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懷清所思,功在千秋
主母重生退婚,攝政王哭著求入贅 作者:棠葉滿山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名貴藥材,金銀珠寶。
李思蓉對這樣的行為嗤之以鼻,但東西照單全收。
與此同時。
一男子造訪蕭府,他容貌俊秀,大方得體。正是聶懷清。
蕭風和好奇與其會麵,兩人雖有婚約,卻生疏得很。
上官府。
上官海桐喝茶的動作一頓:“他想退婚?”
蕭風和輕輕頷首:“當年我爹救了他爹,感激之下才有這樁婚約。他說救命之恩,舍命相報,而非以身相許。又說我們未曾相處,毫不了解彼此。不該聽從父母之命,盲婚啞嫁。”
像懷清會說的話。
上官海桐一直覺得奇怪,前世她並未聽聞好友與蕭姑娘曾有婚約。
原來剛進京便退了,而後各自婚娶。上官海桐放下茶盞問:“你的想法呢?”
蕭風和沉思片刻:“以我目前接觸來看,他相貌出眾,才學不凡。若科考高中,定是許多人爭搶的如意郎君。我知道若我不願退婚,他會遵守約定迎娶。可我不想那樣做。”
“我不知道上官姑娘能不能明白。以往我心裏隻想著未來嫁什麽樣的夫君,如何相夫教子過好下半生。經過逼婚一事,我心裏對成婚有點排斥。不是他不好,是我的問題。”
明白了。
上官海桐吩咐幻霜拿來話本子:“或許你看完這些,會更明確心中的想法。”
蕭風和遲疑接過書。
父親嚴厲,她很少看這類書。
母親所教端正有禮,讀該讀之書,不可被旁門左道引誘做出有損門風之事。
上官海桐一笑:“有些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你看完自然知曉。”
蕭風和收下書起身告辭:“多謝上官姑娘,我該告辭了。”
“我送你。”上官海桐送人到門口。
看著馬車遠去,幻霜感歎:“聽著蕭姑娘與那位倒是般配,不成想……”
上官海桐露出懷念的笑:“去查查懷清在哪落腳。”
許久未見,好友是否光彩依舊?
幻霜一愣,隨後應聲。姑娘何時認識蕭姑娘的未婚夫?
客棧。
聶懷清正靜心讀書。
時寄風攜兩位友人造訪:“懷清兄,別來無恙。”
聶懷清起身相迎:“寄風兄,請坐。茶水簡陋,還望海涵。”
眾人落座。
時寄風頗為無奈:“懷清已至,怎不告知一聲?我還想著給你接風洗塵。”
“是啊。寄風兄日盼夜盼,好不容易把你盼來。你整天窩在客棧裏算怎麽回事。”
“要不是我無意間看見,還不知道你已經到了呢。”
聶懷清笑笑:“各位有心了。我喜靜,不擅應付熱鬧場麵。”
時寄風不好強求:“今日我打算與老師談論文章,懷清可願一同前往?”
“這,不好吧。”結伴過一段路程,聶懷清知曉寄風兄口中的老師是誰。
工部侍郎,上官巍大人。
時寄風熱情相邀:“老師對懷清兄早有耳聞,一直想見見。你可不許推辭。”
聶懷清頷首:“那好吧。”
幾人喝杯茶聊一聊,隨後出發前往上官府。
上官府。
上官海桐得知好友駕臨,前去迎接。
此時大伯和堂哥尚未下朝,她負責接待客人倒也說得過去。
花園。
幾位公子邊欣賞美景邊吟詩作對。
上官海桐遠遠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格外出類拔萃。
不是多高冷,多鶴立雞群。而是有種一眼看過去便吸引目光的魅力。
前世他們相識時,已有些年紀。如此年輕的模樣,她第一次見。
拋卻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後呈現的沉穩,此時的好友稚嫩又鋒芒畢露。
上官海桐的視線太火熱,幾位公子轉過頭。
時寄風有些緊張。
兩位公子好奇又疑惑。
聶懷清怔住,此女子是誰?為何有種莫名的懷念和親切?
上官海桐含笑走近,福身行禮:“海桐見過幾位公子。請到廳中一敘。”
“好,那走吧。”兩位公子先行。
時寄風欲言又止,還是轉身跟上。
唯獨聶懷清站在原地:“姑娘,我們是否見過?”
未走遠的時寄風停下腳步,回頭望。他好像也曾有過這種感覺。
“或許上輩子見過吧。”上官海桐揚起笑。
前世閱人無數,唯懷清是她的至交。大部分事情上,他們觀念一致。
但自從堂姐當上太後,她成為永安侯府的掌權人。
懷清眉宇間總有抹不去的愁,每每見麵欲言又止。
詢問又不肯說。那一刻,是他們相識以來最疏離的時刻。
後來懷清毫無預兆辭官,歸隱山林。她前去相送,隔著馬車對方不願相見。
她一直想不明白,哪怕現在也不懂。懷清腦子裏究竟在想什麽?
聶懷清一笑:“前世之說虛無縹緲,但感覺做不得假。我們前世定然認識。”
上官海桐打趣道:“說不定不僅認識,還是至交好友。隻是最終陌路。”
聞言,聶懷清微訝。他仔細打量眼前女子,一瞬間仿佛明白什麽。
兩個人好像有共同的秘密,時寄風不覺握緊手。
聶懷清想求證:“寄風兄,你先過去吧。我有話與這位姑娘說。”
上官海桐轉頭吩咐:“幻霜,帶時公子去正廳。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是。時公子,請。”幻霜上前領路。
時寄風不得不離開。
在遠處等著的兩位公子,一道走了。
花園裏隻剩兩人。
聶懷清開門見山:“姑娘可否言明,為何陌路?”
上官海桐搖搖頭:“我比你更想知道答案。一對知心好友,經曆磨難,終於過上好日子。究竟什麽原因,曾經的無話不談變成蹙眉冷對。哪怕臨走,也不願再見一麵。”
上一世不懂的問題,這一世問出。
她知道不一定能得到答案,現在的懷清不是未來的懷清。
“大概因為理想不一樣吧。姑娘所圖富貴榮華,平安度日。懷清所思,功在千秋。”聶懷清揚著自信的笑。他自信以自己的才華能完成,完成那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功在千秋……
前世的懷清早已做到。懷清之功績,必然青史留名。
即便那樣,依然滿麵愁容。
除非懷清真正的理想並未達到……
一瞬間福靈心至,上官海桐不敢置信開口:“你,你是……”
李思蓉對這樣的行為嗤之以鼻,但東西照單全收。
與此同時。
一男子造訪蕭府,他容貌俊秀,大方得體。正是聶懷清。
蕭風和好奇與其會麵,兩人雖有婚約,卻生疏得很。
上官府。
上官海桐喝茶的動作一頓:“他想退婚?”
蕭風和輕輕頷首:“當年我爹救了他爹,感激之下才有這樁婚約。他說救命之恩,舍命相報,而非以身相許。又說我們未曾相處,毫不了解彼此。不該聽從父母之命,盲婚啞嫁。”
像懷清會說的話。
上官海桐一直覺得奇怪,前世她並未聽聞好友與蕭姑娘曾有婚約。
原來剛進京便退了,而後各自婚娶。上官海桐放下茶盞問:“你的想法呢?”
蕭風和沉思片刻:“以我目前接觸來看,他相貌出眾,才學不凡。若科考高中,定是許多人爭搶的如意郎君。我知道若我不願退婚,他會遵守約定迎娶。可我不想那樣做。”
“我不知道上官姑娘能不能明白。以往我心裏隻想著未來嫁什麽樣的夫君,如何相夫教子過好下半生。經過逼婚一事,我心裏對成婚有點排斥。不是他不好,是我的問題。”
明白了。
上官海桐吩咐幻霜拿來話本子:“或許你看完這些,會更明確心中的想法。”
蕭風和遲疑接過書。
父親嚴厲,她很少看這類書。
母親所教端正有禮,讀該讀之書,不可被旁門左道引誘做出有損門風之事。
上官海桐一笑:“有些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你看完自然知曉。”
蕭風和收下書起身告辭:“多謝上官姑娘,我該告辭了。”
“我送你。”上官海桐送人到門口。
看著馬車遠去,幻霜感歎:“聽著蕭姑娘與那位倒是般配,不成想……”
上官海桐露出懷念的笑:“去查查懷清在哪落腳。”
許久未見,好友是否光彩依舊?
幻霜一愣,隨後應聲。姑娘何時認識蕭姑娘的未婚夫?
客棧。
聶懷清正靜心讀書。
時寄風攜兩位友人造訪:“懷清兄,別來無恙。”
聶懷清起身相迎:“寄風兄,請坐。茶水簡陋,還望海涵。”
眾人落座。
時寄風頗為無奈:“懷清已至,怎不告知一聲?我還想著給你接風洗塵。”
“是啊。寄風兄日盼夜盼,好不容易把你盼來。你整天窩在客棧裏算怎麽回事。”
“要不是我無意間看見,還不知道你已經到了呢。”
聶懷清笑笑:“各位有心了。我喜靜,不擅應付熱鬧場麵。”
時寄風不好強求:“今日我打算與老師談論文章,懷清可願一同前往?”
“這,不好吧。”結伴過一段路程,聶懷清知曉寄風兄口中的老師是誰。
工部侍郎,上官巍大人。
時寄風熱情相邀:“老師對懷清兄早有耳聞,一直想見見。你可不許推辭。”
聶懷清頷首:“那好吧。”
幾人喝杯茶聊一聊,隨後出發前往上官府。
上官府。
上官海桐得知好友駕臨,前去迎接。
此時大伯和堂哥尚未下朝,她負責接待客人倒也說得過去。
花園。
幾位公子邊欣賞美景邊吟詩作對。
上官海桐遠遠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格外出類拔萃。
不是多高冷,多鶴立雞群。而是有種一眼看過去便吸引目光的魅力。
前世他們相識時,已有些年紀。如此年輕的模樣,她第一次見。
拋卻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後呈現的沉穩,此時的好友稚嫩又鋒芒畢露。
上官海桐的視線太火熱,幾位公子轉過頭。
時寄風有些緊張。
兩位公子好奇又疑惑。
聶懷清怔住,此女子是誰?為何有種莫名的懷念和親切?
上官海桐含笑走近,福身行禮:“海桐見過幾位公子。請到廳中一敘。”
“好,那走吧。”兩位公子先行。
時寄風欲言又止,還是轉身跟上。
唯獨聶懷清站在原地:“姑娘,我們是否見過?”
未走遠的時寄風停下腳步,回頭望。他好像也曾有過這種感覺。
“或許上輩子見過吧。”上官海桐揚起笑。
前世閱人無數,唯懷清是她的至交。大部分事情上,他們觀念一致。
但自從堂姐當上太後,她成為永安侯府的掌權人。
懷清眉宇間總有抹不去的愁,每每見麵欲言又止。
詢問又不肯說。那一刻,是他們相識以來最疏離的時刻。
後來懷清毫無預兆辭官,歸隱山林。她前去相送,隔著馬車對方不願相見。
她一直想不明白,哪怕現在也不懂。懷清腦子裏究竟在想什麽?
聶懷清一笑:“前世之說虛無縹緲,但感覺做不得假。我們前世定然認識。”
上官海桐打趣道:“說不定不僅認識,還是至交好友。隻是最終陌路。”
聞言,聶懷清微訝。他仔細打量眼前女子,一瞬間仿佛明白什麽。
兩個人好像有共同的秘密,時寄風不覺握緊手。
聶懷清想求證:“寄風兄,你先過去吧。我有話與這位姑娘說。”
上官海桐轉頭吩咐:“幻霜,帶時公子去正廳。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是。時公子,請。”幻霜上前領路。
時寄風不得不離開。
在遠處等著的兩位公子,一道走了。
花園裏隻剩兩人。
聶懷清開門見山:“姑娘可否言明,為何陌路?”
上官海桐搖搖頭:“我比你更想知道答案。一對知心好友,經曆磨難,終於過上好日子。究竟什麽原因,曾經的無話不談變成蹙眉冷對。哪怕臨走,也不願再見一麵。”
上一世不懂的問題,這一世問出。
她知道不一定能得到答案,現在的懷清不是未來的懷清。
“大概因為理想不一樣吧。姑娘所圖富貴榮華,平安度日。懷清所思,功在千秋。”聶懷清揚著自信的笑。他自信以自己的才華能完成,完成那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功在千秋……
前世的懷清早已做到。懷清之功績,必然青史留名。
即便那樣,依然滿麵愁容。
除非懷清真正的理想並未達到……
一瞬間福靈心至,上官海桐不敢置信開口:“你,你是……”