前來請安。”
請安?
平日仗著孩子傍身,百般推脫拜見。這當口來幹什麽?
柳心音調整好心態,取回繡繃揚起淡淡的笑:“讓她們進來吧。”
小丫鬟退下去。
一會兒,兩位美婦人攜孩子進屋。
一男一女,一人一個。兩個姨娘行禮,不等夫人開口自顧自落座。
柳心音習以為常:“兩位妹妹前來,可有什麽要緊事?”
兩位姨娘一姓鄭,一姓陳。
鄭姨娘年長些,生的女兒。她笑笑:“陳妹妹有了身子,我們特來報喜。”
陳姨娘的兒子已滿三歲。
她抱著嬌羞一笑:“如今府裏夫人管著事,爺讓我來報個喜。”
柳心音驚喜道:“那敢情好。妹妹身子重要,缺什麽讓人知會一聲便是。”
鄭姨娘抽出帕子掩唇:“妹妹好福氣,一胎接一胎。我自生了女兒,好幾年沒動靜。”
她說著,故意看一眼夫人。占著正妻的位子又如何?膝下無一兒半女。
陳姨娘不搭腔。
正妻總歸是正妻,現今又掌管中饋。還是不要得罪為好。
柳心音放下繡繃,走到鄭姨娘身後按住對方的肩膀:“妹妹說的是。爺納妹妹回來就為多生,你這一直沒動靜可怎麽好。要不,我悄悄找個大夫來給你瞧瞧?”
鄭姨娘聽出話外之音,氣得夠嗆。偏生夫人一臉真誠,好似沒半點壞心。
聽雨端來糕點,招呼兩個孩子:“小少爺,小姑娘。剛出爐的糕點,可香了。”
小姑娘也才四歲,看見糕點想嚐一嚐。
鄭姨娘一把揪住女兒的手臂,狠狠掐一下:“貪嘴的東西,平時沒給你吃的嗎?”
那一下很痛,小姑娘當即哭嚎。
柳心音微微皺眉:“她還是個孩子,無須管那麽嚴。”
“小時不管嚴點,長大還得了。哭什麽哭,走了。”鄭姨娘氣呼呼起身,拉著女兒離開。
陳姨娘不好久留,也尋借口告辭。
人走後,聽雨不高興道:“哪有這樣當娘的。在夫人麵前都敢動手,背地裏不知道怎麽打罵。我聽伺候的下人說,鄭姨娘盼著生兒子,十分不待見小姑娘。”
柳心音惋惜坐下:“有人想生生不出來,有人生了不好好珍惜。”
眼珠子一轉,聽雨提議:“夫人,不然我們跟爺提一提,把小姑娘接過來照顧吧。”
說不心動是假的,但畢竟是別人的孩子。柳心音沉默,再不好也是親母。
母子連心,大概不願意離開。
她交代:“陳姨娘有了身子,吃穿用都多注意些。”
“哎。”聽雨知道沒戲,失落退出去。
上官府。落晚院。
祝芷君前來拜見:“我可以為姑娘和哥哥傳信。”
上官海桐注視麵前不卑不亢的人,看來兄妹倆通過信了。
她起身走過去,握住祝芷君的手含笑道:“瞧你緊張的。我又不吃人。京中情況複雜,風雲莫測。你哥雖離得不遠,得知消息到底不便。指揮使的位子坐上去,不一定能穩啊。”
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祝芷君與兄長互相傳信,得知其難處。
高升指揮使,看起來鮮花著錦,實際成為眾矢之的。
多少雙眼睛盯著,錯一點便有性命之憂。她不能讓兄長一力承擔,該出一份力。
上官海桐語氣輕柔:“上任指揮使不知道是誰的人,有吃空餉的行為。前日我囑咐你哥查,不知道查得怎麽樣。若不趕快把情況摸清楚,當心那些人把罪責推到他身上。”
吃空餉?祝芷君嚇一跳:“我回去立刻傳信問哥哥。”
上官海桐叮囑:“越快越好。不久京中將發生大事,我擔心他被人胡亂攀咬出來。”
那段時間士兵們白天抓蛇,晚上做夢都是蛇。
張大夫窩在蛇堆裏,隻盼望能找出瘟疫來源,再去想藥方。
京城的增援很快趕到,眾位禦醫一起鑽研。
皇天不負有心人,半月後有所進展。一個月後摸索出試驗的藥,能夠緩解疫情。
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相信不久便能配出對症的藥方。
得此喜訊,百姓們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京中收到消息,皇帝稍稍鬆口氣。
而在此期間,京城裏的人也沒閑著。
永安侯閉門思過幾天時。
上官府。
幻霜快步進屋:“姑娘,聽雨讓人送來的信。”
“拿來我看看。”上官海桐拿過信拆開,看完內容後沉思。
瞧見信的內容,幻霜驚訝:“侯府夫人已將管家權交給柳姑娘和七姑娘。好消息啊。”
上官海桐若有所思:“信上說,李思蓉可能身懷有孕……”
“她成親已近兩月,有身孕不奇怪吧?”幻霜不懂主子為什麽在意這點。
太巧了。
上官海桐慢慢踱步,李善齊閉門思過,李思蓉身懷有孕。
柳心音特意在信上提及,怕是已有成算。永安侯府剛失一子,又要再起波瀾。
柳心音與她上輩子便是盟友。
這輩子她早早派幻霜和聽雨接觸,傳遞一些消息。
前世柳心音敢弑夫,今生亦不會手軟。可能還會捎帶上別的……
幻霜折好信:“姑娘,我們怎麽回?”
永安侯府……
李……
上官海桐想起兩個人來:“李家老四和老五快回京述職,提醒她當心。”
幻霜點頭,立刻寫信送去。
李家老四李元南,李家老五李元北。兩人為同母兄弟,相差兩歲。
容貌相似,默契十足。
最擅偽裝的兩兄弟,上一世費了她好大功夫才除掉。
永安侯府。
聽雨從後門進來,左右觀察後回到院子。
柳心音麵無表情刺繡,聽到腳步聲頭也沒抬:“回來了。”
“夫人。”聽雨將袖中藏著的書信拿出,小聲說,“那邊叮囑有行動盡快。”
接過信,柳心音快速掃完。確實要盡快,在老四和老五回來前解決。
聽雨端來蠟燭,柳心音燒掉信。
看著信一點點成灰,她丟開繡繃:“香安排好了嗎?”
“好了。”聽雨回話。有了管家權,很多事做起來十分方便。
柳心音冷哼一聲:“李宗允,我要讓你嚐嚐眾叛親離的滋味。行動吧。”
聽雨頷首,下去準備。
這時,外麵的小丫頭進屋稟報:“夫人,兩位姨娘前來請安。”
請安?
平日仗著孩子傍身,百般推脫拜見。這當口來幹什麽?
柳心音調整好心態,取回繡繃揚起淡淡的笑:“讓她們進來吧。”
小丫鬟退下去。
一會兒,兩位美婦人攜孩子進屋。
一男一女,一人一個。兩個姨娘行禮,不等夫人開口自顧自落座。
柳心音習以為常:“兩位妹妹前來,可有什麽要緊事?”
兩位姨娘一姓鄭,一姓陳。
鄭姨娘年長些,生的女兒。她笑笑:“陳妹妹有了身子,我們特來報喜。”
陳姨娘的兒子已滿三歲。
她抱著嬌羞一笑:“如今府裏夫人管著事,爺讓我來報個喜。”
柳心音驚喜道:“那敢情好。妹妹身子重要,缺什麽讓人知會一聲便是。”
鄭姨娘抽出帕子掩唇:“妹妹好福氣,一胎接一胎。我自生了女兒,好幾年沒動靜。”
她說著,故意看一眼夫人。占著正妻的位子又如何?膝下無一兒半女。
陳姨娘不搭腔。
正妻總歸是正妻,現今又掌管中饋。還是不要得罪為好。
柳心音放下繡繃,走到鄭姨娘身後按住對方的肩膀:“妹妹說的是。爺納妹妹回來就為多生,你這一直沒動靜可怎麽好。要不,我悄悄找個大夫來給你瞧瞧?”
鄭姨娘聽出話外之音,氣得夠嗆。偏生夫人一臉真誠,好似沒半點壞心。
聽雨端來糕點,招呼兩個孩子:“小少爺,小姑娘。剛出爐的糕點,可香了。”
小姑娘也才四歲,看見糕點想嚐一嚐。
鄭姨娘一把揪住女兒的手臂,狠狠掐一下:“貪嘴的東西,平時沒給你吃的嗎?”
那一下很痛,小姑娘當即哭嚎。
柳心音微微皺眉:“她還是個孩子,無須管那麽嚴。”
“小時不管嚴點,長大還得了。哭什麽哭,走了。”鄭姨娘氣呼呼起身,拉著女兒離開。
陳姨娘不好久留,也尋借口告辭。
人走後,聽雨不高興道:“哪有這樣當娘的。在夫人麵前都敢動手,背地裏不知道怎麽打罵。我聽伺候的下人說,鄭姨娘盼著生兒子,十分不待見小姑娘。”
柳心音惋惜坐下:“有人想生生不出來,有人生了不好好珍惜。”
眼珠子一轉,聽雨提議:“夫人,不然我們跟爺提一提,把小姑娘接過來照顧吧。”
說不心動是假的,但畢竟是別人的孩子。柳心音沉默,再不好也是親母。
母子連心,大概不願意離開。
她交代:“陳姨娘有了身子,吃穿用都多注意些。”
“哎。”聽雨知道沒戲,失落退出去。
上官府。落晚院。
祝芷君前來拜見:“我可以為姑娘和哥哥傳信。”
上官海桐注視麵前不卑不亢的人,看來兄妹倆通過信了。
她起身走過去,握住祝芷君的手含笑道:“瞧你緊張的。我又不吃人。京中情況複雜,風雲莫測。你哥雖離得不遠,得知消息到底不便。指揮使的位子坐上去,不一定能穩啊。”
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祝芷君與兄長互相傳信,得知其難處。
高升指揮使,看起來鮮花著錦,實際成為眾矢之的。
多少雙眼睛盯著,錯一點便有性命之憂。她不能讓兄長一力承擔,該出一份力。
上官海桐語氣輕柔:“上任指揮使不知道是誰的人,有吃空餉的行為。前日我囑咐你哥查,不知道查得怎麽樣。若不趕快把情況摸清楚,當心那些人把罪責推到他身上。”
吃空餉?祝芷君嚇一跳:“我回去立刻傳信問哥哥。”
上官海桐叮囑:“越快越好。不久京中將發生大事,我擔心他被人胡亂攀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